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到底在说什么?
道教在其形成初期的称谓是不一样的。先秦诸子百家中的许多人习惯把他们的理论和方法称为“道”。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以各种理由自称“道”。儒家最早使用“道”这个词,把王之道和孔子的学说称为“道”。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所以也叫“道”。东汉末年出现了五门道学,自称“道”,取“道以善”之意。此后,为了表示与众不同,其他各派也不再自称“道”,成为五斗米道的专用名称。
道教现在指的是以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为基础,继承了方、黄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行方法,逐渐形成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老子为龙头,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修仙为追求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仙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即服药(仙丹、外丹)。
教学和教义
道教从一开始就把老子的《道德经》经典作为基本经典,把“道”和“德”作为基本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由“道”演变而来的。而“德”就是“道”的体现。三清尊神是道的最初人格化,也代表了宇宙创造的三个重要过程(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德经》)。三清诞生了天地宇宙和自然之神,称为首天尊神。这些都是道的进化,道与道体是内在一体的,而道是无限充满宇宙的。因此,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佛)为教主,即老子。此外,历史上不同教派的道经中还有其他关于道教最高神的说法。第一,玉清的本尊是最高神;第二,上清灵宝的本尊是最高神;第三,伦理清神是最高的神;最后演变成三位一体的神学理论。
道教重生恨死,追求长生不老。它相信人的一生可以自己做主,不必听命于天。人们认为,只要人们善于培养健康,就可以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所以修炼方法有很多:炼丹、取食、呼吸、胎息、按摩、指导、房间、避谷、思考、奉符、诵经。
道家神学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后的一种宗教学说,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两者的异同值得玩味。但是,祖先被称为老子、庄子的道教,推崇《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等诸多道家经典,毕竟吸收和继承了不少道家思想。此外,它还受到了易经、阴阳、儒释道和古代神话故事的影响。
历史
起源
道教虽以老子为祖,但其思想与老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更多的是得益于汉初黄利用老子的名言修养养生。道教的另一个源头是方仙道,始于战国,盛于秦汉。此外,还可以追寻商代的鬼神崇拜。
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当时正在传入中国的道教与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道教对佛教中国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发展历史
道教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汉魏晋的起源、唐宋的兴盛、元明全真教的产生和清代以后的衰落。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二是张道陵的《五米豆道》。东汉顺帝年间(126-144),出版了《太平清领》(后称《太平经》),并广为流传。到了东汉灵帝时,张角在《太平清领》中传教,绰号太平道,自称大德老师,追随者遍布九州,已经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渐衰落。也是在东汉,东汉皇帝舜帝时,张玲在蜀郡归明山学道,招弟子传道,所以信众赐米五斗,故称五斗米。他的孙子张鲁守汉中多年,后来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角在海上传播开来,成为正宗的道教。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入,道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道教也吸收了当时流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系统论述了战国以来的神仙理论,撰写了《抱朴子》,这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在北魏太祖的支持下建立了“北”道,陆建立了“南”道。
唐宋时期,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二为祖,宋真宗和宋徽宗也信奉道教,因此道教备受推崇,成为国教。这时,茅山、格致等派系出现,石天道也重新崛起。在理论上,陈抟和张伯端的“内丹说”很受欢迎。
在这个阶段,道教不仅在中国发展,而且通过迁徙和文化交流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比如东晋末年,五斗米道在中国南方发动起义失败后,鲁迅率兵到了胶州。越南人李陀帮助鲁迅攻打胶州府城,失败后自杀。这是道教传入越南的最早记录。另外,比如韩国的天道或者日本的神道教,融合了阳光神,崇拜天皇,崇拜神灵。然而,除了越南道教,韩国天道或日本神道教在其宗教内容方面与道教有很大不同。
两晋时期,由王重阳倡导的全真道出现在北方。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在蒙古为成吉思汗传教,受到元朝统治者的信任,掌管天下道教。同时,为了应对全真教的迅速崛起,将原来的龙虎山石天道教、茅山上清派、格灶山灵宝派合二为一,将张天师视为正一派的创始人,从而正式形成了全真教在北方,正一派或两派在南方的道教格局。
明朝永乐皇帝朱迪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对牺牲真武的张三丰和吴唐一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此时,道教在中国各种宗教中仍占主导地位。
清朝以来,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打压以汉人为主的道教。道教从此衰落。
[编辑]
现代道教
明清以后,道教已基本停止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道教更加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实施,以前的一些道教规章制度因违反现行法律而失效。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管理中国道教内部事务。到了文化大革命,道教和中国其他宗教一样,遭遇了一场浩劫。直到文革结束,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道教神仙除外。
大英博物馆中的道教人物
道教是多神教,最高神是源于道教的三清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此外,道教按照人类的秩序发展了天、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员,并吸收了佛教的地狱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为天庭的附属,它还发展了阎罗寺和水晶宫的神仙官系列,加上四值功勋、山神、城神、土地公、灶王爷等地方神仙系列。它还吸收了许多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和八仙作为天序之外的“散仙”。所以道教中有很多神仙,凡是当地人创造的神仙,以及他们崇拜的名人,比如妈祖、关帝,都可以随时吸收到道教神仙体系中。但一般来说,寺庙只供奉三清神,其他神都可以自己建庙。
此外,道教认为人体也是一个小世界,所以人体上的各种器官,如头发、五官等。,也都是神仙驻防,也有相应的修行方法。
[编辑]
宗教纪律
道教戒律是约束道教思想和行为的一些准则。道教戒律根据不同教派有不同的内容。总的来说,全真派的戒律比左夫派严格。戒律的主要内容是不杀生,不喝酒吃肉,不偷盗,不通奸等等。戒律是信徒必须遵守的,道士要有成年礼才能算作信徒。根据戒律的严格程度,戒律可分为上品戒律、中品戒律和下品戒律。按音律数,有老君三戒、五戒、八戒、十戒、二十七戒。
除了戒律,还有道规,道规是对违反戒律的道士的惩罚手段。具体规定不同派别有不同规定。
道教戒律在吸收了佛教的一些内容和儒家的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内容。道教的条条框框也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道教
《抱朴子》所载的老先生入山符,认为用之可避鬼畜。
道教的宗教活动非常复杂,主要分为两大类:道教的自我修行(称为道学)和道教的仪式,包括道经、告白、斋戒、禅定、符咒、禁咒、隐居、骑马战车、驱邪、降妖、消灾、祈福、房艺等等。
道家修身养性成了道家,包括内丹、外丹、取食、住房。外炼丹是指在炼丹砂和药物中燃烧铅、汞等矿物质,制成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药丸大多有毒,古代也有不少致死的案例。所以后来道教意识到服用和配制外用药丸是危险的,于是后人转向了更安全的内服药的做法。韦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内丹术是指通过行气、导气、呼吸、呼吸,在体内炼炼丹术,从而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内丹的术语是一样的,但所指的意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作燃烧炼丹丸的炉罐,但理论上还是相通的。古代炼丹术的传授多为师徒传承,外人很难理解。
此外,道教中还有许多道学。比如自省,保持安静,思考,突破低谷。这些近代多被归类为气功。此外,全真教的许多道士都习武。中医理论也来源于道教。
道教仪式统称为“斋戒仪式”,其中斋戒意为清净,斋戒意为祈祷,也称为道场。道教祭祀神仙,因为认为神仙清静高贵,所以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肉,斋戒。祭祀活动称为“礼”,道教在发展中吸收了许多佛教内容,名目繁多。道教认为,通过这些仪式,我们可以摆脱灾难,寻求幸福。占卜也是道学的一部分,包括占卜、抽签、测字。此外,道教的特点是使用符号和芦苇。符是用朱砂涂在黄纸上的一些符号。道教认为它可以用来治病,而茹则被认为可以驱神。此外,道教认为口头咒语可以治病、驱鬼神、赶走野兽。这些主要是相同的咒语。
主要经典
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作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此外,道教还模仿佛教大藏经创建了道教文集,收集历代道教著作,不仅包括哲学和道教理论,还有炼丹、养生、医疗、气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统道经、道藏、万历道经续。目前流传的只有明代正统道经,其他版本均已失传。现存的道教经典大多收录于此。道经的数量非常多,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单晶,被称为单晶的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家但丁学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祥子朱尔》也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黄庭靖和《上清大东真经》是上清经左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很重视。杜和文是灵宝派和派的主要经典。《阴府经》和《昌景清经》也是道士们必诵的两本非常重要的道经。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
道教南宗虽以福永、翟之、为主体,但北宋以后,也提倡三教一理,修炼内丹术,出现了《武真镜》、《当时四百言》等经典。道教北宗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精气神聚,体悟自然,融会儒道,以《道德经》、《孝经》、《般若心经》三部经典为重点,主张“孝而清净,诚而素朴”。
宗教派别
就实践而言,道教主要分为两派——富友派和但丁派。前者主张用魔咒治病驱鬼,后者主张炼仙丹求长生,与外脉、内脉不同。
一般来说,道教的传播始于宋元时期。道教历史上有五个有影响的流派:
正义路:下面有灵宝派、正义派、净明派。
全真路:有南宗、北宗两个学校。还有很多部落,比如龙派,遇仙派,那摩派,绥山派,庐山派,华山派,静派。
真正的道教:创立于金朝,元朝以后逐渐衰落。
太乙道:始建于金代,元末以后逐渐衰落。
景明道:创立于南宋,明朝以后衰落。
明朝以后,道教分为正一派和全真道,其他各派都归在这两个门派之下。现在北京的白云寺有所有真宗的总经,列有86个道派,实际只有80个。
正义路:正义路是东汉末年的五斗米路,后改称石天路、正义路。其道士可在家修行,不戒荤,娶妻生子。其道观一般称为“子孙庙”。
全真教:全真教兴盛于金元时期,是宋元时期新道学中最大、最重要的流派。代表人物王重阳和丘处机。全真教强调修炼,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其道观一般称为“十方丛林”。
道教活动
道教活动主要在寺庙中进行。有两种寺庙:
孙子庙
道教文化
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医药、药理、养生、气功、化学、武术、天文、地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它还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民俗习惯、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道教中的一些门派,把一些武术和气功,师徒相传。比如武堂派,很有名的武学,据说是武当山上很多道士传下来的武学。道教武术也不同于很多武术。它们讲究圆润柔和,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义。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简单的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的一个主要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道教养生学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的络脉学。此外,还有很多道士学习医术,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葛洪、陶弘景等。
道教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重要影响。
唐代大诗人李白深受道教影响。他曾周游列国,寻仙访道,甚至炼丹受道。他可以说是一个虔诚的道士。这段经历对他的性格、诗歌创作乃至人生经历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李白被召到长安,得到了很多道士和信道教的朋友的推荐,比如唐玄宗。在求仙的过程中,他走遍了五岳,给他带来了很多素材。“不朽”、“羽化”等观念经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佛教唐僧等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但书中大量使用了心猴、马、女神、元神等道教概念,还构建了一个以玉帝为核心的道教唯神、神官体系。书中也有不少道家人物和妖魔鬼怪,但大部分都是反派。
以道教为核心的小说,最著名的是《封神演义》。书中描述的商周战争的实质是道教两派对宗教的解释和拦截之争。书中各种仙神宝也属于道教体系。
道家与道教
“道”“道”这两个字经常被乱用。从历史上看,这两个词指的是许多不同的内容,一直混淆不清;还有人主张把两者划等号。但是,如果把道教理解为由老庄开创、魏晋再创的哲学思想流派,理解为汉代逐渐形成并进而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道教虽然在理论上吸收了大量道家思想的元素,甚至以老子为领袖,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家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和信仰,有其信徒和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大体清晰。道教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演变和代表人物应该是其阐释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以后道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现在还模糊不清,难以解释,但它对历代文人墨客的影响还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是指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家神学和道家思想的异同,真是一言难尽。我举个例子:道家说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有灵性,这是老庄没有提到的,也不能算是老庄思想的合理延伸。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不无矛盾。
道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于佛教的天堂和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两个,一个是世俗的,一个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经》中说得很清楚,希望世界变成一个没有灾难和战争的公平和平的世界。宗教的理想世界是“仙境”,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从而可以超越生死,在仙境中过神仙般的生活。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道教并不认为人死后可以到达仙境,而是认为人的身体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锻炼而永生。成仙后,他们也可以活在凡夫俗子的世界里,做“活神仙”,活在仙境里。但要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并不容易,于是后来出现了“尸检”等方法。而且,提到的仙境,大部分都在现实中。比如,很多所谓的“洞天福地”,都是中国的一些风景名胜。
大多数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不幸或罪恶,灵魂只有死后才能得救。但道教认为,活在世上是美好的事情,死是痛苦的,所以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所以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气功,道教里已经发展出来了。
很多宗教都认为人的寿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道家不这么认为。有句话叫“我命在我,不在天”,出自道教的西天取经。另外,道教作为多神教,认为万物有灵,甚至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神灵。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作为中国的主要宗教,道教和佛教在竞争中相互吸收,使它们更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