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下半年中国楼市会在三项政策的重拳打击下“失速”吗?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低利率和货币宽松推高了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房价,中国楼市调控难度骤然加大。上半年“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变,背后的决心更强。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中国楼市迎来至少三记政策“重拳”。
资料图为航拍的福州闽江边的一栋新建居民楼。中新社记者路明摄
首笔记录:对房地产金融的强监管
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化是房地产风险的源头,业内有“十大危机,九大地产”的说法。警惕房地产金融风险,今年上半年房地产金融环境继续趋紧。
一方面严查违规流入房地产的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一季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表示严查流入楼市的违规经营性贷款,四地共披露违规资金约6543.8亿元。6月,厦门市房管局表示,已核实2725笔* * *贷款共计6543.8+0.793亿元违规流入楼市。
另一方面,自第二季度以来,一些城市的抵押贷款利率一直在上升。2021年6月,房贷利率五年期LPR为4.65%,已经14个月不变。但重点城市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继续上浮。当月RealData监测的72个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52%,二套房贷利率为5.77%,距离高点201911不远。
今年实施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被认为是房贷利率高的重要原因。RealData首席市场分析师徐小乐认为,一季度银行大量使用房地产贷款,因此二季度银行贷款量有限,部分银行上调房贷利率,延长放贷周期。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也被戴上了“紧箍咒”。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央行已将“三条红线”试点房企的业务票数据纳入其监测范围。与之密切相关的供应链融资也受到了严格控制。此外,今年以来,作为房企重要融资来源之一的房地产信托规模也持续下滑。
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梁涛6月份表示,房地产市场资金流入过多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扭转。随着信贷环境的收紧,4月以来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呈现高位回调态势。
资料图:房地产开发。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第二个注意:严禁炒作学区房。
长期以来,学区房处于楼市“金字塔”的顶端,房价易涨难跌。今年4月底,中共政治局会议罕见“点名”学区房,明确提出“要防止借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
自那以后,包括广州、重庆、厦门、成都、大连和Xi在内的许多城市都采取了措施来整治学区房的乱象。一些城市还出台了“多校划片”、“学额到校”、“教师轮岗”等教改政策,淡化学区房的概念。
以北京为例。今年,北京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三个区东城、西城、海淀都实行了严格的“多校制”政策。“买房”和“上好学校”之间的“等号”被拿走了。北京西城区的德胜、月坛、金融街等知名学区房受到重创,部分业主开始降低挂牌价格。
上海市教委此前公布了新的招生计划,全市50%以上的实验示范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给各区、各校。买高价学区房能上个好高中的确定性进一步减弱。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的部分学区房出现降温迹象。
资料图为一个在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第三个记录:集中供地
“集中供地”是2021楼市的“新生事物”。今年年初,自然资源部提出,重点城市要集中公布和供应住宅用地。6月29日,22个重点城市完成今年首批集中供地,成交金额超万亿元。不过,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除长春、青岛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首轮集中土地拍卖整体热度持续较高。
这项新政策有望继续完善。该机构认为,在获得土地集中拍卖的相关经验后,预计第二、三宗集中地块的成交量将较第一次有所增长,土地供应节奏将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土地拍卖细则调整下。中小房企拿地的机会也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除了二手房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参考价格等短期行政调控外,楼市中长期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克而瑞研究中心多位研究员认为,房地产长效机制改革将进入“深水区”,租赁住房供应提速、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预期将加强。
在此背景下,中指院常务副院长黄宇表示,预计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规模将实现新突破,销售面积超过6543.8+08亿平方米,销售额有望达到6543.8+09万亿元。在政策持续加码下,商品房价格涨幅有望收窄,全年涨幅将维持在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