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霸王别姬》的内容介绍和人物分析?

作为最好的反映文革的电影之一,《霸王别姬》有太多感人的笔触。这部电影浓缩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灾难深重的时代。它把时代的变革与人物命运的转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性和民族性结合起来表现人性的发展,用人物的命运反映当时的现实,使两者达到完美的融合。与此同时,《霸王别姬》生逢其时。在90年代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时期,找到了绝佳的契合点。综上所述,这部电影一直站在中国百年电影不可逾越的巅峰。

用意识形态理论来看这部优秀的电影,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意识形态。无数个体生动的心智冒险和精神体验,经过历史的主观筛选和简化,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一个族群经验性、概念性的思维方式和经验,这就是意识形态。它是个人经验的抽象。由于统一的、长期的社会教育,我们每个人都下载了以前的意识形态的软件,每个人都被预先安装了既定的意识形态程序,这就使得对意识形态规定的解读形成了对个人现实生活的经验可能性的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直到规定每个人都感受现实,解释人生的方式、角度和结论。所以我们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人往往成为既定思想观念和规则的坚定捍卫者,往往夸大历史责任感和道德感。但不可忽视的是,一切意识形态都是被主观选择提取、简化、稳定的。抽象的既定意识形态不仅说服个体独立地感受真实的现实,发现现实的真实精神中所蕴含的可能性,而且利用其无形的羊鞭使大家汇聚到意识形态群体中来简化概念,不仅有其对历史事件通俗而老套的咸宜解释,也有其对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圆滑而老练的说辞。简而言之,我理解的意识形态就是电影的社会背景,也就是社会历史。

在程蝶衣演员张国荣离开我们两年多后,当我回到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霸王别姬》时,我百感交集。就像和萧楼、蝶衣一起经历了一段黑色的旅程,从各种嚣张到极度抑郁,从人到鬼。《霸王别姬》充满了感情浓烈、一波三折、生死攸关的戏剧冲突。他邀请了几位大牌明星出演,商业元素十足,但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人气美、旋律高、观众和谐”。这部电影,辉煌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导演的态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显嘲讽。

国际影评人联合会评委表示:“《霸王别姬》是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挖掘,形象华丽,情节细腻”。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用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表达,通过几十年的时事,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考。影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犹如“梦幻人生”。陈凯歌选择了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来表现他对传统文化、人民生活状态、人性的思考和理解,非常巧妙和独到。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这部电影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银幕形象的张力也更具历史感。

段小楼——一个钢铁般的男人,一个有巨大勇气的男人。为了救师傅和凤仙,他数次用硬物击打头部,每次都成功了。救恩人和美女于危难,表现出极大的自豪感。而且在文革中,他又被迫用砖头砸他的头,砖头完好无损,他的头还在流血。这里的比喻相当巧妙。历经晚清、民国、日据、解放初期、文革,他有着做“墙角”的荣耀与野性,时刻面临着各种危险。凭着自己的勇气和一点小聪明,他常常化险为夷。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他性格转变的过程。为日本唱戏落泪的段小楼(虽然蝶衣完全是为了救他),在文革中对蝶衣说了一句“你有软的时候,那不是我的霸王,你的虞姬”,就失去了倔强的性格。这个秋天怎么能不让人心碎?

面对程蝶衣的感情,他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随落花”。段小楼总是哈阿哈微笑,仍然去喝他的华三,寻找自己的幸福。对他来说,戏就是戏,再怎么演都是假的。就算舞台上的虞姬再妩媚动人,也不过是被男人装扮而已。这个人是他弟弟,仅此而已,没别的。生活上,他照顾弟弟。他是对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

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暗示了文革对人性的毒害。那就是让萧楼被迫在众人面前下跪露出蝶衣,与凤仙花划清界限。蝶衣和凤仙花无疑是小楼生命中最珍贵的人。他们是他宁愿牺牲生命去保护的人。但此刻,他们要“暴露”彼此的伤害,在彼此肌肉的跳动中血泪尖叫。那种痛苦的感觉比死还痛苦。“男人宁愿战斗到死,也不愿建造长城”。在这个令人窒息的黑色日子里,无望的生活彻底麻木了萧楼的头脑,让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让他无法再抗争,成为一个“活死人”。

每一次革命和战争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身心创伤。但是,身体上的创伤还是可以愈合的,失去的家园也可以重建,但这种精神上的创伤是最难恢复的。

程蝶衣——一个不为之动容的角色。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用萧楼的话来说,就是:“蝶衣,你真的不是疯子,活不下去!”张国荣成功地诠释了程蝶衣悲惨的一生。与被文革恐惧吞噬的段小楼相比,蝶衣更为冷静。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萧楼的生活中有凤仙花和家庭作为支撑(这也是它的压力)。但蝶衣的人生除了京剧就只有小楼了。

我真的不想用简单的“同性恋”来形容蝶衣对萧楼的感情。从刚进剧团的那一刻起,小豆子就开始承受各种欺凌(至少没有任何顾虑)。后来因为人性的扭曲,陆爷爷完全沉浸在戏里欣赏蝶衣,甚至给锦旗“青春无双”,渐渐扭曲了蝶衣的性格。“我是人郎,不是娇娥”和“我是娇娥,不是人郎”,哪个是蝶衣的真实告白?“我是人”,当他小小的声音终于无法与强大的压力抗衡,就在他弱小的身体被张公公庞大的身躯压垮的时候,他无助了,他绝望了,对哥哥只有“爱”了!他对师兄的暧昧感情也是畸形的!男人怎么会爱男人!他是一个男丹,一个能顶半边天的男丹。在舞台上,他扮演所有的女人。事实上,那就是他,真正的他。在生活中,他扮演红人。在他心目中,他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女人,当成了小妾,爱上了楚霸王!“这样,我们就不能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了吗?”他这样对他的兄弟说。从“男子汉”到“女娇佬”的转变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对于这个从妓院出来的人来说,他很难接受一个“女娇E”的人格。但他被纠正的方式是辱骂。他被迫成为一个人,但他不能成为这样的人。他的位置是紊乱的,确切地说,是性标准的紊乱。然而,应该为他的失常负责的段小楼却不能满足他错误的爱情的需要。这是双重的压抑,双重的失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初衷。他仍然热爱他的选择。而我也终于到了人和剧不分的地步,就像元大师的那句话:“有那么一瞬间,我恍惚了。”但是蝶衣的爱情被背叛了,先是小楼,然后是小四。这样一来,一个是重铸人格的人,一个是救过他命又接连背叛他的人。然而,在段小楼这个知音面前,他才是真正的蝴蝶服,也就是原来的小豆子。* * *都经历过从底层到高层的风风雨雨,也只有他们才能是灵魂伴侣,彼此欣赏。从此以后,我看蝶衣拒绝凤仙花,一点也不觉得出格。从他对凤仙花的态度来看,一开始他强烈拒绝凤仙花,想把她强行送回青楼。文革时,他指责凤仙花对小楼的“无情”,但批判过后,他又有无奈的同情和欣赏对方的怜悯。似乎可以通过蝶衣从最初的“凤仙花小姐”到后来的“凤仙花”称谓的变化来梳理蝶衣对凤仙花态度的变化。

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的程蝶衣,在文革后选择上演了一场真正的“虞姬之死”。这是对文革对人性的摧残甚至破坏的血腥控诉,让人们不再相信世界会有光明。舞台的帷幕已经落下,人生的戏码已经结束!于吉死了,带着动人的微笑,在刘邦万和马面前,在她非常爱的男人的怀里;程蝶衣带着一丝悲伤,在他生命的舞台上,在他无法爱的人面前死去。

此外,一些“琐碎的细节”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对中国人独立思考能力的怀疑在电影中表现在游行者中,每当有人煽动他们时,他们就会喊着跟风的口号。诚然,中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需要无所畏惧的军人;可是,那些没有判断力的“士兵”被利用了多少次,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同时,宝刀、砖块等几个道具贯穿影片始终,都对影片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菊仙、萧楼和蝶衣三人关系的破裂始于萧楼的背叛。最终的结果是聚贤上吊,蝶衣上吊。这个结局令人震惊。这非常令人沮丧。因为我们看到他们一起走过军阀时期,抗日战争。但你逃不出“文化宿命”。这也是对“文化大革命”的精辟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