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了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一种言语能力,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简单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由之路,将直接影响到中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听,还要看、说、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耳、眼、心、口四感的有机结合。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是学习口算的价值。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口算粗心,要么看错运算符号,要么写错数字,甚至出现不合理的错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二、主体的定义

口算,也常称为心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可计算工具,直接通过大脑计算结果的计算方法。又快又简单,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需要做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计算,方便、灵活、快捷。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口算是从10以内数字的理解和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字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础运算的关键期。以后无论是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数字的口算。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和一个过程。因此,每天进行2~3分钟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体验口算技巧,使口算过程逐步简化,逐步形成一些口算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

《新课标》指出:“我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的乘除法,我能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数理逻辑智能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理逻辑智能包含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合理、简单、快速、正确的计算体现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第四,研究的目标

1.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瞬时记忆力?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

3.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注重口算方法和技巧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实现口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性?

4.视听计算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5.探索口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原则

1,稳抓稳打的原则,循序渐进。

心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起点出发,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持之以恒。

2、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3.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策略

1,直观演示,建立数感,形成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到表象操作的过渡,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所以,学生在知道10以内的数时,从一开始就要时刻注意直观教学。课前,老师和学生准备了很多学生喜欢的图片、木棒、数字卡。在课堂上,让学生数数图片,棍子,他们的小手指,然后看数字卡和点阵图,以加强数感的训练。然后通过分点、拼读等直观的运算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字的构成和分解,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重视数学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教学生理解算术是学生有效掌握口算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口算的灵活运用可以加深对算术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要重视算术的教学。通过推理训练,掌握方法,加快口算速度。

3.科学合理设计训练方法,提高口算准确率。

大三学生思维意象性强,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很难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在口算训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读公式不专心,读得慢,读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开展“只背公式不算”的活动,用PPT制作课件,口算卡以各种形式在学生面前飞舞,让学生思考哪些公式,一开始一次两个,学生快速说出公式,然后一次三个。有的同学记不住,但是很感兴趣,精力也比较集中。经过训练,只要每天练习口算,卡片一出示,学生就会很兴奋,效果会很好。

(2)看、听、算相结合的训练。

看和听是口算练习的两种基本形式。看着题,一边听着题,一边记忆思考,口头回答的难度更大。口算训练中,经常变换口算的形式,阅读和听力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习保持积极的状态。

(3)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1)回答口算题;(2)记录口算专家;(3)在小组口算比赛中赢得红旗;(4)帮卡找朋友。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果,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诸如“摘苹果”、“飞鸽送信”等。

“青蛙过河”“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进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4)新旧知识的比较实践。

大三学生接受新知识很快,但很快就忘记了。针对这一特点,经常对新旧口算题进行对比训练。如: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比较;加减法比较,让学生既能掌握新知识,又能复习旧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理顺复习中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5)分散集中练习。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20分钟内教授进位加法时,首先要集中精力理解进位的道理,然后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最后要集中精力训练,找出9加8……各有几道题,有规律地排列。退位后不到20年,可以强化训练加减法,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加法公式想出两个减法公式;能根据关联的三个数(如8,7,15)快速写出两个加法公式和两个减法公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常规训练,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三)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在完成口算训练的同时,积极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计算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评价为“计算小能手”;可以举办口算大赛,给得满分的人颁发“满分奖”,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口算能力。

第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找和研究相关理论,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指导各实验阶段的实验工作。

2.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言语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奠定研究的现实基础。

3.案例研究法: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进行研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试图揭示学生口算容易出错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比较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七、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8-2013.9)

①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②调查研究。研究人员对一至二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3测试。利用试卷对高一至高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口算能力测试。

2.实施阶段(2013.10-2013.12)

①实施计划。深入学习教材,因材施教,上研究课,分析总结深化。

②借鉴经验:注意借鉴其他地方和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使实验顺利进行。

③质量检验。

(4)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3.汇总报告阶段(2013.12-2014.1)

①做阶段性总结。

(2)典型教案、教案、优秀短文、听力计算成绩单、实验报告等。

八。初步结果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口算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寻求最佳捷径的思维习惯。

2.通过口算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口算竞赛,取得可喜成绩。

九、主要参考文献

张建林。关于有效提高初中生口语能力的思考[J].数学世界(教师用),2011(06)。

[2]顾青。论算法多样化的意义[J]。新课程学习(一),2011(06)。

[3]王吉尔。谈谈我对“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理解[J]。小学教学研究,2011(22)。

[4]卢晓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11(26)。

[5]刘明波。不要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J]。辅导员,2011(Z3)。

[6]蔡东靖。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口语能力的策略[J].数学世界(教师用),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