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详细介绍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之一,有不同的自名,如苏诺、那苏、武罗、米萨坡、撒尼、阿希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其分布形式为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魏初、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和六盘水。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为7762286人。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种方言。有一种表意文字,历史上称之为胶囊文字,有人认为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了四川省《彝文规范化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化彝文字,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投入使用。
彝族是古代羌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六七千年前,生活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八方发展,其中一支游到了祖国的西南方。三千多年前,这个游向西南的古羌人,在祖国西南形成了“六夷”、“七羌”、“九边”,即史书中经常出现的所谓“宋岳夷”、“青羌”、“辱昆”、“劳浸”、“Mimo”。当古羌人游向西南时,西南已经有了两个古老的民族——白普民族和百越民族。古羌人到西南后,了解到白濮、百越长期杂居融合,吸收了白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燕(普)的融合发展为今人的融合。从汉代到六朝,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老挝人”,有时“老挝人”与“普人”并列。
自隋唐以来,彝族先民中就有乌蛮和白蛮之分。乌蛮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来,而白蛮主要由老、普等民族组成,并与其他民族融合。
彝族先民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活动一度遍布滇、川、黔三省的中心地带和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区域应该是毗邻三省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长期维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西汉前后,彝族先民社会出现了游牧部落和定居农业部落的分裂。从东汉到魏晋,一批彝族先民不断分化,表明昆明部落在征服普等部落的基础上,已基本完成了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的过渡。
20世纪30年代,蒙社赵统一了六赵,云南彝族、白族先民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统治范围达到滇东、黔西、川南,基本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崩溃并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的灭亡。在宋朝的三百多年里,戎(宜宾)、陆()和李(汉源)等地的彝族先民处于宋朝与大理政权的斗争中,奴隶经济相对繁荣。与此相适应,奴隶生产关系出现了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局面。
蒙古蒙古蒙古汗第三年(1253),蒙古骑兵从四川分三路攻滇,经过彝区,导致分裂的彝区形成松散的反蒙联盟,开始统一在罗罗人名下。相应地,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当地彝族的争夺,发展成为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职位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从1263到1287,岳西、西昌、平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建立了易土司。
明朝276年间,土地横跨水西(大方)、武宣(威宁)、乌蒙(昭通)、芒布(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平山)、建昌(西昌)等彝族土司(墨子)。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雍时期,清朝在彝族地区实行“改土为流”政策,沉重打击了土司、穆图和奴隶主势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地区较快地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社会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前,包括云南大部分地区、贵州部分地区和广西全部彝族地区在内,以土地个人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剥削佃农的主要方式。此外,佃农普遍受到额外劳动的剥削,雇工剥削和高利贷也很普遍。有些地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在“改土为流”的过程中,仍然保留了土司,或者保留了大量的土著和中小奴隶主,所以向封建主义的过渡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乾隆初年,贵州威宁的彝族还是“半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们所属的民族还保留着部分农奴的特征。虽然奴隶主的剥削主要是实物地租,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奴隶制的痕迹。当时云南武定、禄劝、红河南岸等地还保存着不少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经取代了地主经济。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根茎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板锄等。高原地区人口稀少,饲草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主要饲养牛、马、猪、羊。山林资源和山货资源十分丰富。河湖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和水产品。狩猎、采集药材、菌类和捕鱼成为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存在,主要采取定期集市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彝族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特别是在居民区,用少量的牲畜、谷物和山货换取针、线、盐等生活必需品。“以经商为耻”的观念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在彝族人的观念里,牛羊是最值钱的东西,是衡量贫富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能不能做到,强弱的标准。拥有一百只牛羊是普通彝族人的追求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彝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钢铁、生铁、煤炭、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轻重工业,形成了国家工业队伍。云南个旧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企业,黔西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已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到处都修起了高速公路,成昆、贵昆的铁路干线也经过了彝族地区。政府还在各地建立了一些贸易组织和集市,极大地发展了商品经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搞活经济的政策,彝族的城乡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彝族人创办的企业和商人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受到严重影响。
文化和艺术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悠久多彩的民族文化。记录各地彝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稿很多,现已发现数千种,并陆续翻译、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等。还有一些彝族铜铸件,铭文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学方面,易的著作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彝族普遍采用夏历。近年来,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使用的是十月历。
彝族人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传统曲调,如爬山、进门、迎客、吃酒、结婚、丧等。曲调有的有固定词,有的没有,都是即兴作词。民歌分男声和女声,地方民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子、三弦、编钟、铜鼓、大平鼓等。彝族舞蹈也有自己的特点,可分为群舞和独舞两种,多为群舞,如“舞歌”、“舞乐”、“月上舞”、“歌舞”、“锅庄舞”等。欢快的动作和强烈的节奏感通常伴随着长笛、秦越和三弦。
彝族传统工艺美术包括漆画、刺绣、银器、雕塑和绘画。漆画主要应用于碗、盘、壶、杯、甲、护腕、盾、箭筒、马鞍、笼头、秦越、口弦等,颜色以黑、红、黄三为主。刺绣是彝族妇女的拿手好戏,常绣在头巾、鞋子、袖子、裙子、裤腿、背带、烟袋、腰带等上面。
社会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在凉山和黔西地区,男子一般穿黑色窄袖直角衫和打褶阔腿裤,有些地区则穿小脚裤,头前正中留一小绺长发,右边打一个钳形结。女性多保留民族特色,一般包成发髻,有腰有带;有些地方的女人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出门都穿jerva。首饰包括耳环、手镯、戒指、领花等。它们大多由金、银和玉制成。
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是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其次是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肉类主要包括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他们喜欢被切成大块(拳头大小)来烹饪,汉族人称之为“脱脱肉”。大小凉山和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吃马肉、青蛙和蛇。彝族人喜欢吃酸辣,嗜酒如命,所以有以酒待客的礼仪。酒是解决各种纠纷、交友、婚丧嫁娶等场合必不可少的。
彝族的房屋结构在部分地区与周边汉族相同,凉山彝族的房屋多采用石板屋顶和土墙。在广西和云南东部的彝族地区,有形似“甘兰”的房屋。
全国各地的彝族都盛行家长制家庭制度,年幼的孩子往往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女性地位低下。遗产在士子中平分,独一无二的事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名,这种习俗在凉山彝族中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夫一妻制是彝族的基本婚姻制度。娶媳妇要更高的彩礼,越桌婚越流行,丈夫去世过户。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仍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部婚姻。历史上彝族大多实行火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沙江沿岸的凉山、云南等地的居民仍有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土葬。
宗教信仰和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拜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对自然的崇拜中,最重要的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人们认为自然界中许多无生命的东西都附着有精灵。一个家族中祖先留下的所有东西,如衣服、珠宝、银器、器皿等,都可以附上精灵“吉尔”,被认为具有保护家族的魔力。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长期传入彝族地区。清朝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天主教和基督教于19年底传入彝族地区。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师会、秘枝节、歌舞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夏历的6月24日或6月25日。每逢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玩牲畜,献灵牌,跳舞,唱歌,赛马,摔跤。晚上,我们举着火把,绕着房子和田野走,然后聚在一起点燃篝火,跳舞。
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特殊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把自己信仰的图腾当作自己氏族的象征,甚至把它当作自己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彝族崇拜老虎源于这一古老的图腾信仰。
据彝族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创世之初,神遣五子造天。天空造出来后,用闪电来测试天空。结果天崩地裂。什么可以用来补天?众神认为老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于是派了五个儿子去制服老虎,然后用老虎的一根大骨头作为天竺的支撑,这样天就稳定了。他们还以虎头为天头,虎尾为地尾,虎鼻为天鼻,虎耳为天耳,左眼为太阳,右眼为月亮,虎须为阳光,虎牙为星辰,虎油为云,虎气为雾,虎心为天心胆,虎肚为海,虎血为海水,大肠为河流
黑虎氏族是彝族的古老祖先,其最大特点是崇拜黑虎,即以黑虎为图腾,一直保持至今。彝族人称老虎为罗,很多地方的彝族还自称罗罗,意为虎族。他们认为他们是一个老虎的国家,他们每年都庆祝老虎节,从农历正月初八接虎祖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送虎祖结束。在虎节期间,所有的人* * *都很高兴,跳虎笙和祭祀虎祖先,以祈求好运和消除灾难。当他们举行祭祖仪式时,他们用画有老虎头的瓢来象征他们的祖先。
许多彝族人认为自己是老虎人。有些村里还流传着“人死虎亡,虎死花亡”的说法。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意味着他们是老虎的后代。男人自称罗罗普或罗婆,意为雄虎;女人自称拉玛,意思是母老虎。彝族人以前是火葬的,他们认为火葬后可以回到祖先身边当老虎。彝族聚居的地方有很多叫老虎的山丘、溪流、村落,因为老虎生活居住的地方都要以老虎命名。
老虎被中国人视为兽中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尊为原始图腾,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因为老虎被认为是他们的祖先,一些彝族人在神社里崇拜他们的祖先精神。大门上挂着虎形的神灵辟邪,墙上挂着虎图腾,村口摆着虎形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是他们心中最有效、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知足、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人,家人的幸福都放在虎神的保护之下。
/ch-shaoshu/index 52-1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