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应该如何管理?
历时15天的15亚运会接近尾声。在卡塔尔多哈,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官员和国际体育组织代表高度评价了本届亚运会取得的成绩。不言而喻,这成功的背后,有无数人数年的努力,包括一个临时特殊群体的无私奉献。这个群体是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各行各业的大量志愿者,他们在亚运会期间日夜无处不在。可以说,他们热情的服务和大力的帮助,从根本上保证了整个亚运会的正常运行,是亚运会成功举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哈组委会三年前开始招募志愿者。原计划征集16000名志愿者。结果有3万多人踊跃报名,其中包括来自25个国家的约2.5万人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最后组委会面试19000人,实际招聘23700多人。据说决赛阶段组委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每周面试600多人!
组委会在招募计划中明确表示,所有参与亚运会服务的志愿者将获得:志愿服务纪念证书一份;针对不同服务区域的店铺折扣卡进行专业培训;一套大会制服;工作期间免费零食/饮料;国际交流经验;参加亚洲体育赛事的永久记忆;参观亚运村的机会;开幕式彩排门票;亚运会闭幕后,所有志愿者的名字被刻在多哈体育城的志愿者纪念碑上。
在组委会的号召下,所有志愿者都热心为亚运会做贡献。正如阿鲁拉·纳伊克(印度志愿者)在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55438+05多哈亚运村开村仪式上代表全体志愿者发言时所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大家一起工作,遇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这种工作令人兴奋。”
据组委会亚运会中期统计,本届亚运会有5648名志愿者来自卡塔尔,其余来自埃及(2865人)、印度(5537人)、约旦(1.008人)、尼泊尔(789人)、巴基斯坦(1.085人)、巴基斯坦。随着亚运会的推进,志愿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变化。
在记者工作的主新闻中心新闻服务部,有一群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志愿者,他们每天三班倒(07:00-15:00,15:00-23:00,23:00-07:00)。其中,来自苏丹的阿里·纳迪姆(Ali Nadeem)是一名土木建筑师。他每天早上6点开始工作,下班后做7个小时的志愿者。Hana Frangi,五个孩子的巴勒斯坦母亲。最小的女儿今年才4岁,最大的16岁。早上她忙着送孩子上学和做家务,下午3点到11点上班。对她来说,参加志愿服务极大地改变了她的日常生活。来自巴基斯坦的Afse Shahin Youssef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志愿者。他参加了2005年6月5日至2月在多哈举行的第三届西亚运动会。他非常希望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顶级”志愿者,并已开始关注BOCOG何时开始通过互联网招募国际志愿者。
主新闻中心的新闻工作区还有8名来自菲律宾的女性志愿者,都是家庭主妇。他们还按照组委会的安排,每天工作7个小时,主要看管工作区内提供大会即时信息的40台电脑,随时帮忙解决问题。但他们表示,这里的工作并不累,因为这些包含会议信息数据库的电脑似乎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从开业至今一直运行良好。
此外,大批志愿者活跃在运动员村和亚运会场馆。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国家奥委会的工作人员,如哈萨克斯坦奥委会的埃苏鲁·阿纳别科亚,越南奥委会的助理诺科·坦恩·努延,阿联酋奥委会志愿者委员会的成员阿巴德·萨赫布。Anna Bekkoja作为志愿者来到多哈,目的很明确——为2011哈萨克斯坦举办亚冬会积累经验。她认为多哈亚运会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安娜·贝可佳平时喜欢打网球,业余时间做兼职英语老师。目前,她是国际关系与法律系的大四学生。Noko Tarn Nuyeen三次来到多哈参加志愿者培训。她说,她特别喜欢亚运村,很高兴能亲自参加这么重大的体育赛事。她喜欢运动。我是越南的全国游泳冠军。阿巴德·萨赫布是迪拜的一名体育老师。他说,“服务社会的工作吸引着我。我在这里尽一切努力让运动员感到舒适,就像在家里一样。”
33岁的卡塔尔人Jodanian Suliman Tabit是一名数据录入员。通过这次为亚运会服务的经历,他希望有机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就为了这个,”他说,“希望卡塔尔未来能举办更多大型活动!”塔比特的同胞易卜拉欣·拉德瓦恩是卡塔尔石油公司的化学工程师,也是亚运村住宿接待中心的志愿者。他说自己参加这个比赛是因为想“从内部接近亚运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结交新朋友。”
Luke Raj Devcota是一名来自尼泊尔的银行职员,也是亚运村报纸《流沙》的志愿者。他自豪地说,“我很高兴能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接触,带着我的作品采访他们。”他的朋友奈尔·巴哈·巴拉米也是尼泊尔人,在亚运村后勤部门负责迎送。这位排球迷和足球迷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很简单:“你可以看到所有的球员。”
希德·阿里是巴基斯坦人,也是一名狂热的空手道爱好者。亚运会开幕前,他被分配到亚运村礼包配送中心工作。当记者问他最喜欢哪项运动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空手道。他说他有三个女儿,都是空手道黑带高手,他自己也只达到茶带水平。用他的话说,“我们是标准的空手道世家!”虽然他在亚运村工作的时间很短,但当他谈到有机会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朋友时,他非常兴奋。
基于往年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尤其是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经验,认真组织和管理志愿者已成为历届赛事主办方的学问。现在,每年的65438+2月5日被定为“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正好是多哈亚运会开幕的第5天。世界各地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人们将通过自己的节日,为国际体育事业服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以更大的热情为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发展服务。
第二,所有的人都将成为志愿者。
19年10月19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京外志愿者招募工作在北京启动。作为刚从多哈亚运会归来的志愿者代表,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郭在仪式上分享了自己在多哈的志愿服务经历。
多哈亚运会65438+6000多名志愿者中,有50名来自海外,其中12名来自中国。这12名中国志愿者,是从清华大学和第二外国语学院、团市委的工作人员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多哈主要承担语言服务和贵宾接待。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志愿者参加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比赛。而这12名志愿者几乎都是报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队的共青团北京市委国际部部长吴琦说,正因为如此,它成为2008年前中国志愿者的一项重要培训,志愿者们也从10多天的实战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尊重志愿者,让他们有被认可的幸福感。
多哈亚运会上,亚组委聘请了参加过多次奥运会的专业人士组成亚运会组织中的中层骨干队伍。“严密的组织、细致的管理、对志愿者的尊重和人性化的管理是多哈亚运会志愿者工作成功的关键。”吴奇这样评价。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丹丹语言小组为例。一个总经理带两个大主管,大主管带两三个小主管,直接负责管理志愿者。每天语言服务志愿者做了什么都有记录,由小主管收集,向上反馈。大主管还会每天穿梭于场馆之间,检查志愿者的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这种树状的管理结构,使得志愿者的组织非常细致,责任落实到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张丹丹说。
来自清华大学的志愿者梁表示,在多哈的10天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志愿者受到了尊重。梁是中国网球公开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志愿者。
"组织者在许多细节上都考虑到了志愿者."梁说,志愿者的制服和证件与正式聘用的员工是一样的。每个志愿者可以得到四套制服,负责贵宾接待的志愿者也有西装、领带、衬衫和袜子。在设计制服时,也充分考虑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如女性志愿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制服是裤子还是裙子,棒球帽还是头巾。
每天早上登记入住时,志愿者可以获得一些小纪念品,如徽章、手镯、当晚的门票等。每天下班,都会给我几块糖;志愿者还可以免费享用为运动员提供的各种饮品;虽然多哈的公共交通很成问题,但专门为亚运会准备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及每天为志愿者准备的打车券,足以说明主办方的细心。65438年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主办方还为每个场馆的志愿者准备了一个大蛋糕...每一个细节都让志愿者感受到了主办方的诚意。
“他们用专业的管理体现服务水平,用‘心’对待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有一种被关心、被认可的幸福感,激励着我去努力。”梁肃会说。
愿意做小事,对任何问题都不能说不。
在多哈逗留期间,志愿者张博在一家酒店的接待处工作时,发现一名韩国记者正焦急地用韩语与对方通话。张博听懂了其中一个单词,因为这恰好是他第二天要去工作的地方,所以张博抄了一张路线图给他。这位韩国记者激动地拥抱了张博。
张博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精通英语,但两天前当他抵达多哈时,他无法与他人交流。经过几天的努力,我逐渐理解了当地人说的英语。
像张博一样,许多志愿者提到了语言问题。“由此,我想起了北京奥运会。奥运会是一项国际比赛。如何充分挖掘国内外语人才和海外志愿者的资源,更好地服务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清华大学志愿者钱说。
从多哈回来后,志愿者们发现,做一个有热情、有技能的志愿者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独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钱在多哈时,主要负责举重比赛场馆的贵宾接待工作。从赛场入口到礼宾席,50多米的距离被分成了三段,每个志愿者只需要陪同一小段。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不能以简单的心态去对待。”钱说,有一次,他引导一位贵宾观看一场举重比赛,却问他昨天的网球比赛结果如何。这时,钱想起了《多哈志愿者培训手册》中的一句话:“做一名志愿者,你不能对任何问题说‘不’,而要努力寻找答案。”虽然钱不知道比赛结果,但他发现有一个咨询台可以查询所有比赛结果。他立即打印出比赛的详细结果,并提供给贵宾。
几乎所有的12志愿者都报名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其他申请人,他们的建议是愿意做小事,愿意奉献,用专业的态度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学会微笑,让北京微笑在每个角落。
“在多哈,无论是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门口的保安,每一张陌生的脸都带着友好的微笑,这让志愿者们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工作。”梁肃会说。
吴琦告诉记者,多哈的志愿者组织工作只有三年时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全社会的人心,值得借鉴。
在多哈,很多公共场所和当地人的私家车上都有这样的标语:“我们都是卡塔尔。”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极大地激发了卡塔尔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意识:你不必脱下白袍穿上制服,你不必辞掉工作来到球场,但你依然可以用你的微笑和热情为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志愿者赵说,多哈的这种做法值得北京学习。在很多刚到北京的外地人眼里,北京的交通路线是那么的复杂和陌生。因此,有必要大力宣传国家志愿者的意识,动员更多的公民组成有潜力的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文娇说:“中国人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感情。通常,当我们走在北京街头时,我们肯定不会对一个外国人说,'你好,欢迎来到北京!'现在,我们常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我认为北京的微笑应该来自城市的每个角落。"
“毫无疑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对中国志愿服务精神的全方位考验。对于中国来说,奥运会收获的不仅仅是金牌和奥运基础设施,还包括无形志愿服务意识的普及。”钱说:“包括海外志愿者在内,北京奥运会将有65438万志愿者。但65438+万毕竟是个有限的数字。如果每个人都有志愿服务意识,那力量将是无穷的。”
第三,大型运动会带来的成功经验和思考
启示1“国际智慧”为我所用,无疑是成功之道。
智库展现巨大力量
在人力资源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卡塔尔用雄厚的资金聘请了世界一流的专业人士为其服务,并成功举办了一届亚运会。用“国际智慧”于我,无疑是多哈亚运会的成功。
从开闭幕式的主创人员到运动员村餐厅的服务人员,从新闻中心的媒体经理到体育场安保,多哈亚运会的工作人员来自世界各个角落。
Al Naggar是多哈亚运会组委会运行指挥中心的总经理,这是赛时组委会的最高决策层。他说:“这里很多人都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工作过。他们知道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遇到问题后如何解决。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很多来多哈的运动员和记者都觉得“人性化”服务是本届亚运会组织工作的一大亮点。“这要归功于我们游戏服务部的一位同事,他参加了前几届亚运会,把一些经验和教训传给了多哈。”纳加尔的助手、澳大利亚人珍妮·泰格说。
作为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魏纪中见证了多哈亚运会的整个筹备过程。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经验丰富的“多国部队”,多哈才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效率。
多哈亚组委副总干事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表示,虽然组委会雇佣了大量外国人,但所有部门的最高领导人都是卡塔尔人,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都掌握在他们手中。他说:“他们只负责提供专业的技术建议,而我们负责决策。”
“提建议的人不出钱,只从如何办好亚运会的角度出发,管钱的人抱着‘只要你的建议好,我出钱’的态度。”魏纪中说,这种管理和运行分离的组织结构使多哈亚运会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标准。“当然,这也要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上。”
多哈亚运会的“拿来主义”不仅体现在其组织团队的构成上,还体现在具体的筹备工作上。艾哈迈德说,多哈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开放亚运会”的理念,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面向国际招标,做到每个方面都是最佳选择。
历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都有一套信息系统,为媒体和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比赛日程、比赛信息、运动员简介、赛事回顾与预览、新闻发布会报道、新闻公告、新闻稿等信息。本届亚运会的信息系统因其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而受到媒体的广泛好评。来自印度的记者阿贾布说,就时效性和丰富性而言,本届亚运会的信息系统并不逊色于雅典奥运会。
艾哈迈德表示,这并不奇怪,因为雅典奥运会和多哈亚运会的信息系统都是由全球知名的体育信息服务商Infostrada运营的。此外,多哈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形象景观工程,甚至主新闻中心的保洁都是通过招标承包给各相关领域的专业公司。
有人说多哈开创了“我花钱,你办事”的新模式。魏纪中说,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毕竟“国情”不同,但他表示,多哈的开放态度值得未来奥运会和亚运会的主办城市学习。
启示二多哈亚运会提供了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案例
每个细节都很重要。
由于多哈亚运会组委会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有组织大型比赛的经验,所以本届亚运会的“软件”服务相当标准,体现在很多细节上,确实体现了他们的细心。"
一位采访过多次奥运会和亚运会的老摄影记者对场馆赞不绝口。他说,过去一些大型活动的场馆灯光条件是不一样的。每换一个场地,他都要调整相机的光圈、色温等技术参数,多哈所有场地的色温、光线都处于最佳状态,让人拍出最好的照片。“这个细节真的说明主办方很专业。”
但是,光有黄金是不够的,人无完人。多哈亚运会还有一些细节上的疏漏,注定成为永久的遗憾。
2月1日亚运会开幕当天,多辆载有记者前往开幕式现场——哈利法体育场的班车因司机迷路而晚点。来自菲律宾的司机罗格告诉记者,由于卡塔尔当地人力资源短缺,为亚运会启动班车的6000名司机大部分是从国外招聘的。上岗前,大家都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相关培训,但亚运会的公交线路有40多条,大家只熟悉自己负责的公交线路。开幕式当天,他们被临时抽调跑主新闻中心到哈利法体育场的路线,所以迷路“没什么奇怪的”。
亚运会开幕前,有记者问组委会,如果开幕当天下雨怎么办,组委会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没有成功。平均一年只下8次雨的多哈在1突然下起了大雨,严重影响了开幕式的完整性,很多空中表演被迫取消。更有甚者,多哈对自己的交通过于自信,没有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导致许多贵宾在开幕式后等待大巴返回酒店。
“这说明组委会缺乏应急预案。”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魏纪中说。他认为这些应该算是不小的工作失误。
魏纪中建议,如果有人能把历届运动会发生的危机案例整理出来,对未来运动会的组织者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你对别人犯的错误有所防范,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细节上的瑕疵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整个事情的评价和判断,有时甚至会让无数的努力付之东流。多哈亚运会提供了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好案例,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借鉴。
启示三尊重和细致的考虑是志愿者工作的保证。
所有人都是志愿者。
记者通过亲身经历和采访了解到,本届亚运会的志愿者工作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值得借鉴。
多哈亚运会组委会人力资源部志愿者项目经理哈立德先生表示,三年前他接手志愿者项目时,非常担心志愿者的招募问题。但经过三年的筹备,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最终录取了16000多名志愿者。
作为北京团市委派出的志愿者,北京团市委国际联络部部长吴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学生文娇等10名大学生亲身参与多哈亚运会志愿服务10多天,得到了很多启示。
首先,管理人性化。志愿者每天有上下午两班可供选择。考虑到志愿者的辛苦和强度,组委会还安排志愿者在服务期间轮流。
文娇认为,北京奥运会期间,大学生8月份放假,不存在时间冲突。但对于大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志愿者来说,时间上是否灵活,才是他们是否愿意参与志愿者的关键。
其次,尊重和激励志愿者。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梁表示,在多哈的十多天里,最大的感受是志愿者受到了尊重。“当我们穿着志愿者的衣服在路边等出租车时,当地人经常会停下来接我们,感谢我们的国家。这让我们很感动。”
65438+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亚运会几乎所有场馆都为志愿者举行了小型庆祝活动,以表达对志愿者的慰问和对给他们送蛋糕的感谢。当北京大学生志愿者结束最后一天的工作即将回国时,亚组委志愿者中心的工作人员再次与他们见面,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安排了半岛电视台的采访。
志愿者每天做的服务工作很琐碎,有时甚至很枯燥。在志愿者管理方面,多哈组委会经常采取激励措施。比如志愿者每天报到的时候,会送他一个徽章、手镯,甚至吉祥物。这些小事虽然不值钱,但却让志愿者们在繁杂的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另外,志愿者的岗位每天都不一样,避免了志愿者重复劳动之类的感觉。
三是组织严密,管理细致。亚运会组委会聘请了参加过多次奥运会的各国人士,组成了组织亚运会的中层骨干队伍。在许多有奥运会经验的人的领导下,亚运会的组织和发展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多哈亚运会组委会还动员了潜在的志愿者——多哈居民。在多哈,你经常可以看到当地私家车的车窗上写着阿拉伯语:“我们都是卡塔尔。”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极大地激发了卡塔尔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意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赵表示,多哈的这种做法值得北京学习。在很多刚到北京的外地人眼里,北京的交通路线是那么的空旷和陌生。因此,需要大力深入宣传全民参与和服务意识,形成潜在的志愿者“突击兵”。
针对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北京团市委国际联络部部长吴琦认为,多哈亚组委对志愿者的尊重和体贴是志愿者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这些理念和做法值得北京奥运会认真学习和借鉴。
五、管理志愿者的科学机制
志愿者是奥运会中最大的群体,其人数甚至超过了运动员、教练、记者和官员的总和。历届奥运会的经验表明,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奥运会就无法有序开展。成功的组织、最好的工作人员和最好的志愿者被雅典奥组委新闻总监尼科斯·科斯塔斯誉为奥运会成功的“三大法宝”。
建立科学的志愿者管理机制
执行副主席李告诉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超过10万的核心志愿者。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赛时提供高质量的志愿者服务
此前,BOCOG和奥运志愿者协调工作组建立了统一的奥运志愿者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依靠高校、企事业单位,同时充分依靠政府的力量完成志愿者的日常管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将与奥运会的运行机制保持一致。奥运会期间,志愿者将在各个场馆围绕赛事开展工作。”李对说道。
提供志愿服务也会有争议。
自2000年毕业以来,艾丰已经多次担任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很多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做志愿者?艾丰回答说:“在这三年的志愿服务中,我从未感到被需要、被尊重和快乐。”
通过志愿活动,许多志愿者实现了自我价值,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道德感促使的活动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纠纷。因为志愿者提供的是免费劳动,无论是与服务对象还是与志愿服务机构,都不能形成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如果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处理起来会非常困难。
据北京市志愿者协会统计,志愿者的社会支持度仍有待提高,9%的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歧视。除了把志愿者当成廉价劳动力,在一些志愿服务领域,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会有法律保护权益。
BOCOG透露,奥运会期间,除了65438万名志愿者外,还将有30万名城市志愿者在场馆周边重点区域和旅游、商业等岗位提供志愿服务。此外,还将有一百多万名社会志愿者,结合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平安北京城等工作,在社区、乡村开展日常志愿服务。
如何为如此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提供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保障,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记者发现,就在招聘仪式前三天,65438+10月16,《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送审稿)》开始在北京市政府法制办网站上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的定义和领域、城市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活动的引导和规范、各项促进和保障措施等。此举似乎传达了一个信号,即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将得到特殊的法律保护。
在《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送审稿)》中,记者隐约找到了目前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条例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定义和领域、城市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和规范以及各项促进和保障措施。同时规定,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公布志愿服务项目的完整信息,并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进行必要的告知和说明。根据规定,北京市还将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面向社会筹集资金,为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志愿服务经费应当用于志愿服务,其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社会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此外,条例规定,志愿服务组织在派出志愿者前,应当根据需要为志愿者可能遭受的身体伤害办理相应的保险;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和其他组织在录用公务员、招聘人员和学生时,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志愿服务为名从事营利性活动。志愿者不得向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索取或者变相索取报酬。
据悉,本次征求意见于6月65438+10月31日结束,这是北京市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志愿服务进行规范。此前,山东、广州、南京、杭州等8省8市已经制定了志愿服务相关规定。
65438-0990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志愿者管理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为《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契机。
据透露,中国正在起草的慈善事业促进法草案将包括一个关于志愿服务的单独章节,其中将包括志愿服务的原则,志愿者的登记制度,志愿者登记的条件,登记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者登记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的记录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