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控制人“绿卡”就在他身边。废弃的P2P平台管理怎么办?

一个月内近200家P2P机构集体爆仓,让很多个人投资者一夜之间成为“金融难民”,损失从数千到数百万不等。其中,各种众生皆尴尬:有用多年积蓄花了大钱的玩家;也有盲目的追随者,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无知入局;也有一些经纪人鼓励他人进场,以换取自己的利益...

“运营四年还不错的平台,说跑就跑,一点征兆都没有。”P2P投资者李迪告诉文志记者,他在P2P平台上投资的50万元中,20万来自父母,6.5438亿+来自姐姐,5万来自朋友,剩下的6.5438亿+5万是他的个人存款。

然而,自上月初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实际控制人“失联”后,他每天都不敢接朋友打来的电话,甚至主动要求每晚留在公司加班,以减少与家人联系的时间,避免被问起此事。

“我感觉这也是一场割韭菜的游戏,或者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骗局。”李迪无奈地表示,很多看似背书很强的平台在短短一个月内集中了自己的风头,这不免让投资者怀疑P2P从一开始就是金融机构设下的陷阱,是赤裸裸的庞氏骗局。

那么面对众多投资人的质疑和恐慌,这些P2P平台背后的核心管理层和所谓的实际控制人是怎么想的呢?

行业野蛮生长,P2P平台坏账频发。

“起初这不是一个骗局,我敢肯定。”

武松是青岛一家P2P机构的负责人,他告诉知止记者,该平台成立已经快五年了。在这场雷雨中,平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申请提现的用户不断增加,导致公司很难一一提现。

他回忆说,早在创业之初,P2P机构不多,竞争也不激烈。平台上线不久,很多个人贷款需求接踵而至,这让他和团队看到了行业的前景和希望。

“最早是房贷,做的最多的是车贷。”武松表示,无论哪种贷款方式,只要有等值的抵押物,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投资回报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也能增加他们的信任度。

然而没过多久,P2P迎来了井喷期,大大小小的平台纷纷诞生,给了借款人很多新的选择,行业竞争激烈。于是,很多平台开始打出“免抵押借贷”作为卖点,快速抢占市场。

“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一塌糊涂了。”李迪告诉懂笔记,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P2P平台都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的小贷业务。只要通过手机、身份证或者第三方信用产品授信,经过简单的验证,就可以开始在平台上为他们筹集借贷资金。

没有了房贷,个人信息造假自然会层出不穷。即使信息完全真实,也可能在贷款标定期到来后拒绝还款,成为“老赖”。和很多网贷机构一样,P2P平台也面临着催收难的问题。

“现在的征收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小额起诉也很繁琐。”同为P2P平台高管的黄嘉豪也表示,虽然免抵押贷款额度只有几千或几万,但小数怕是要长期规划的。一群“老赖”加起来,贷款总额非常大,这也是拖累很多P2P机构资金流的主要原因。

为了按照目标期限偿还投资人的本息,很多P2P机构只能寻求融资和贷款来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营。然而,有限的资本无法填补日益增长的资金空洞。一些抗风险能力较低的金融机构也因为难以维持支撑平台的正常运营,早在一两年前就退出了这个行业。

“如果不想让平台死掉,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新用户的投入来偿还老用户的利息,游说他们不要提现在的回收投入。”贾浩说,这样一来,一些好的P2P项目被迫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陷入了不断补洞的死循环。

那么,坏账造成的窟窿真的可以拆东补西来填补吗?

平台的高返利吸引新的投资,拆东补西来填补窟窿。

“要想堵住洞口,前提是让洞口越来越小。”

曾在深圳某P2P机构担任运营总监的何旭告诉智通笔记,为了避免遇到“老赖”,造成资金坏账,很多平台对个人贷款的审核一直很严格。一些机构甚至“一刀切”停止了平台上的个人借贷业务,代之以虚拟的“人物信息”和高额返利来吸引新用户的投资。

也就是说,在一些平台上,借款人介绍的“黄先生,贷款5.5万元,还款期24个月,很可能是平台凭空捏造,并非真实个人。投资者只要能按时拿到利息,就不会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没有真正的个人贷款,遇到老赖的风险会降低,窟窿不会继续变大。”何旭说,为了堵住原有的资金缺口,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投资人“托管”在平台的资金增值,以弥补坏账,支付利息。

虽然P2P概念的两端都是个人,但平台只是作为借贷中介而存在。但现实中,很多P2P机构用用户的钱投资创业项目和理财产品,甚至借给工厂、企业作为流动资金,获取比个人贷款更高的回报。

“理财或者贷款给企业,比个人更靠谱。但是大环境不景气,理财投资回报率低,借给机构的钱很难还。”何旭坦言,这是很多P2P机构非常担心的问题,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不知道类似的方式还能持续多久。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P2P机构在短短一个月内集中爆雷?他告诉我,他知道怎么做笔记,因为用户产生了恐慌,导致平台上出现大量提现申请。

“只要用户不露面,平台支付的利息不高,新用户投入的资金可以用来支付利息和运营费用。”即使有少部分用户提现,也完全不会影响平台的变现能力。何旭表示,平台最大的担忧是大量用户同时申请提现,却一时半会儿提不出这么庞大的现金流。

只要有类似提现困难的P2P平台存在,舆论必然会持续发酵,其他平台的用户也会因为害怕风险而申请提现,从而影响整个行业。

“过去几年有过几次小规模的爆发,但今年的规模太大了,太多投资者都慌了。”在他看来,虽然很多P2P平台经过几轮行业洗牌后依然存活,但实际控制人的心态已经和创业之初大相径庭,试图用吸引新投资的过程来维持平台的运营,为个人资产的积累和转移赢得时间。

最近突然爆出大量P2P平台,不难看出实际控制人早就计划“出逃”了。只是事件发生时,所有投资人发现平台无法兑现利息,甚至无法申请提现,早已溜之大吉。

矿爆危机早已迫在眉睫,控制者已计划“逃跑”

“一开始没发现什么问题,只是觉得他们纯粹是有钱人。”

在涉外行业做了近十年顾问的陶晓华告诉她,她知道怎么做笔记。在她过去几年办理的数百笔涉外居留业务中,几乎一半来自金融领域,其中近八成是P2P行业组织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据她了解,早期办理涉外居留业务的P2P高管,大部分还是指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随着政策的变化,后来的大多倾向于欧洲的“穷国”,如希腊、匈牙利等,等待时间相对较短,满足投资金额即可获得居留资格。

“我早就知道有危机,只是时间问题。”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P2P平台高管k说,早在5年前,平台就已经陷入了持续融资“堵洞”的死循环。

再加上投资环境的不景气,实际控制人干脆用大量虚构的名字,把新投资人的钱一部分占为己有,作为“私人资产”转移,给高管发所谓的“分红”,把大家都拖下水,成为“罪犯”。

据他所知,实际控制人在转移资产的同时,还委托第三方涉外机构办理了全家的境外永久居留业务。但他没想到的是,P2P平台上的雷霆风暴居然在今年7月就爆发了。据估计,距离控制人获得正式的海外居留权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

“所有申请提现的,他有钱都给不了,都成了骗局。”k告诉他,他知道怎么做笔记。该控制人虽然暂时没有获得该国的居留权,但在雷雨之初选择了离开团队和部分高管,独自逃离该国。“我们不想背这个锅,也没有能力背。我们只能找合适的时机摆脱关系。”

面对大量威胁提现维权的平台投资人,他坦言,目前的解决办法仍然是以官方口吻发布安抚公告,让投资人看到希望,行为克制,集体为公司高管“跑路”。争取一定的时间。

当被问及P2P平台爆炸后被实际控制人“抛弃”的高管是否有类似的想法时,K一直三缄其口,并问是否懂得做笔记:“只剩下那点钱让控制人跑路了。除了配合调查,(高管)还能还钱吗?”

结束语

从P2P行业本身来看,野蛮生长的模式使得很多平台经营粗放,缺乏正规的资金管理,抗风险能力低。为了抢占市场,忽略了信用审核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经过几年的运营,在投资人越来越多的同时,坏账也越来越多,资金流断裂的风险逐渐积累,使得P2P平台危机进入一触即发的阶段。

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P2P行业的监管,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时也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平台宣传和背书,更不要被高额返利蒙蔽双眼。除了平台资质查询,还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尤其是借钱投资的方式,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