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少年李鸿章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政府官员的?
李鸿章出生在一个世代耕耘和学习的家庭。他的祖父李虽然不是官员,却是一个痴迷科举的秀才,至少也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几十亩地)。后来科举不顺利,就在家里开了一个图书室,传授和培养后代。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虽然在清朝历史上没有他儿子出名,但他确实通过了科举考试,是一名正式的京官。由此可见,李鸿章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身份。这种家庭背景和官二代身份,也让他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为他通过科举开始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李鸿章的成功不仅仅是凭借官二代的身份,而是靠个人的努力。道光二十年(1840),17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三年后,李鸿章被泸州官学选为优秀生,推荐到首都国子监(这种优秀的贡品十分罕见,三年一次,各省仅有少数)。李鸿章在被选为有功的第二年,即1845年,在顺天府参加乡试,中了84个举人。同年乙、丙考不及格,两年后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考第十三名。他才24岁,比父亲小13岁,比老师曾国藩小三岁,少考一次。这说明了李鸿章个人的努力。
青年时代的李鸿章
良好的家庭关系为李鸿章日后的事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虽然李家不是贵族家庭,但由于科举等因素,李文安和李鸿章父子经营了一个很好的关系网。
首先,在李文安进士1838变法运动中,有很多后来影响清朝政治乃至中国历史的实力派人物,其中以曾国藩最为著名。李文安与他们同年考上了进士。当时这种关系叫同年,李鸿章自然可以成为他们的家人,得到这些长辈的教育和照顾。其次,李文安曾长期在北京六部任职。他清正廉洁,有老年人之风,政治声音突出。因为我结交了一批在朝鲜当官的士大夫。李鸿章初到北京,就被父亲带去认识这些人物,为李鸿章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基础。
最后李鸿章自己参加了省考和普考,也是人才济济。李鸿章同年也与这两科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些人很多都成了李鸿章在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和支持者。看看这些人的名字就知道当年的李鸿章有多牛逼了:郭松涛、沈葆桢、沈桂芬、张、马新贻。
良好的家庭背景,加上李鸿章个人好学上进的性格,再辅以李父子经营的良好人脉。即使没有后来会议的历史契机,李鸿章也很可能走上以贵族科举生涯封疆或者封侯拜丞相的辉煌未来。
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历史机遇,是李鸿章登顶的重要契机。
可以说,不仅是李鸿章,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派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都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历史契机而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深刻影响了晚清政坛。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满清政府的常备军根本无法抵御太平军的进攻。面对太平天国的风起云涌,当时的咸丰帝不得不允许大清国的官员自己组织团训,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闻所未闻,很多朝代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对付无法控制的起义和叛乱。典型的是,东汉末年朝廷无法扑灭黄巾军起义时,东汉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后来东汉末年和三国的割据军阀,大都出自这些自组的团练武装。
李鸿章父子回乡组织自己的团,镇压太平天国。总的来说,多败不如少败,但李鸿章在战争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统一军队的能力。而且李鸿章在准备训练和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认识和结识了很多他的支持者和助手,这些人后来成为了淮军的中坚力量。
曾国藩的教育和支持是李鸿章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我刚才说过,太平天国的机会不仅是对李鸿章个人。李鸿章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机会,脱颖而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老师曾国藩。
李鸿章第一次中考失利后,以小世家的身份加入曾国藩名下,与郭嵩焘、陈耐、帅元铎等人一起成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回到家乡五年后,李鸿章的应永部队基本被太平军打散。1859年,李不得不进入他的老师曾国藩的湘军幕府。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湘军的创始人和领袖。李鸿章进入曾国藩幕府后,他的老师曾国藩像当年的教育局长李鸿章一样参加科举考试,精心调整李鸿章的用兵之道和为官之道,从而使李鸿章日渐成熟。
后来,在李鸿章组建淮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不仅不遗余力地保护他的地位(淮军初步组建后李升任江苏巡抚),而且不遗余力地支持他。淮军刚建立时,曾国藩慷慨地拨出八个营(包括两个亲兵营和程学启的开营)给李鸿章,要知道当时组建的淮军只有13个营。如果不是这种师生关系,曾国藩不会这么大方。
把握时机救援上海,是李鸿章走向巅峰的关键一步。
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李鸿章父子早期的经营,加上回乡办团练的经历,以及身为安徽人,这一切因素,终于给了李鸿章一个天赐良机。
1860年,太平军第二次进攻江南大营。清政府在江南的机动部队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江南的士绅地主纷纷逃往上海。他们害怕太平军进攻上海,于是自发组织起来向曾国藩求助,富裕的江南士绅纷纷献血,并提供丰厚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