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市级竞赛课,还是普通的课内课堂,都有生动活泼的课内小组讨论。但很多老师只学了这种表面形式,而没有深入研究其中的关系。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实践中谈谈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使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纯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评价他人的意见,通过头脑风暴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还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头表达能力和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尽管小组合作有这么多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低年级:

1,合作学习的滥用。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经常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只要学生提问,不管能不能通过自主探索阅读,总会有一个“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形式。班里四个同学坐在一起,合作学习的场面很“热闹”,但之后的交流却相当令人失望。同学们照本宣科,给出的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问题很简单,回答也很直白,一眼就能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索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用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不能太多。尤其是大三学生,如果问题太多,往往连题都记不住。他们还能合作探索什么?

2.合作学习的方法不当。

老师经常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却发现更多的情况下,学生不知道怎么配合,或者乱七八糟,或者听不懂。在学习苏教版第一册练习5的单词和词组时,学生需要合作涂色。因为时间不够,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本书,但学生都想自己完成一本书,他们无法争辩。结果,这些书都没有完成。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不会分配任务或与他们合作。

3.合作学习参与的“两极分化”。

低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希望表现得更好,所以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同时,由于小组成员能力和性格的差异,优等生往往“滔滔不绝”,后进生则“唉声叹气”。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小组合作的优势全部被抹杀。我认为,要使小组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真正发挥其效用,教师必须尝试以下方法:

1,营造和谐的合作环境

和谐的合作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坦诚轻松地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比如在教汉语拼音复习“拼写、阅读、形成四字成语”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在纠结拼写。因为刚学完汉语拼音,学生一下子拼多音节单词比较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写了很多字母卡片,分发给各个小组,要求每组同学用卡片组成书中的一个成语,可以补充给大家读。于是每组的所有同学都积极地开始找出R,I,Y,ue,J,I,ei,L,讨论组合和声调,拼出“Ri,J,Yu,L I”等成语,并愉快地读给全班听。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积极的活动中动手动脑,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在拼读音节的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加深对声、元音、全音节识别的印象,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2.给足够的时间。

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学生的讨论和理解也不会深入。只有在充裕的时间里,不同水平的学生才能更淋漓尽致地发言、补充、纠正、辩论。

3.给予充分的鼓励,营造探究的氛围。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努力在合作中学习知识的乐趣。在学习了《这里真好》这篇文章后,我先让几个同学把自己推到熊的角度去体验熊一个人在岛上的感觉。然后他说:“熊一个人在岛上很孤独。大家开动脑筋,商量一下,看哪一组能帮他想出好办法。”于是每个小组的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争论和讨论,排除了不可能的途径,补充了好的想法,提出了这些意见:“我们小组认为小熊可以划船去别的岛找朋友”“我们小组认为小熊可以把岛装饰的很漂亮”...虽然这些想法有些与课文没有直接联系,但我看得出每组的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合作得出了结论,这是有道理的,显示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不仅鼓励学生,还引导学生互相鼓励,让每个团队成员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团队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4.把握合适的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的内容以问题为中心。问题由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提问提出。这两类问题中最好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不攻自破的,甚至是偏颇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选择有一定思考价值,能引起学生思考、论证、求异、创新的问题,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选择问题,不要纠结于琐碎的问题。在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地方,不需要合作。比如在教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二册《这里真好》一文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问了很多不懂的问题:(1)这里是什么,哪里是什么?(2)为什么熊没有朋友?(3)狗熊树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4)他怎么种树?(5)为什么后来小熊的朋友那么多?(6)你能从熊身上学到什么?.....以上问题中,学生可自行阅读(1)、(2)、(3)、(4),无需合作;(5)和(6)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合作解决。

5.建立有序的合作程序。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合作经验,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不知道做什么。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学习的基本程序,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合作兴趣和实践。该程序可以设计如下:

目标导向→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复习总结→测绘巩固。

目标导向是导向,自主学习是基础,小组讨论是重点,组间交流达到高潮,评价总结促进深化,实践检验巩固。在此基础上,提倡每个学习小组的个性和创新。这样,学生在合作时,就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

6.新的评估方法。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理想效果的关键是建立一种良性的制约机制,促进学生个人的努力和在小组中与同学合作的意愿。因此,有必要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点从鼓励个人竞争转变为鼓励小组合作达到标准,为合作学习建立全新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精心组织,使合作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进行,学生就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努力,他们的潜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久而久之,学习小组的成员就会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一个高效、快乐、充满激情的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