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分布在世界上多少个国家?

据统计,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超过5000万,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10万。

客家人

客家话,又名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有特色的汉族,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汉族之一。

客家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起源于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中国南方汉族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因为眷恋家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所以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当地族群的文化精髓。客家人常常以那些有才能的男人为榜样,激励和教育自己的子子孙孙,向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前辈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块土地,哪里就有客家人群居,辛勤劳作,繁衍后代。客家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因为他们周游世界,移民世界,海外商界成功人士也不少。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派60万大军“南征”。秦军以南,从闽粤赣边界进入凌洁(即揭阳山,今揭阳县以北150里),到达兴宁、海丰两县边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兵50万“守南武陵”(今两广)。这些士兵早就“守着五岭,过着杂处。”秦死后,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当地,成为最早的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乱中国”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些中原居民转移到福建、广东和江西的边境地区。后来由于南北对峙,约有96万中原人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通过宁都、石城进入福建、广东。

第三次南迁是在晚唐黄巢起义期间。第一,唐朝的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晚唐黄巢起义期间,大量中原汉人逃往福建、广东、江西等地。例如,宗室孟莉从长安迁到汴梁,然后迁到福建宁化的谷壁乡。固始人王旭、王超响应黄巢起义,率领五千农民起义军从广州、寿州向江西进发,导致闽赣边界人口剧增。

第四次南迁是在南宋末年。晋人入侵,建燕,一些官员和学者迁到太湖流域。另一部分士族或南渡大更岭,进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洪、吉、前州,再从前州到汀州;还是留在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大批江浙赣宋人从广东沿海的莆田至潮汕逃往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当时居住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为人口多,土地有限,迁徙到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粤中、粤西等地。这种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话,基本上就是源于这场“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天灾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从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了躲避战乱,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一部分被引诱成为契约劳工,被带到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了上述六次大规模的南迁,中原地区的汉人也有一部分因旱涝灾害而南迁,还有一部分因历代官员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在闽粤赣边区。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了客家人,只有闽粤赣系和本系的人才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超过5000万,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10万。

客家先民最初居住在北方,后迁至长江以南,居住在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台湾、琼等省,并逐渐向国外扩散,遍布世界各地。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由来,与客家先民的迁徙有关。就他们的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外地搬来的“客人”。可以说,没有迁徙,就没有“客家人”这个称号。

客家移民的原因很多。早期主要是因为灾难的压力。如残酷的战争、洪水、干旱、虫灾等灾难性的自然灾害和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大规模战争,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曾有客家先民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能活下来吗?据说我们的祖先陈就是在那个时候离开豫西故土,迁居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家里的月光多亮啊!”,起初,我们的祖先可能只是想呆一会儿,但他们会逐渐习惯。于是他盖房子,开垦田地,养猪养牛,活了很久。从临时客居到永久家园。这样,就永远是客家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特殊的迁移方式。据说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曾驱赶数万“木客”到甘南伐木兴国,但他们还没累死就留在了那里。这大概是赣南客家人最早的祖先。

迁移的过程一定是艰难而危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异地定居。客家先民披荆斩棘,克服重重阻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最终幸存下来,形成了今天拥有数千万人的欣欣向荣的民间团体。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建房定居。一位客家人长辈说:“定居最重要的是确定房田的位置。如何决定?这要看风水。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的迷信的风水。主要是取日照,看风向,靠近水源,靠近硬山,选择高地。坐北朝南,向阳背风,近水有柴,视野开阔,是理想的选择。”

人们常常钦佩客家人的勤奋、勇气、毅力和机智。客家人作为一个宗族群体,由于祖祖辈辈的长途迁徙,自然经历了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和生产现实,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上,也必然受到更多的磨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因此,客家社区出现了大量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和企业家...

关于客家起源的理论有很多,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先民说。客家中原论认为客家人的主体是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原住民论认为“客家* * *是由南迁的汉人和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代越南移民融合产生的同一主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代越南人,而不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中原人”。从宋代开始,中原汉族大规模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的客家家族。从此,客家人以梅州为根据地,大量移居国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是嘉应、赣州、汀州。

说到客家人,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如果在网上搜索客家话,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词条。如果你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中国房屋邮票中的福建房屋之一是客家土楼。由于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或深山老林,当时不仅建筑材料匮乏,狼、虎、豹、贼闹哄哄,而且害怕被当地人骚扰,所以客家人建造了类似土楼的“防御性”城堡式建筑房屋。在福建,土楼分为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圆形的比较少见。

有一个关于土楼的笑话。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间谍卫星拍摄中国照片,惊奇地发现有许多不知名的大型建筑,圆形或方形,分布在福建省的山区。经过分析,它们被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直到中美建交,美国人才知道,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其实就是典型的客家民宅——土楼。

当然,客家豆腐也很有名:客家腐乳、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后两者只能算是配菜和小吃,只有客家人把豆腐升级成了大菜和主菜。甚至他们关于新房的歌里都有豆腐。比如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新买的磨盘,圆铃铛,

全心全意买磨豆浆,

半夜,磨豆腐,

对对对对对。

一: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族群,历史悠久,人数众多。资料显示,客家人有5500万,其中中国约有4500万。大部分生活在一些亚洲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654.38+0.25万,印尼约400万,泰国约50万,越南和新加坡约30万。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是因为历代中原大规模直接移民,或迁入,或居官、贬谪、经商等原因。它的祖先在以下时期迁徙: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迁。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六十万人灭“南征北讨百地之王”楚,集余干之水的于公元前221年设立闽中郡,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界进入山,即现在揭阳县以北一百五十里的揭阳山,到达兴宁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镇守五岭,即赵佗“带兵守岳”。从这个角度来看,闽粤赣边有两个秦军驻军,一个镇守叶楠边境,一个镇守凌洁。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在二里筑城,隔江相望,控制武水,在中书山建万人城。赵佗又在龙川建城。这些建造者的人数不详,但同期迁移到北方边境各县的人数可考,在三万到五万之间。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在福建、广东、江西驻扎的移民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丁原五年(公元前115年),大量中原士兵驻扎在南方的岭南,驻扎在郡县和军事据点。

6.汉元元年(公元前110),福建、揭阳(晁谷、美姑分别为闽越)人全部迁走,只留下了琴中郡移民的后代。这说明此后闽粤赣边区的居民主要是中原移民。

(2)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时期,中原地区民众避难,部分民众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胶州,一度掀起高潮,南迁主要来自海路。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再次大规模南迁,人口约96万。他们大部分定居在长江中游两岸,一部分进入江西南部,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境各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绅流入福建。

(3)唐朝的安史之乱和战乱灾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原地区大量人口南逃。

(4)晚唐黄巢起义时期,中原人大量逃往福建、广东、江西。例如,宗室孟莉从长安迁到汴梁,然后迁到福建宁化的谷壁乡。固始人王旭、王超响应黄巢起义,率五千农民起义军从广州、寿州向江西进发。从唐末到宋代,福建、江西两省人口激增。

(5)南宋末年,大量中原人逃往广东中部和闽粤赣边区。

建言南渡时,一些官员和学者迁到杭、苏修、苏州、常州和太湖流域。另一部分,也是绝大部分,跟随太皇沿洪州、冀州、乾州,太皇返回临安。这些士子没有按照王太后的条件,不能北返,于是一部分人南渡大埂岭,进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从前州进入汀州。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困在江西南部的一些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大批江浙赣宋人从莆田逃到广东沿海潮汕,逃到海南岛。

(6)除了上述战争导致的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涝而逃往南方,一些官员在闽粤赣边区贬谪、经商、求学。

从以上史料来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在客家宗族形成的过程中,畲、瑶、旦、木刻等南方少数民族不断被融化吸收,客家队伍得到壮大。

二:客家礼仪、风俗

(一)传统婚姻习俗

媒人过去,年轻的客家男女十六岁后可以请媒人介绍他们的婚姻。一般是男方父母委托女方家做媒,也有女方家让媒人先去男方家拜访。

看那个姐姐。这两个男人和女人通过中央媒体交谈。如果双方都有兴趣,就同意“见妹子”。

双方约定写庚帖后,要互相告知生日。回去后请算命先生“对八字”。如果八字一拍即合,互不碰撞,就写个庚帖(俗名婚礼单),放在香案上。如果三天之内没有不祥之兆,婚事就定了(如果八字不合,男方就把庚铁还女方家)。

编红单也叫“开红婚帖”,或者说谈彩礼。男方父母,宗族亲戚,媒人一起去女方家,把男方要给女方家的彩礼抽出来。有些红单还应该包括给丈夫的礼物,比如帽子、银花、衣服、鞋子、袜子等等。在开红单的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通过协商敲定。红榜打开后,男女双方会交换戒指、手帕等信物。最后,男方来到女方家,吃完午饭就回去了。

订婚又叫“大婚”,即再次正式确认婚姻。男青年和父母要去女方家送猪头、鱼、肉等。,还有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爷爷奶奶都要出现。午饭后,女生会出来见面,称男家长父母父母,双方父母互称公婆和母亲。

家政就是女方去男方家看家庭,有的在“大领带”前,有的在“大领带”后。除了女生和她们的父母,女方的姑姑姐姐都会去,大大小小十几个人都不带礼物,就算带一点,男方也不敢接。

定下婚期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选择回家的日期,包括新娘出门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回家的时间。另外,女方剪红裙和男方铺床的日期也要同时选择。

新娘送菜、带嫁妆一两天后,男方家要让宗族把聘礼和红单规定的鱼、肉、禽、面等东西送到女方家,回来时把聘礼和家具带回男方家。

迎亲也叫接新娘或过门。婚礼前一天,男方家会去女方家接亲戚,有鼓手乐队,鞭炮,轿子,香炉(去女方祠堂,寺庙,社工烧香),一个挑夫,一头是导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宋明,女方会带新娘穿的衣服和一个木筐。

娘家人到了之后,先吃点心,然后娘家人带着去祠堂烧香祭祖。中午或晚上,女方家会设宴款待。

新娘通常在半夜或午夜离开。她越走越亮,象征着她在走向光明。如果她晚上出门,就不会遇到抬棺材之类的倒霉事。婚礼队伍的前面是灯笼,后面是鼓手,中间是轿子,后面是接受婚礼仪式的人。

新娘到了男方家,如果还没到规定的进门时间,就要在大门口或者隔壁的房子等。介绍一般都是早上七八点或者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入场时,新娘会踢开轿子的门,男方的伴娘会带领新娘走出轿子,然后在大门口“穿越火海”,新娘在进入大门前会用冷杉树枝穿越火海。

新娘随着鼓乐声进入大厅后,开始拜堂。堂内摆设香案,东有父母长辈,西有外戚,北有亲戚,南有晚辈。见新娘前,老公会在新郎身上挂红,盖上五尺红布。

我大声念道:“我手里拿着五尺红,专打新郎,让新郎生个儿子,儿子当状元。”参拜教堂时,新郎站在左边,新娘站在右边。李生称: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唐,四夫妻相敬如宾。

最后亲戚见面,给新娘红包。仪式结束后,伴娘用红玫瑰将新娘领进新房,新郎新娘用鞭炮将喜糖从家门口撒向大厅。然后新娘和新郎祝酒。伴娘用托盘捧着一只鸡,一边喝酒一边说:“团团圆圆,珍珠连在一起”,“观音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偕老。(这种礼仪在梅州并不常见,已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喜酒,用响炮请客人,半小时一次,开始坐的时候让酒席响三下。然后,典礼生报名上桌,两个人上桌。按照辈分和亲疏,先入座,然后其他人随机入座。男女嘉宾分开就座,新郎新娘要敬酒。

一个吵的房间在大堂吵,一个吵的房间在新房,一个吵的房间先在大堂再在新房。在喧闹期间,每隔几分钟就会燃放鞭炮,直到午夜。

后门也被称为“十字转门”。一般来说,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女方会派新娘的姐妹和其他女人一起邀请新郎新娘去做客,媒人和新郎新娘的姐妹也一起去。***7-14人吃午饭,当天回来。

送满月婚礼后一个月,娘家人会来送满月,同时送鸡、菜、籽、籽、豆等。,表示五谷丰登,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