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庙会是在祭祀祠堂的地方举行的聚会、祭神、娱乐、购物等活动。中国庙会是从古代庄严的祠堂祭祀、社会祭祀和民间信仰中诞生的。
寺庙在古代是祭祖的地方。据《礼记·曲礼》记载,黄帝、、尧、舜、禹、文王、等历代帝王,凡是为人民建功立业的,都要祭祀。寺庙的大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太庙制度是皇帝七庙,王子五庙,医生三庙,学者一庙。庶人不允许有寺庙。祠堂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社会祭祀是中国庙会的主要来源。在古代,人类处于婴儿期,生产力极低。原始先民无法理解和反抗人类的生死和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只能幻想借助超自然力量支配它,从而创造出各种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变为农耕时,土地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于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驱鬼除疫的祭祀活动应运而生。
“社”是指古代的土地神。《说文解字》:“社者,地主也。社会主义者,土地之王。”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大辩论》第一卷序言中这样描述“社会”:“社会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人,有不同的社会...农村祭神的节日,迎神的庙会,拜顶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周朝时,王姓厉奢,号太奢,自立为。诸侯为民立社,谓之国社,为己立社,谓之侯社。25个家族的人在里和里建立了自己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被称为人民俱乐部或李俱乐部。当人们向社会神灵祈求风调雨顺时,他们会举行社会祭祀。祭祀上帝时,舞蹈和音乐总是不可或缺的。《李周·官纯》:“乐变六次,则诸神皆降,可得礼;若乐变八次,则土显(与土地神同),可得而礼;乐若九变,人鬼可得,有礼矣。”这无疑会对后来庙会上的祭神、娱神甚至娱人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商周时期,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早期的庙会只是一种盛大的祭祀活动。汉代以后,该庙逐渐成为祭祀鬼神的场所,也常被用来封禅、追悼建功立业的英雄。这实际上反映了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演变过程。
庙会的发展与演变
庙会在庙会或特定的日期举行,通常在寺庙内或寺庙附近。后来,一些人把神像抬出寺庙,在寺庙里参观,这就是所谓的神会。它是人们崇拜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市场交易活动。这时,庙会也被称为“庙会”,成为中国市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与集市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祭神、交流感情、交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庙会增加了娱乐活动。
到了汉代,佛教传入中国,道教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中的为人种交神的活动已经与佛道结合,其活动逐渐从乡村社区转向佛寺、道观。佛教、道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各种民间组织也主动去开会、招待。所以寺庙和道观逐渐成为以宗教活动为基础的群众集会场所。在庙会活动中,佛教和道教或相互竞争,或相互渗透,丰富了庙会文化。
南北朝时期,寺庙和市场已经有所接触,但此时寺庙和市场的关系并不密切。
毕竟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时期,尤其是随着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释道并存,进入鼎盛时期。庙会活动从祭祀、娱神逐渐发展到娱人,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佛教和道教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和道观,以争取信徒和吸引群众,从而促进了庙会的繁荣。此时的寺庙、平台、神社、宫殿、庙宇、寺庙等宗教建筑十分密集,龙王庙、天业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观音寺、山神庙、河神庙、王宇庙、圣母庙、二郎庙等寺庙不计其数。这些为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庙会应运而生。虽然这一时期庙会的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局面,但就庙会活动而言,仍以祭祀神灵为主,而在民间商贸方面相对薄弱。
明清乃至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和完善的时期。明代庙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行会”(“行会”和“办事处”)的兴起,使庙会更加有序,如全国各地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人士所建的“山、山行会”。
如今,庙会再次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除寺庙外,也在公园、广场等开放场所举行,以文化、商贸、娱乐活动为主,宗教活动较少。庙会在中国随处可见。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会、南京王江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黄辉、福建妈祖庙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庙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