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郭培贵《明史选记考辨》的学术价值
该书的主要创新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首次对《明史选志》的编纂及其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指出万斯同的初稿开创了该志的基本规模;王《二稿》在修志中起了关键作用。张的定稿对第二稿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但内容几乎相同。总的来说,编年史在为人们提供明代选举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史实的同时,也存在着完全缺乏鲜明的地方官乞制度、军事选举、官员和回避的记载过于简略、歧义和错误较多等六个方面的不足。上述结论对人们正确理解编年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首次全面进行“明史选举”。
本文对《编年史》全文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考证,找出史实、人名、日期等方面的错误70余处,纠正错误100余处。补充论述相关重要史实2000余条,纠正中华书局1974校勘标点错误近30处。从而形成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编年史文本,为人们正确使用编年史提供了方便。
第三,对明代选举制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在历史考证、纠错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许多结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比如:
(1)首次对明代文官的影子叙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深入系统的研究:1。明代、郑德明慧殿、万历明慧殿、史明公务员的影子叙事?选举记录和其他明史文献都记载为“立国之初,由于前代任用子弟的制度,公务员一至七年级全部得到,一人以天下为赏,后来逐渐受到限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明代文官叙职制度是洪武十六年制定的,但没有实行;“明中叶以后,文官影子叙事制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以内阁大臣影子叙事为核心,以尹子进狱为主体。2.指出了它的历史特点和积极作用——“与前代相比,不仅大大缩小了影子叙事的范围,而且将影子叙事与对官员的考核结合起来,将影子承担者纳入国子监教育和仕途的轨道。影子叙事官员在官员队伍和政治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作用微弱。因此,它不仅有效地削弱了传统影射制度的负面影响,而且对激励官员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增强官员的凝聚力,提高影射官员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制度建设中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成功范例。“(2)揭示了明代学校发展的以下特点及其积极意义——1。儒家的设定是前所未有的,实用的,稳定的。2.官方儒学体系,包括国子监、抚州、郡县儒学,都司委院儒学,空前健全。3.民生成为儒家学生和国子监学生的主体,教育更加平民化。4.学生、年工、主管成为固定功名,官学吸引力空前增加。5.郭健子获得了做官的资格,成为明代文官的主要来源。6.西南儒学和国子监中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对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7.制度空前完备,如国子监的分斋、听课、历事等制度,至今仍有借鉴意义。8.南京国子监是一所国际性高等学府,先后接收了69名朝鲜、日本和琉球的官派留学生。其中以琉球学生为主体,达63人次,万历“仍是最好的”;为向海外传播儒家文化,扩大明朝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9.其他学校如武术、宗教学、社会学等是作为上述学科教育的重要补充而建立的。指出其局限性——由于明学完全处于政治附庸地位,没有独立甚至相对独立的地位,所以其教育功能日益衰落,在明朝中后期成为朝廷主要用来囚禁士人甚至打压摧残人才的工具;国子监的主要业务不再是教学,而是“定历”,即安排监考人的历序;同时作为朝廷筹集财政收入的工具:景泰四年,拓荒者苏娜收监,嘉靖年间,民间子弟被明确允许收监;对学生的质量,学者的作风,官员的施政都有很坏的影响。(3)首次概括了中国古代科举发展鼎盛时期——1年明代科举考试的八大主要特征及其积极意义,实现了科举与官学前所未有的紧密有机结合:科举成为官学教育的轴心和导向,官学教育成为科举考试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和重要补充。2.形成了包括科考、乡试、通考、殿试和庶吉士考试在内的五级考试体系,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规范性和难度。3.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完整的等级功名体系,由状元、二等奖、花探、庶吉士、二进士、三甲进士、举人等科举和监、岁贡、学生等学校功名构成,显著提高了科举和学校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4.单一科目、高度统一的考试,为统一阅卷标准、提高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创造了条件。5.预防和惩治作弊的制度空前严格,基本保证了科举考试在规范、公平的轨道上进行。6.招贤纳士的地域空前广泛,有制度保障,空前提高了全国各行各业对朝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7.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对于新进学者熟悉政务、提高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8.明朝中期以后,中央和地方的重要职位几乎都被士人占据,“非士人不得入翰林,非院士不得入阁”。科举功名成为决定士人个人前途和朝廷分配政治资源的决定性因素。揭示其形成原因——最高统治者高度重视,朝野高度重视,继承了前代科举制度发展的成果,适应了明朝中央集权特别是皇权加强、官僚制度空前发展和相应文官统治确立的需要,适应了明朝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指出了其负面影响——在选拔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压制了大量人才,选拔出来的人才的素质离为官所需的素质越来越远,造成了人力和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延缓了明社会的发展进程。(4)考证确认最低级的科举是“科考”而非“子考”——据郑德、万历《明会典》记载“正统九年绩准,天下进士送考。"这就是后来所谓"科考"的开端,即从这一年起,参加乡试的儒生必须先通过由学术促进官主持的考试,才能参加乡试。这样,科研就成了科举制度中最低级的考试。然而,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是“子考”是科举考试的最低级。但实际上它只是“未入儒之士”(弘治后称“童生”)的入学考试,与科举没有直接关系;明代各省“士不入儒”的例子很多,也说明了这一点。(5)总结了出身资格在中下层官员文官选拔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明代中下层官员的文官选拔也经历了从明初的“无出身资格”到天顺以后的“重出身资格”的变化,甚至发展到“只重入科举资格”的地步,文官选拔只重出身,对当时的吏治和士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上述变化不仅与官员供给的不断增加、进士素质的整体优势有直接关系,也与文官选拔规范化的内在要求有关,但从根本上说,它们是帝国专制政权和相应的传统官僚体制的必然产物。(6)廷推是弘治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选拔任用高级官员的方式,即由吏部侍臣会推荐大臣,请皇帝裁决的制度。本文在全面考察“廷退”制度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指出其实质:“在廷退中,无论是由吏部主导,还是内阁大臣的“曹寅”或“权力分散于九品大臣”,最终都要由皇帝决定。所以说到底,它是明成祖选拔高级官员所采用的一种制度,既能充分集中大臣们的民意,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臣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最终有助于加强皇权。它表面上带有“民主”色彩,实际上是高度发达的君主制的产物。“(7)在全面考察举荐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其经验教训——举荐是连带责任的举荐,在明初大规模开展。任绪安时期因多次颁布严格的坐法,并开始实行“保名”制度,成为明代最为实际有效的时期。但是正统之后,因为“没听说过别人推荐过的人”,所以推荐过别人的人只有特权,没有责任。所以,推荐过别人的人“互相模仿,却不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一种必然现象。(8)揭示了传统专制官僚及其执政理念对选举制度建设的负面影响。由于统治者在选举制度的构建中追求形式公平优先于追求实际效果,甚至为了形式而完全忽视实际效果,因而存在“严防弊而轻求才”、“重资格”甚至“抽签”授官不问真才实学等明显弊端。明朝统治者对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一无所知,和以前的统治者一样,总是着眼于加强皇权,维护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统治秩序,所以在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追求人才的选拔和为官的有效性等方面完全忽视了选举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统治效率的下降, 科技水平的下降,社会发展的迟滞,埋下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伏笔。
该书出版后,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积极反响。2007年2月3日,清华大学钟伟民先生在《光明日报》读书专栏发表《考证是历史的生命》一文,实录如下: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使用正确的史料是历史编纂的基础,而正确的史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证,所以考证是史家的基本功夫。中国史学史上的著名史学家都受过严格系统的考证训练,传统史学家都强调研究要从史料考证入手。针对有些人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而忽视对历史事实的辩证分析的现象,胡适尖锐地指出:“如果史料不可靠,所造的历史就没有信任历史的价值。”强调史实的辩证性和考证性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当前的史学研究崇尚宏观、理论、结构等,而忽视了重要史实的辩证性。因此,恢复实证主义对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迫切的。郭培贵撰写《明史·选举考据》的尝试值得称道。
二十四史中,官方版明史还是质量上乘的。但这部300多卷的书毕竟是很多人写的,还是有无数的错误和疏漏。首先,黄积累30年功力,成《明史考证》8卷,第一次全面清理明史。《明史》中有关明代法规的记载对研究明史具有重要意义,但黄的著作涉及较少。《明史选记》考证40多万字,专门考证明史?《选举志》,并对明代的选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不仅澄清和修正了许多史实,而且对明代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探讨。这本书叫《考论》,“理论与考试相结合,重在理论”。发力点主要有三点:一是逐条明辨是非,澄清史实;二是补缺,明确原因;三是溯源考变,讨论得失,阐明方志所涉及的每一项制度和事件的意义。前两点属于“考”,后两点属于“论”。无论“考”还是“论”,其实都可以归入考证的范畴。另一方面,下一代的选举制度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近几十年来,历史研究领域强调理论和方法的氛围远比考证重要,这是无可指责的。但提倡者忘了,考证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称之为最重要的方法也不为过。考证是对史料的考证,以去伪存真,追根溯源,补缺补漏,探寻历史真相。这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步,也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正是历代史家继承了这样的优良传统,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系统完整的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才有我们引以为豪的几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但是考证在现代中国很难长成一棵大树。20世纪50-70年代,考据被视为走实证主义路线,被视为资产阶级学术,“谈考据色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人看不起考证,认为考证是小技巧,只有构建了所谓宏大的理论框架,真正好的历史著作才会“羞于谈考证”。最终的结果是,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在实证方面不如日本史家,在理论方面被欧美史家超越。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抛弃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学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明史选记》考证对学术界的贡献,一方面是澄清明代选制的史实,另一方面是回归传统史学。
这些年来,我终于明白了傅斯年先生所说的“史学是研究史料的学问”的真正含义。王先生的说法,目的绝不是为了给所谓的历史下定义,而是为了说明历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文章简介明代庶吉士群体的构成及特点(《历史研究》第6期,2011)
这篇文章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题目新。这是学术界第一次系统地研究明代庶吉士的构成、成因和特点,如类别、选频和比例、区划、地域、籍贯、户等。第二,史料准确可靠。除了传统的相关文献外,本文全面系统地利用了现存的明代各科第一手科举文献,如秀才考录、秀才履历等。第三,以考证、统计、比较和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考证和确认明代1420庶吉士的姓名、科、类、司、居、中举、四世渊源、户数等史实的基础上,统计为系统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因此,本文具有实用性强、结论准确性高的特点。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明代庶吉士可分为六类。其中,只有“金雪”范畴排除了其他范畴,处于常态、主体和主导地位。这既是明朝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努力完善制度的结果,也是这种庶吉士优越性明显的结果。清代庶吉士的考试选拔直接继承了这一制度。
2.明代有庶吉士的科目占进士总科目的68.18%;永乐之后为71.6%,其中62.96%直接选择了庶吉士。从隆庆到明代,73.08%的被试直接选自新科进士。庶吉士中选次数与进士人数之比达到84.62%。显而易见,庶吉士的选拔越来越正规化、规范化。天顺之后,各科庶吉士入选人数及其与同科二、三等进士的比例也避免了之前的大起大落,平均比例为7.90%,大致维持在与其精英人才身份相称的规模。
3.各类庶吉士* * *“1421”,占明代二、三等士总人数的5.84%,比明代士总人数低18个百分点,比一等士高4.76个百分点。说明庶吉士作为一种固定的科举功名,已经成为明代科举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于一般进士,低于状元。因此,它也相应地成为了一个在仕途发展和执政高层的影响力方面仅次于一个士人而高于一般士人的政治社会群体。这不仅是明代科举制度的一大发展,也为明代科举功名和官阶特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从而将形式上的公平落实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4.庶吉士的考试和选拔给二甲带来了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前三名的进士。其中,庶吉士半数以上来自三朝进士,庶吉士近七成来自偏远地区的三朝进士,说明此次选举对三朝进士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三朝进士具有特殊意义,成为三朝进士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三朝进士进入执政高层尤其是内阁决策层的最重要渠道。这不仅对于减少考试偶然性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意义,对于选拔边远落后地区的人才进入执政核心也具有重要意义。
5.庶吉士有广泛的来源。这首先表现在地域来源广泛,庶吉士在全国各省各省均有分布;特别是为了选拔边远落后地区的进士,明朝廷在正统之后还采取了一些科目在指定地区考试的办法,甚至在天启至崇祯之间实行了分省分省的办法;因此,选举不仅成为各地区人才进入统治集团高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北方、西北、西南等偏远省份人才进入统治集团核心的最重要渠道,这也为清朝进一步完善庶吉士制度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其次,来自进士世家的庶吉士只占庶吉士总人数的17.62%,来自庶吉士世家的庶吉士只占庶吉士总人数的2.48%。出身进士世家的庶吉士,以一代进士世家为主,庶吉士家族从来不超过三代;庶吉士,非政府户,占庶吉士总数的五分之二以上。这些都说明,选举确实成为明廷吸引各行各业、各大家族人才进入统治上层的有力工具;反映了明代社会流动率很高。以上两点,不仅对改善明代高级官员尤其是统治集团核心成员的地域和出身结构,实现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才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朝廷的凝聚力,稳定社会,巩固团结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为了比较进士家族在激烈的选拔庶吉士的竞争中是否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统计了从永乐到崇祯近三代52科14763名进士的地位。得到的数据显示,来自进士世家的庶吉士平均比例高于二、三等进士世家,这反映出进士世家在激烈的选拔庶吉士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具有良好的文化积淀、升迁氛围等。
7.军人和工匠庶吉士在庶吉士总人数中的比例超过军户和工匠。其中军人庶吉士最为突出,在总户籍中比军属高11.81个百分点。这说明军人和工匠户通过科举获得了比其他户更高的社会流动率;证明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比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有更强烈的上升欲望,会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明代的科举恰恰为这种努力和上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稳定公正的渠道和制度保障。
8.庶吉士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来自浙、赣、闽、豫、鲁及南、北两省的庶吉士构成了明代庶吉士队伍的主体,而其他八省的庶吉士仅占庶吉士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以上;但这种格局与这些省份在全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科举实力等方面的地位是相适应的。
9.对庶吉士的选择是非常公平的。庶吉士(93.31%)通过考试产生,通过考试决定是官僚体制下最公平的选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