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院指的三个人是谁?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为都是湖北公安人,历史上被称为“公安三园”。

袁宗道

(1560 ~ 1600)字伯修,称潘宇、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考中状元,选庶吉士,授编审,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与弘道、中路兄弟并称为“三元”。荆州警方。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中考第一名,次年由翰林院编修,颁给庶吉士。复古派鼎盛时期,独推白居易、苏轼,成为* * *安派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五年八月,国子监写满东宫为官,“鸡鸣而入,寒暑不绝”。万历二十八年秋,累死于北京。41岁。光宗继位,为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他既反对仿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为贵”的精神,先后发表两篇论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驳斥了“七子”前后违背文学发展规律,主张抄袭倒退,主张作家要“向学生学习,向文学学习”的谬论。万历二十六年,三元* * *在京西郊郭崇寺发起组织“蒲萄社”,并赋诗抨击“七子”。清新美丽,稳重平和。15年,在东宫为官,“存友简单招待”,“不收他人钱财”。他死后,口袋里只有几块金子,几乎不能下葬。他是22卷本《白素斋集》的作者。他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不像别人,大部分是自发的,真诚的。他的代表作有《谈山一》、《方上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作品和袁宏道一样,内容匮乏,这也是他的创作思想造成的。

极乐寺旅游

高梁桥的水来自西山深处的小溪,流入雨荷河。白练千马,水上稍兴,若罗纹纸。堤在水中,夹两浪,四排绿柳,古叶无数。一棵树的树荫可以遮好几个座位,垂直线有十几尺长。岸北佛寺众多,朱门寺绵延数十里。离树远的地方,是一簇簇的树,树与树之间是稻田。西山如髻,出林出水。极乐寺能上桥三里,小路也不错,马在树荫下。如果张盖。在寺庙前摘几棵松树。松树是新鲜的,绿色的,黄色的,如果把斑点剥掉,可以在七八倍左右。我和黄在业余时间来过这里。玉帝中郎云:“此地小如钱塘苏堤。”李思也同意了。因感叹西湖胜景,梦了很久。我什么时候才能被加冕为六桥下的客人,我会对这种景观产生一种情感上的隔阂!是日,每韵赋一诗。

金仙冠:古代懦夫佩戴的布冠。这是指公务员戴的皇冠。六座桥;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分别叫应波、索兰、望山、堤、东圃、过虹。

闲暇之余,带上两三个朋友,去郊外欣赏一下田园风光,对于不得不在官场混饭吃的袁宗道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关注的重点不是朱门匡殿,而是路上的风景:练千马白练,群山如髻;清丽幽静的景象,或许与钱塘苏堤有些相似,不禁让“身在魏阙,心在林中”的作者为之动容,发出一种“我何时垂入仙关,客串六桥下,暂且忘了这山水?”

袁宏道

简介

(1568 ~ 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教练,袁宗道二哥。字郎于,字无学于,师公与。荆州公安(今湖北)人。

袁宏道一直无心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他是个秀才,但他不想做官,就去拜师读书,周游山川。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游玩,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初到西湖》。他天生热爱自然景观,甚至冒险登临。他曾说:“爱惜身体,爱惜生命,何必游山玩水?”“死在冷石里总比死在床上好。”(开贤寺到黄岩寺的瀑布)在近水攀爬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对文学创作的热情特别高。

一生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接到在北京工作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去北京。他不得不克制自己对旅游的兴趣,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他所在的地方)。第二年,升任国子监助教。这篇文章(满静游记)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出生于湖广公安(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妨碍了他的兴致。文章第一段写了想游泳的苦恼。早春二月,对于北方人来说并不奇怪,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无法忍受的。作者理性地认识了“颜地汉”,但“花节过后,残寒依旧浓”是他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一个“于”字和一个“犹”字相映成趣,形容寒流不肯停歇的情形。那么,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它:“当它被冻结时,就会飞沙走石。”说“寒风”而不是“寒风”是为了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了作者对“野外寒冷”的敏感。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我们不得不“挤在一个房间里,然后出去。”从“每一次风中冒险,我都不知道尝试了多少次,却又无可奈何地返回”来看。

袁中道

(1570-1623)明代文学家。小修小补。湖北警方。“公安派”头目之一,袁宗道和袁宏道的弟弟。16岁秀才,自诩英雄,性格豪爽,爱好交友,读老庄佛学书籍。成年后参加科举考试,几经周折,万历进士。曾获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南京吏部博士。少的是文笔,多的是豪迈。他的哥哥,有个文学名字叫“三元”,也是公安学校的。其性能略逊于弘道。反对复古和模仿,认为文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没有百年不变的文章”;崇尚真理,表达精神。晚年,他针对多俚之弊,提出重精神、重格调的主张。散文是最好的创作方式,游记、日记、书信各有特色。游记描写详细,场面混杂,日记写得精,对后世日记散文有一定影响。他的诗偶尔关心民生疾苦,也写得清新。但诗文思想比较扁平,奖励性回应,时而伤感,艺术创新不够。《薛蝌斋集》20卷,《幽居实录》20卷。

公安学校的文学主张

(1)反对继承,主张变革。公安派的所有人都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仿词食古倾向,他们尖锐地批评了文坛“抄袭成风,众口一词”的现象。袁宗道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源头是“无知而非模仿”(论文)。他们主张文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世代有盛衰,但规律不一致,各极变化,各穷有趣”(袁宏道《肖旭·石秀》),“世道变了,文学也变了;今不必抄古,亦可势也”(袁宏道《与江·》)。不仅是文学内容,形式语言也会发生变化,趋向大众化。这是因为“性情生而有之,万物吐之,必有俚谚”(袁中道《花雪序》)。所以,“古为何要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卑微?”他们进一步主张:“一切词句都是合法的”,“古代人民的法律是可以概括的!”(袁宏道《薛涛亭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2)表达自己的精神,不拘一格。所谓“魂”,就是作家的人格和真情,接近李贽的“童心”。他们认为“从灵魂里来的才是真诗”,而“自然之安几乎不可能,所作所为才叫真人”(袁宏道《箴言后知张有》),然后又强调除非从自己的头脑里流出来,否则是不会写的。所以他们主张“真者诚也。”不真诚,不真诚,就不能打动人。你要“把人说的话,人不能说的话,人不敢说的话说出来”(雷思伟《小比唐集序》),这里面包含着对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歌传统的反抗。他们将创作过程解释为“精神在心中,驻留在环境中。”环境感动,心能承受;心若欲吐,则以腕运之”,而“心若捕捉环境,以腕运心,则精神圆满”(《江映客·我的一生序》)。只要“天下智者,知心无涯,越寻之,不同相异,穷变之,然后于墨与墨之间,人人有真面目”(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文学的创新便可实现。

(3)强调民间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学校非常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把《打枣杆》等民歌叙述为诗,使他“在诗集中眼界开阔、胸襟开阔、宽宏大量”。他认为当时妇孺传唱的《断玉》《打枣杆》等诗“是无知真人所写,故有许多真声”,并加以称赞。这与他们的文学发展观和创新理论有关,对提高那个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扫除王、》(袁中郎传,公安县志),其游记、书信、小品也很有特色,或典雅清新,或活泼幽默,自成一家。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被动地回避世界,描写身边琐碎的事物或自然风光,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创作题材越来越窄。其模仿者“脱口而出,不再循规蹈矩”,“为俚语,为珍馐,为鲁莽”,甚至“狂迷,俗行”(《钱诗话传》)。后人对公安派文学思想的评价是公允的,具有超越其创作实践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