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十大丛林分别指哪十座道观?

丛林原指禅寺,故又称禅林。但后来的道观、法观等在模仿禅林制度后也被称为“丛林”,所以近代以来丛林被视为佛寺的代名词。根据其大小、财产属性和住持传承方式,可分为十丛林和子孙丛林。大规模的丛林,其财产属于僧团* * *所有,归方丈所有,称为十方丛林。

从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到隋朝,各地修建了许多寺院。据《法源朱琳》记载:“隋朝四十七年,寺庙三千九百八十五座。”(道氏《法朱元林》(卷100))唐宋以来,建庙必须向官府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修建。寺庙的名字也是政府发的。《旧唐书·正史》记载:“天下有定数寺,每寺三班,由职业最高者充任。”另一张纸条上写着:“每座寺庙有一个人,一个寺庙主人和一个学徒。”中国禅宗从曹慧能到淮海四次传入。一百多年来,禅宗弟子只是和道教有所授受,住在山洞里,或者住在吕宗庙里。到了唐代贞元、元和时(785-806),禅宗兴盛,能工巧匠经常把很多弟子聚集在一个地方修习禅道,宣扬道教。江西奉新的百丈山,是一个很多人聚禅的地方,不分等级,因为住持不合规,所以妥协大小乘法,创造性地设禅居。这是丛林的开始。丛林的意思,除了用之前引用的大智慧理论外,被《禅林传音义》一书认为是比喻草木肆无忌惮的生长,说明里面是有规矩的。很难确切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各种书上的解释并不一致。

丛林最初的规模并不大,但在晚唐五代间的南方发展得相当不错。比如红头住在浙江京山,鱼道住在江西云居山,有1000多名僧人。义住福州雪峰,冬夏禅徒不少于一千五百人(《宋高僧传》卷十二)。到了宋代,丛林已经建立得很好了,禅宗的人也在集中的地方居住。方丈出名的丛林里有1000多人。如宋太祖剑龙二年(961),延寿迁杭州灵隐寺,又迁同地永明寺(今景慈寺),读书人多达2000人(《景德镇邓川录》卷二十六)。

北方丛林也在宋代开始兴盛。仁宗祐元年(1049),内侍李允宁捐府造佛寺,赐寺“十方净佛寺”称号,庐山圆通寺怀莲受命为方丈,神道大在汴京。神住元丰五年(1082),命都城索国寺建立会林和智海两座寺庙,后来成为都城著名的丛林。等到宗羲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收《禅园规》的时候,丛林体系已经准备得很出色了。

宋朝南渡后,著名禅僧辈出,居于丛林,都极为繁盛。比如元武克勤住在江西云居山,大慧高宗住在浙江京山,弘治正觉住在泗州赵普寺和明州天通寺,真谢庆住在真清总督陆崇福寺,那里经常有1000多人。因此,石要求江南寺为五岳十寺,可见丛林之繁华。这五座寺庙分别是余杭景山寺、杭州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通寺和阿育王寺。禅宗十寺分别是:杭州中天竺寺、湖州道场寺、温州江心寺、金华双林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会寺、福州雪峰寺、建康灵谷寺、苏州满居济寺、苏州虎丘寺。

最初丛林系统只有住持、法堂、僧堂、茅舍。以方丈为众人之首,除非身居高位,其道不严,故尊为长者,居于方丈。不建佛寺,只建法堂。不管聚集了多少禅宗的人,都会进入僧堂,按照受戒的顺序排列。一般的应用方法,不管是上还是下,使人参加生产劳动能够自给自足的也有十个工种(岗位),称为寮屋。每家雇一个负责人来管理寮屋的事务,以便各部门进行划分(《景德邓川记禅规》卷六)。

《百丈清规》中规定的十项任务,主要是管理全寺的工作事务。相传百丈清规被推广到全国各地的禅寺,但在宋初失传,当时称为古清规。现在只能看到宋写的《古代规章制度序》(见袁德辉《规章制度修订》卷八)。宋元时期,每座寺庙都有自己的规矩,内容各不相同。宋元吴克勤的继承人宗寿禅师,对日常使用有小的明确规定,元明本禅师对玄幻住在修道院有明确规定。宋崇宁二年(1103),宗彝编《禅园清规》十卷。他在序言中说:“丛林在蔓延,但并不清晰。再加上法律法规,事情就多了。”咸淳十年(1274),魏勉编《丛林定规总纲》第二卷,序言也说:“同辈抄丛林日规,各有不足。”从元代到大四(1311)编了禅林备用规则。我在序言里说,所有的规矩都是“要么和尚先受戒,要么方丈先入”。而逸仙却被冠上了“祝福”和“如来生日”两个法器。可见,宋元时期的寺院非常复杂多样,但并不叫“百丈清净规”。元末至元四年(1338),德惠根据义县编撰《修百丈清规》一书,开始以百丈为名,与原有制度有本质区别。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和永乐二十二年(1424),相继实施这一规定。英国东正教第七年(1442)再版。可见清朝的发展是由百丈发起,逐渐演变为“文字”,由政府的命令来实施。

丛林里一定有座神庙。寺庙是奉安的佛菩萨雕像可以拜佛祈福的地方,大殿是和尚可以谈天说地的地方等等。这两个意思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佛教寺庙中重要房屋的总称。在唐宋时期,作为一项规则,佛教寺庙被要求拥有“伽蓝七殿”,即七座不同用途的建筑。佛教各教派对它的解释略有不同,一般认为是:山门、佛寺、讲堂、方丈、食堂、浴室、东四(厕所)。到了近代,逐渐以佛寺为主体,设置更加规范。禅宗的寺庙配置是最有条理的,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所有的寺庙都遵循它。但是,古代的寺庙往往有遗留制度和渐变的痕迹;山寺也是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不规则;一些位于闹市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佛寺,或由园林、别墅、民居改造而成的佛寺,往往各有布局,不规范。一般来说,寺庙的名字取决于神和它的目的。佛像和菩萨雕像被放置在大雄宝殿、毗卢宝殿、药师殿、三座寺庙、弥勒殿、观音殿、韦陀殿、金刚殿和伽蓝殿。放遗骨和法宝的是舍利堂、藏经楼(亭)等。有开山堂、祖师堂、罗汉堂等。有法堂、禅堂、板堂、薛洁堂、忏悔堂、读经堂、云水堂等供讲经、开会、修道之用。其他用于日常生活和接待的还有斋堂、客堂、方丈、茶室(方丈接待室)、延寿堂(养老堂)。

中国佛教寺院的主要寺庙,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都建在寺庙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的斋堂、禅堂、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都建在正殿两侧作为附属殿。如宋慧红《潭州白鹿山凌影寺大佛殿实录》说:“佛已留遗,弟子如因法相遇,应依法而生。.....建房,首先要建堂,供奉佛菩萨。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要去哪里,昼夜不停地走,让法律长久地停留,报答佛。”《忻州天宁寺》也说:“入门,相向。登普光明堂,顾颉西有云堂,容纳五湖四海之人。对于法之宝来说,它是用大轮载旋转的,以便广泛拍摄不同根的照片。顾启东有一个香喷喷的厨房,用来做溥仪馅的。照顾好职业大厅的收银员。特在中心修善法堂以行佛法,并开毗耶张室以授道。”(《石门词禅》卷二十一)文中普光明堂为大雄宝殿,云会堂为禅堂,法宝为经文阁,香厨为厨房,部堂为库房,善法堂为法堂,皮耶章为方丈。自宋代以来,厅堂的布局也大同小异。

现代佛教寺庙的基本部分是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统称为“前殿”;大雄宝殿是一组,是主体建筑。只有这两个可以称之为“寺庙”或丛林。前殿包括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是一组设施。有些寺院受条件限制,往往将山门与天王殿合并,取消钟楼和鼓楼。大丛林应该是完整的。附加建筑类别很多,每个神庙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配备。

除了佛像,还有各种相对固定的仪式和供品。主要的庄重有宝藏、条幅、建筑、幸福门等等。洛阳伽蓝描述建中寺的佛堂和讲经堂,记载“锦华满布珍宝,装满了”,可见中国庄严的佛堂历史悠久。

宝盖也叫天盖。这尊佛像有一个宝盖,经文中称之为盖华。佛去了,他就去了,佛就活了。今天,它通常由木头、金属或丝绸制成,以天蓬的形状悬挂在佛像上方。当然,也有一些人不需要这个封面。

楼,又称宝楼,是佛菩萨的庄严象征。一般由丝、布等制成。在建筑周围,放置八、十个空间,四面挂帛,或绣佛像,或彩绘。《观五天寿经》中有“在其平台上,自然有四柱宝楼”之说,所以今天在每尊佛前,或宝盖四周,多置四柱宝楼。

赞,又名圣赞,也象征着佛的庄严。祭坛建在哪里,就要用横幅装饰,布置在周围。所谓“旗坛互不离”。旗帜的颜色和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用素丝制作的称为平旗,用捆绑式丝制作的称为丝旗,用金属玉石制作的称为玉旗。任何制作横幅的方法,可以不装佛、菩萨像,必须写经书。现在很多佛号或者佛经都挂在佛前。

夔门是挂在佛前的大帘子,上面用五颜六色的绸缎绣成一属飞、莲、瑞兽、珍禽。两边悬挂的条幅叫条幅门。门前挂着一盏供佛的玻璃灯。

寺庙中供品的数量取决于教堂结构的大小和仪式的需要。《达拉尼经记》说:“当有二十一种祭祀器具时,若无二十一种,可用五种。一是香水,二是杂花,三是焚香,四是饮食,五是燃灯。”今天设置在佛前的所谓“三足”香炉、花瓶、烛台就是由此简化而来的。除了小烛台,还有一张五到八英尺高的长桌,上面放着木制的灯,用来点蜡烛。身体上经常使用雕刻的彩画,在今天禅林的佛寺、佛寺前也经常使用。

此外,佛前还有一个香案(大桌),呈长形或方形。长长的香烛是用来安放三条腿的属,而祭坛则是用来五祭(即画香、饰香、吃香、点灯),四周环绕着丝绸绣桌。在供桌之前,在上面放几根香和一个小香盘。香盘是紫檀木做的,上面有一个香炉和两个香盒,檀香和香火分开。盘子前面挂着一把红色的铲子,上面绣着莲花和瑞士鸟。方丈入寺念经、听课,大多由侍者端着香盘引领,在佛前摆香。住持拜佛的时候会点上香。

至于弱肉强食的古部,则有首座、寺主、藏主、壮主、滇座、、监、侍者等名称。以上这些部,住持(方丈)掌管。唐朝的寺庙由三纲负责整个寺庙的事务。丛林兴盛后,三纲被废,方丈屹立不倒。唐代的三纲五常是由政府任命的,而宋代的方丈则是由地方州官和僧人请来的,其他僧职由方丈任命。后世,丛林组织日益庞大,各个寺庙的家风也各不相同。两人都是十方丛林的住持,经常根据时代独立行动,导致丛林名称层出不穷。宋《禅园清规》序中写道:“佛教中,庄严的佛教社团,法堂的建立,都是不可缺少的。立法既昂贵又复杂,教学也是随机的。”《禅园规则》中有二十三种丛林职责。宋宗洛还写了《龟镜》来说明设立各部的必要性:“丛林的本质,是向僧侣表明他们有长老,向僧侣表明他们有第一位,向僧侣表明他们有监牢的负担,向僧侣表明他们有威望的调和,向僧侣表明他们有神坛的供养,向众生表明他们有直龄的服务,向众生表明他们有财库头的服务,向僧侣表明他们的服务。有为僧人们看守衣服的地主,有为僧人们提供汤药的堂主,有为僧人们洗澡的浴主,有为僧人们御寒的炭头,有为僧人们乞讨的街坊主人,有为僧人们服务的园头、磨头和师傅,有为僧人们洗干净的头,有为僧人们洗干净的人。”(《禅园规则》卷八)

以上制度自宋代以来沿用已久,少有变动。今天在什邡丛林实行的,更多的是根据元朝的《修百茎清规》进行增益调整。方丈(住持)是整个丛林的核心。住持之下,有四个队长,八个执事。四班之首为首座、西厅、后厅、堂主,八执事为监、客、僧职(亦称纠察)、那威、殿左、燎原、衣钵、秘书。丛林执事,细分为* * *一百零八。但这些并不一定都是设定,而是根据寺庙的大小、僧人的多少或某个特殊情况灵活掌握,名称也各有不同。这些部委的名称按等级统称为省长(一级)、校长(二级)、校长(三级)。责任程度可以分为等级和级别两部分。挂牌相当于一份工作,侧重于根据能力和工作需要对岗位进行排名;前言相当于标题,重点是按照出家和练功夫的资质排名。秩和秩可分为东秩和西秩。东序为主,西序为客,所以直接为方丈工作的丛林执事列在东序。协助方丈工作的人列在西阶。其实东方序列和西方序列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只是变成了一种形式。有人说这是为了模仿宫廷中文武阶层出现在圣者面前的威严,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在十方丛林中,典型的是设置48个执事,按东西顺序排列如下:

军阶

东序:都监、建元、辅庙、苦头、建寿、朱庄、磨头、燎原、点珠、小时、鼓头、夜巡。

西序:殿左、铁安、饭头、菜头、水头、火头、茶头、服饰、门头、源头、莱头、赵可。

前言

东序:那威、岳重、祖师、焚香、录音、衣钵、煎药、侍者、仲卿、客人、行者、香烛灯。

西序:左元、首座、西塘、后塘、唐竹、秘书、藏主、僧值、知藏、知客、神头、泗水。

十方丛林一般组织比较完备,执事也比较齐全。现代丛林中,基本上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禅堂、客厅、仓库、大老、一博老,合称为“五堂”;其中,后四家又称为“四馆”。重要的寺务,由住持与一等教主、四堂口法师商议决定。除此之外,还有第一间小屋用来招待著名的客人,一间侍者小屋用来等待初学者,一间行者小屋用来服务步行者和儿童步行者,还有一间公共小屋(云水厅)用来接待过往的僧侣。除此之外,还有退官及以上僧职的人,退辅寺及以下寺职的人,延寿堂老弱病残的人,以及禅民从事生产的人。每个教会都有自己的法规来遵守。

什邡丛林规模很大,其财产归僧侣所有。和尚是不允许招徒弟的,所以他们的和尚从四面八方都住在一起。十方丛林有开业典礼传戒的资格,一般定期传戒,给在丛林中求戒的人传授戒律,以供后世。十方丛林按方丈代法可分为选贤丛林、隐忍亲属丛林、合法亲属丛林。选贤丛林住持是由僧人通过民主协商从广大僧人中推荐的德高望重的人;丛林方丈也是从僧侣中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人,但必须在这个丛林中受戒;法举丛林的方丈是由法举寺中原方丈记载的几位法举弟子先后任命的。什邡丛林的方丈一般6年任命一次,但可以连任,有的是终身制。方丈退位后,被称为“退院和尚”。

什邡丛林可以接待各国来此旅游求学的僧人,称为“挂单”或“挂水”。“单”指的是和尚的行李,挂单指的是暂时把行李放好。和尚在十方丛林挂个单,先住云水堂。在云水堂住了很长时间后,经我要求并得到住持同意,我可以住在禅堂或佛堂,成为寺里的基本僧人。可以随时去云水堂;住在禅堂或佛堂后想离开寺庙,只能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请假。禅堂或佛堂的出家人数是有一定配额的。

关于丛林系统的详细内容,参见《百丈清规及其注释》、《百丈清规正义纪》等。至于在丛林中做事和古道尔的规则,有道荣的丛林事件,惠宾的丛林理论,惠洪的《林中记》,景山的《禅林宝训》,武部的《山寺杂记》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