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中单元1的学习目标;

1,体验从实际情况中抽象出数字的过程,体会数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能够用数字来表达和交流,逐渐养成数字感。

3、结合实际生活,会计数,会阅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字,会比较数字的大小,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在第二个基础上,对基数、序数、价值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该模块将识别范围从20扩展到100。对于对数的理解,教材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况中抽象出数字的过程,设计“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抽象出100以内的数字。教材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在特定情境中把握数字的含义和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价值体系、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

单元教学的要点:

结合生活实际,能在100内数数、读写数,比较数的大小,并根据实际进行估算;在第二个基础上,对基数、序数、价值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单元教学的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能在100内数数、读写数,比较数的大小,并根据实际进行估算;在第二个基础上,对基数、序数、价值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单元学习时数:7小时。

数花生(100以内数)1课时

计数(100以内计数)1课时

数豆子(100以内读写)1课时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字大小)1课时

小农场(相对人数)1课时

做一百张表(100以内的数字顺序)1课时。

练习2 1类

教学内容是花生(100以内的数法)

65438类+0类

教学目标:

1.通过从实际情况中提取数字的过程,我可以计算和阅读100以内的数字。

2.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题等活动,感受数字的意义,了解数字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字意识。

4.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教学难点:可以通过不同的计数方法,计算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了东西(展示一个装花生的盒子)。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引导学生猜,并确保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有多少花生呢?(板书题目:数花生)

第二,数花生

(1)你想想,一把花生有几颗?学生猜一猜,分组交流。

(2)数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颗?点名回答。你怎麽知道?先抓一把花生,然后数数。

你刚才是怎么数的?学生报告:一个一个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颗一颗数。那三把里有多少花生?谁能快点数出来?

学生试着数数。

现在,谁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组织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几种方法给黑板编号。

①两个两个的数。

②五五数。

③十的数量。

老师补充:当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数对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数。

第三,应用拓展

(1)7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说接下来的五个连续的数字,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①师生互动。②生生互动。

(2)接力赛。你能根据给出的数字填写最后三个数字吗?34,36,38,(),(),()。

45,50,55,(),(),()。

(3)排序。

学校运动会就要来了。今天老师特意选了几个运动员。请看——六个学生上台了。每个人的胸前都写着一个数字,分别是13,11,15,14,16,12。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胸前的数字把运动员排好队,看谁能排得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

(4)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字。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他们?

总结:你从这堂课上收获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补充意见

黑板设计: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五,二十五,三十

小学数学教案2第一课

教学内容:

这本教科书有656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可以计算连续进位和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运算。

2.在解题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和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

3.在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书面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和放弃的算术。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第一,口算训练

看听写卡

第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瓢虫吗?是乡村的小卫士。你想看看他们的工作场景吗?

2.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你会问什么数学问题?

一个* *里有多少棵卷心菜?

田野里有多少只瓢虫?

第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一个* * *里有多少棵卷心菜?

在群里说说你的想法和算法。

让同学们分别说说。有竖着算的时候,竖着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对照竖排再讲一遍算术和算法。

2.田野里有多少只瓢虫?

刚才我们计算了一个* * *里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你自己的方法解决田地里有多少只瓢虫的问题吗?

3.总结:计算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谈论计算加法中的重要问题。

4.有多少茄子没有检验过?

你能自己处理吗?你自己试试。在小组中分享你的想法。

哪个小组愿意告诉学生这个小组的想法?

说到垂直板书

算法:如果减去一位数,5减6不够;如果10位数减去6,1,15等于9;如果10位数减去7,1,12减7等于5;100位数减2等于1,所以435减276等于。

5.茄子比大白菜多检查了多少?

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垂直算法。

6.总结:计算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断退位和精打细算两个方面总结交流。

第四,巩固练习。

列垂直计算

192+58=答案

432-153 =答案

646+354=答案

542-169 =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垂直计算算法。

第五,课堂总结。

你从这一课中得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摆姿势、画画、思考等活动,让学生根据图形的排列,了解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明白有些事情的安排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利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所学知识,创造自己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找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简单规律的方法,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你喜欢玩游戏吗?先和老师玩一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再和老师玩。拍拍你的手,拍拍你的肩膀...拍拍手,猜猜你下一步该做什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评价:你真是观察力敏锐。

2.谁能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玩这么有趣的游戏?(2)

好玩吗?以后上课会有更多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你准备好了吗?上课吧。

一、竞争中的感知规律

(这个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出发点,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同时,他们在游戏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初步感知到规律的价值。)

激发兴趣介绍,感知法则:

1.同学们,让我们来一场男女生之间的比赛,看看谁的记忆力好。这里老师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写下来。男生记住第一组,女生记住第二组。我们走吧。

默认: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吗?男生为什么记不住?

学生1:女生反复或有规律的记忆。

学生2:女生记得简单。男孩记得混乱。

总结:哦,不是男生记性差,而是女生总记得兔子蘑菇,有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律安排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规律。(补充板书:寻找规律)

二、在情境中寻找规律

1,创设情境:再过几天,就是儿童节了。看(展示主题图),这些孩子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它们是用什么装饰的?美丽的彩旗、灯笼、小花里藏着数学的秘密。请仔细观察,把你发现的秘密告诉你的同桌。

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在这里创设情境,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观察、同桌交流

3、发现规律,报告:

那谁来告诉我们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报告发现的规律:

(1)彩旗:一黄一红

(1)让学生充分发言。(同学们肯定会用颤抖的声音回答: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②谁和他发现的一样,再说。

老师贴你看到的,一个黄,一个红,一个黄,一个黄,问:你下面贴什么?你能挂上一个蓝色的吗?为什么?继续,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评价:他们观察的很仔细。

(3)一起说说老师贴了什么,跟着节拍读。

你发现了什么?

生:(总是这样)问:哪种?你什么意思?总是这样,只是重复。

⑤追问:谁在复读?老师圈了一圈,画了一条竖虚线,指着黑板,成群出现,这就是重复。

老师总结:彩旗一黄一红一组重复排列。你已经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则。谁来完整的说说彩旗的重复排列?

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完整的单词。

(2)灯笼、小花的教学方法与彩旗相同。(跟上每个规则课件)

灯笼一紫一蓝一组重复排列:最后两个呢?小花一绿一红一组重复排列。问:中间两个呢?后面跟着一排学生。

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表达灯笼和小花的规则。

(3)儿童队:看,这些孩子正在自己的教室里练习舞蹈!你从儿童团队中发现了哪些秘密?(抽学生说,表扬学生:你发现了一个好规律。)(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老师:他们围成一圈跳舞。如果从男生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他们从女孩开始呢?(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

总结: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刚才,通过观察,你不仅从彩旗、灯笼、小花中发现了它们的色彩排列规律,还从儿童队中发现了它们的性别排列规律。

(4)不同颜色的数量不同。

教室这样布置怎么办?

你觉得有规律吗?读一下。问:你是如何发现这个模式的?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灯笼?

(5)不同的形状

教室这样布置怎么办?普通的?读一下。问:你是如何发现这个模式的?后面应该是什么?

(6)观察比较,这两组图形是有规律的。有什么区别?

总结: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颜色的变化,还要注意形状的变化,甚至是数量的变化。

4.那和前面的鲜花,彩旗,灯笼有什么区别?

总结:好像规律不是单一的,同样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有规律的排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数字有规律的排列,同样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数字有规律的排列,那么我们说只要不断重复排列,就有规律。

第三,在操作中创造规律

1.接下来要不要自己动手,创造新的规则?

听清楚需求: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提出一套更新的规则。看看谁的图案好看又不一般。

2.同时,把规则按名称放在黑板上。

演示文稿:

让学生建立他们的学习工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并整理出有规律的模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好的发散,创造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这一环节体现了新标准中“寓教于乐”的新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并不停留在发现和创造规律,而是引导学生及时回到生活中去发现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中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的思维训练。)

第四,在实践中巩固法律

导语:你能创造出这么美的规律。我们来快速判断一下。

1.法官,这是常规安排吗?

讨论交流。

点评:你真的很会沟通。

2.赶紧想想。如果这三组图形都按规律排列,第六个红色是哪一组?

学生猜,老师问,你从哪猜的?(或者问为什么?)

五、定律在作业中的应用

我们已经在本书第88页讲过1这个例子。先说例2,给89页的例3和下面的一个涂上颜色。

第六,生活中的欣赏法则

1.我们身边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谁能告诉我们?

小学数学教案4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体育的密切关系。

2.尝试数学与体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班级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学生喜欢运动吗?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其实体育里面有很多数学知识。找到了吗?发现数学知识?

学校组织有趣的体育比赛:体操表演和拔河。每个人都想参加吗?

第二,设计体操表演的造型

1,让学生观看体操表演,然后问:你觉得刚才的表演怎么样?我怎样才能让物体看起来更好?

2.学生设计形状的变换方法,分组合作。

3.展示和比较学生设计的设计,让学生谈论他们的想法。

第三,安排参加拔河比赛

1.全班分成四组参加比赛。我们如何安排比赛?(循环赛和淘汰赛)

2.每两个小组打一局,全班打几局?谈谈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分组安排循环赛。

4.淘汰赛需要多少场比赛?怎么安排呢?为比赛抽签。

第四。

板书设计

体育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第五章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结合具体情况,经过十几个减法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这个简单问题的过程。

2、掌握十余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求两数之差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这么简单的问题,十几个让位减法就解决了。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个数之差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凉爽,小蜗牛在美丽的森林里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你想看吗?(展示:从美丽的森林一直延伸到蓝天,再到陆续落下的降落伞)(回答)现在老师要带孩子们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着黑板题目: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学者的新课

(初步探索)用计算机展示教科书的第一幅全景图

你能解释这幅画的意思吗?

请教一道减法题

如何上市?

14-6=?怎么算?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健身。

14-6=8(件)

还能问不同的减法题吗?

如何上市?

14-6=?怎么算?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健身。

14-7=7(件)

观察图片并理解其含义。

蜗牛在跳伞。

(1)背红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黄色降落伞的蜗牛多多少?

14-6

试卷计算14-6=8

(2)蓝色降落伞的蜗牛比红色降落伞的蜗牛少多少?

14-7

14-7=7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起兴趣,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引导解惑

(合作学习)在11页展示例子。

问题:今天比昨天下了多少蛋?

如何上市?

11-5=?如何计算

用棍子(棋子)演示11-5=6

一打减五就行了。一打减去四、三和二呢?

11-2=

12-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