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破坏,怎么破?

“孩子生来就是毁灭之王”,这句话我是和老二一起敲的门才知道的。

咚咚是一个动手能力超强的孩子。他简单粗暴,不听劝告。他喜欢像个小土匪一样打打杀杀。弟弟就温柔多了,玩过的玩具大部分都完好无损,收拾得整整齐齐。可惜的是,随着我的成长,我被摔断了手脚。

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做母亲,但面对如此强大的毁灭之王,还是第一次,一时间不知所措。只有慢慢琢磨孩子的心理,有意识地学习育儿知识,才能最终了解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破坏的心理,积累一些应对策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孩子都会毁灭,父母必须面对孩子随时会毁灭的事实。

孩子之间的区别在于破坏的频率和程度。

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做“破坏者”呢?他们的破坏行为是基于什么心理特征?

1,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是对世间万物都有高度好奇心的生物,好奇心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最大动力。

当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当他把玩具扔到地上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他会咯咯地笑。

一开始我以为孩子的破坏欲得到了满足,就开心地笑了。

只有通过学习,我才知道这是孩子的探索行为之一:什么东西扔出去,就会掉到地上发出声音。

当他一岁多的时候,当他把玩具恐龙扔到地上的时候,电池掉了出来,恐龙停止了咆哮,再也走不动了。被敲醒的恐龙,眼睛看着散落的配件,满脸疑惑。

我告诉他,“亲爱的,这是电池。如果电池掉了,恐龙就不会尖叫,也不会走路。我们能把它装回去吗?看,这很好!但是,如果再扔,它可能会受伤,会很痛,再也走不动了。”

虽然他行为粗鲁,但内心非常柔软。听到“疼”和“受伤”,他撇了撇嘴,下意识地把恐龙往怀里一紧。当他想放下恐龙去找“小猪佩奇”的时候,他轻轻地非常温柔地放下了恐龙。

及时的陪伴和解释让冬冬明白了电池和玩具的联系,让他暂时忘记了破坏行为。“受伤”论让他和玩具之间产生了一种“* * *感”,让他对玩具产生了一瞬间的珍惜(是的,这种爱是短暂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可能会再向恐龙伸出手)。

当孩子开始探索世界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不愉快的结果,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护他的好奇心,给他自由,给他探索世界的机会。但是,我们可以陪同您,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以避免损坏财产。必要时,也可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游戏或另一个不易损坏的玩具(如毛绒公仔)上,避免家庭财产不必要的损失。

怎么破?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们的应对策略集中在:玩耍、引导、保护好奇心、转移注意力。

2.不满和勒索

孩子不仅具有破坏性,而且非常愤怒,尤其是当父母拒绝他们的需求时。

上周,爸爸在遛宝宝的时候,不小心拐进了超市,带回了一大袋食物,包括一盒小布丁。回家后,爸爸董打开小布丁的盒子,拿出一个递给冬冬,剩下的塞进冰箱。悄悄敲门把这一切动作看在眼里。

于是,他每天都指着冰箱问:“打开吃吧。”

我一般不喜欢给孩子吃这种冷食,每天的配额最多一个。但我不在乎我怎么想。即使吃了一个,他还是要第二个。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急转直下,大哭、尖叫、摔东西、跪在地上...

我理解孩子的难过,理解他在发泄不满,想转移注意力。

"我们去看小乌龟好吗?"

“别看小乌龟了,快去找你哥。”

“哥哥上学去了。”

“找爸爸。”

“爸爸在上班。”

“我想吃小布丁。”

“亲爱的,你刚吃了一点布丁。”

“吃个小布丁,就吃了。”

“看来冬冬真的很想吃,那我们找找吧。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吗?”

我去翻放零食的柜子。小家伙还沉浸在想吃小布丁的美好愿望中。他当然不愿意主动找其他替代品,但也不会拒绝。毕竟如果他真的找到了更好吃的东西呢?

于是我把他拖到储物柜,翻出各种吃的:要不要吃饼干?小圆面包怎么样?我们来一个大红枣吧。又甜又好吃。拿着吧。

小手接过枣子,脸上流着泪,流着鼻涕,抽泣着说:“妈妈,快打开。”

咻,终于,闹剧,剧终。

被拒绝后,孩子会和大人一样生气。发脾气,搞破坏,是他们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

他们想发脾气,而且会把脾气发得更浮夸。比如他们会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找哥哥,找爸爸。妈妈,你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吧?我的小心脏又受伤了,我得吃小布丁来弥补。如果你拒绝我所有的话,我会发脾气的。

有人可能会说:打一顿就好了。一个脾气这么小的男人还能搞定。狠狠揍他一顿,看他下次敢不敢。

本来孩子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苦恼的。此时,他们非常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信号“虽然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我的母亲依然爱我”。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简单粗暴地对孩子使用暴力,那将是双重打击。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从而失去在家庭中的安全感。

我们不提倡打孩子,也不能让孩子认为发脾气可以“勒索”大人。所以,等孩子情绪稳定了,我会好好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发脾气,乱扔东西。看,刚才被弄乱的玩具需要收拾一下,整理一下。

如果孩子还有一点反抗,我就蹲下来慢慢抱起,说,我们一起来吧。

当父母愿意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很少会拒绝。

你坚持这么做,孩子就知道无理取闹满足不了要求,发脾气的玩具最后还得自己整理。孩子会逐渐在心里形成对待一切的底线。

怎么破?当我们不得不拒绝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委婉地拒绝,这仍然是转移注意力的绝佳方式。同时,提供更多的选择会对满足要求,缓解我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3.模仿和高估自己

我哥哥给我妈妈倒了一杯水。我妈谢了我哥,夸了他几句。最后,弟弟拿回杯子的时候,我妈亲了他一下。

敲了场边,他跑到餐厅,踮起脚拿了一个杯子,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向母亲走去...

妈妈不经意的转头,发现2岁的孩子正端着一杯水走过来。看到妈妈转头,她激动了,手松开了,杯子掉在了地上。点击...

看到熊海子的破坏行为,我妈此刻的心情和地上的玻璃渣一样乱。因为此刻,妈妈不需要水,也不懂打鼓的恩情。她只看到地板一片狼藉,咚咚可能被碎玻璃伤到了...

妈妈,如果此刻火山爆发,狮子吼似乎不难理解吧?只是,那样的话,孩子们会受到怎样的打击?

如果母亲能深呼吸,冷静下来,先“救”孩子,再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她会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发脾气。

孩子的一些“破坏行为”就是单纯的想模仿父母兄弟姐妹,模仿不了。他心里已经很难过了。如果他再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

咚咚认为我哥哥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他高估了自己。

想到哥哥帮妈妈倒了杯水,妈妈很开心。我也想让我妈妈开心。结果我好心办了坏事。

孩子生来就是模仿的,这种破坏其实不是破坏,只是目前造成了不好的结果,可能会引起家长的不良情绪。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也是对父母的考验。

出于善良和爱,孩子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意外犯错,搞砸了。请不要一气之下打孩子,也不要说:“你这么笨,这种事你做不好!”“这样会让孩子更压抑,然后就想搞点破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善意的微笑,然后告诉他:“咚,咚,想给他妈妈送杯水,她好感动。“不过击鼓手太小了,还是叫我哥帮忙吧。等鼓乐长得和我哥一样大了,鼓乐也能做得和我哥一样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小事,比如让一两岁的孩子帮妈妈拿一双拖鞋,把用过的纸尿裤扔进垃圾桶等等。当孩子得到锻炼的时候,他会很有成就感,充满自信,很开心。

怎么破?不要吹,不要生气,耐心教孩子完成小任务的正确方法,告诉他自己能做什么,最好找什么人帮忙。

吸引注意力

郑铮两三岁的时候,有过一次搞破坏的经历,我至今印象深刻。

在自习室的电脑前工作的时候,我在自习室和客厅之间来回叮当作响,自娱自乐。

直到我打印了一份文件,打印机的嘶嘶声才彻底吸引了他。当时他手里拿着一把细细的钢尺,好奇地围着打印机打转,时不时用钢尺在打印机这里那里戳戳。

鉴于郑铮“干坏事”的概率低,在我这里信誉度高,我还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对他提高警惕,加强防备。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到一声铮铮的声音:“妈,你别收拾我了。”

我也没在意,虽然我觉得小家伙这么说有点莫名其妙。

然后clank说:“妈妈,不要收拾我!””他加重了语气,我听到了敲门声。我扭过头去看他,只见他拿着一把钢尺,正准备往打印机里戳。刚才钢尺敲打印机外壳的声音,明明是他故意发出来让我听他的。

他想干坏事(戳进打印机),知道会对打印机不好,所以提前“报备”:妈妈,不要收拾我。

很明显,他要么是真的想搞破坏,要么是想让我关注他。很明显,这是撒娇。

而孩子撒娇说:“妈妈,我好无聊,你来陪我玩吧。”没什么不同。

这时我也意识到,因为工作忙,我已经有两个小时没和他玩了。

我停下手里的事,假装害怕他的破坏,冲过去,一把抓住“小黑手”,搂住小身体,同时胳肢他:“小坏蛋,我来收拾你。”

我们一起聊天,一起笑。

怎么破?孩子有时会搞破坏,只是希望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只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孩子其实并不一定非要搞破坏。

了解了孩子破坏的原因、由来和心路历程,我们明白“破坏之王”不等于“坏孩子”即使孩子爱搞破坏,也不应该轻易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具体来说,优秀的父母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父母能够及时清晰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容易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通过负面行为发泄情绪时,父母会找到合适的方式安抚孩子。同时,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知道自己被重视,被爱护,从而平和,不会随便破坏。

第二,陪孩子玩,和孩子互动。

虽然父母会觉得孩子的游戏很无聊,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但是孩子非常渴望父母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来。他们希望通过* * *与游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感到被重视。当我们参与到与孩子的互动中时,不仅可以体验到亲子时光的甜蜜和快乐,还可以促进彼此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很满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零伤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减少孩子发脾气的频率和破坏的强度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关注孩子,陪伴孩子,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