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数学有哪些知识点?可以帮我总结一下吗?谢谢大家!!非常感谢!
(1)包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 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2;
(2)注意:讨论时不要忘了情境。
第二部分函数和导数
1.映射:注意①第一组中的元素必须有图像;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解:①分析法;②匹配法;③判别法;④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⑤替代法;⑥利用均值不等式;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等的意义。);⑧利用函数的有界性;⑨衍生法
3.关于复合函数的几个问题?
求解(1)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①若f(x)的定义域为[a,b],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求解②若f[g(x)]的定义域为[a,b],则求f(x)的定义域,等价于x ͧ.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首先将原始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其次,分别研究了内、外函数在各自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增加,异性减少”,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层函数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大值)、单调性、图像等问题,先分段求解,再得出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2)奇函数;
(3)是一个偶函数;
(4)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
5.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数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偶数函数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6)如果给定函数的解析式比较复杂,则在判断其奇偶性之前,应进行等价变形;
6.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性的定义:
(1)在区间存在时是递增函数;
(2)它是区间内的减函数;
⑵单调性的判定
1定义方法:
注:一般应将公式转换成几个因子的乘积或商的形式,便于符号的判断;
②导数法(见导数部分);
③复合函数法(见2(2));
④形象法。
注:定义法和求导法主要用于证明单调性。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的定义:
如果在定义域上有(这里是非零常数),这个函数叫做周期函数,是它的一个周期。
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除非另有说明,所有遇到的周期都是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周期
(3)功能周期的确定
①定义法(试值)②形象法③公式法(利用(2)中的结论)
(4)与周期相关的结论;
8.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幂函数:(;(2)指数函数:;
③对数函数:;④正弦函数:;
⑸余弦函数:;(6)正切函数:(7)一元二次函数:;
其他常用功能:
1比例函数:;②反比例函数:;特别的
2功能;
9.二次函数:
(1)解析公式:
①通式:;②顶点:,即顶点;
③零公式:。
⑵解决二次函数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开启方向;②对称轴;③终点值;④与坐标轴的交点;(5)判别式;⑥两个符号。
⑶二次函数问题的解法:①数形结合;②分类讨论。
10.功能图像:
(1)镜像法:(1)追点法(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2)镜像变换法(3)导数法。
(2)图像变换:
1平移变换:ⅰ,2 —“正左负右”
ⅱ——“积极向上和消极向下”;
3伸缩变换:
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延伸两倍;
ⅱ、(——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拉长到原来的两倍;
4对称变换:ⅰ;ⅱ ;
ⅲ ;ⅳ ;
5翻转转换:
I ——右不动,右转向左(左侧图像被移除);
ⅱ——上不动,下不上(||下图无);
11.函数图像(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一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函数与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一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图像上,反之亦然;
注意:
①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的C2方程为:f (2a-x,2 b-y)= 0;
②曲线C1:f(x,y)=0关于直线x=a的对称曲线的C2方程为:f (2a-x,y)= 0;
③曲线C1: f (x,y) = 0,对称曲线C2关于y=x+a(或y =-x+a)的方程为f (y-a,x+a) = 0(或f (-y+a,-x+a)= 0);
④ f (a+x) = f (b-x) (x ∈ r) y = f (x)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特别是:f (a+x) = f (a-x) (x ∈ r) y = f (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⑤函数y = f (x-a)和y = f (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12.函数零点的解:
(1)直接法(求的根);(2)图像法;(3)二分法。
13.派生物
(1)导数的定义:f(x)在点x0的导数记为;
⑵常用函数的导数公式:①;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
⑧ 。
(3)导数的四种算法:
(4)复合函数的(科学)导数:
⑸导数的应用:
①用导数求切线:注:ⅰ给出的点是切点吗?ⅱ是求“有”还是求“过”这个点的切线?
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I是递增函数;ⅱ是递减函数;
ⅲ是常数;
③利用导数求极值:I、求导数;Ⅱ.求方程的根;ⅲ列表的极值。
(4)利用导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求极值;Ⅱ.找到区间端点值(如果有的话);ⅲ得到最佳值。
14.(科学)定积分
(1)定积分的定义:
⑵定积分的性质
(3)微积分的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⑷定积分的应用:①求弯曲梯形的面积:
3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距离:③求变力做功。
第三部分是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变换和三角解法。
1.(1)角系和弧系的相互转换:弧度,弧度,弧度。
⑵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2.三角函数的定义
3.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一是全正,二是正弦,三是正切,四是余弦;
4.归纳公式的记忆规律:“函数名不变,符号依象限”;
5.(1)对称轴:对称中心:;
(2)对称轴:对称中心:;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7.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8.双角度公式
9.正弦和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
⑵余弦定理
10。几个公式:
(1)三角形面积公式:
2内切圆半径r =;外接圆直径2R=
11.已知三角形解的个数的确定;
第四部分立体几何
1.三视图和直视:注:原图形的面积与直视的面积之比。
2.表(边)面积和体积公式:
(1)柱:(1)表面积:S=S边+2S底;②外侧面积:S侧=;③体积:V=S底h
⑵圆锥体:①表面积:S=S边+S底;②外侧面积:S侧=;③体积:V= S底h:
⑶平台体:①表面积:S=S边+S上底和S下底;②外侧面积:S侧=;③体积:v =(s+)h;
⑷球体:①表面积:s =;②体积:V=。
3.位置关系证明(主要方法):
(1)直线平行于直线:(1)公理4;(2)平行线与平面的性质定理;(3)平面平行性的性质定理。
⑵直线与平面平行: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面对面平行线对面平行。
(3)平面平行于平面:(1)平面平行性的判定定理及推论;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⑷直线垂直于平面:①直线垂直于平面的判定定理;(2)垂直面的性质定理。
5]平面垂直于平面:①定义——两个平面形成的二面角为直角;(2)垂直面的判断定理。
注:向量法也可用于科学。
4.过弯:(Step-ⅰ。找到或制造一个角度;ⅱ.寻求角度)
(1)异面直线所成角度的求解:
1平移法:平移直线,2构造三角形;
3 ②补法:做成立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4.求不同平面的两条线的关系。
注:科学也可以用向量法换算成两个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
(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①直接法(由线角定义);②首先求对角线上的点到平面的距离h,与对角线的长度比较得到sin。
注:科学也可以用向量法换算成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3)二面角的求解:
定义方法:在二面角的边上取一点(特殊点),做一个平面角,然后求解;
②三垂线法:作(或求)一个半平面内的一点到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求解;
③投影法:利用面积投影公式:,其中为平面角;
注意:对于无棱的二面角,先做棱,再选择上述方法;
科学也可以用向量法转化为两类法向量的夹角。
5.求距离:(Step-ⅰ)。找到或制作一个垂直线段;ⅱ.求距离)
(1)两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先做公共垂线段,再做计算;
⑵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般用三垂线定理做垂线段,然后求解;
(3)点到平面的距离:
(1)垂直曲面法:借助曲面的垂直性质(确定已知曲面的垂直曲面是关键)做出垂直线段,然后求解;
⑤等体积法;
科学也可以用向量法:。
(4)球面距离:(步)
(I)找出线段AB的长度;(二)求球心角∠AOB的弧度数;(ⅲ)求下弧AB的长度。
6.结论:
(1)从点O开始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AOC,则点A在平面∠BOC上的投影在∠BOC的平分线上;
(2)水平和倾斜公式(最小角度定理公式):
(3)正四棱锥的边与底所成的角相等,若记为,则S边cos =S底;
(4)长方体的性质
①长方体的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边所成的角分别为:COS 2+COS 2+COS 2+COS 2 = 1;+0;sin2 +sin2 +sin2 =2 .
② Cos 2+Cos 2+Cos 2 = 2如果长方体的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边所成的角分别为;sin2 +sin2 +sin2 =1 .
5]正四面体的性质:设边长为,则正四面体:
1高度:;②成对边缘之间的距离:;③相邻两个面所成角度的余弦值:;④内接2个球体的半径:;外球半径:;
第五部分直线和圆
1.线性方程
(1)点斜型:(2)斜切型:;(3)拦截类型:
(4)两点公式:5]通式:(A、B不全为0)。
(直线的方向向量: (,法向量(
2.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1)列约束;(2)做出可行域,写出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3.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4.线性系统
5.几个公式
(1)设A(x1,y1),B(x2,y2),C(x3,y3),⊿⊿abc的重心g:();
⑵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Ax+By+C1=0和Ax+By+C2=0的距离为;
6.圆的方程式:
(1)标准方程:(1);② 。
(2)一般方程: (
注:Ax2+Bxy+Cy2+Dx+Ey+F=0表示圆A=C≠0且B=0且D2+E2-4af > 0;
7.求解圆的方程:(1)待定系数法;(2)几何方法;(3)圈层系统法。
8.圆圈系统:
⑴ ;
注:当表示两个圆的交点。
⑵ 。
9.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方法)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1)圆上的点;②点在圆内;③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①相切;②交集;3相分离。
(3)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之间的距离,表示两个圆的半径,和)
(1)分离;(2)外切;③交集;
④内部切割;⑤包含。
10.与该圈有关的结论:
(1)相交圆x2+y2=r2上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 = R2;
圆(x-a)2+(y-b)2=r2上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 R2;
⑵直径为A(x1,y2)和B(x2,y2)的圆的方程为(x-x 1)(x-x2)+(y-y 1)(y-y2)= 0。
第六部分圆锥曲线
1.定义:(1)椭圆:
(2)双曲线:;(3)抛物线:省略
2.结论
(1)焦半径:(1)椭圆:(e为偏心率);(左“+”,右“-”);
②抛物线:
2弦长公式:
注:(一)焦点弦长:①椭圆:;②抛物线:= x 1+x2+p =;(二)路径(最短弦):①椭圆和双曲线:②抛物线:2p。
⑶椭圆和双曲线过两点的标准方程可设为:(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为双曲线时);
(4)椭圆中的结论:
①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2ab;
②P和q是椭圆上的任意两点,OP 0Q,则;
③椭圆形焦点三角形:
④该点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最大;
⑸双曲线结论:
(1)双曲线(a & gt0,b & gt0)渐近线;
(2)* * *渐近线的双曲标准方程是参数,≠0);
③双曲线焦点三角形:0,B > 0),且F1和F2分别为左右焦点,则△PF1F2的内切圆圆心横坐标为;
④双曲线是等边双曲线渐近线,渐近线互相垂直;
(6)抛物线中的结论:
①抛物线y2 = 2px(p & gt;0的焦点和弦AB属性):<ⅰ& gt;。x 1x 2 =;y 1 y2 =-p2;
& ltⅱ& gt;。;& ltⅲ& gt;直径为AB的圆与准线相切;& ltⅳ& gt;直径为AF(或BF)的圆与轴相切;& ltⅴ& gt;。。
②抛物线y2 = 2px(p & gt;0)内接直角三角形OAB的性质:
& ltⅰ& gt;。;& ltⅱ& gt;。恒定穿过固定点;
& ltⅲ& gt;中点轨迹方程:& ltⅳ& gt;。,轨迹方程为:& ltⅴ& gt;。。
③抛物线y2 = 2px(p & gt;0),对称轴上的固定点,则:
& ltⅰ& gt;当,顶点到点A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ltⅱ& gt;当,抛物线上有两个轴对称点,到A点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3.直线和圆锥曲线问题的解法:
⑴直接法(一般方法):建立直线和圆锥曲线联立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请注意以下问题:
(1)关于“”或关于“”的联立二次方程?
②直线的斜率在不存在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
③判别式是否得到验证?
(2)设而不求(代换点减法):——处理弦中点的问题。
步骤如下:①设定点A(x1,y1)和B (x2,y2);②有所作为;3解决问题。
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2)直接法(列方程);(3)替代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⑷待定系数法;(5)参数法;(6)轨道交通方式。
第七部分平面向量
(1)设a = (x1,y1),b = (x2,y2),则:①a‖b(b≠0)a = b(x 1 y2-x 2y 1 = 0;
② a⊥b(a、b≠0) a?b=0 x1x2+y1y2=0。
⑵a?b = | a | | b | cos & lta,b & gt= x2+y 1 y2;
注:① | a | cos < a,b & gt叫做A在B方向的投影;| b | cos & lta,b & gt叫做B在A方向的投影;
6 a?b: a的几何意义?b等于|a|和|b|在方向A | b | cos上的投影
⑶cos & lt;a,b & gt= ;
(4)三点式* * *线的充要条件:P、A、B三点式* * *线;
附:(理科)P,A,B,C四点* * *平面。
第八部分序列
1.定义:
(1)等差数列;
(2)几何级数。
2.算术和几何级数属性
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性质① an = am+(n-m) d,①an = amqn-m;
②当m+n = p+q,am+an = AP+aq2m+n = p+q,aman=apaq时。
③进入AP ③进入GP。
④转化为AP,④转化为GP,
算术级数的独特性质:
1项数为2n时:S2n = n(an+an+1)= n(a 1+A2n);;;
当2项的个数为2n-1时:S2n-1 =(2n-1);;;
3如果;如果;
如果。
3.数列通项的求解:
(1)分析方法;(2)定义法(利用AP和GP的定义);⑶公式法:累加法(;
(4)迭代法(类型);⑸结构法(类型);(6)迭代法;
(7)间接法(例如:);⑻商法(类型);⑼待定系数法;⑽(科学)数学归纳法。
注意:遇到的时候要奇数项和偶数项讨论,结果分段。
4.前面几项之和的解法:
(1)拆分、合并、拆分的方法;(2)逆序加法;(3)错位减法。
5.如何求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
⑴ ;⑵利用图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第九部分不等式
1.平均不平等:
注:①一正二定三相等等;②变形。
2.绝对不平等:
3.不平等的本质:
4.不等式证明(主要)方法:
(1)比较法:区别或比较;(2)综合方法;⑶分析方法。
第十部分复数
1.概念:
⑴z=a+bi∈R b=0 (a,b∈R)z = z2≥0;
⑵z=a+bi是虚数b ≠ 0 (a,b∈r);
⑶z=a+bi是纯虚数a=0,b ≠ 0 (a,b ∈ r) z+= 0 (z ≠ 0) z2
(4) A+Bi = C+DIA = C且C = D (A,B,C,D∈R);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1 = a+bi,z2 = c+di (a,b,c,d ∈ r),则:
(1)z 1 z2 =(a+b)(c+d)I;⑵ z1.z2 = (a+bi)?(c+di)=(AC-BD)+(ad+BC)I;⑶z 1÷z2 =(z2≠0);
第十一个成分概率
1.事件的关系:
(1)事件B包含事件A:事件A发生,事件B必须发生,记为;
(2)事件A和事件B相等:如果是,则事件A和事件B相等,记为A = B;
⑶并发(和)事件:一个事件发生,记为(或)当且仅当事件A或B发生;
(4)合并(产品)事件:一个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事件B发生,记为(或);
5]事件A和事件B互斥:如果是不可能事件(),那么事件A和事件B互斥;
(6)对立事件:如果是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A和B是相互对立的事件。
2.概率公式:
(1)互斥事件概率公式:p(a+b)= p(a)+p(b);
(2)经典概率:
⑶几何概率:;
第十二部分统计和统计案例
1.抽样法
⑴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群体的人数为n,用不一一放回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注:①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为;
②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随机数法。
⑵系统抽样:当群体较大时,可将群体均衡地分成几部分,然后根据预先确定的
规则,从每个部分提取一个个体来获得所需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称为系统抽样。
注: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确定个体数;
(4)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提取样本。
⑶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几个差异明显的部分组成时,为了充分反映总体的情况,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称为分层抽样。
注:各部分人数=本部分人数。
2.总特征数的估计:
(1)样本平均值;
(2)样本方差;
(3)样本标准差=;
3.相关系数(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注:(1) > 0,变量呈正相关;& lt0,变量呈负相关;
(2) ①越接近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当接近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没有线性相关性。
第十四部分常用逻辑术语和推理证明
1.四个主张:
(1)原命题:若p为q;⑵逆命题:若Q为P;
(3)无命题:若P为Q;(4)否定命题:如果q是p
注意:原命题等价于否定命题;逆命题等价与否。
2.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1)定义法——正反向推理;
(2)利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例如如果,那么A是B的充分条件或者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3.逻辑连接器:
(1)和:命题形式p q;;p q p q p q p
⑵或(or):命题形式p q;;真,真,真,假。
(3) not:命题形式P. Tru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假的,真的,假的,真的。
假假假真
4.全名量词和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所有”、“任何一个”等。,由表示;
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
(2)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一个”等。,由表示;
特殊命题p:
特殊命题p的否定:;
第十五部分推理和证明
1.推理:
(1)以理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和联想,进行归纳和类比,然后提出一个猜想。我们称之为理性推理。
①归纳推理:某一类食物的某些对象具有某种特征,而该类食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某些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法。
注:归纳推理是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从两类物体具有与其中一类物体相似的某些已知特征这一事实出发,推断出另一类物体也具有这些特征,这种推理称为类比推理,或简称类比。
注:类比推理是特殊对特殊推理。
⑵演绎推理: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一种特殊情况的结论,称为演绎推理。
注: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基于一般原则对特殊情况的判断。
二。证明
直接证明
(1)综合方法
一般来说,利用已知的条件和一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终得出要证明的结论。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也叫直接演绎法或因果法。
⑵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其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将待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对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的判断。).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分析法也叫反证法或持果原因法。
2.间接证明——归谬法
一般来说,假设原命题不成立,通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到一个矛盾,就可以证明假设是错的,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附:数学归纳法(仅限理科)
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一般证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证明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
⑵假设命题成立,证明命题也成立。
然后由(1) (2)可以判断命题从一开始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注意:①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使用数学归纳法时必须严格按照步骤证明问题;
3的值取决于主题。5可能是1,6可能是2等等。
第十六部分分为理科选修部分
1.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1)排列数公式:= n (n-1) (n-2)...(n-m+1) = (m ≤ n,m,n∈N*),当m=n时,是全排列= n (n-1)。;
⑵组合数公式:(m ≤ n),;
⑶组合数的性质:
(4)二项式定理:
①通项:②注意二项式系数和系数的区别;
⑸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二项式系数等于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②如果n是偶数,中项的二项式系数(+1)最大;如果n是奇数,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sum+1)最大;
③
(6)计算二项式展开的系数之和或奇(偶)系数之和时,要注意赋值法。
2.概率与统计
(1)随机变量分布表:
①随机变量分布表的性质:pi ≥ 0,I = 1,2,…;p 1+p2+…= 1;
②离散随机变量:
期望:ex = x 1p 1+x2p 2+…+xnpn+…;
方差:d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