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什么意思?
麒麟,又名“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与凤、龟、龙并称“四灵”,居四灵之首。《礼记》中有“出土陶车,河马,凤麒麟,皆在郊”(“椰”同“糯米”,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不多,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它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独特珍贵和灵性。
一、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一种动物,是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混合思想创造出来的。从其外部形状来看,其特征为驼鹿身、牛尾、马蹄形(史书称“狼蹄”)、鱼鳞皮、角端有肉的角、黄色。这个模型是在肢解了很多真实动物后的新组合。它将这些珍贵动物的所有优点集中在麒麟这个虚构的神兽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观念。
所谓“集美”,通俗点说,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现。这个概念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在精神和物质世界追求的目标和愿望。所以麒麟结合鹿、牛、马、鱼等吉祥动物是有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国属于原始动物崇拜,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同时,它也被纳入神学和政治学的范畴。《宋书·福瑞志》云:“白鹿原,王必从中得利。”《瑞婴图》也说:“王承圣法度,无所失,则白鹿原来。”后来,当人们崇拜神仙时,白鹿被视为神仙家庭的神圣动物。古代中国的蒙古人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中,有关于白鹿原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有一个鹿神神话。在饲养驯鹿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中,鹿往往是萨满巫师的神,他们认为萨满经常以鹿的形状出现。连萨满巫术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之战,鹿赢了,萨满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在民间,鹿也作为长寿神兽出现,在很多场合用来表达庆祝和祈求生命的主题。此外,鹿与“鹿”谐音,象征吉祥如意。
牛在古代走上神坛,成为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圣物。根据民间传说,牛是上天派来帮助人类的神。它在田间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它的奉献精神也给了人类精神财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人民中非常普遍。西北有公牛崇拜,南方有许多水牛崇拜。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一座供奉牛的努特庙,这是古代有记载的最早的牛崇拜。中国的纳西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把牛视为造物兽。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温克族、傣族等地区也有祭祀圣牛的习俗。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勤劳的动物,具有高贵、典雅、高贵的气质。《易经》中,马象征天,即“为天而作”。马崇拜流行于中国北方以马为主要动力的游牧民族和游猎民族。清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祭祀马神的仪式和修建马冲庙的记载。此外,古代常以白马祭祀祭天,并由老师宣誓。他们认为白马是杨的,是由神灵驱使的。青牛属阴,为土地神所享。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在祭祀天神或牲畜保护神时,都有选择神马供奉的习俗。这种神马是不允许女人骑的,可以到处吃,不允许赶走,甚至可以随意吃田里的青苗。神马选择全白、全尾、全鬃毛,从不修剪,经常在鬃毛末端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线作为标记。
鱼作为一种水生动物,其鱼鳞被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品,而“鱼鳞锦”是传统的吉祥图案。鱼崇拜在中国的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中广泛流传,许多神话中都有鱼背大地的故事。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形象,也是把地球放在两条巨大的鱼身上。鱼与“鱼”谐音,成为富裕幸福生活的象征。
我国古人创造性地将上述吉祥动物结合起来,构建麒麟这一神兽形象,符合长期以来培养的心理接受和艺术欣赏。
二、麒麟与儒家思想的传承
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优秀的品质。比如它被称为“仁兽”,是因为它天性温顺,不遮虫,不折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西凉的赵在《麒麟赋》中说:“一个圆蹄,规矩在行,你必须选择游泳的地方,而且你必须在后面,不要跳进陷阱和陷入麻烦。”《宋书·傅睿之》曰:“仁者穿义,不饮池,不陷坑,不捉。”《说苑》也有如下文字:“含仁义,语气和缓,且步有规律,曲折适中,择土而后行。位置平坦但地方落后,又不群居,又不旅游,也乱,题随。”记录。体现了麒麟善良君子的谦虚。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仁兽”的品质符合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和儒家思想。
儒家学派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就其宗旨、功能、目的和结构而言,可以说是一所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可以说是儒家伦理的根本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其主要目的是“爱”,即“我已经努力站起来成为一个人,我已经努力去实现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仁爱之心”,人是否应该得到尊重和重用,是由一个“爱人”的道德标准决定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也被称为“杰出的学者”。秦始皇利用法家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造成了严重打击,但秦朝“第二年就亡了”。汉初推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儒家思想正式占据了主导地位。魏晋玄学盛行。尽管嵇康公开主张“非唐舞而薄李周”,玄学仍尊孔子为最高圣人。隋唐时期,佛教兴盛,儒释道三家同时尊奉,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宋代理学的兴起,恢复了儒学的权威地位,在整个宋元明清时期都受到统治者的尊重。直到五四时期,儒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儒学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时代宣告结束,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但是,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和深远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也与儒家创始人孔子关系密切。据说孔子出生的那晚,麒麟来的孔府阙里有户人家,吐出一本玉书,上面写着“水灵子孙衰五周,求智。”文字。它告诉大家孔子是自然的后代。虽不占帝位,但有帝德,堪称“元素之王”。孔子的家人在角落上系了一幅彩色的刺绣,以示感谢。周王静末年,有人在曲阜掘地犁的时候,挖出了原本扎在一个稀罕地方的彩绣。后来人们引申出三卷玉书,孔子精读之后成了圣人。时至今日,在孔庙和还装饰着于书,以示圣贤的吉祥到来和诞生。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的征服来自诸侯”,礼崩乐坏,社会不宁。传说麒麟是在乡下发现的,被人瞧不起。孔子感叹麒麟“生不逢时”,标志着世界末日和哲学家的贫穷。《春秋》写于此,故又称“石琳”、“林箐”。
第三,麒麟的吉祥意义与人类的逐利本性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隐藏得很深,在很多方面都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民间特色。不同的民族和种族也使得人类在外形和肤色上有一定的差异。然而,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类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学说在学术界被称为“心性相同论”。其中之一就是对利润的渴望。
逐利心态的“利”,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利益和金钱。是指一切对人类有益的事物。是人类向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一切都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并经常对对自己有利的事物发展进行解释或赋予对自己有利的特征的心理特征。纵观古往今来存在和存在过的人,无论什么民族,什么文化,都有这样的心理。没有人向往灾难和灾祸,也没有人希望一切都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基督教和佛教的教义要求人们忍受苦难,禁欲,其目的是摆脱原罪,摆脱边疆,引导人们进入天堂或极乐世界,体现了这种逐利的本性。麒麟崇拜也有这样的心思。就像中国叙事文学作品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提出的“大团圆结局”。这也是麒麟流传很久的主要原因。
传说汉武帝曾经得过麒麟。元寿元年(公元前1联盟年)十月,兴雍皇帝巡视五殿,得“白麟”称号,由祥瑞皇帝传唱。因此,元朔的原称改为元寿,以示吉祥。此外,他还修建了麒麟阁(孝和制),并赐大臣白金。汉高祖在乾禄三年(公元前51年)画了霍光、张安世、韩增、、、丙吉、杜延年、、何、小和苏武11等形象,以示贡献。后世多以“麒麟阁”或“林阁”来表示功勋卓著,最高荣誉。也有人说,宋太宗也赢得了麒麟,满清王朝祝贺他。可见麒麟的预兆吉祥之意已经被广泛认可。
四、麒麟雕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麒麟,中国古代最令人向往的吉祥动物,代表着一代人的幸福。所以当时的人们希望麒麟能一直陪伴着他们,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光明,消除不祥。当这种上古时期的信仰流传下来的时候,麒麟的吉祥意义也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并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麒麟成为某种观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体现,某种力量的展示,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引导人们的精神契合某种观念,进入特定的境界,给人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并转化为民间生活,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1)求子养儿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希望多子多孙,多子多福。他把不生孩子,不传宗接代视为最大的不孝。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论是从妇女怀孕到婴儿出生,数百个孩子,以及其他庆祝活动,都反映了人们为此而祈祷的不懈努力。因为麒麟曾经来过孔子这样的圣人,人们相信麒麟不仅能送子,还能助子。因此,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和祈福,也见于20岁的活动中,表现形式广泛,意在祈求贵子早生,子孙后代贤惠。
在现代的湖南省长沙市,每逢新的一个月都会举行舞龙活动。当时,每当龙灯变戏法的人与有不孕妇女的家庭玩耍时,主人家就会赠送礼物,并让龙围着不孕妇女跳舞,然后缩短龙身,骑上一个孩子,绕大厅走一周,以示独角兽会送孩子。在山东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为孩子祈福的方法,就是不孕的妇女拿着纸扎的麒麟驮着孩子在院子里或大厅里走来走去,还有人在鱼鳞上扎上彩绣让麒麟送孩子。
就《麒麟送子》的设计而言,既有复杂,也有简单。复杂的可能以男孩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持笙;或者为男孩骑着独角兽,在墙角挂着一本书:或者被男孩身后的女士护送,带着伞和扇子。简为男孩骑上独角兽,手持莲花。在民间版画作品中,也有“天上麒麟,地下郎”的吉祥对联。
(2)建筑装饰砖雕木雕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方式,题材丰富,雕刻精良,赋予建筑造型以生动的形象。砖雕多用于砖结构建筑的饰面和木结构砖墙的檐口;木雕不仅用于建筑物的外檐,也用于内檐的装饰。天津砖雕是砖雕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制瓦精品。砖雕艺人被称为“雕花”。道光年间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天津砖雕”。挂花门、内外证、额头、花盖、四屏、花板、花齿的木雕技艺也是一绝。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流行于屋檐、房山墙、过梁、窗框、影壁、柱基、板壁、屋顶、抱鼓石等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是常用的吉祥动物之一。有的在大门两侧装饰石麒麟,既彰显大门的高贵,又能避邪镇宅。
(3)摆件和图案自古以来,人们喜欢佩戴麒麟的工艺雕像作为护身符,有金、银、铜、玉等制成。,尤其注重给婴儿佩戴“麒麟锁”,以祈求孩子长寿。此外,以麒麟艺术造型为图案的传统纹样也被广泛运用。唐朝武则天年间,官袍上绣有麒麟,名为“麒麟袍”,专门给三等以上的武将佩戴。到了清代,麒麟被绣在武官的“副刊”上,成为等级制度的象征。在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蜡染等工艺美术中,都留下了麒麟生动的影子。
(4)赞美和问候大多数人用“麒麟”、“林儿”、“林子”等美称来赞美别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陈数楚灵传》中说:“宝芝为师时,世人称其为道士。陵墓有多古老,他的家人带走了。宝之摩其顶曰:‘天上之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话》许晴的两个儿子:“你没看见许晴的两个儿子很精彩,感觉纪萌在跟着他们,孔子在给他们拥抱,不是天上的独角兽。”;我们的儿子凤雏是贵族后代的象征。以“林趾”,祝子孙一生德;以“林足趾为样”作为结婚对联的横批,祝你有个善良的后代;比喻“林肝凤髓”是极其稀有的食物;用“林中凤口”、“难得”来赞美和说明商品的珍贵。
麒麟,虽然是中国古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想象中的动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那么鲜活、生动、深入人心。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形态,还是作为一种物化形态,长期以来都被表现为一种吉祥的形象,这不仅反映了麒麟在中国人心中的心理地位,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深刻思想。这种对超自然事物的信仰是对物质神的崇拜的发展。麒麟将是中国人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