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庙在福建\广东的分布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港澳台地区也非常流行。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除了受当地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与港澳台地区众多的闽粤移民、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给予的褒奖以及文人学者的宣传有关。港澳台的妈祖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移民”文化,具有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特征,又因其特殊的环境而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妈祖文化与当地政治、经济的互动中。
关键词:香港/澳门/台湾省/汉族/民俗文化/妈祖信仰
上导轨轴承
对妈祖的信仰,一般称为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组成部分。港澳台地区因其特殊条件而形成的妈祖文化与中国民间信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本文试对港澳台妈祖文化的概况、成因、特点及意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进一步深化对港澳台汉族民俗文化的探讨和研究。
港澳台妈祖信仰调查
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港澳台民间文化与大陆民间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历史联系。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香港史前文化属于古代百越民族的原始文化。“从港九离岛发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及摩崖石刻,显示了古代百越民族原始文化与中国东南沿海文化的密切关系;李正五村汉墓、屯山北渡遗存,特别是宋代布居金田、邓建立学的历史遗迹,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在港九中原的传承与影响。(注:杨琦主编:香港概论(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63页。香港及其族群的史前考古文化,请参阅邹云涛等:《金英熙与香港今昔谈》,龙门书店,1996,第228-232页。港英占领前,九龙是广州府的沿海地区,这里的民俗文化与岭南基本相同,还保留着崇拜妈祖的传统。宋宪春年间,天后宫建在香港。到清朝末年,共有60多座寺庙,其中一半以上供奉天后。(注:李璐璐:妈祖信仰,书院出版社,1994,第125页。到80年代末,香港的妈祖信众多达25万人,这大概与香港依赖渔业和海上贸易有关。”天后这么受香港人尊敬,是因为香港是个岛,是个渔村。海航路的风云变幻,航海捕鱼的艰险险阻,据说都是在海上保护天后娘才安全通过的。”(注:陈克坤:《风光故事集》(下),港式系列,海天出版社,1996。
年份,第6页。目前,香港有不少于24座天后庙,主要分布在佛堂门、鲤鱼门、香港仔、铜锣湾、筲箕湾、油麻地、赤柱、长洲、坪洲等沿海地区,其中以佛堂门大庙湾的天后庙最为著名。其次,赤湾天后庙建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农历3月23日(天后生日),香港成千上万的好人去祭拜。元朗八乡的天后庙每年也举行大型巡游。目前港九数十座天后宫香火依然旺盛,既反映了港九作为海角渔村的历史特点,也反映了香港人信仰妈祖的社会现实。
澳门历史上隶属于珠江三角洲的向异县、滨海县。据康熙、道光、光绪三朝象山县志及民国象山县续志记载,明清象山至少有10个妈祖庙。在1553年葡萄牙人到达澳大利亚之前,澳门就有一座马哥庙。相传澳门或澳门的澳门因麻姑庙而得名。据粗略统计,澳门自明代以来共有八座天后宫,历史约500年。(注:关于妈祖庙最早的建立时间,学术界没有共识。有研究者认为是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彭《澳门古今》,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澳门星光出版社,1986,第20-21页)。);也有人认为比这更早,即福建漳州人到达澳门之初(1458)(见许:《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的起源》,《学术研究》第7期,1997)。澳门的妈祖信仰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减弱,反而有增长的势头。“如今,马歌文化在澳门根深蒂固。就连不是渔民的澳门人,每逢节日都会来马哥庙祈福。”(注:魏美昌:《澳门漫谈》,澳门基金会出版,1994,第155页。)
妈祖也是台湾省汉族的主要民间信仰之一。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台省县志中关于妈祖的记载有四条:一条是大妈祖庙,即妈祖庙,由宁静国王的紫禁城改建而成;二、小妈祖庙,建于康熙二十二、二十三年,位于西丁坊水仔围;第三,鹿耳门妈祖庙,建于康熙五十八年,前殿妈祖,后殿观音。第四个是澎湖的妈祖庙。当时,这一带几乎所有的港口都建有妈祖庙。据各种史料记载,台湾妈祖庙在清朝康熙五十年以后,多分布在各大水道,尤其是各个港口。在日据时代,虽然日本统治者严格控制宗教信仰,但妈祖信仰早已深入民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妈祖信仰在台湾各乡镇不断发展。据1988统计,当时世界上有数千个妈祖庙和800多个台湾省,仅台南就有116个。根据台湾省妈祖庙的布局,从南到北的中心点有台南市天后宫、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张北市南尧宫、台中县大甲镇兰宫等,构成了妈祖信仰的一条中心线。从台湾省妈祖信仰的发展历史来看,台湾省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祭祀仪式也越来越复杂。妈祖庙规模不一,小到民间信仰的寺庙,大到壮观的宫殿,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台湾省妈祖被称为“天女”,也被视为观音菩萨或“东方维纳斯”的化身。台湾省妈祖庙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是天妃宫和天后宫。
妈祖庙、天后宫、圣母院、文渊堂、朝天宫、天后宫、安澜堂、双慈阁、李芬堂等,有不同的名称,因为各地供奉的妈祖神像来自大陆不同地区。比如梅州的叫“梅州妈”,泉州的叫“温岭妈”,同安的叫“阴童妈”。台湾省的妈祖崇拜是在清代大量福建移民进入台湾后逐渐形成的,此后一直在发展壮大。近百年来,仅台湾省大甲香客就从几十人发展到五万人。台湾省著名人类学家李一元先生指出,妈祖信仰随闽、粤、台地区汉族传入台湾后,“围绕几座有渊源的寺庙形成了许多信仰圈和祭祀圈,并由此盛行焚香、切香的祭祀活动,至今仍是台湾民间信仰的重要现象。”(注:李一元:《人类的视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296、295、296、144、145、157页。)
二、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宗教,但本质上与宗教是一样的。
传说妈祖确实存在,并且居住在福建省莆田县,但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他出生在湄洲岛,另一种是他出生在贤良港。乾隆年间编纂的《王母娘娘年谱》采取了折中的观点,认为妈祖生于贤良港,升至湄洲岛。湄洲岛东南面临台湾省海峡,西临湄洲湾,北与犀浦半岛隔海相望。岛上的人们大多以捕鱼为业。面对波涛汹涌、千变万化的大海,人们无法摆脱危险的恐惧,于是幻想出一个拯救世界的救世主。因为传说中的妈祖生前涉水救人,能够宽宥人,知道人的祸福,所以人们赋予他神性,把他视为主宰海域的“龙女”和“神女”,并设立神龛供奉他。但北宋初期,人们对妈祖的信仰仅限于莆田、仙游一带。
任何文化的形成和传承都离不开作为文化载体的人。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既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港澳台众多闽粤移民给予的赞美、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以及文人儒生的大力推崇有关。
香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移民活动始于东晋。东晋以前,鲁迅领导的浙东起义军攻克了广州。起义失败后,剩下的鲁迅退守到现在的大屿山。唐人刘尧在《岭表记》中写道:“陆庭,鲁迅,前住广州,战败,跑到岛上去野住,只吃牡蛎,壳是墙。”(注:(唐代)刘尧鲁迅校勘:《灵表录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第9页。清代东关人在《岭南丛刊》陆挺篇中写道:“大溪山三十六岛,在海中,有多种卵,或承金、鲁迅,今称陆挺,亦称陆羽。”此后,宋朝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据《九龙埔岗村林氏族谱》记载,宋代福建莆田新九龙黄大仙附近,有一个叫林长生的家族迁居到彭浦尾(今大旗村)。世世代代以航海为生,往返于福建、浙江、广东。有一次,他的孙子林和林百健在一场飓风中出海,船被损坏并失踪了。他们用手臂托住天幕,紧紧抓住女神林大姐,飘到东龙岛(南佛殿)安全脱险。他们认为这是因为神的保护,所以他们在南佛堂建了一座庙来供奉林的姐姐。林的儿子林后来在北佛堂建了一座类似的寺庙。这个林的大姑,后来叫天后。宋代,莆田、仙游渔民已形成妈祖崇拜。南宋洪迈曰:“兴化军中地名海口,乃林老太太庙,不知何时立。房间不是很大,但是
超自然是写的。贾科进海的时候会去神龛祈福一杯蛟荫护,但是他敢做。云中大公民吴翁,合力建新庙。“几天之内就建成了,有几百间房子,宏伟的大厅和美丽的亭台楼阁,现在它在福建中部。”(注:(宋)洪迈:《志》配套景物卷九,建筑丛书,页三。)从宋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福建等地的渔民移居香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以航海为生,他们带来了他们原始的文化习俗。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向以海为生的香港渔民也期望保护天后。可以说,香港的妈祖文化主要是通过福建移民传入的。
从澳门的西名澳门或澳门的命名来看,福建人与澳门的妈祖文化关系密切。时至今日,莆人仍称澳门为澳门,与闽南语“马刚”发音相近。澳门原属象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主体部分位于该县入海处的半岛顶端。澳门成长于明朝。有研究者认为,最早定居澳门的是福建莆田、广东潮州和汕头。福建是广东的邻省。晚唐五代以来,福建人口增长超过广东。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达,成为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和人口过剩的地区之一。五代以后,有闽人迁居象山县的记载。到了宋代,县志中有一些反映,说闽人在象山为官,尤其是宋代象山县令洪天吉。此外,在宋代,许多闽人移居到这个县。古渡南湖的郑氏、仁良渡南湖的郑氏、长洲的黄氏、仁都邑的高氏都成了当地的家族。南宋最后两任统治者在张士杰和卢秀福的支持下航行到泉州。他们曾经征调了许多当地的船只和水手,组成了规模庞大的船队,并逐渐向象山和新会沿海地区进发,后来又聚集在雅山。《广东通志》载:张士杰等人“奉帝兴香山,以马南堡府为其宫,又居浅水湾”,袁将败于香山岛。研究者一般认为浅湾是指澳门十字门周围的海湾,象山岛是澳门附近岛屿的古称。张士杰败元后,成千上万的南宋遗民散落在当地,不少人定居香山,其中不乏福建籍遗民。朋美
之后象山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福建人不断往象山迁移,尤其是客家人。这些客家人大多来自闽西的汀州。他们先迁到广东梅州,后陆续迁到其他地方,成为广东汉族人口的主体部分。他们也有崇拜妈祖的习俗。葡萄牙人首次来华骚扰广东后,广东实行海禁。结果,“满布荆棘的安南,各种船只,有的公司竭力阻拦,都到福建漳州出海私商,于是利润全到福建去了,广大地区街道一片凄凉。”(注:(明)颜琮竹简及于校译:《专识录》卷九,,中华书局,1993,第323页。)广东的海禁,福建的非禁,让漳州等在澳门更加活跃。明代嘉靖名臣庞在《叙录》中写道,澳门“有许多总务,如张、全、宁、绍、东关、新会,都是人办的。”(注:庞:等主编:《陈提案的题目是保护海隅,治理万世之宏大事》。:《明静石闻辨》卷三五七,中华书局本。)。说明澳门开埠之初,漳州、泉州、福建、宁波、浙江、绍兴等地的人非常活跃,可以用“番语”与葡萄牙人做生意。《澳门略》记载:“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闽嘉巨轮遭飓风重创。当我看到女神站在山的一边,我建立了一个寺庙来崇拜天妃,所以我叫她母亲的角。妈妈妈妈,天妃也讲闽南语。”(注:(清)尹、张儒林:《澳门简介》,第一卷,《形势》,澳门文化厅,1992,第24页。)
这反映出福建船只经常往来于八闽和澳门之间。书中还提到澳门的“商人、传译员、买办多为福建籍,若工匠、摊贩、店主多为广东人”(注:(清)尹、张儒林:《澳门简史》,第一卷以澳门文化厅为据,1992。),说明明末至清代澳门人多。
澳门的妈祖信仰是随着福建移民的到来而产生的。因为他们的家乡,作为妈祖文化的载体,他们有可能成为积极向澳门介绍妈祖香火的传播者。道光《象山县志》记载“月山古寺建于黄教山与宋先春之间,以祀天后”(注:(道光)《象山县志》(卷1)“筑坛庙”。)。咸淳是公元1265年到公元1274年,是南宋末年。刘克庄曾说“广拜公主无异”(注:刘克庄:《后村俗人集》卷三十六,抵庵)。)的时代。明清以来,妈祖信仰在象山县扎根并迅速发展。嘉庆《象山县志》中说:“天妃如官办造船厂,为湾内日本官船停泊做准备,延德千户立于盛绍德利,后被废。嘉靖二十四年指挥重建倪田。”(注:(嘉庆)《象山县志》卷三《政事录谭庙录》。该书第八卷《香邑》云:“天妃废宫,河泊前,洪武陈玉建有千户,有奇亩。”象山四面环水,人们的生活与水上交通息息相关,所以当地人对妈祖非常笃信,视其为航海的守护神。明末崇祯象山县大岚天妃寺碑文中写道:“粤与闽相连,公主灵爽,游诸岛。所以,无论贵贱贫富,舟楫土地,广东都是香饽饽,公主爱她如手足。我住的地方,必须坐船进出;亦是山,贼乘幽魂,而公主之相难忘。因此,在此期间,要么当官,要么种地,要么务农,要么经商。
或去,或来,海上有人遇险,群情痛哭。公主来了,空中起了一团火,停在船的后面,还是它的砰,众人都敲锣打鼓迎接。一会儿船鬼,火将去,众将送金鼓。诸如此类,岭南人有据可查,大而平凡,异于鬼神。“(注:(光绪)象山县志(卷六)建贤殿。这说明此时来自福建的妈祖文化已经在象山生根发芽。根据现有材料,福建漳州人严启生及其追随者可能是最早开发澳门的人。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澳门最早的妈祖庙——妈祖阁,是最早在澳门经商的福建漳州人严启生及其下属所建。
台湾省汉族人从大陆迁徙过来,还是大陆移民的后代。历史上台湾省的大陆移民大多来自福建,而在福建人中,全福和张复最为重要。“台省、闽粤之人也,亦有漳州、宋之分”。(注:连横:《台湾省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413,405页。)他们对台湾省的迁徙可以分为三次:第一次是在明初,以严思齐、郑之龙为首的离岸资本集团占领台湾省北港时,正值福建大旱,泉州、漳州等地大量贫民进入台湾,当时不下三千人;第二次是在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省,实行军营,招募移民,很多福建的穷人迁到台湾省。除郑军队外,又增加新移民2 ~ 3万人,使台湾省汉族移民人数增加到65,438+00 ~ 65,438+02,与原住民人数相近。第三次是1683年郑政权结束。清朝统一台湾省后,进行开发开垦,很多大陆居民进入台湾。嘉庆十六年(1811),台湾人口已达1901833。台湾省移民中,福建人(主要是闽南人)占绝大多数。据统计,1926年台湾省总人口为3751600人,其中来自福建的3116400人,占83.07%。为了一帆风顺,顺利开荒,福建人大多在家乡携带神灵或香火等圣物。当你安全到达目的地后,你会在天寮悬挂一个小神像或熏香或提供给一个家庭、公共建筑等。,日夜崇拜它,祈求神灵的保护。到了台湾省,就在庙里祭祀随船而来的神灵。
这就是妈祖是台湾省最受崇拜的民间宗教的原因。由于台湾省与大陆的人缘、地缘、命运关系密切,其民俗文化多由大陆传入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多具有闽南、广东风格,这大概是因为台湾省的汉族居民多来自这些地区。总的来说,台湾省的妈祖文化是随着闽粤人穿越台湾而东传的。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妈祖的推崇,使妈祖女神从一个地方神逐渐成为一个支配性的神,加速了其在港澳台地区的形成和传播。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李云迪在出使途中被派往朝鲜,在海上遇险。他认为妈祖只有在神的帮助下才能平安回家,于是发挥“神功”,皇帝赐给他“顺治”殿的称号,这是妈祖第一次受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赞。南宋局部和平后,更封为妈祖。绍兴二十六年(1156),”惠玲夫人被封为“轿典”。惜春在位期间(1174—1189),还“赐骑士一位公主”(注:福建同知谭庙)。)。
元代商业繁荣,海外交通发达。虽然元政府设置了专职官员管理海运,但当时海运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元朝统治阶级为了完成海上水运的任务,用妈祖护海。至元十五年(1278),菲达被封为“护国公,助山青助天妃”;至元二十五年(1288),将“南海亮与天妃”改名为“广友亮与天妃”。元朝曾9次封赐* * *妈祖,其中5次与保障漕运有关。
明朝统治阶级对妈祖的崇拜和使用更甚。洪武五年(1372),妈祖被封为“孝纯富士感应公主。”永乐七年,明太祖朱迪命名妈祖为“保国护民灵,奉普济天妃,弘仁”,并规定“正月十五,三月十三,派官祭祀”永乐十四年,龙江天妃宫镌刻“弘仁普济天妃宫御碑”。(注:《明太祖成祖实录》(卷61)。)
清朝统治阶级大肆宣扬妈祖的精神回应,是为了利用宗教推行蒙昧政策。康熙十九年,闽浙总督姚启胜封妈祖为天女。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出兵台湾省。施琅以为妈祖会助他,于是“请礼部祭祀,在故里建祠,姬宫封天后宫。五十九年,编入礼典。”(注:李园春:《台湾省志》卷1。)雍正四年,朝廷赐碑“赵昚观沧海”,挂于台厦梅州。雍正十一年,又赐“西府安澜”匾额,“令沿海各省整体祭祀”。(注:引自林嘉恒:《妈祖信仰的对外传播》,《文史知识》第8期,1997。)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歌颂妈祖的精神回应,目的是为了迷惑民众,巩固其封建统治。阿清人陈在《梅州游天宫》中写道:“宣和赐寺望古,继之后难成。或称夫人或公主,我被尊称为尤普”,这清楚地表明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妈祖的赞美。据统计,自北宋惠宗宣和四年(1122)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妈祖* *被褒封59次,封号66字,成为“护国护民,精彩闪耀,感恩弘仁普济富友。”与此同时,它被皇家政府给予了四次庙额,甚至被列入国家祭祀法典。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出于自己的统治目的,对妈祖大加赞美,使其更加神化,这无疑会加速妈祖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形成和传播。虽然代表封建社会大传统的统治阶级文化不同于代表村民或老百姓的小传统文化,但它们是互动互补的。“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小传统提供现实文化的素材,二者都是整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太仓府志》(卷10)。(注:李一元:《人类的视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296、295、296、144、145、157页。所以港澳台妈祖文化作为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可能不受封建统治阶级大传统的影响。
历代文人儒生对妈祖女神的积极倡导和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妈祖的神奇成分,成为妈祖信仰在港澳台地区形成和传播的动力。
妈祖信仰在宋代形成后,历代文人、儒生、达官显贵都对妈祖赞不绝口。写于延祐二年(1315),昆山灵慈宫原寺曰:“今独独独舟,尚有不期风浪之险。”“当阴霾窒息而躲,天空清澈而寂静,却依然令人震撼。若为薄云唤阴,强风致邪,洪涛沉浮,风打他,他无可奈何。.....千人一面惊,命在旦夕。所以,我打电话给天妃,得到的回应就像铃声一样。那情景赫然见于船尾,船上之人如婴儿。”(注:(宋)黄公度:《支甲翁文集》卷五《题顺济寺》。)宋绍兴八年(1138),状元黄公度在《顺济殿》中写道:“枯木照东海,宫阙青清,终身不倦混巫士。我死后还有能效和国家功德。家家户户没有水旱灾害,四点钟孩子们载歌载舞。据传李泽仍在此,且远在千里之外。”(注:(宋)黄公度:《支甲翁文集》卷五《题顺济寺》。宋人吴也说:“妾之灵,多于海,护船有功。”(注:(宋)吴·:《梦外堂》。妈祖传说虽属虚幻,但由于文人的赞美和达官贵人的鼓吹,妈祖传说“上达天听”,深入人心,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妈祖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形成和传播。
妈祖受到民众和朝廷的特别崇拜,这与她经常出现在渡劫的传闻有关。对于普通人来说,祭祀神灵的目的是祈求平安。他们关心的不是宗教经典、教派等。他们关心的是哪些神灵最能守护和平,给予幸福,如何遵从神灵的指示,保证幸福的延续。对于上层文人或文人来说,祭祀神灵是一种仪式,“甚至是教化的工具或稳定社会关系的手段。”这就是古代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区别。”(注:李一元:《人类的视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296、295、296、144、145、157页。但是,无论传统社会如何不同,无论是否有相同的祭祀神灵的目的,在祭祀神灵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港澳台汉族的小民间传统即使在远离大陆传统的情况下,依然信仰妈祖的原因。
在古代,人们在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时候,往往会请求神灵保佑。生活在海上或海边的人,面对的是反复无常、强大的外星力量。所以他们特别希望黑暗中有更强大的神来拯救自己,保佑自己在危难的时候。险恶的自然环境和这种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状态为妈祖信仰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对妈祖的歌颂和赞美使其更加神化,也促成了妈祖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总的来说,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是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港澳台妈祖文化的特点
港澳台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文化,不仅具有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特征,而且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首先,港澳台的妈祖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移民”文化。从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可以看出,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史,基本上就是闽粤人的海上迁徙史。随着福建、广东人向港澳台迁徙,他们原有的妈祖信仰也随之而来。妈祖庙和港澳台的香基本上是从妈祖的家乡福建散发的。台湾省的妈祖庙来自闽南宗族,不是本地人。澳门的妈祖庙也从福建的妈祖庙传来了香火。也就是说,“澳门妈祖阁的妈祖像,也是福建祠堂的‘二重身’”。
其次,作为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一部分,港澳台地区的妈祖文化具有儒、释、道交融的特点,同时由于曾受外国殖民统治,也具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这在港澳地区尤为明显。
从港澳台的妈祖庙雕像来看,除了正殿的主庙妈祖外,附属殿经常有观音和关公相伴,两边都有侍者。儒、释、道与地方神灵崇拜融于一炉,不同宗教的神灵共同崇拜是妈祖庙的一大显著特色。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自宋代以来,儒释道诸多精英主张“三教”同源,故有“中庸之道,柏杨之性,石之无为,* * *为一家”(注:《宋史》卷二七七《宋太初传》)。),“儒释家之道,三教历来一祖”(注:《重阳全真集》(卷1)。换句话说,虽然儒、释、道对妈祖信仰有过一些渗透和影响,但普通大众的妈祖信仰仍然保留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并不完全等同于道或儒,只是在其中融入了一些因素。儒、释、道三家竞相对妈祖信仰进行渗透和影响,反映了宋代以来“三教”与民间信仰相互融合的趋势。妈祖信仰的儒释道兼收并蓄,是民间信仰“三教”化趋势的具体体现。澳门马祖阁摩崖石刻《布衣》诗云:“古木汉江影,奇峰怪石亭。鱼龙沾佛,鸟带仙。水镜云磨蓝,山屏雨洗绿。荷花开人间,烟遍江南。”(注:引自《唐斯:澳门风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4,p. 194。这首诗简洁含蓄地描绘了妈祖信仰与澳门儒释道的交融。
香港、澳门和台湾分别被英国、葡萄牙和日本殖民统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地华人无法与大陆保持正常友好的民间交流。他们只能认同中华民族,通过自己原有的文化习俗“寻根”。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港澳台地区的妈祖文化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减弱,反而有蓬勃发展的趋势,并逐渐渗透到当地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明显的就是妈祖文化与当地政治经济的互动。
日本占领台湾省期间,当地宗教信仰受到严格控制。此后,台湾省人民处于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两岸民间交流受到一定影响。当台湾同胞未能回大陆探亲祭祖时,只能通过祭祀包括妈祖在内的民间神灵来表达思乡之情和亲情。随着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不断加强,民间信仰成为重要的中介之一。台湾省同胞护送妈祖到福建省内探亲,是两岸人民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这对台湾省当局开放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台湾省民间信仰的发展,从下层社会延伸到上层社会。甚至一些地方官员和政治家也参加或主持民间宗教仪式,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因此,包括妈祖信仰在内的民间信仰在台湾省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台湾省妈祖庙会设立商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妈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了港澳是渔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妈祖信仰传入港澳后,逐渐成为当地渔民的主要信仰。祈求海上平安生计是港澳渔民信仰妈祖的主要动机。但就渔民从海洋本身获取资源而言,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他们无法保证自己的生计。渔民必须将产品投放市场,以换取劳动报酬来维持生计。渔民通过复杂的交易系统与专门批发水产品的中间商玉兰取得联系。这种接触没有法律和经济上的保障,显然是靠相互信任来维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