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IPO意味着什么?

首次公开发行(IPO)是指企业为筹集企业发展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向投资者增发股票的过程。指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方式。IPO新股的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算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二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最终确定价格。

与一级市场相对应,大部分公众股由投资银行集团承销并进入市场。银行以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人手中买入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卖出。公募的准备成本较高,私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成本。

这种现象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经历互联网股票市场的泡沫。创始人将成立一家拥有独立资本的公司,并希望在牛市期间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筹集资金。因为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有机会成为微软第二,它们的股价通常会在上市初期上涨。

许多创始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由于股票期权,员工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在美国,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的大多数股票将在纳斯达克市场交易。

许多亚洲国家的公司将通过类似的方法筹集资金来发展业务。

是否IPO的综合考虑:

好处:

筹集资金

良好的流动性

建立声誉

回报个人和风险资本家的投资

缺点:

成本,(可能高达20%)

公司必须遵守SEC法规。

管理压力

华尔街的短视

失去对公司的控制

美国IPO的一般流程:

建立IPO团队

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

注册会计师(证券法律顾问)

律师

选择承销商

负责任的调查

初步申请

路演和定价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和财务特征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常用的估价方法可分为两类:收益贴现法和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以合理的方式估计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和折现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贴现模型(DDM)和现金流量贴现法模型。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贴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专业价值的地方。所谓类比法,就是选取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来确定上市公司的价值,比如最常用的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和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然后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比如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一般采用预测性指标。市盈率法的应用有很多局限性,比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稳定,不亏损,而市净率法不存在这些问题,但也有缺陷,主要是过于依赖公司的账面价值而非最新市值。因此,这种方法更适合流动资产比例较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等。除了以上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进行估值。

通过估值模型可以合理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充分发现市场需求。目前常用的发行方式有:累积竞价法、固定价格法、竞价法。一般招标方式在债券发行中比较常见,这里就不赘述了。累积竞价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自主发行股票。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和需求价格信息反复修改发行价格,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平均时间为1 ~ 2周。询价过程只是投资者意向的一种表达,一般不代表最终的购买承诺。

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不是事先确定的,而在固定价格模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和投资者需求预期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法比较简单,但是效率低。过去,中国一直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方式。2004年6月7日,证监会启动新股询价机制,这是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发行方式确定后,进入正式发行阶段。此时,有效认购数量超过发行数量的,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倍数越高,投资者的需求越强。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配股权,也就是配售权,这取决于交易所的规则。通过行使配股权,发行人可以实现理想的股东结构。在国内,目前主承销商没有配股权,必须按照认购比例配股。国际发售部分将由联合账簿管理人根据各种因素进行分配,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原则上严格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但分配依据可能根据申请人的股份数量由小组决定,但不排除可能进行抽签。

当出现超额认购时,主承销商还可以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又称“绿鞋”)来增加发行数量。“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选择权。被授权的主承销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以相同的发行价格超售一定比例的股票。在此期间,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格,主承销商将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股票,并向提出认购的投资者分销。市场价高于发行价的,由发行人直接发行。这样可以在上市后一定时期内保持股价相对稳定,同时有利于承销商抵御发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