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要在乌江自杀?
第一个是“复出未知”
这个观点出自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杜牧。杜牧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史诗别具一格,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在题为《乌江阁》的诗中写道:
军事家胜败在意料之外,包是个有羞耻心的人。
江东有很多有才华的孩子,他们会不会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
这首关于项羽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没有渡过乌江,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如果他能回到江东,重新集结起来,回来后再与刘邦一战。胜败还是未知数。
项羽本人用兵如神,备受后人推崇。乌江是他的主观选择。如果当时选择了渡河,他就不会死,这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和设想:如果项羽没有自杀,刘邦还能坐上王位吗?
杜牧说出了这个想法,引起了无数人的唱衰。
二是“中原一败再难复。”
这个观点出自宋代大改革家王安石,他在《乌江阁》一诗中写道:
一个身经百战疲惫不堪的勇者悲悼,中原一败再难复。
今日江东子弟虽在,岂肯为王东山再起?
作为政治家,王安石提出了与杜牧相反的观点。他认为,项羽虽然用兵如神,但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向往和平稳定,而不是无休止的战争。所以他一开始就指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士兵疲劳”!
确实,七年后(三年抗秦,四年楚汉之争)。其余详情,可直接查看蓝色标注的“头条百科”)。士兵们疲惫到了极点,没有人愿意再战。和平稳定是当时的社会趋势。刘邦的统一只是顺势而为。就算项羽用兵如神,也不可能逆势而为。接下来的一战,项羽大败已定,刘邦实力大增,项羽已无力力挽狂澜。
东山再起只是一厢情愿。
王安石的观点对后来也有很大影响。此后,假设项羽长生不老,渡江后能否东山再起,成为争论不休的话题。
第三种是“听说韩买了我的人头送给老朋友。”
这种观点,其实是肯定了项羽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项羽》。他相信项羽能东山再起,这都是假设,但项羽的人格魅力却一直流传到后世,诗中说:
没有了英伦霸气,还有女人和孩子。
当我听说韩买了我的第一首诗时,我把它送给了我的老朋友。
项羽一生豪迈霸气,用兵如神。但一战后四面楚歌,乌江自尽。连他的妃子都救不了。韩信曾评价项羽“性软”,刘克庄似乎也这么认为。但是,在绝望和生死面前,项羽的英雄气概丝毫没有减弱,反而令人钦佩!
“听说韩先买了我的,我要送给老朋友!”这是暗指项羽把斩首作为礼物送给老朋友。据《史记》记载,项羽将宝马车送给乌江阁总监,然后徒步与汉军交战,死伤百余人,伤十几处。项羽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了,他在汉军中见到了一个老朋友,就是吕马童,他曾经有部下,后来投靠了刘邦。于是项羽对鲁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听说刘邦悬赏一个女儿,全城十万户交换我的人头,就当是个人情送给你吧!于是,项羽拔剑自杀了。
项羽此举,英勇无比,深受后人赞赏,面对叛将,还要成全他人,这种勇气和豪气,实在令人钦佩。刘克庄虽然用了“冷眼旁观”的风格来形容这件事,但是在这种表面的掩盖下,却是对项羽的一种敬佩和敬仰!
所以历代背诵项羽人格魅力的作品也占据了很大篇幅,刘克庄的这一篇只是其中的代表。
第四,是“思项羽至此,拒渡江东”
这个观点出自历史上第一才女李清照。从她的《夏日绝句》来看,李清照的古诗词(不含词)中,这首最为著名。她说:
活着,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为灵魂中的灵魂。
今天,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拒绝生活,回到了东方。
李清照写项羽的这首诗,跳出了项羽本身,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也是对项羽的一个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她称赞项羽生前是人中英雄,死后也一定会成为鬼中英雄。项羽拒渡江东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李清照认为人活一辈子应该像项羽一样轰轰烈烈。人们之所以至今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愿独自渡乌江,而是战死沙场,令人敬佩!这首诗提出了鲜明的价值取向,就是活得精彩,为国立功,甚至死得重于泰山,成为后人铭记的英雄。
据说李清照这样写,首先是讽刺她冷战逃跑的丈夫,其次是讽刺南宋的小政权。读了几千年,依然震撼。
其实有很多关于项羽的诗词和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杜牧的歌。或许是因为太喜欢项羽的人,总期待奇迹发生,所以愿意相信“东山再起未可知”,但就我而言:
政治上,军事上,我觉得王安石更对。战争不能成为主旋律。当时社会和人民长期饱受战乱之苦,需要稳定发展和休养生息。现在刘邦赢了,人民不想再打仗了。军人的疲劳是既成事实,很难逆转。
从项羽的性格来看,他的故事自然感人至深,令人扼腕叹息,他的性格也有独特的魅力。作为历史上的浪漫人物,值得肯定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