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师轮岗交流?

“教师轮岗交流”在这里叫“教”。城市的老师去农村支教,中心学校去小学,中心小学去教学点支教,都叫“支教”。我认为“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好事,实际上却成了“折腾”。

“教”的指导思想来源于“教育均衡”,即城市的教师水平高,中心学校的教师水平高,中心小学的教师水平高。让高水平的老师去相对薄弱的地方,从而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不知道为什么,一听到“教书”这个词,我总觉得很不舒服,有点像讨饭的乞丐。来教书的老师都高,那么自然是高层认为农村老师低人一等。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专业素质,都不比城市和中心学校的老师差。为什么会被认为低人一等?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有人可能会说你太挑剔,太敏感。但事实摆在那里,让人不禁从这方面去思考。比如城里的老师来农村教书,国家一年补贴两万。乡村教师也派人去城市交流,完全没有补贴。这是对乡村教师明显的歧视。好像只有城市老师是人,农村老师是后妈。农村学校的老师之所以不去城市,多半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事情可做,没有机会。

他们的很多同学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城市,几年后成了受到特殊优待的“支教老师”,他们常常感到心理上的不公平。以前是熟人,老师成了正式老师。我以前在乡镇教小学。后来通过关系进了城市,也教过中学。去年听说也去了另一个村中学教书。周一去赶午饭,周四晚上回市里。就像专家治疗一样。想想真的很搞笑。当然,很多进城的老师在学校的压力下成长了很多,回到农村学校确实能起到带头作用。

但这还不是全部,只是部分老师,部分授课老师素质还一般。再优秀的支教老师,在农村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支教老师没有主人翁意识。往往是一年,工资关系都在原单位。来了也是临时的,有点像客人,没有主人翁意识。授课老师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两极分化,要么是年龄大的老师思想上无法进步,要么是没有教育情怀的年轻老师不愿意学习。

正因为如此,我不认为“教学交流”是平衡教育的好方法。它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功能有点像挠靴子,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它真正的工作方式很简单。大力保障教师待遇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同时,别人越难走,工资越高,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平衡问题。

教师交流轮岗是发达国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制度。但是这个制度的实施是有其他制度支撑的,一个是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一个是教师同行评价制度。目前这两个系统在国内都没有。于是,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在一些地方成了对“不听话”、“不合格”教师的“惩罚”,教师轮岗的权力成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手中的新权力。这是促进交换轮换的一个变种。

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对于促进交流轮岗非常重要。教师是国家教育公务员,所以公务员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相应地履行相应的责任。而且在薄弱地区的学校,老师的待遇应该更高。我们国家现在的问题是,教师是公务员待遇,但不是公务员待遇,而是要履行职责,包括不拿工资兼职,按规定交流轮岗。这就是权责不对等。只有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才能理顺权责关系。

实施教师同行评价是依据教育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从本质上讲,实施教师交流轮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对教师来说不能是一个掷地有声的事情,教师应该在交流轮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改革以行政为主导的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实施教师同行评价。基础教育的每一项制度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只是单一的改革。

在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没有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没有改革的情况下,要求教师交流轮岗,指望交流轮岗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高估了行政指令的效用。教师轮岗交流是教师管理的创新之举。在“县管校聘”的建议提出之前,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教师轮岗交流的形式有区域内(市区或乡镇地区)校际交流、乡镇教师到市区学校任教交流和市区学校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交流。轮岗交流的时间从一学期到一年或两年不等。

上述岗位轮换交流形式各有优势,但相同的特点是: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不同的是,来自乡镇的老师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通过与城市孩子交流到城市学校任教,了解城市孩子的学习情况。所谓有水平就有水平。城市的老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支教,更多的是接触农村孩子的实际,了解环境条件的艰苦,了解农村老师的艰辛和不易。

在市区教书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满意度,从而激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轮岗交流是个好办法。从长远来看,可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弥补乡镇教师短缺、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差等短板。要尽快规范形成制度,大力推广。教师轮岗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但只有给教师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支持,才能很好地开展。在日本,为了保证国民教育水平能够达到相当平均的水平。

教师轮岗是常规工作,时间比较长。在3-5年内,政府还提供相当大的财政和物质支持。教师轮岗会安排教师家属搬迁安置,不会因为轮岗产生子女和夫妻分居。在日本,她们是全职太太,所以这个工作有优势。但根据中国国情,轮岗带来的负面效应其实会大于正面效应,轮岗就是职场。

中国说,“家有福报”。如果每个人的小家庭都不稳定,就不可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在发达国家,国家提出的观念是:“有家庭才有国家”,非常重视和保护家庭。家庭教育将被放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首位。在国内,由于轮岗交流不能真正内化,只能停留在绩效上,上级和下级并不真正配合轮岗工作。我们总觉得轮岗的人能走,不努力,但是轮岗的人在家里,我们没法努力,从上到下没有真正的配合。

轮换制的巨大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所以轮换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在中国,工作轮换意味着舍大取小。看似可以用调令引进人才来省钱,但是大量的配套设施没有跟上,这个人才在新岗位上就成了浪费。开学在即,学校对轮岗老师的安排正在进行中。对于这个教师轮岗制度,我有话说。教师为什么要轮岗?目的是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做法是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和管理干部。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什么?好学校叫去穷学校教书。为了鼓励教师从教,教育部门每年都给这些轮岗教师一笔补贴,并要求城乡教师的教龄数才能聘任高级职称,或者强制要求考核结束的教师任教,有的安排不了教师任教,就按照入校时间轮流任教。然后差学校老师去好学校叫岗。我一直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一年也给一定的补贴。实际效果如何?我是从一所农村学校经过一次调剂考试进入城市的。我曾经在农村学校看到过来城里和乡村教书的老师,也看到过从农村来城里的老师进城后跟岗。你怎么看他们?这种轮换制能否促进教育公平,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享有?首先,城里来的老师很不愿意留在乡下,城里的教学水平可能还可以吧!但是处理农村教学可能比这个村的老师好不了多少,然后各种抱怨,你们学生素质差!

不好教!继续说。有的老师买不到车早出晚归,来去匆匆。这样会教一年,不管好坏,下学年就不教了,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成绩不好。另外,他们已经在农村支教一年了,离开是有希望的,学年结束倒计时就有了。你认为这给我们学校的乡村教师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少?从农村到城市跟岗的都叫跟岗,是来学习的。他们教不好怎么办?你认为这一年来水平提高了吗?

就算学到了东西,返校后真的能用在农村教学上吗?会不会带动他们农村学校老师提高教学?这都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