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介绍一下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离30多公里的骊山脚下。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在13岁登基时就开始修建墓地。规划设计由宰相李斯主持,将军张寒监督施工。修建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势恢宏,开创了历代封建统治者豪华安葬的先河。发现于1974年,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死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中央。在他的陵墓周围是那些著名的兵马俑。那些比人形略小的兵马俑,造型各异,再加上它们的马、战车、兵器,成为了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保留了很高的历史价值。

1974 65438+10月29日,在秦始皇陵以东0.5公里65438+处,当地农民挖井,意外挖出一个陶瓷武士头像。经过国家有组织的发掘,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终于被发现,震惊了全世界。

秦始皇陵南面层层骊山环绕,林木葱郁;北面临蜿蜒曲折如银蛇的渭河两岸。巍峨的群峰环绕,高大的陵墓与骊山融为一体,风景秀丽,环境独特。这座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陵墓上的土地原高度约为115米,至今仍高达76米。墓园内外有双层围墙,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城墙内外有约8-10米高的城墙,至今仍有遗迹。葬区在南面,睡堂和方便堂建筑在北面。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姓赵[1][2],秦庄襄王之子。他于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被加冕为秦王,22岁被加冕为首领。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间,秦国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的历史,在血与火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县级王朝——秦朝。“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定云,诸侯自来西天。”秦始皇,这位全能的君主,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功伟绩,也留下了这片神秘的皇家墓地。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园。其规模之庞大,陪葬品之丰富,在历代帝王陵墓中均居首位,是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按照秦始皇死后享荣华富贵的原则,陵园仿照秦国首都咸阳的布局而建,大致呈之字形。陵墓四周,内外双壁,陵园内周长3870米,外周长6210米。陵区目前规模较大的地面建筑是睡堂、灵堂、园庙等遗址。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分为两部分:陵园区和葬区。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筑外城内城双重结构,四角锥形围场。秦始皇陵的圈地形成了三级阶梯,底部近似方形,底部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度为115米。但由于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目前的围场底部面积约为120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信息:陵园初始高度为120)整个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为了防止河水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水流改为东西向。

墓园南面有一个土堆,高43米。内外有两道夯土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人员发现了马葬坑、泥人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墓外的殉葬坑、马厩坑、酷刑坑和修墓人员墓。已经发现了400多座坟墓。

秦始皇陵高55.05米,周长2000米。据调查,整个墓地占地22万平方米,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和亭台楼阁。陵墓的形状分为内外两座城。内城呈正方形,周长2525.4米,外城周长6264米。秦始皇陵的规模远非埃及金字塔可比。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中,以规模宏大、墓葬丰富著称。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为中国人民和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人类的* *。2002年,秦始皇陵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中国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秦始皇陵集中了秦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一生的辉煌都带进了地下。秦始皇陵地宫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土堆之下。《史记》记载:“通三泉,降铜器,宫中满官,移奇物藏。以水银为百河海,以机灌输。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人鱼膏为烛,历久弥新。”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654.38+0.8万平方米,中心点深度约30米。墓地以土堆为中心,周围是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的葬礼。除了众所周知的兵马俑、铜车马墓葬外,新发现了600多个大型石甲坑、百戏俑坑、平民俑坑和墓葬,几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共出土文物65438+万件。陵园里有很多文物摊位,展示了近20年来秦陵出土的一些文物。有水路展区,再现当年墓园科学彻底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一定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陵墓之间,为了让游客感受到国王的尊贵和尊严,秦始皇陵上演了“再现仪仗队——秦始皇陵卫兵换岗”大型演出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再现了2000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景象,展示了几十年的考古成果。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园。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在所有的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之大,墓葬之丰富而著称。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泉,基座用铜加固,上面有棺椁...坟墓里满是财宝。墓中大道配有带有利箭的弩,盗墓贼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中还盛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嵌一颗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在坟墓里,鱼油被用来点燃灯,这样灯就会永远亮下去...

秦始皇陵共有10个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墙南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土堆的北面是墓地的中央部分,东、西、北三面都有通往墓室的墓室。还有四个建筑遗迹并列在东西两侧,一些专家认为这是睡眠大厅建筑的一部分。秦始皇陵体现了“死如生”的礼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舒特。

陵墓地宫的中央是放置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周围有400多个埋葬坑和坟墓,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主要的墓葬有青铜战车坑、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和兵马俑坑等。多年来,出土了5万多件重要的历史文物。1980出土的一组彩绘青铜车马高车、车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华丽、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青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位于陵墓东面1500米处。1974的泉水是当地挖井的农民发现的。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宝藏由此问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为研究秦朝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已经发掘了三个兵马俑坑,坑从西到东呈“针”字形排列。坑中有8000多件兵马俑和40000多件青铜武器。

坑内的陶器作品是秦苏卫军队的仿制品。近万名陶瓷卫士分别以弓、箭、弩、青铜弓、矛、戟,或弩前驱,或骑马,组成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地下隧道里所有的守卫都面朝东方。据钻探,* *共有三个埋葬坑,其中1974发现的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长廊和11孔构成整个坑,坑内放置了6000多个与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陶马拖战车。一号坑东北约20米处,是1976年春发现的二号坑,又是一个壮观的阵式。二号坑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占地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17016平方米。二号坑有多兵种联合阵容,有步兵、战车、骑兵、弓弩手。二号坑以西为三号坑,游客在1989 10 10月1之前不得入内参观。三号坑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占地500多平方米。经专家推断,三号坑被认为是指挥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帷幕。一辆战车,68个守护人物和武器保存在坑里。

自1974开始,在墓地以东1.5km处发现了三个埋葬兵马俑的坑。成品呈之字形排列,面积2万多平方米,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100辆,实物兵器数万件。其中一号坑为“右军”,约有6000个陶俑和真人一般大的马。二号坑是“左军”,有1300多个陶俑和马匹,89辆战车。是由步兵、骑兵、战车组成的弧形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3号坑有68个武士俑,1辆战车,4匹陶马,是地下军团的指挥部。这种军事队形是秦军队形的缩影。1980年,墓地西侧出土大型青铜车马。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些按当时军阵分组的兵马俑和兵马俑,为研究秦代的军事编制、作战方式和骑兵装备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作为中国雕塑史上承前启后的一座桥梁,秦俑的写实技法举世瞩目。目前,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设立在1、2、3号坑,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最富有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是堪比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果。它们充分展示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的艺术才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称赞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增光添彩。

“秦王扫六合,望何雄载,罪犯七十万,从地而起。”

这首著名的诗是伟大诗人李白写的,歌颂了秦始皇的辉煌成就,描述了修建骊山陵墓工程的巨大势头。的确,墓地工程的规模、工人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建设伴随着秦始皇的政治生涯。在他13岁刚刚登基的时候,墓地建设工程就开始了。古代皇帝生前建墓,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生前建墓已成惯例。如赵肃侯的“十五年以来守陵”和屏山县中山王陵也是他生前所建。秦始皇只是把君主生前建陵的时间提前到了登基初期,算是对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建了30多年,直到秦始皇去世,第二个皇帝继位,然后又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可分为三个建设阶段。陵园工程的初始阶段是从秦王即位到统一全国的26年。这一阶段,陵园项目设计和主体工程建设相继进行,初步奠定了陵园项目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全国统一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大规模修建陵园工程用了九年时间。经过9年65438+万人的大规模建设,陵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第二年冬天,历时三年多,是工程的最后阶段。现阶段主要从事墓地的收尾工程和覆土任务。陵墓工程虽然历时如此之久,但整个工程并没有最终完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周闻,陈胜和光武的下属,带领他的部队在墓地附近(今临潼县兴丰附近)的水中玩耍。面对大军威胁咸阳,没经过风雨磨炼的新皇帝二世慌了,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看起来像一个灵魂深处的人,向他的大臣们恳求“为什么不”。这时,少府下令张寒进言:“贼兵已到,许多人都在新疆。不像今天这样离县城近。骊山人多。请原谅他们,给他们军队去攻击他们。”二世立即迎合了这一要求,让张寒率领灵修军队反击周闻的叛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完工的墓地工程不得不暂停。

总之,陵园工程从选址设计、施工到最后被迫停止,历时37 ~ 38年,居中国陵墓建设史上之首,其建设时间比胡夫金字塔还要长8年。

骊山以其独特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西周末年,周幽王和他的妃子贾琮曾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历史悲剧,导致烽火戏中一方诸侯崛起,从而葬送了西周。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遇到女神,想在游览中扮演女神。一怒之下,女神朝他脸上啐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疮。虽然这是一个童话,但隐约可以看出秦始皇和骊山似乎有些缘分。他的墓地也在骊山旁边。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个风水宝地?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后代的大事,尤其是封建帝王秦始皇,他试图把它传播到世界各地,自然更加重视墓地的选址。之所以要葬在骊山,北魏李道元是这样解释的:“秦始皇在骊山建重葬,为蓝田,其阴富金,其阳美玉。始皇帝贪其美名,故葬之。”李道元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大多数学者的肯定。但也有学者提出了异议。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秦始皇陵选在骊山取决于当时的礼制,另一方则是受“山上建陵”的传统观念影响。(参见《秦时墓地与文博探源》第5期,1990。)现在从风水的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依山建陵的观念就已经出现。后来,人们选择墓地,非常看重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造坟,必来山去水。”(见《达汗原陵秘葬经》)山川被古人视为最好的风水之地。至于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无从考证。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建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南临骊山,北接溧水,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还有一个人工改造的鱼塘水。据《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源北流。后来秦始皇葬在山北。水过蜿蜒,东注北转,始皇帝建墓借土。土地很深,水积聚成一个池塘,这就是所谓的鱼塘..池水西北流过始皇帝北。”可以看到,鱼塘水原来是从骊山东北来的,水是从南向北流的。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西南修建了一座东西向的大坝。大坝长1000米,一般宽40米,最宽处70米,高2到8米。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武陵遗址。就是这个大坝把原本从李东北的鱼塘水变成了西北流,绕过秦始皇陵东北。另外,在墓地的东侧,有一股温泉水。据《水经注》记载,“鱼塘水西南有温泉水,可治天下之病”。《三》云:“骊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对应的是西北的鱼塘水。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背山向南,东、西、北三面环水。“环山以水”不是秦始皇陵特别挑选的风水宝地吗?

秦代的“围山围水”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汉的陵墓,如高祖长陵、文帝巴陵、景帝杨陵、武帝陵等,都是模仿秦始皇陵“群山环水”的风水思想而选择的。后来的墓葬基本继承了这种建墓思想。

秦宫里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地宫飞雁是一个非常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带三十万人抢劫秦陵。在他们的挖掘过程中,一只金鹅突然从墓中飞出来,这只神奇的飞鹅一直往南飞。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保定元年),有一个在日本南部做太守的官员,名叫张善。有一天,有人送他一只金鹅,他立刻从金鹅上的字判断出这是始皇陵的。这个神奇的传说有什么历史依据吗?近年来,有学者写道:“这虽然是一个传奇故事,但说明秦陵的文物已经流失到了国外,远至南方的云南。至于金鹅制作精美,不仅漂亮,还会飞,也是可以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已经能造出木鹅,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宋国的城市。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做出会飞的金鹅,这是可信的。”(吴伯伦张《秦始皇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这个传奇故事到底可信不可信呢?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太重视科技的国家,如果能在2200多年前造出飞天金雁,那将是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罕见的奇迹。不过金属飞鹅的可靠性确实让国人捏了一把汗。如果你仔细推敲,就会立刻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想象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行,并不是放风筝和轻气球那么简单。由于重量轻,后者可以借助自然风在空中飞行。但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如果仅仅依靠自然风力而没有机械动力,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中国如何解决2200年前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学问题?进一步分析,假设秦朝有制造会飞的金雁的能力,那么金雁被埋在地宫后就会自动飞起来,在地宫里已经飞了近1000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墓时,飞天金雁顺着地宫墓顺利飞出地面,然后飞向遥远的南方,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如果这段轶事不是八卦文人编造的,那么金燕的控制和指挥系统可能远远落后于今天的计算机。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秦墓中不存在金属飞雁的传说,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应该不会相信这个传说。

《金燕传奇》的辨伪问题应该到此为止了。但是,再进一步,这个古代文人编造的传奇故事,在历史文献中有没有踪迹?据汉代有关文献记载,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一句话叫“金是会飞的鹅”。显然,两位史家在墓中记载了黄金制成的“会飞的鹅”,古代文人很可能是浪漫化了“创造”了雁行传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