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安徽六安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姚舜禹统治时期,这是皋陶严姓部落的活动和聚居地。“死了,葬在刘(鲁)。于封幼子于六,以拜之。”

夏属后裔应(今金寨、霍邱)和刘(今六安北)的封地,故六安城又称藁城。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有多个封建国家,疆域先后属于英国、刘、蜀辽、、蜀勇。战国时诸侯国合并,先后属于吴国和楚国。楚高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称郢,后亡于秦。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天六安、霍山、舒城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衡山县,其余地区属于九江县,由寿春、安丰、和县六县管辖寿春。楚汉相争,项羽(206年前)封六国人英布为九江和刘度(今六安西北古城)王。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英布从楚叛逃到汉。

皖西

西汉建立郡县制,最初隶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仍为六国之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幼子刘邦立为淮南王,都是寿春。这一地区所辖领土先属九江国,后属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刘安、刘波、刘慈被封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今天的寿县、六安属于淮南,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于衡山,舒城属于庐江。汉武帝元寿二年(121),淮南王安、衡山王恒谋反,二王自杀。元寿二年,武帝取安丰、安丰等衡山六郡首字母,将衡山命名为六安,意为“六安,永不造反”,故名六安。以后国家交错,重叠就废了。元丰五年(前106),全国十三个刺史部,六安地区隶属扬州刺史部。现在六安市,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辽县、安丰、阳泉等六县被分出。霍山、舒城属庐江营,位于乾县、龙树县,属淑贤县(庐江县南);寿县及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县,寿春、项伯、承德三县所在地,寿春由县管辖。

东汉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县位于寿春、承德两县,庐江县位于六安、乾县、安丰、阳泉、安丰、云楼、龙树五县,隶属扬州刺史。三国时期,属淮南县、庐江县、安丰县。淮南县、寿春、承德三县,辖合肥;庐江县位于六安、博安、阳泉三县,县辖六安;安丰县是安丰、辽国、安丰、云楼等县的所在地,县保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晋时,寿春县及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县,寿春、承德两县就在此。寿春由郡治,寿春由州治(金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至建业(金太康三年)。今天的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堂以西、霍邱东湖以东的淠河两岸,都属于扬州庐江县,有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六郡、 六郡,今霍邱、金寨属禹州安丰县,其中安丰、松滋、辽、安丰、云楼等县有公安样式(今许继、霍邱县少岗乡)。

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区属东晋,寿县属淮南县,寿春县辖,六安、舒城、霍山,寿县安丰堂以西,霍邱县东湖以东渭河两岸属庐江县,舒城县辖(今舒城),扬州县辖,建康县辖(今南京);霍邱、金寨属禹州益阳郡,辖益阳(今光州)。

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属南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禹州,州治当涂。南朝以后,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及六安县北部属禹州,分华凯、孟县、邱勇、安丰、北桥、黄晓、松滋县,舒城、霍山、六安、六安县南部属南禹州,乾县、淑贤、周至为地方政权。其后属南朝梁,梁武帝六年(507)。寿县属禹州,州辖梁县(寿县)、霍山、舒城、六安市、金寨。六安大部分地区属于新建立的霍州,州治岳安县(今霍山县)。霍邱县属安风府,州保安充裕(今霍邱县入海口附近)。继北朝魏、齐之后。

隋朝初年(581),岳安县改霍山县,十九年设霍邱县,分淮南县、庐江县,淮南县析寿春、安丰县、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县下辖六安、舒城、霍山、习水、华凯五县,县辖合淝。

唐朝属于泸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合肥、庐江两县划归舒城县。二十七年,新设唐生郡,治于李煜(今六安市)。舒城县属于泸州。寿州是寿春、霍邱、唐生和安丰县的所在地。

五代十国,第一个属于吴国,第二个属于南唐,最后一个属于后周。

北宋属淮南西路寿州、泸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郡,州治蔡(今凤台县)。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中和元年(1118),六安郡升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六安军降为县,安丰县升为安丰军,统领原寿州阵地,统辖寿春。舒城县属于泸州。端平元年(1234),六安郡废;丁敬五年(1264),恢复六安郡,成立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元代属河南省安丰路、泸州路。安丰路通寿春、安丰、霍邱三县,辖寿春。庐州道通六安府、六安、霍山、舒城县,辖合肥。

明代属凤阳府、泸州府。凤阳州、灵寿州、霍邱县。泸州府领六安府(六安县入六安府)和霍山、舒城两县。

清朝康熙六年(1667),设立安徽省,隶属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六安府、霍山县、舒城县属泸州府,寿州府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颍州府。雍正二年(1724),六安府为直隶府,领霍山县。

民国成立后,寿州改为寿县,六安改为六安县。加上霍邱、舒城、霍山三县,都归省管。民国3年至17年(1914 ~ 1928),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路,寿县、霍邱属淮三四路。然后,取消轨道的设置。21 (1932),寿县、霍邱属于安徽省第四行政监督区,六安、舒城、霍山属于第三行政监督区。同年5438年6月+10月,在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商城、固始交界的55个县设立黄县,最初为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监管区划归第三行政监管区,现全境归第三行政监管区管辖。29年7月,第三行政监管区改为第二行政监管区,驻地六安,辖区不变。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6年65438+10月,皖西行署成立,皖西根据地创建。如今,这一地区的管辖范围属于第二特区和第三特区。同年9月,六安县西南设立独山县,李荒县改为金寨县。5438年6月+10月,以部落虎为中心建立了霍谷郡。165438+10月,以毛坦厂为中心建立刘舒县,后期金寨县分为金溪县、靳东县、金北办事处。65438年2月,寿六合霍县成立。民国37年65438+10月,六安东南乡设六合县,霍山、英山、岳西三县交界,以太平县为中心。65438年2月,在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的地区建立肥西郡。同时,取消刘舒、独山、太平三县。民国38年65438年10月22日,宛西行署第三专署迁至六安市,六安市据此成立。4月,第三署更名为六安行政督察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柳南、刘备、六安。不久,柳南、刘备、六安合并为六安县。建国前夕,六安特区领导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地区的管辖范围没有改变。

2月4日1952,增加肥西县。12年4月,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组成安徽省,六安署隶属安徽省。

6月21,65438肥西县划归合肥市,7月12庐江县逐步划归。

1961 4月13日,肥西县被合肥市收归六安区管辖。

7月1965,14,庐江县划归巢湖地区。

3月29日1971,地区变更为地区,辖区不变。

9月23日,1978,六安市成立,隶属六安地区行政公署。

6月7日1983肥西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六安行政公署领导一市(六安市)六县(六安县、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延伸至1985年底。

1992 65438+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

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为金安区和裕安区。

2000年3月,省会城市六安成立。

民俗文化

六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皖西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从这里,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传播到中国和世界。生长在江汉、植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它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安徽汉族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教、农家乐和儒学研究和教育的活跃地区。南宋发明的“火枪”是管状武器的始祖。明末,于、于本恒的《元亨疗马》被后人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革命岁月如火如荼,红军文化热烈、活泼、独特。皖西的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戏剧,反映了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皋陶文化皋陶生于公元前21世纪,黄帝之子少昊之后,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于霞管理政治、治水、发展生产,为统一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尧、舜、禹齐名的,被孔子誉为“古代四圣”。禹根据的品德和功绩,任命他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政治权力。但是在继承王位之前就去世了,于是禹把英国和封给了他的后代。从于“封为英、刘”到楚穆灭刘,后裔在刘立国约15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家之一。唐玄宗以李始祖为荣,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谥号“德明皇帝”。

古老的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弘扬“五教”,即“父义、母慈、兄谊、弟孝”。设“五礼”,即“吉、猛、客、军、荣”。祥礼是礼礼,凶礼是丧礼。客礼是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进行雇佣和享受的仪式。军礼是组织宗族、约束民众成军的仪式,礼是“吃喝男女”的仪式。创造“五刑”,即“一兵、一斧、一锯、一钻、一鞭。”一个军人,就是讨伐外侮,内部叛乱;斧锤是军队中的一种惩罚,是军法;刀锯是死刑和重刑刑;打钻是轻体罚;鞭打是对轻罪的轻微惩罚。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融入“五刑”,无疑是中国刑法的一大进步和开端。树立“九德”,即“阔而栗,柔而立,愿而敬,乱而敬,扰而刚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正”。皋陶制定的“九德”包含了人性、气质、品德、才能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考察和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处于部落联盟核心的同族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的后盾是无法维持的,所以亲“九族”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处于文明时代的开端。皋陶为联盟制度和文化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有许多部落,被称为“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他所倡导和实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加强部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法兽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皋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高涛墓和皋陶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涛墓,位于六安城东,顶部有一棵栗树,形似伞,前面有一块石碑,是清代皖使吴坤所撰的高涛古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都曾为高涛墓题诗撰文。皋陶庙位于陵墓以北35米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中国皋陶文化园正在建设中。寿春楚文化中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楚文化是古代中原文化与楚人(今江汉地区)地域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其基本要素有:青铜冶铸技术、纺织刺绣技术、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艺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怀一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古代文化。其鼎盛时期为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此时的寿春是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也是楚王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这一时期,楚王室经历了国家局势的衰落和“逃避现实”的动荡过程,贵族随迁所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昂贵和精致,最终形成了积累。从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代表性文物有楚大定、鄂群齐晋节、应城等。楚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丰富的遗存和鲜明的特色而闻名于世,影响了后世。六安文化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点,是皖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国的形态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完善的水平。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文物及墓葬形制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及古代墓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墓位于晋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双墩村因南北方向并排立着两个凸出地面的“土堆”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合武高铁建设,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托进行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两座并列的西汉墓葬。

这座汉墓虽然发掘于唐代,但墓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黄肠铭》皇家墓制结构完善精美,部分漆木器、玉器、金银箔、玛瑙、22件青铜器、300余件木俑、木车、木马等。出土至今仍让我们感受到2000多年前汉朝的辉煌与荣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对工艺美术、中国西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双墩一号汉墓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也揭开了汉代六安王陵的神秘面纱。

《史记》、《汉书》记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21),汉武帝建立六安国,封胶东阿康王刘基的幼子刘清为六安王,意为“六安,永不谋反”,故名六安。他的继任者刘庆和镇守六安。此后130多年,国家和平安宁。但历史记载中的六安是什么样子,墓葬和都城在哪里,一直是个谜。目前,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部分文物上有六安国或六安王的相关字样。考古人员根据遗址、法规、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初步认定墓主人为第一代六安王刘清。

双墩地区有大大小小20多个桥墩,是西汉六安王修建的王陵区。它们与东方古城遥相呼应,东方古城位于开发区北面,也就是六安的王都所在地。据专家初步勘探,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周围有三对连体双墩,规模巨大,左右并列。可以大致判断它们是其他三位国王和王后的墓。这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西汉时期王侯皇家墓葬,核心面积约5平方公里。六安王陵所蕴含的文物和信息,是我国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红军文化皖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兵朱云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团”,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了中国* * *生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长夏节起义、柳火起义相继爆发,诞生了红十一军第三十二、三十三师,建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是红军发源地之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许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昼夜的苏家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胜利。抗战初期,六安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曾是安徽省的省会,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在董曾经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六安成立。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跃进千里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六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英雄。仅在幸存的解放军指战员中,就有108名优秀的开国将军,还有金寨(59名)和裕安(32名)两个将军县,以及“一镇17名将军”的独山镇。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生动展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传了广大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歌谣、戏剧和绘画。皖西苏区文化史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涵盖了皖西苏区军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旧社会的辛酸、反国民党的歌谣、送郎为红军、党是我父母、红军都是英雄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新编的。表演形式活泼多样,都是时装剧,设备简单,或话剧,或地方戏,或现场报剧,或载歌载舞。皖西苏区绘画多见于画报、报纸插图、大幅海报、漫画、壁画、小“木”字招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