花腰舞的基本类型及其节奏成因分析
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论文。借助论文,达到讨论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一般的论文怎么写呢?以下是关于花腰舞基本类型及其节奏成因的分析论文。欢迎阅读。我希望你会喜欢它。
摘要:
花瑶人有语言无文字,肢体语言的表达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他们能歌善舞,常年住在山边。受环境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的影响,花瑶人形成了勤劳勇敢、淳朴洒脱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花瑶舞蹈风格和节奏,每一种舞蹈节奏都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本文分析了湘西南花腰舞的类型,梳理了花腰舞的节奏,并探讨了这种节奏的成因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
华药;舞蹈节奏;文化内涵(成因);
简介:
《风俗依桐》中记载的“织单板,染草,穿好五色衣”,显示了华瑶人的勤劳与智慧。笔者生长在隆回,以湘西南花腰舞的舞台作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希望对湘西南花腰舞的起源、节奏、形态、特点、舞台作品进行系统研究。笔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缺乏专业的整理和研究,与花瑶民歌和服饰相比,几乎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正因如此,出现在大众面前的花腰舞作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动态节奏特征模糊。应该说,对湘西南花腰舞本体的研究迫在眉睫。作为编导专业的研究生,笔者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本文拟对湘西南花腰舞的动态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湘西南花腰舞及其基本类型
花瑶是湘西南腹地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隆回、溆浦两县交界处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因为地处高寒地区,依山而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其独特的民族舞蹈节奏。花腰舞以民俗和生活生产动作为主,表现了花腰人淳朴大方的个性特征。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可以发现,湘西南的花腰舞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与花腰舞传统技艺“采花”相关的舞蹈,二是与节日习俗相关的舞蹈,三是以赞美“腰山”为主的舞蹈。
(一)与花瑶传统技艺“采花”相关的舞蹈
花瑶因其独特的服饰和鲜艳的色彩,尤其是花瑶妇女采花的精湛技艺而被称为“花瑶”。采花是花瑶姑娘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也是花瑶姑娘一生的必修课。民间有传言说,不会采花的女人不能结婚。由此可见采花在花瑶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花瑶姑娘以花瑶服饰为荣,如裙子、腿带、裤腿、腰带、袖子、夹克、头巾、吊带、围裙等。,都是花瑶姑娘自己选的。采花,主要是通过她独特的想象力,结合祖先传下来的缝纫技艺,在黑色的裙子上挑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图案可以是花鸟鱼虫、碧水蓝天、神兽等。花腰花采摘历史悠久。对于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记录历史的花瑶人来说,花瑶采花裙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一本穿在身上的历史书,图案复杂简单,左右对称,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与花瑶传统技艺“采花”相关的舞剧作品有《花瑶姑娘》、《花瑶帽》等,其中典型的动作以手部动作为主,如穿针、环手、拉线、拉线等。花瑶对花的选择不仅仅是设计,更是花瑶少女内心的向往,是花瑶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参评作品《花腰女》,充分挖掘和运用了花腰戏传统采花技艺和“女儿箱”主题。作品以“短”和“颤抖”作为舞蹈创作和发展的元素,表现了花腰女热情奔放、勤劳的性格,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花瑶独特的“讨新娘”节中,舞蹈“采花”是必演节目。花瑶人通过舞蹈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饰,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2)与节日习俗相关的舞蹈
中国各民族的特色节日代表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花瑶,历史文化悠久,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虽然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但它又不同于瑶族的其他支系。他们只是瑶族的传统王磐节,只承认自己民族特有的三个传统节日,即一个“乞丧”和两个“乞皈依”。节日当天,花瑶男女会穿上最隆重的花瑶服饰,从四面八方赶到虎型山瑶族乡参加盛会。白天,他们会去市场,在集合地点看戏。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原创舞蹈《快乐求偶》以花瑶“求偶”节为主题,是反映浓郁花瑶节俗的经典佳作,展现了节日里男女载歌载舞的场景。
花瑶的婚俗也特别特别。《花瑶婚俗》三部曲分为《打泥》、《炸壳》、《打深》。传统民间舞蹈“陶涛”是利用花瑶婚俗“陶涛”这一有趣的习俗元素创造出来的。“陶涛”又称“蹼臀”,是庆祝华瑶婚礼的一种娱乐方式。新婚之夜,为了消磨漫漫长夜,送别亲人的宾客在篝火旁坐成一排,一群花瑶姑娘唱着歌,用屁股依次踩在坐着的男人腿上。女生喜欢一个男人,如果她重重地绊在他的大腿上,或者绊了很久。三两个女生可以轮流踢一个男人的大腿。踢得越重,这个男人在女孩心中的分量就越重。
(三)以赞美“瑶山”为主的舞蹈
花腰人长期生活在大山里,他们一生都与大山生活在一起。在华瑶人心中,山就是人在的地方,山就像哺育母亲,包容母亲,养育母亲。他们对山的感情比天高,比水深,所以勤劳智慧的花瑶人创作了许多与“瑶山”有关的舞蹈,如作者通过采风创作的舞台舞蹈作品《瑶山情》、《瑶山月色》、《瑶山竹韵》。虽然这些舞蹈描述的是瑶山的风景或魅力,但它们表现的是花腰人对大山的希望和权利。
二、湘西南花腰舞的基本节奏
舞蹈节奏是舞蹈风格形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瑶族传统舞蹈节奏以长鼓舞为主。然而,由于受民族自身地域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花腰舞并没有使用常规的瑶族传统舞蹈节奏。笔者在多次走访花瑶古村后,发现并整理出以下花瑶舞蹈节奏:
(一)上下“颤动”的动态规律
上下“颤”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花腰舞的步伐上,就是舞者走路时膝盖上下颤抖。在舞台表演中,舞者上半身微微后倾,双脚向外迈,整个脚向后迈。后退时双膝弯曲微蓄,双膝随着脚步的更替上下弯曲伸展,舞者的双膝随时保持弹性颤抖的状态。在舞蹈《快乐》中
(二)臀部摆动法
在花腰舞中,胯动作是具有独特民族魅力和风格的动作之一。摆臀法主要是指舞者的臀部按照音乐节奏的轻重缓急左右摆动,可以是行进时摆臀,原地舞蹈时摆臀,也可以根据舞蹈结构的要求以不同的节奏和幅度摆动。走路荡秋千的花瑶姑娘,来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个山间精灵,格外妩媚动人。
(三)“蹲”的动态规律
笔者在研究花腰舞节奏时,经过反复比较和思考,认为花腰舞的“蹲”节奏堪称花腰舞最具特色的代表节奏。“蹲”的节奏主要是指舞者的臀部力量,跳舞时坐在蹼上然后站起来。下蹲时膝盖屈伸,大腿小腿呈90度。花瑶传统民间舞蹈《大桃》是通过“蹲”的节奏发展创造出来的,生动地表现了花瑶人热情奔放的个性,也展示了花瑶独特的“大桃”习俗。
第三,湘西南花腰舞节奏的成因分析。
环境因素
“颤”的节奏来源于花瑶人生活的特殊环境。花瑶是一个依山而居的民族。人下山时,蜿蜒陡峭的山路使行走的人不自觉地形成膝盖“颤抖”的节奏。
(二)服装因素
爱美的花瑶姑娘会在腰带左右后区挂不同颜色的流苏。翘臀法形成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其服装的特殊设计。每当花瑶姑娘胯部左右摆动时,挂在臀部后面的流苏也会随之起舞。这样会让花瑶姑娘俏皮可爱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三)节日习俗因素
“下蹲”这一动态规律源于花瑶的“打深”习俗,也叫“踢屁股”,是花瑶人特有的婚礼习俗。对于母系氏族的花瑶来说,民族意识对女性的一举一动有着最令人欣慰的包容和理解,“踢屁股”也是女性在节日里追求男性、表达意愿的最佳方式。
四。结论
总之,花腰舞表现了花腰人的风格特征和对信仰的追求。除了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上下颤栗”、“荡臀”、“踢屁股”等节奏外,花瑶的传统民间舞节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梳理。但在其他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不断研究下,相信花腰舞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在新媒体时代,花腰舞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实现传承和发展。
参考
[1]湘西与黔东南苗族舞蹈节奏的比较研究[J]。戏剧之家,2019。, (12)-10-111.
[2]孟娇.论湘西苗族祭祀舞蹈的文化特征[J].剧院,2019。, (15)-110.
[3]朱江洪浅析湖南花腰舞的特征与民族生态文化[J].北乐,2019,39(02)-237+239。
[4]湖南花腰鼓舞发展研究,王茜[1 .2020年的明日时尚。(17): 113-114.
[5]周淼湖南花瑶民间舞蹈的价值取向与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7):223-224 .
[6]田露,谭建斌。湘西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策略[J]明日时尚,2020,(20) 119-120。
[7]李杰湘西土家族舞蹈的艺术特征[J].艺术评价,2019,(09):90-91。
[8]崔权,闫妍。侗族舞蹈在湘西排舞中的传承与创新[J]体育科技,2019,40(05):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