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的全文翻译

翻译:

子瞻被贬到了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了一处住所。齐安没有名山,但长江南岸的武昌(今鄂州)群山起伏,幽谷幽深。山上有佛塔和寺庙,西边叫西山寺,东边叫韩熙寺。

背靠山梁,面向山沟,他们隐藏在茂密的松树中,孤独而与世隔绝,看不到车马的喧嚣和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江面平静了,子瞻就拄着拐杖,拿着酒,跨过长江,直奔南山。山里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欢游山玩水。

听到子瞻的到来,他们都微笑着向他打招呼,然后手拉手,悠闲地走上楼梯,直到到达山的尽头。大家都累坏了,就停下来休息,扫掉落叶,坐在草地上,互相举杯,互致问候。心情舒畅的时候,他们甚至忘了回去,经常在山上过夜。因为过着如此安逸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并没有觉得时间过了很久。

不过去西山的话,要从松树和柏树之间穿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狭窄山路,然后会看到一个稍微平坦的地方,游客肯定会在这里休息。人们倚在崎岖的岩石上自娱自乐,在茂密的树荫下休息,俯视滚滚的河水,仰望巍峨的群山,扫视旁边溪流的山谷。风云变幻,山脚下正反景象,都呈现在人们的身边。

平地上有一个破旧的亭子,它的废墟很小,很多游客坐不下。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树,似有百余码之大,似有千尺之高。用刀斧是不可能砍倒它们的。子瞻每次到树下都一整天(无奈地)眯着眼睛看他们。有一天,刮起了暴风雨,其中一棵古树被连根拔起。子瞻趁机把倒下的老树倒下的地方收拾了一下,亭子的地基扩大了。

子瞻和他的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一笑说:“这大概是(上帝)要我们重修亭子的东西吧?”于是大家一起重建了一个新亭。亭子建成后,西山的景色就完整了。子瞻对这件事高兴极了。

从前,我年轻的时候,跟着子瞻到处跑。遇到山就爬山,遇到水就划船。子瞻带头撩起衣服,卷起裤腿,走在我前面。有些地方是达不到的,子瞻总是为此整天郁郁寡欢。有时他一个人游泳,在春石上悠闲地徜徉,采摘树林里的花草,采摘落在山沟里的果实,从小溪里舀水喝。看到他这样的人,往往会把他当成神仙般的人物。

其实世界上有无穷无尽的乐趣,让人感到无忧无虑的东西才是最受欢迎的。而当他满足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什么都换不来的;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惊讶,不自嘲。就像喝酒吃饭一样,各种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填饱肚子。吃了之后,那些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食物)也会变得腐臭。谁会在乎哪个菜对人好,哪个菜对人有害?

只要你心里不觉得丢人,外面不被别人指责,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片山林上(尽情享受)。这也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扩展数据:

本文写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被贬云州,苏轼被贬元丰、宋神宗、黄州三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应永的助手,因为有人指控他写诗诽谤朝廷。然而,他们并不沮丧。苏轼流放黄州的第三年,在三国东吴遗址废弃的九曲亭旧址上重修亭阁。完工后,苏辙被要求写一篇关于亭子的笔记。本文是苏辙为纪念哥哥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其立意非常鲜明,既抓住了建亭的事实特征,又突出了苏轼的思想品格。苏轼迁居黄州而非武昌,所以文章以苏轼游武昌山好为开头,特别指出苏轼之所以在黄州待了三年,是因为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好。这为描写武昌楼阁的建筑做了铺垫,表现出苏轼善于在失意中自得其乐。

然后,通向九曲亭所在地。这是去西山旅游的人的一个景点,有“废亭”。但长期以来,无人管理,古树盘踞,苏轼难以重建。然而,天助他人,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了一棵大树,为重建创造了条件。苏轼如愿以偿,重建了九曲亭。这就详细解释了建亭的过程,含蓄地赞美了建亭之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苏轼得到了最大的快感。

最后详细论述了苏轼对快感的追求是“以慰为乐”和精神满足,不考虑个人功利得失,所以“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委婉地说明了苏轼建亭的目的和他的人生态度,从而赞美了他的道德风范、开放和超脱。

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形势,作者赞扬他哥哥写这篇碑文的思想趣味,确实表现了作者的政治坚定和气度。苏轼曾说苏辙的文章“汪洋一片寂寥之地,有歌有叹之声,其炫耀人杰的精神不可或缺”(《答张文倩书》),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