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实践课实施方案
思想政治实践课的实施方案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关注社会和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他们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巨大变化和巨大成就,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坚定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
根据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院的相关安排,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采取个人分散考察和小组集体考察两种形式。
四、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
本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主要着眼于调查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阐明服装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文化魅力,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充分认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践。
动词 (verb的缩写)注意事项和要求
1,题目要适合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检查态度要认真,注重实效,保证实习报告的质量。
3、利用好必要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切实做到安全第一,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和练习场所。
第六,绩效考核
对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报告、走访的经历(以书面形式)、社会服务的效果(总结报告、社会评价等)。),提交的报告质量才是标准。基本要求:
1,个人分散执业检查考核要求
本科生假期返校后要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报告。
2、集团集体实习检查考核要求
分组进行调查,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报告。
3、绩效评估
考试课程:100%系统
4.报告要求
报告内容正确,文献丰富可靠,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调查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现实意义。
5.将检验材料存档
思想政治处对提交的考察材料进行等级评定后分类归档,特别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
七、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察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实践考察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要求学生填写《江西服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对分组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小组活动方案(包括主题、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人员、可行措施、有利条件等。)须以小组为单位向指导老师提交,经指导老师批准后方可开展小组活动。
2.集体合作的有力证明(标志性照片、门票、门票等。集体实践活动的)应在提交实践报告时提交,证明实践报告是集体合作的成果。
八。指导教师的责任和工作
1.思想政治处的老师都参加了,“入门”老师负责学生动员和活动安排。
2.每位教师负责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和指导。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课题、活动过程、报告撰写等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要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行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责成老师认真批改所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并给出分数。并从其负责指导和批改的实习报告中按2%的比例推荐和参与优秀实习报告的评奖。
九、参考题目(自选题目)
1,参观爱国基地,调查研究相关问题。
2、参观新农村生产基地,并对“三农”问题进行调查。
3.某地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4、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经济等)。)生产经营调查。
5.某地(乡、县、市)服装业发展调查
6.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参与调查。
7.平安校园与大学生日常规范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8.大学生宿舍活动调查。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学农业”活动。
10.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
11.我院平安校园建设调查。
12,大学生入党动机及党课培训调查。
13.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状况调查。
14,某地(乡、县、市)着力解决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问题的调查。
15.改革开放以来某地(乡、县、市)服装款式变化调查。
16.对某地(乡、县、市)服饰文化发展变化的调查。
17.对某地(区、乡、镇、村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18.对某地(乡镇或村)农民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
19.社区居民闲暇时间控制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思想政治实践课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县教育局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创办特色学校为驱动,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头”的教育理念,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落实“五爱”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1.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德育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具体的学期工作计划、月度工作安排和一系列活动计划。
2.规范德育队伍建设,打造以班主任为首的德育工作骨干,形成“人人重视德育,人人重视德育”的工作局面。
3.日常工作的制度化。完善国旗升降制度、重要节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制度、“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集体”评选制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后进生的转化,定期召开校委会和班组长会议,坚持“两个锻炼”。
4.培养教育,注重实效。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的要求,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使学生文明守纪,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
5.坚持优化教育环境。有计划地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建立健全展示教育活动的德育基地,充分发挥图书、广播、黑板报的作用,有思想教育和学生作品展示的画廊。
6.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各科教师自觉落实学校德育要求,取得成效。开设思想品德课,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7.重视德育科研,制定科研计划,探索学校德育思路,取得一定成果。
8.认真组织和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9、定期开展德育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1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三、工作措施
1,坚持学习,提高素质。
认真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和《国务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方针,巩固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宽德育渠道,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xx精神。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上级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积极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指导实践,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明确职责,调动积极性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必须明确德育工作者的职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人讲德育,人人重视德育”的工作局面,使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要把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放在首位。把落实《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则》作为重点工作,让领导和教师统一认识,一致行动,确立和落实德育目标和工作步骤,明确责任。调动教师积极性,制定班主任职责和考核细则,调动班主任加强德育和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各科老师也要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爱人民、爱学校、爱教师。通过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紧密结合,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形成强大的内化力,实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3.以活动和点评为载体,发现、树立和弘扬典型师德。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实施小学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将3月和9月确立为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注重好学、勤学、苦学的引导,以创建“平安陕西、平安汉中、平安宁强”为主题,开展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等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和道德行为;建立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进一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渠道,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将继续通过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一系列体育、健康和艺术活动,突出活动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5.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抓好以基本行为为规范、基本道德素质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为核心的常规德育。
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7.加强法制教育,定期举办法制报告会和法制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8.加强班级管理,进一步完善《班主任管理条例》和《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继续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建设报纸专栏和展览橱窗,开辟校园走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积极筹备校刊,定期出版。
(3)继续做好校园广播,多开设栏目,提高广播质量,组建小型校园记者团。
(4)建设好校园网,搭建教职员工教育教学交流平台,加大学校宣传力度。
第三条思想政治实践课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以“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为宗旨的班级德育管理体系,推进班级德育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公民道德和政治素质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等。努力探索班级德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二、道德教育的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祖国的疆域、自然环境、资源,《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健康心理素质的内容以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2.行为目标:能尊重和爱护国家象征,如国旗、国徽,用守则、规范和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能照顾好自己,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公益活动,知法守法,具有初步的判断是非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热爱祖国建设的成就。有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热情,诚实,热爱父母,同学,他人和集体。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加强建国60年来伟大成就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献身祖国、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2.思想教育:以当地历史、人文景观、家乡变迁为内容的热爱家乡教育;热爱班级,热爱学校,正确对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尊重、关心、团结集体成员,有团队精神、文明言行、知行合一等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劳动实践和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根据文化名人的成长经历,教育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进行辨别美丑、善恶、是非能力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3.德育: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
4.法纪教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与学生有关的法律规定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敬畏法律,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5.心理教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标准的教育:自尊、自爱、诚实、勇敢、正面教育;在与老师、同学的正常交往中进行人际教育;公平客观地培养和教育学生自身的能力。
6.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感恩社会,接纳自己。
7.环保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爬花木,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爱护生物,与周围生活和谐相处。
8.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正确使用电器和燃气,不在有安全隐患的场所玩游戏,遇到紧急情况时正确拨打各类急救电话,户外旅游时具备安全意识和急救常识。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师德师风观念,强化师德体验。班主任要增强为人师表的意识,要有人格魅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亲和力好,感染力强,有创造力,有发展性。用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树立榜样。
2.建立班级交流平台和网页。设置学校文件、法律规则、班级日志、学生留言、学生成绩记录、活动安排、竞赛结果、获奖名单、外校经验、我校经验、论文、案例、法律世界、站务代理、师生交心、班主任留言、班主任工作方法交流平台等栏目。
3.参加“庆祝教师节”、学校规章制度、守则、规范教育、读书演讲比赛、综合知识竞赛、优秀主题班会竞赛及观摩、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广播锻炼大赛、书法绘画大赛庆祝六一、元旦,利用五四、七一,
4.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艺术。多关心和爱护学生,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冷漠、生涩、生硬、挖苦学生的现象发生,杜绝语言暴力,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随意停课学生,禁止对学生家长使用训斥性语言。促进班级形成勤学苦练的班风。
5.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鼓励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善于发现激活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6.在班级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结合学校“五校”开展活动,通过班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7、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教育,定期进行法制纪律宣传和案例分析教育,把学生的违纪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聘请心理教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良好的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促进学生的学习。
8、利用班会、黑板报、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教育。。
9、建立班级德育网络,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综合网络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访谈等多种渠道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诉求,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品德状况和行为表现。拓展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增强责任感和英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