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漫谈
首先,简要介绍五台山佛寺的建立
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关于五台山佛寺的建立,从唐代开始就有很多传说。“东汉论”和“北魏论”是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明朝万历年间,五台山狮子窝寺的真成认为,五台山佛寺的建立始于东汉明帝邀请佘墨腾来华传播佛教,即普遍认为中国最早有佛教。他在《凉录》中说:“汉明帝到西方时,以目见梁青,是文殊菩萨,有阿育王所建佛塔。阿育王,此云亦天竺铁轮之王,能驱鬼神,藏佛舍利于八万四千塔,传严复,五台山为奇。皇帝建庙时,称之为大福灵鹫寺,大福和洪欣。皇帝一开始信佛,所以出名。把感情传递下去。”甄澄说,他的说法源于唐代道士道宣所写的《中国塔寺三宝甘通录》(简称甘通录或甘通传)。由于郑澄的《凉录》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所以东汉五台山建寺的说法也广为流传。但道宣在《甘路童》中是这样描述的:“(五台山)属代州五台县,有五站。台湾是中国最高的,千里眼,山川如掌。台东东南下三十里,有古大富灵鹫寺,东西两道场,佛事齐备。古代传说说是汉明帝建的。”在这里,道宣只说大富的灵鹫寺是“古代传说中的汉明帝所建”,而没有提到摩腾云韵。可见,东汉时期镇城五台山造庙的理论,是一个传说,是一个浪漫。
由·史编撰的《梁青传》是记载五台山佛教史迹最早的专著,故又称《古传》。《古凉传》说:“大浮图寺(即大浮图灵鹫寺)为魏文帝所创。”又云:“梁青寺为魏孝文所建,其佛殿今受人崇敬。”据记载,北魏孝文帝时五台山佛教兴盛,北魏孝文帝时大浮图寺和梁青寺均有创建。
他在唐文宗时,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杰”之一,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创始人、日本高僧圆仁慈觉法师在日记中写道,他进入五台山求法:“有梁青寺,今掌管南台。这座五台山叫梁青。山里建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原名梁青寺。”根据这一记载,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不是大富灵鹫寺,而是梁青寺。这也是对东汉创立大福灵鹫寺理论的有力否定。
清代著名历史学家顾对五台山佛教史实进行了认真考证。在五台山,他说:“五台在汉代是一个县,山的名称开始出现在齐。其佛寺建于后魏时期。”他又说,“教他的人以为,拿了莫滕白天竺,就住在山里。不知道韩晓明形象的凉台在洛阳(白马寺)而不在这里(五台山)。”在这里,顾明确指出真诚错把莫滕所居的洛阳白马寺凉台当成了清凉的五台山。
关于五台山佛寺的建立,我们将比较一下“东汉说”和“北魏说”。不难看出,长期在佛教界流传的“东汉论”宗教性极强,与史实相去甚远,不可信。“北魏说”比较靠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编的《宗教大辞典》也说,五台山佛教诞生于孝文时的北魏,说“北魏有佛寺”。这符合历史现实。
当然,北魏时期,五台山的佛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当时寺庙不多,规模也不大。大浮图寺只有“东西两殿”,北居士只有“三座佛寺十余间僧室”。这与《洛阳伽蓝传》中记载的北魏都城洛阳的繁华景象不可同日而语。据史书记载:“魏朝有寺庙三万座,僧尼二百万人。”五台山寺,仅有几座佛寺,在北魏佛教界显然没有占据重要地位。
二、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
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对中外佛教界影响很大,始于唐代。唐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
李唐征战太原,得天下,故五台山被视为“先人植德之地”。李渊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时候,向佛教许了一个大愿,说当他当了皇帝,一定会是个大宝。武德二年(619),李渊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德,管理僧尼事务。唐太宗即位后,复兴了翻译经典的事业,让波罗帕加·罗米多罗掌管,教了3000名僧人,在旧战场各处修建寺庙。贞观九年(635年)上谕:“住五台山者,必住文殊,诸圣皆幽(木妻)。环境是太原,我的祖先在那里种下了德,所以应该敬畏。”“当年泰山造了十个刹车,增加了上百个。”
武则天非常重视佛教在皇位争夺中的作用。长生二年(693),著名高僧菩提六指等人翻译了《宝玉经》,说菩萨现在是女的,为武则天上台制造了大舆论。圣元年(695),他命菩提六指和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翻译完成于圣历二年(699)。新译本《华严经》说:“在东北有一个地方叫梁青。自往昔,诸菩萨皆止于众。现存的文殊菩萨,连同他的一万菩萨家族,常常在其中发挥作用。”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自称“清凉五台山五峰”,下令重修五台山的代表寺庙梁青寺。工作完成后,任命大德法师为梁青寺方丈,并封他为“开国常平郡公,下馆驿一千,掌管京中僧尼事务。”这是五台山在中国佛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开始,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挟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据记载,唐代从太宗到德宗,“凡九帝,皆倚灵山,留圣所,制御衣,各五顶,制香药。在他们不断老去的时候,至于对万物的崇拜,就帮他们做了供品,所以不能被人记住。”显然,从唐太宗到唐德宗,都对五台山佛教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从佛教经典来看,除了新译的《华严经》说文殊菩萨的居所叫梁青山外,写着文殊十里宝藏的《大拉尼经》也说:“佛祖告金刚,我死后,南部府东北有大地震,包括五岳,文殊童子游行而活,为众生之言。”由于佛教经典中提到的文殊菩萨居所——“梁青山”和“无定山”与五台山的地形、气候、环境极为相似,中外佛教徒在他们虚幻的世界中,把五台山视为“五峰崛起”的自然存在,“无夏”视为文殊菩萨的居所。就这样,五台山成了佛教徒争相朝圣的圣地,享誉海内外。不言而喻,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更是借助了李唐盛世而闻名中外。
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受到佛教徒的推崇。按照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庙都要供奉文殊菩萨。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五台山空前繁荣,名僧辈出,程观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程观(738-839),越州(今浙江绍兴)殷珊人。十一岁,在应天宝林寺出家。十四岁时,他获得了学位。三十九岁时,他发誓要巡视五个车站,一个一个地巡视。游览五台山名寺后,留在大花岩寺研讨《华严经》,讲学《华严经》五年。后来,程观觉得“华严旧疏,目的复杂。”所以,“怀孕了就想着。”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四月八日,程观拒交,在大华严寺疏阁重新注释《华严经》。至德三年(787年)贞元三年十一月五日,历时三年多,终于写成了《宽厚广佛华严经》六十卷。唐代宗,程观被“师从”所取代。唐德宗还尊称他为“教授和尚”,“获得振国大师称号,进入世界大和尚之列”宪宗即位,“何以有部铸金印,动以赐僧凉国师称号,冠天下僧主教?”“穆宗,咸阳巨(大)休,悉封照国师。文宗五年,皇帝被老师训诫。在位元年,皇帝庆祝太傅百年诞辰,赐农财帛,封太师。”“中外台湾人都是重要官员,咸学八戒。”生于九朝,是第七任皇帝的成观,卒于唐文宗四年(839)102年。唐文宗“休学三日”,命人以隆重仪式安葬。被尊称为“华严宗第四代创始人”。唐代五台山有很多著名的高僧,这也是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重要标志。
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佛寺的大规模修建和僧人的增多。唐代五台山有记载的佛寺有70多座,规模十分宏大。以金谷寺建设为例简述如下:
金阁寺是由著名僧人不空三藏所建。不空三藏与玄奘三藏、鸠摩罗什并称中国三大佛经翻译家。有超过120卷的77部大乘和密宗经典,如《金刚丁敬》。他也是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三藏受到朝廷的好评,唐代宗称他为“我的主人,一条人的船”。金阁寺的建筑风格是三藏参照印度最著名的寺庙纳伦德拉寺设计的。为了建造金阁寺,皇帝、他的亲属和数百名官员捐了很多钱,唐代宗甚至命令十名国家使节慷慨解囊,用于建造金阁寺。修建金阁寺的材料和工匠来自全国各地,耗资“数十亿元”。金阁寺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完成于大历五年(770年),历时三年,建筑技术十分精湛。寺内金碧辉煌的亭阁分上中下三层,高100余尺,“铸铜画金如瓦”“闪耀山谷”寺建成后,三藏不空拜方丈金阁寺。很遗憾,如此宏伟的建筑在唐武宗大佛被毁时被彻底摧毁,它已经消失了。
随着佛寺的新建和扩建,五台山的僧人数量越来越多。唐德宗贞元年间,鹤山有一万名僧尼。佛教原本是李唐王朝用来维持统治的工具。但自安史之乱以来,由于国家徭役征收极其繁重,寺院成为民众逃避徭役的藏身之地。寺僧还利用均田制的破坏,吞并土地,驱赶奴婢,勾结贵族势力作恶。寺庙经济的恶性膨胀,使得僧侣地主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锐。唐文宗曾对宰相说:古代三个人吃一个农民,现在我们是给佛加兵。一个农民被五个人吃掉,我们的人特别困在佛里。有灭佛之意。武宗继位,气愤地说,害得我们百姓一贫如洗的乃佛,在会昌五年(845年)上书废佛,下令拆毁庙字,下令僧尼还俗。总的来说,已拆除大小寺庙44600余座,仍有僧尼26万余人,收回土地数千万公顷。五台山也不例外。僧人散,寺庙毁。唐玄宗即位,复兴了佛教。政府规定五台山人数仍将达到“五千僧”。其实随着隐私和旅行的增加,比“五千和尚”多了很多。纵观历代,五台山僧人数量以唐代为最多。寺僧众多,也是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标志。
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来佛教徒争相朝拜,对五台山无限敬仰。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五台山受到了印度、日本、朝鲜、斯里兰卡等地佛教徒的推崇。有很多外地的和尚,他们拜五台山,去五台山求佛经,求佛法。其中不仅有大量的日本僧人,也有许多著名的僧人,如慧卡利、灵仙、任远、慧云、修远、宗瑞等。日本天台宗第三祖元仁慈觉法师在五台山“寻法之旅”时,请中国天台宗高僧、五台山大华严寺致远法师,对日本无法解决的天台宗30大难题作出裁决。日本佛教徒称之为“唐珏”。他们不仅在五台山获得了许多佛教经典,还将“五台山土石”作为圣物带回日本。三藏灵仙是日本著名僧人,会说日语、汉语和梵语。他游历五台山七年,从五台山给日本天皇送去了许多佛教经典和文物。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病逝于五台山荆灵寺。日本不仅非常崇拜五台山和文殊菩萨,“上至天皇下至官员”,而且“愿意出大量黄金作为五台山文殊菩萨的供养”。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明仁天皇橘皇后也“特派凯尔入唐,将自己制作的绣袍赠给那里的僧人,将宝物和镜子赠给五台山。”
总之,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形成于唐代,借助于李唐强大的民族威望和日益增多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而闻名于世。
第三,宋元时期五台山佛教的继续发展
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后,唐武宗在破坏佛教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五代时期,又发生了后周世宗佛教灭绝事件,五台山寺庙“十残八十九残”,僧人们全部逃亡。为了加强统治,赵宋王朝在元年(960年)进行了8000名儿童的旅行,并制止了对寺院的破坏。反对后周灭佛政策,对佛教给予适当保护。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正月,下诏“重修五台十殿”。十殿为荣臻、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密道、灵界、大圣。”宋真宗景德镇四年(1007),还“特赐国库一万元,待修。”自此,五台山佛教恢复发展。在宋代,太平兴国寺的方丈真保是五台山最有名的和尚。真保,代州(今山西代县)人,五台山高僧。当南方的金兵进攻宋朝时,珍宝组织和尚在山里练习武术,以帮助宋军抵抗金朝。秦宗景康元年(1126),代州失陷,游牧民攻打五台山,寺庙全被烧毁。镇保带领众僧浴血奋战,最终因人数悬殊被金兵生擒。金兵让已经失去黄金的初级县令刘涛劝说珍宝投降。甄保义正言辞,宁死不屈。最后被“快感杀死”。他的爱国情怀深受世人钦佩。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对佛教非常推崇。早在13世纪初的成吉思汗时代,就提倡喇嘛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封西藏著名僧人喇嘛帕斯巴为“国师”,后被尊称为“钦差”。“御主”除了做佛事,还为皇帝及其亲属授戒,在宗教和文化上准备皇帝的咨议,非常突出。从此以后,到了元末,每个帝都都有一个著名的高僧作为它的“主人”。每一个皇帝都要经过“皇师”的开导,方达到巅峰。由于元朝统治者特别推崇和提倡佛教,五台山佛教在元朝再次兴盛。
元代,国家多次调动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五台山修建大规模的建筑和寺庙。建筑工程的管理者都是元朝的高级官员。据《元史》记载,元成宗元稹元年(1295),“丙午四月,五台山为皇太后建佛寺。过去,工部尚书只担任朝廷使者,领导工部。燕南诚访河北,使宗德柔为工部尚书,董。取大都、保定、镇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路,以满足其需要。”从元武宗到大元元年(1308)二月,政府再次派出1500人的军队修建五台山佛寺。同年11月“接兵6500人服役”。大三第三年(1310),正月,加兵至五台寺营,工匠1400人,兵力3500人。仅上述三次有记载的远征,士兵和工匠总数就达12900人。御史李媛莉在给朝廷的简报中说:“看到五座寺庙,建设蓬勃发展,工匠和劳工不下数万。附近几亿县,男女废耕织布。什么都贵,民不聊生。”
元代建于五台山的佛教名寺有大宛圣佑国寺、书香寺、大普宁寺等。这些寺庙闻名全国。大宛圣幽国寺在规模和档次上甚至高于洛阳的白马寺。大万盛祐国寺建成时,“太傅”帕斯巴向朝廷推荐了洛阳白马寺住持(姓杨,名中华,陇西清水人)。文才谦虚地说:“住白马寺太晚了。你竟敢保护国家?”可见当时的幽国寺已经位于白马寺之上。元成宗加蔡文为“真正的大师”,“原教派的首席阐释者,国(寺)主。”是“五台山幽国寺第一代主持山。”文人是元代华严宗的著名高僧,著有《华严简明话》五卷、《赵伦长谈》三卷、《邓辉集》三卷。后来,又有一位洪通佛教大师。大师(1269-1337),姓张,陕西辩手。延祐元年(1314),元仁宗被任命为五台山大万盛祐国寺住持。知止二年(1322),袁瑛拜五台山时,下令对五台山和鹤山的僧人进行统治。在元文宗时,他“授予荣禄博士一枚银印”。元顺帝死于至元三年(1337),六十七岁。他被称为“焦红大师”。林子庆先生说:“大林性(?A 1321),游历各地讲学,先从圣贤学道,后从一个文才走向五台,很有启发。当时喇嘛受到朝廷的嘉奖,所有的名僧都要拿起衣服和脚,乞求他的顶,这叫接受;性只是长久,不是崇拜。沉默过后,我给焦红打了电话我把性误认为焦红的大老师银辉,肯定是两个不同的人。
四、明清五台山喇嘛教的兴盛与清帝进山朝圣。
明清时期,五台山的佛教达到顶峰,表现为喇嘛教的兴盛和清朝皇帝对五台山的频繁朝拜。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对佛教十分推崇。他善待著名僧人宇迦,建立了一套僧官制度。他改良寺院为僧录部,设置善世、讲学、讲学、感义等僧官。这些僧侣和官员都是高级官员。成祖、宪宗、孝宗、武宗、宗申等。都严格遵守祖训,非常尊重佛教。为了拉拢蒙藏少数民族,他们还高度推崇喇嘛教。永乐四年(1406),朱迪派人进藏,迎接噶举派著名高僧哈力玛喇嘛(本名北三宝)进京。次年命名为“千道为上,美感为上,智慧为上,善应助国教如来大宝大王西天成佛”,简称大宝大王。哈莉玛言曰:“性喜若虫,但在朝廷之下,恐碍禅。”。所以,明成祖“是仪,给他伞盖,送他去五台山大仙通寺。”同时,他还大兴土木,“命太监杨胜重修寺庙,修复国王修建的佛塔(今五台山大白塔),以装饰法王的住所。”他死后,明成祖下令将哈利玛供奉在显通寺法堂的雕像中,这是五台山喇嘛教的开始。明代五台山僧官说“秦桧为五台山知府,兼掌番汉佛寺”,可见当时五台山佛寺分为“番僧寺”和“汉曾寺”。就这样,以佛教圣地著称的五台山,在明代发展成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并存的名山。这为清代五台山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到了明代,五台山佛教在皇室的关怀下兴盛起来。寒山德清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含山德清,(1546—1623),俗名蔡,全椒(今安徽)人。19岁在金陵栖霞山出家。二十八岁,“春正月,我去五台。我先要了《酷传》,照着痕迹游过去。到了北台,看到了寒山,真是好东西。因为我问山在哪里,和尚指了指,我对精彩的表演感到高兴,默默以此为号。”此后,他在五台山住了近十年学习《华严经》。万历十年(1582),在五台山仙通寺讲学《华严经》,说“百日之内,千人总上卡”。可见五台山的僧多粥少。当慈禧太后“遣官入五台”为皇太子祈福时,德清正准备在仙通寺举行“揭法会”;他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所以他“将他道场的所有事务与寻求存储的事务结合起来。”第二年,王子出生了。此后,德清受到皇室的青睐,从而为五台山的佛教界获得了许多特权,如优惠免除土地税等。熙宗死于天启三年(1623),享年78岁。著作有:《花言法解经》一卷、《冷言依桐》十卷、《法华依桐》七卷、《管冷笔记》四卷、《赵伦笔记》三卷。含山德清与云起朱虹、白子甄克、欧亿徐志并称“明代四大高僧”。明朝万历年间,据真成主编的《凉录》记载,五台山“台湾有佛寺六十四座。台湾以外有36座佛寺。”寺庙很多,还挺繁华的。
清朝建立后,特别推崇佛教,特别利用喇嘛教来维持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鉴于藏传佛教在蒙古、西藏盛行,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供奉,清政府开放五台山供奉。从那以后,蒙古人和藏族人络绎不绝地来到山里。
清朝开国皇帝顺治皇帝非常信佛,甚至想出家。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曾多次游览五台山。他们不参拜五台山是为了观光,因为游览五台山的最佳季节是盛夏的六七月,而清帝游览五台山的时间是冰封雪域的农历二三月。清朝皇帝参拜五台山。第一,满人和文殊相合,所以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有特殊的感情。“文殊金荣真的是千年民族王朝的庆典。”二是为了“拉拢蒙古藩王,为所欲为”,以“示中外一家之心,示大同之治”,达到“以黄教软化蒙古”的目的。
清圣祖叶璇于康熙二十二年二月、九月、三十七年三月、四十一年二月、四十九年二月五次游五台山。每次上山,我都不在乎山高路险,气候冷。“有五亲,庙堂焚香。”他第一次回京对台,行至五台县石咀以东山谷时,“忽有一只老虎蹲伏在林莽,他用弓射之,老虎应被打死。因受大臣之邀,赐名拍虎河。”后来,于是“交了3182元”,在社户川修建了一座名为“太鲁寺”的寺庙,是五台山第二大喇嘛寺。回到北京后,感觉五台山寺庙年久失修。为了方便蒙藏佛教徒朝拜,我命人出资3200元,重修了菩萨顶大文淑院和南台的福斋、东台的望海寺、中台的燕郊寺、北台的凌影寺、西台的法雷寺。
清代,高宗制定了宏伟的历法,事事效法康熙,六下五台山。乾隆五十一年二月,第五次上山时,已年逾古稀。“正是雪落之时”,所以被赋予了“灵魂最高峰九峰文殊殿,是句话”的诗句。他注意到诗下有云:“文殊菩萨梵文原名文殊菩萨。汉藏经书或书籍中也有。舒曼的对偶充满了珍珠。今天,魏臧是在丹书,他们都被称为舒曼十里皇帝。朱兰之名,与我国国号一致,用了几亿年。”可见永保的满族贵族代代相传,这是清帝参拜五台山的重要原因。乾隆五十七年三月,那时候乾隆皇帝已经80岁了,但他还是带领蒙古王公们第六次祭拜五台山。
到了清代,由于统治者的倡导和鼓励,蒙古人中的僧侣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5%;西藏喇嘛寺院过去有3000多座,喇嘛30多万人,而现在只有12万多人。蒙藏佛教徒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崇拜到了狂热的程度。“每年4-10月,来自海内外的蒙古香客络绎不绝,谭石云集。”“驾驼马牛羊千里,诚心贡献者,无止境。”据文物记载,光绪年间,蒙古族默勒县王阿那达·阿沁曾一次性布施五台山山菜洞寺,仅白银就有一万两。许多蒙古和西藏的佛教徒死后都幸运地将骨灰葬在五台山。
清代五台山的喇嘛教非常盛行,大部分名僧都是喇嘛。其代表人物是当推的次子张家呼图克图瓦阿旺洛桑曲丹。张家呼图克图是喇嘛教中的大轮回活佛体系。第一个名字叫扎巴·约瑟,藏族,出生于青海互助红崖子张家,故名。原名“张家活佛”,后来因为太俗,改名为“张家”。每一个生命的轮回,都要由清廷主持的“金瓶掣签”来决定。必须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推崇。阿旺洛桑曲丹,第二名,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他在寺庙里长大,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康熙四十四年(1705),封为“呼图克图”、“普善广慈大宗师”,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因为“西藏和蒙古的国王特别互相信仰,很多都去避难”,清政府为了“怀柔蒙古”,晚年奉命住在西五台山。张家二世通晓汉、藏、满、蒙四种语言和梵语,翻译了四种风格的《大藏经》中的咒语。乾隆五十一年卒,一百四十五岁,清廷隆重安葬。有些关于“镇海寺(五台山)建塔”的著作,把镇海寺张家二世墓塔描述为“第十五世张家活佛塔”,这是错误的。殊不知,张甲转世为活佛,“并在清末传至第六代”。
明代五台山“番汉僧寺”由同一机构和僧官管理。到了清代,因为五台山的喇嘛教特别兴盛,所以实行分头管理的办法。喇嘛庙,名为黄庙,由住菩萨的“大喇嘛扎萨克”管辖。该僧寺名为清寺(青衣僧寺),由位于仙通寺的港督司管理,僧官称其为“港督”。雍正时五台山有26座规模较大的黄庙。"有一千多名身穿黄色衣服的僧侣。"嘉庆时,仅菩萨顶就有561位喇嘛和僧人。清朝末年,五台山有78座青山寺,僧人数量在1000人左右。
佛教和所有其他宗教一样,“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思中,人的力量以超人的力量的形式出现。”这个颠倒的世界是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宗教为这个颠倒的世界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道德上的认同和理论上的辩护。佛教也是。一方面,佛教用因果报应和《因果报应之轮》中的六大司来解释现实世界贫富不均的原因,使其在耀眼的精神光圈保护下神圣不可侵犯,对统治阶级非常有利,因此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推崇和普及。另一方面,佛教也宣扬,这辈子,人能忍受各种屈辱和迫害,饥饿和贫穷而不怨恨,下辈子才能上天堂。这样,它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以想象中的幸福,用虚幻的花朵来点缀劳动人民戴上的锁链,从而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慰藉,不愿丢弃。所以佛教对劳动人民也有很大的迷惑作用。以上两个方面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受到推崇和广泛流行的原因。从北魏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里,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备受推崇和敬仰,也是这个原因。此外,五台山佛教的兴衰与封建政治需要密切相关。正如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所说;“正法升官取而代之,为君所抑。”五台山佛教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封建王朝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支持。封建王朝是否大力支持,取决于维护其统治的政治需要。所以五鹤山佛教一直是在封建政治的巨大影响下发展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