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的建造历史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林德二年(公元665年),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所建。

当时修建了金刚殿、藏经楼、大雄宝殿、东西附殿,初具规模。

辽代改为林太师府,称林雅苑、林雅苑。

然而,根据传说,医院里有闪光,居民很害怕,所以他们把衙门改为一个和尚的房子,并命名为聆烨寺。

金熙宗信仰佛教。通帝三年(公元1143年),翟昭都将军在大雄宝殿后面修建了托米殿,此后不久又修建了观音殿,寺庙最终成为现有规模。

天德二年(公元1150),金海陵王完颜亮赐重福寺。

此后,元、明、清三代都有重建、扩建和修缮。

明代成化年间对寺庙进行修缮后,改为三宝殿,经文殿改为千佛阁。

现存的托米殿和观音殿是金代的遗迹,距今已有850多年。三宝殿、千佛阁、东西配殿、金刚殿和钟鼓楼都建于明代,山门是新修复的明代仿制品。

朔州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东街北侧。它前面有一对石狮子。从南到北依次为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王殿、大雄宝殿、托米殿、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五个院落,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这是一座完整宏伟的古建筑。

崇福寺是朔方的一座古寺。藏经阁建于唐高宗林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改名为千佛阁)。在契丹时,设在林太师府。

辽朝统一,河间恢复为僧院,可能是隋唐“盖屋为庙”的遗风。因其名,聆烨寺在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被授予崇福寺。

目前寺内的托米殿、观音殿为金造,山门为清代,其余为明代。

托米殿是寺中的主要殿宇。建于晋朝(1141—1149)年间,由开国侯翟昭都所建。殿檐下悬挂的“托米堂”是金大定二十四年(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