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投标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竞争企业虚报产品性能,以次充好,但招标单位聘请的专家未能正确把关,或未能充分理解招标人意图,评标出现失误。让一些看似价格低廉的企业中标,结果项目实施后无法竣工验收,或者中标企业通过联网让项目通过验收,但项目的质量和性能远远达不到用户的要求,花了很多钱却没有效果。近日,齐鲁晚报报道,某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一批图书,某企业低价中标。结果中标者提供的图书都是盗版书,质量低劣,内容混乱,部分图书含有色情内容,让政府采购单位羞于面对。
2.招标公司或甲方没有能力准备标书,需要找一些工程师来准备标书。写标书的企业在标书中编出各种对自己有利的要求,暗中设置“陷阱”,导致其他投标企业对标书产生误解,报价过高无法中标。
3.投标公司、甲方、投标企业串通合作,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故意用各种借口把竞争对手排挤出去。
以上三种形式让很多投标企业防不胜防,多次中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辨别甲方投标是真实规范还是走过场?
首先要看项目情况,投标公司,参与投标公司。如果某企业在该投标公司的投标活动中多次中标,而甲方指定该投标公司为公开投标单位,那么这种投标肯定是走个形式,没有必要参加。A地有一家招标公司,结果邀请B地的招标公司公开招标,C企业在这家招标公司多次中标。C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说明这个投标是走个形式。
仔细阅读标书。如果标书中的一些要求只是一两家供应商独有的技术专长,或者有一定的品牌和型号,那么这个标书一定是企业写的。如果你的技术水平不达标或者拿货没有优势,参加投标就没有意义。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项目,尤其是一些没有纪录片的项目。如果标书准备时间很短(不超过5天),且大部分都是走过场,则不需要伴随标书。
三是杜绝陪标现象,要努力保证招标标的规范化。
招标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和订立合同的特殊程序制度,已逐渐成为商业合同中的一种惯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