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是哪里人?

惠来县

木版

惠来县惠来古称葵阳,位于粤东沿海地区,背靠南山,面向南海。揭阳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82公里,是唯一的沿海县和海上交通门户。惠来县现辖14个镇,县政府设在惠城镇。自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4年)建立至今,已有约490年的历史。居住在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华侨有20多万人,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

中文名:惠来

外文名:Huilai/Hweilai

别名:葵阳

行政类别:县

地区:中国华南

辖惠城、龙江、葵潭、神泉、静海。

政府驻地:会城镇

电话区号:0663

邮政编码:515200

地理位置:广东东部潮汕平原南部。

面积:1253平方公里

人口:1.05万。

方言:潮州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黄光山的布谷寺、宋驰的关龙藏洞、柯鸟尾的石笋、百花山的庄严佛寺。

车牌代码:粤v

经度:东经116 18 '

纬度:北纬23度02分

海拔高度:13米

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时间:北京时间,协调世界时+8

目录

历史的发展

行政区划

经济概括

文化教育

澳脚堡旅游资源

葵谭石径院

葵潭大埂花园

应氏宗祠

亚洲最大的烽火台

开普绿洲

黄光山北寺

荣氏永福寺

空中楼阁

静海古城堡

鸟尾石笋

庄严的寺庙

文昌阁塔

民俗和民间艺术

独特的风俗

老年习俗

喝茶的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

基础设施电力保障

发达的通讯

交通便利

供水安全

公路

高速铁路

深水岗头

中委合资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油项目隆重开工。

历史的发展

行政区划

经济概括

文化教育

澳脚堡旅游资源

葵谭石径院

葵潭大埂花园

应氏宗祠

亚洲最大的烽火台

开普绿洲

黄光山北寺

荣氏永福寺

空中楼阁

静海古城堡

鸟尾石笋

庄严的寺庙

文昌阁塔

民俗和民间艺术

独特的风俗

老年习俗

喝茶的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

基础设施电力保障

发达的通讯

交通便利

供水安全

公路

高速铁路

深水岗头

中委合资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油项目隆重开工。

发动

基本概括

惠来县

此数据来自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潮汕平原南部。东临汕头市,西接陆丰市,南临中国海,北接普宁市。惠来县是揭阳市唯一的沿海县和海上交通门户,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82公里。惠来县总人口165438+万,其中汉族约占99%,其余为方言为客家话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山区稀疏,沿海平原密集。惠来县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之一。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20多万人,大部分华侨在东南亚。惠来县建立于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至今已有479年。1949年8月,惠来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 65438+2月,惠来县制废止。1961三月,惠来县建制恢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惠来一直是潮汕行政区所辖的一个县。1992,隶属揭阳市。惠来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龙泉山庄景区、百花涧景区、黄广山景区、明湖岩、严贤京、清水岩、神泉甘泉角、海市蜃楼、惠城东门永福寺(宋、禅宗创始人活佛隐居之地)等,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中外游客。改革开放后,旅游业日益发展。

编辑本段的历史沿革

惠来县在古代是百越之地。秦汉时期属南海县博罗、揭阳管辖。从晋代到明朝中期,是惠来地图。

朝阳和海丰有管辖权。西晋太康元年(280),海宁县(原杨修县)在新安县(北宋徽州),不在今惠来。东晋艺兮九年(413),潮阳县、海丰县一分为二,设立海宁县,隶属义安县(潮州府前身)。这是今天惠来县最早的建筑。南宋永初元年(420年)废海宁郡,原潮阳郡归潮阳郡,原海丰郡归海丰郡(今陆丰市限于十番渡区,原为依安县海宁郡)。明代嘉靖三年(1524),首次分析朝阳县龙井都城的一半,海丰县达尼都城、惠来都城、油头都城、龙溪都城都位于惠来县,故名。嘉靖四年(1525)建城,名惠城。因地处夔陵东南,故又称夔阳。嘉靖三十二年(1553),割为静海千户。建县后属潮州府管辖,直至清末。到了清代,惠来县成为潮州府船商中的重要一员,经常与潮阳县的船商组成潮南帮(或潮惠帮)。民国时期,先后隶属广东巡抚署、巡抚使朝巡道、东江管委会办公室、东区绥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第五、第七区行政督察署。1949年5月20日,惠来全境解放,8月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惠来县先后隶属潮美人民行政公署、潮汕临时专员公署、潮汕地区行政督察署、潮汕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汕头专员公署。1958 12 10,惠来县撤销,与普宁县合并。1961三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惠来县隶属汕头市。1987全县有14个镇,3个乡,4个农林场,下辖288个村民委员会,27个居民委员会,553个自然村,总人口105万。民族为汉族。方言主要是潮州话和少量客家话。耕地总面积3571万亩,人均0.48亩。惠来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

编辑此行政区划。

惠来县行政区划

惠来县总面积1253平方公里,辖14个镇(惠城镇、东龙镇、花湖镇、咸安镇、静海镇、周田镇、前站镇、神泉镇、企石镇、龙江镇、西溪镇、鳌江镇、东港镇、葵潭镇),为政府驻地。

编辑此经济摘要

惠来经济史以农业为主,素有“草县”之称。虽然地理条件优越,但历史上旱灾、水灾、风灾、潮汐灾害频繁。有“三天不下雨,火烧,一天下雨变成洪湖。”民间有“十年九灾多荒月,十家九户愁”“一年咸水泛滥,三年破灶烟”等说法。过去,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101公斤,总产量3.85万吨,农业总产值仅3777万元。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行了土地改革。特别是1978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广科学种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1987年水稻平均亩产378公斤,总产量122900吨,比1978分别增产50%和5.3%。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生产布局,组织农业深度开发,发展以荔枝、菠萝、香蕉为大宗的水果生产。荔枝产量居潮汕第一,果肉脆甜,在香港很有名气。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茶叶、黄麻、萝卜、蔬菜和甘蔗,萝卜干质量居全国首位。蔬菜从自给发展到出口。到1987,全县水果种植达到22.63万亩,为21200吨,比1978增长1.79倍,总产量增长5倍,其中荔枝种植面积分别为8.4万亩和1293吨。全县农业总产值2.05亿元,比1978增长91.6%。该县雨量充沛,但雨季雨量分布不均。每年5月至8月为多雨期,占全年降雨量的88%,春夏之交经常发生洪水。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民生活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大规模修筑堤防,兴修水利,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到1987,全县已建成山塘水库22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216座,库容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7.59万亩。建成引水工程29项,引水量85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4万亩。加固堤坝251.2公里,其中龙江大堤25公里,耕地22.2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溉和排灌。同时,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设水电站。建国38年来,全县已建成五福田、川桥等48座水电站,装机62台,容量1.23万千瓦。解决农村和城市用电照明,供应部分工业用电和农业机电排灌。惠来山区1015500亩。建国前大部分都是荒山野岭,沿海都是荒沙。建国后,我们重视植树造林,不仅营造了用材林、新炭林、竹林、果林,还在沿海滩涂营造了防护林,林业生产迅速发展。到1977,全县有森林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50提高到28.7%。但也出现了1958“伐林炼钢”和文革“伐林为田”的错误,林业发展进程受挫。到80年代,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实行种植水果责任制,同时实行“以迅速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以果林结合、创造丰产林为重点”的林业发展方针,造林绿化有了新的进展。据林业部门统计,到1987,全县有森林77.9万亩,占山区面积的76.7%,比1977增加44%,茂密覆盖率达到41.5%。主要林种有针叶树、刺槐、桉树、冷杉、竹子等。主要果林树种有荔枝、龙眼、芒果、橄榄、菠萝、李子、杨桃、梨、桃、李等。该县基本消除了荒山,盛产水果和森林。惠来农民历来重视养猪、牛羊、鸡、鹅、鸭(以下简称“三鸟”),并把它们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养殖业发展迅速。1985年全县养猪32.6万头,年末存栏20.2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2.3倍和3.3倍。为加快养殖业快速发展,1987引进澳大利亚牧草,全县种植面积8088亩,居汕头各县之首。干草年产量2.5万吨,占全市产量的一半。并建设畜牧业饲料粉实验加工厂和牧草综合示范中心,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87年末,全县存栏牛3.09万头,比1978年末增长59.3%。出栏34.98万头,出栏20.68万头,分别比1978高出40.8%和19.6438+0%。全县可养殖海水面积654.38+0.05万亩,淡水面积5270万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渔船配备了现代化的捕鱼设备和通讯设备,促进了水产品总量的明显增加。654.38+0.987的水产品总量为2.88万吨,是654.38+0.949的7.2倍。其中海水捕捞2.54万吨,海水养殖1.333吨,分别是1.949的6.5倍和24倍。鱿鱼、龙虾、对虾、鲍鱼、海胆、石斑鱼、鳗鱼、鱿鱼、紫菜、红蟹等珍贵海产品远销海内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1986年,该县投资2964.4万元、550万美元,建成虾池7100亩,建静海、高级两个虾育苗室,水体2000立方米。龙江、西溪建设311.4亩鳗池。在神泉、静海建设鲍鱼养殖基地,规模效益日益扩大。虾、鳗、鲍鱼等大量水产品及加工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县淡水捕捞总量150吨,淡水养殖1931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85.4%和215.5%,海洋和淡水资源得到初步开发。

编辑这段文化教育

境内已发掘出古夔文陶器、西周永中、春秋青铜矛、东汉铜鼓等文物。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人才辈出,文艺繁荣。明初,的《三十夜赋》名噪一时,人称“苏神童”。1949之前,惠来有两个潮剧团,分别是周田的钟毅香和海城的正天香,还有皮影戏和木偶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5438年至0957年,惠来正式成立于正朝戏班,文化事业发展迅速,但仍在中途没落。从1978到1987,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全县仅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2所,学生467人,小学约214所,学生13人。从1978开始,教育更受关注。到1987,全县投入教育奖金3599万元(含财政拨款、华侨捐赠、群众集资),新建、扩建校舍219000平方米,维修校舍3.68万平方米。据县教育部门统计,1987年末,全县共有中学26所,其中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17所,在校生2.68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1689人,电大1人。1教师进修学校;小学242所,学生7.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有74所幼儿园,1.1.6万名儿童,有346所各类学校。这个县已经形成了从儿童到大学的教育体系。教育条件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考制度恢复到1987以来,全县已有1386人考上大学,991人考上中专,826人考上师范,204人考上技校。在搞好普及教育的同时,积极做好各类成人教育和青少年扫盲工作。到1987,全县科技成果1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16项。县农业科研部门培育的“爱优2号”等4个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面积24万亩,增值850元。国营县电石有限公司开发的Djwjio-1.2.3型高压电力计量箱和BJW-0.5型低压计量箱两种产品价值250万元。惠来的体育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65438-0987,少年象棋组新秀许银川被送到省象棋队集训。8月参加全国比赛,进入八强。全县的体育项目有:武术、篮球、象棋、跳水、游泳、荡秋千千年、赛龙舟等。

编辑这一段的旅游资源。

惠来依山傍海,名胜古迹很多。“惠来八景”远近闻名,其中有高耸入云的“百花领袖”和取之不尽的“海角甘泉”。神泉的“海市蜃楼”与山东蓬莱齐名。人文景观丰富,22处文化古迹被列为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教活动历史悠久,有唐代高僧修建的虎头岩寺、清初禅宗创始人永福寺、西天佛寺等。海岸景区有海崖、海柱、沙滩等,其中静海湾以东的“客鸟尾石笋区”更是以突兀新奇著称。滨海旅游已初具规模。粤东有一个380公顷的金海湾植物园,集植物观赏、高尔夫球场、海滨度假村、潮汕民俗文化村于一体。此外,南海、静海的海滨度假村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鳌角堡

鳌角堡位于惠来县城南20里的鳌角乡西北。它位于董熙堡以东5英里,神泉堡以西5英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防倭寇而建。设置6门炮,7个营房,特防委1人,18台兵。电池朝东,面向渤海。炮台周围夯有炮弹迫击炮,上面有城墙、炮眼和人行通道。围墙高5.8米,厚2米,人行道1.3米,总面积312平方米。周围地区仍然完好无损。

葵谭石径院

石坑园

石坑所位于惠来县葵潭镇玄武社区。由揭阳市CPPCC名誉主席、慈云寺董事局常任主席林士坑先生投资兴建。医院于1995年开工建设,2004年底竣工,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16000万元。庭院设计新颖,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景点星罗棋布,是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一大旅游景点,分为两部分。前部有石雕,九龙吐珠,八马腾空。雕刻工艺巧妙,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在280个壮观的大理石碑林的环绕下,有278幅来自中国各地的画家和名人的画作,包括叶选平、马万祺、启功、沈鹏、孙一清和关山月,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画家和名人。该研究所收藏了500多幅名画。在主楼的后半部分,九个院落融为一体。殿内雕梁画栋,镶嵌玉雕石柱,别具一格,精美绝伦。大殿及四厢刻有诗、词、楹联、匾额数百幅,东西回廊挂有匾额、楹联,均为珍品。屋顶上雕刻着各种具有江南潮汕地区民俗风情的屏风,18根直立的大理石柱上雕刻着十二种肖像动物,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幽静的花坛,花木掩映,草木葱郁,生机盎然;石坑先生与慈母雕像后四周墙壁之间的七块石雕,记录了林石坑先生从童年到成为一名杰出企业家的艰难创业历程。

葵潭大埂花园

大埂源

大庚园位于葵潭镇324国道北侧,由81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成员、中国古建筑专家薛福新设计。大埂花园占地16800平方米。这座园林体现了江南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建筑结构主要采用苏州传统木结构。建筑色彩以白色大墙为基调,黑灰色的瓦顶,栗色的贝壳梁和装饰,棕灰色的地板,形成简单干净的色调,风格古朴典雅,简洁明快。走进大耕园,就像是在游览浓缩的苏杭风光。

应氏宗祠

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八公里处,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古逸仙庙,古称“龙洞”。在这里,赤松看龙藏洞

风景秀丽,清幽雅致,自然风光优美,民间传说:当地干旱缺水时,这里是唯一一处泉水终日汩汩的地方!地理先生考虑选这个地方很久了,但是罗庚的盘子一放,指针就不动了,太不可思议了。在这里真的很神秘。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惠来县静海乡人宋朝岳确有其人。他在潮州九邑与道友同游,惠来有十八景,知昆仑山落脉。西边的葵峰是王天凌,双乳峰住在普陀岩的虎头山。五莲峰山油瓶石坑中有玉盒,神仙南下追龙驱凤,但见龙凤,到了“龙隐洞”。至公元1994 165438+10月,当地道友集资300多万元,修复古寺,成为“龙藏洞赤松寺”,经揭阳市宗教局批准,惠来县宗教局核准登记开业。农历1996年8月23日,黄大仙诞辰,举行龙藏洞管委会揭牌仪式,盛况空前。它还接待了3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并举行了三次“罗田大宴”法会。约654.38+0.5万人参与信徒。目前“二镜真宫”已在赤松寺建成,并于4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1997。邀请了汕头大学和汕头风景园林的高级工程师设计,参考了圣贤鲁班的模型。被定为天地三才的巩坤宫,分三层设计:上层为天坛状的崇云宫;中间层是堡垒状的八卦迷宫;底层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三层宫殿,有24个屋顶,36个飞檐,72个角和椽,99个洞,8根柱子和6扇门,是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还计划修复山腰上的观音童渊宫、孝殿、功德殿,并在山顶重建“田冲庙”,供奉三清至尊、李道明天尊、吕纯阳等八仙。亚洲最大的烽火台

亚洲最大的烽火台

海上烽火台。位于惠来县静海镇半梅村西南石陂山的一角。最初建于1882,几栋建筑被毁。现在的灯塔建于1989,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8米,塔顶灯长24.5海里,主灯每10秒闪烁一次,配有雷达应答机和无线电导航系统。是国内16导航平台中最高的,被誉为“亚洲第一导航塔”。

开普绿洲

开普绿洲

甘泉角位于神泉镇东南角。宋代是沙滩上的淡水泉,明代建成泉井。当时潮汕神童扶苏为它写了一副独特的对联,“快(快)而不尽”,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这个泉的影响,被人们发明出来,使这个泉演变成了“神泉”。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县王玮在井边建了一座亭子,在亭柱上刻了扶苏的对联,并在碑上题了一篇文章。清代歌颂神泉的诗词中有一句“天涯何处无奇观,天涯何处无甘泉”,由此产生了“天涯何处无甘泉”的雅称。

黄光山北寺

黄光山的北寺佛像

惠来县黄光山北幸。位于惠来县西北部,距县城17.3公里,西溪镇芦洋村与曲溪村之间的山区。原名“黄藤岗”,曾名“黄庭岗”,后改名“黄光山”。清三年(1 9 1 1),桂月(农历八月)碑文为“黄光山”,1997年更名为“黄光山北居士”。相传唐代高僧大典曾游历于此,浏览南山风光,把脉灵脉。山前环绕着两个大坑,溪水绕着它们流了十里,看起来像两条成双成对的龙。桂山和佘山位于西江的一侧,大小狮子山和香山位于东健的东侧。群山之间有一座“卧虎石”。相传在古代,浇水是“虎形”的。山脚下有一个“鼓池”。池水清而深,光如礁石,终年不竭。在青山绿水的静谧中,有一池碧水。相传曾有七位仙女下凡在此沐浴,故称“仙女瑶池”,至今仍是“仙女浴缸”的古迹。还传说八仙吕洞宾曾骑着五彩祥云到此赏景,留下了陆仙翁的脚印,称为“仙脚印”。站在山顶上,你可以看到惠(来)、鲁(丰)、朝(阳)、浦(宁)、解(阳)五个县。俯瞰南海,大海波澜壮阔,海天一色。寺内有明代铜钱、圣旨牌、摩崖石刻等珍贵文物。庙前有一片宽阔的场地,是清代易慧习武的场所。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宣德古寺也被用作中国地下活动的基地。佛光大佛建于1997年,莲花座高2.08米,大佛高21.34米,总重量3200吨,造价300多万元。佛像造型生动逼真,为广东之最,被誉为“粤东第一佛”。2004年,布谷寺被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命名为“广东省委文明宗教活动场所”。5438年6月+2005年10月,应惠来县佛教协会和寺内僧人的邀请,南华寺住持讲经,郑达和尚正式由布科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