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华寺庙的起源
共工,字公伯,唐朝德宗人。曾任前州刺史,卸任后在此退休。很久以后,人们就以他的姓来称呼这座山的名字。公公山位于赣县东北部,兴国交界处。其山发源于吉安界,千峰拱月,美树垂帘二百里,延至包华叠翠峰,起于包华后山。在它与几座山峰重叠的地方有一片平地,陆地左侧有山,青龙参天;它的右边有一个山脊,周围是白虎,就是所谓的“龙虎会”。这是个呆在西洋法,建道场的好地方。妈祖和弟子游遍了公公山,看中了这座寺庙。他们找到隐居在山里的共工,向他要庙地。共工答应了妈祖的要求。我问他:“你要多少地?”妈祖答道:“我只想要一个袈裟的地方。”共工听后咯咯地笑了,于是欣然同意。?
第二天早上,共工、妈祖、弟子等人来到共工山主峰,弟子智藏已经在这片平地背面的一个位置上摆好了桌香,把所有的果子都收了起来。此时太阳已经露出山顶,一缕阳光从主峰射下来。妈祖迈着牛步走到案前,点燃香烛,冉冉弥漫着烟雾。面对微风和主峰的阳光,妈祖脱下袈裟打开。只见斜阳被袈裟挡住,袈裟的影子遮住了主峰下坡一侧几百吨粮田的面积,那是宝华集之地。妈祖对共工说:“我要一块披着袈裟的地。”共工没想到妈祖会以这种方式要地,他也说不出什么。他遵守诺言,把它给了妈祖。至此,共工见吉国之地已赐于妈祖,无心在此山中居住,便打算另寻他处隐居。妈祖见此情景,立即叫知止躲起来,拿出一把油纸伞,转向共工。又对他说:“拿着这把伞,走西北的山路。那天下大雨,你撑开伞,这时候去的地方就是你的幽地。”共工打着伞走了。当他到达一个叫“林头”的地方时,真的开始下雨了。共工不耐烦了。当他看到这里的美景时,他认为这是妈祖的福地。在下大雨之前,他撑起了雨伞。而错过了林头前的“白鹭”,更理想的风水宝地。
妈祖和他的弟子们获得了包华,一个美丽的建庙之地,却只见包华背靠参天古树,主峰山形似圈椅,左边是一个水坑,右边是一个南极坑。坑内溪水常年潺潺,犹如两条飘带护住其左右,水口处有大石头托住水口(耻丑金局)。主峰缓坡前,是开阔的,前面是一座山。卓立峰在主山对面。庙前对面山顶有一堆石头,像是桌子上的一碗饭,正对着庙地。由于妈祖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寺庙很快就建好了。妈祖立即开坛传播山的教义,许多学者聚集在宫听教义。妈祖的到来使禅宗兴盛,包华寺成为一方崛起的名寺。此时,妈祖将包华寺交由直藏管理,并离开公公山前往洪州(今南昌)。
包华寺由智藏禅师主持后,宗风发扬光大,名震禅林,连宗亲之辈李煜皇帝都赠包华寺,包华寺仙鹤更是变态,成为江南佛教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