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抽签。

曹,一个以各种复杂的对立面实践戒律的商人,一个企业家,一个佛教徒。作为企业家,他创办了福耀玻璃集团。公司成立30多年来,曹只专注于玻璃领域,从未涉足其他行业。

福耀玻璃集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该集团的市场份额占国内市场的70%,占全球市场的20%。作为一个企业家,这样的成绩足以吸引世界的目光。

作为一个佛教徒,他说“佛教是我的灵魂”。佛说:积德行善。于是,他一手赚钱,一手散财。自1983第一次捐款以来,曹已捐款数百亿元。但他什么也没说。他说:“像我这样的捐款,只是有钱人做的事,功德微乎其微。要积德,就得‘施而不施于人’,也就是不张扬,就积了一点德。”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广给钱的企业家,只给家乡捐了50万。虽然50万元对于一个小山村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与曹动辄上亿的花销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为什么?

第一,半生沉浮

曹生于上海。他本该是个含着金汤匙的少爷。他的父亲曾经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然而,曹出生时,时局动荡,许多企业家举家离开上海。曹的父亲也准备和家人一起搬回福建老家。以曹家当时的家财,在福建也够他们一家温饱了。然而,在回家的路上,这艘载有曹家所有财产的货船沉没了。一夜之间家产尽失,曹家一贫如洗。

回到福建老家后,曹的母亲卖掉了她个人的首饰,买了一栋房子和十几亩地。曹的父亲不能种地,只好回上海做生意,曹的母亲一个人带大了六个孩子。地里收成不好,父亲挣的钱不能及时寄回家。因此,当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总是饿着肚子,而且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9岁时,曹开始在学校学习。因为调皮捣蛋,曹在初中一年级就辍学了。据说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而曹也早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辍学后,曹每天拾柴烧水,种田放牛。直到后来,当曹的父亲从上海回到家时,曹才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生意。

卖烟草,卖水果,种银耳,做过修自行车的,厨师,买手,卖果苗...为了谋生,曹做了一切能赚钱的事。他吃过苦,累过,赚过钱,失败过。直到1987年,41岁的曹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从此,半辈子风风雨雨的曹依靠汽车玻璃逐渐发家,走向辉煌。

二、心若菩提

曹在创业期间曾三次游览石柱山。石柱山是福清的名山。据说山上的九仙很灵验,很多有钱人都去那里祈福圆梦。我第一次去石柱山,曹王德陪我的朋友去祈梦。后来,朋友的梦想实现了,曹也听签留在了福建。

此后,因为厂子的事,曹又去了石柱山两次,两次都是按照签约做决定。虽然曹在第三次以后就不再抽签提问了,但他总是求助于佛教,甚至一度想模仿出家。但是寺里的住持说他有佛报却没有佛理,只好放弃出家的想法,做一个好的企业家。

曹第一次捐款是在1983。那时候他刚在老家承包了一家小工厂,每年都在亏损。经济并不富裕,但他还是捐了2000元给原来的学校做桌椅。此后,曹几乎每年都向捐款。

1998年,武汉被淹。他不仅捐款400万,还亲自前往灾区。2008年汶川地震,他也多次前往灾区,捐款2000万。2010玉树地震,他捐款1亿元;西南大旱,他捐了两亿;福州公益事业,他捐了400万;他为福清市公益事业捐款300万元。2020年,疫情期间,他共捐款1.4亿。这笔钱只是他所有捐款的一小部分。据胡润慈善榜统计,自1983以来,曹共捐款110亿元。

谈到如此巨额的捐款,曹只是淡淡地说:“财富只是我在路边捡到的东西。根据佛教所提倡的精神,我将与你分享。”。佛教是我的灵魂。”《南方人物周刊》把曹评价为“真正的首善”。他持戒经商行善,这是曹大半辈子的生活写照。但为什么这么慷慨的给予者对自己的家乡却如此吝啬?

第三,以德报怨

面对记者的提问,曹说,他是被村里打出来的。在曹成立福耀玻璃公司之前,他在家乡承包了一家玻璃厂。经过几年的经营,1985年底,厂里仅水表玻璃一个产品就赚了20多万,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高山族有人眼红。

1986期间,在农村地区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作为一个群众,曹王德与此无关,但他被审查和指控腐败。虽然最后的检查结果证明他是无辜的,但是有人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把他告到省政府,后来告到纪委。因此,曹是无辜的。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但经历过这件事的曹毕竟有点心寒。后来,他把工厂搬到了其他地方。

几年后,曹通过个人奋斗,拥有了上亿的财富。虽然在家乡有着不愉快的回忆,但他还是选择了以德报怨。不仅每年重阳节给家乡捐款50万,还为家乡建学校,全力支持家乡发展。至于为什么每年提供50万,曹说:“我算过,老家所有的土地加起来有20050万,完全够用。”

2009年,曹荣获有商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奖”,也是首位华人获奖者。评审委员会主席评价曹:“他的成就远远超过汽车玻璃领域。”至于有无数散财的曹只捐50万给家乡的传闻,只能说是三人成虎,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