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教育

泾县幼儿教育始于10。最早,县城里有一所景贤高中附属幼儿园,有专职幼师,有幼儿教学活动的设施。一开始是1个班,后来是2个班。抗日战争后就关闭了。

18年,吴在茂林镇办的私立小学附设了一个幼稚班,很快就停课了。民国29年,茂林富群小学(教会办)附设幼儿园1所,在读儿童18人。民国34年,丰乐乡(今黄村乡)的大康和王宓联合创办了民族学校(小学),幼儿班1人,幼儿21人。37年,溪头乡中心民族学校(完全小学)附1幼儿园,20个孩子。上述幼儿班(园)不定期开办。解放前夕,泾县的幼儿教育几乎是空白。

1952年春,泾县程响小学开始附设1幼师班,在校生40人,教师1人。同年秋,增加1班。同时,马头、茂林小学有1幼儿园班。当年全县幼儿园4个班,入园儿童136人。

从65438年到0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大多数小学都附设了幼儿园大班,一些机关单位也相继开办。一些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也开办了私立幼儿园。当年,全县幼儿园班(园)数增加到214人,入园幼儿增加到5031人,专任教师增加到210人。大多数花园设施都很简陋。后来大部分农村学前班都停课了。

1959,划出程响小学附属幼儿园班级,单独成立“泾县城关幼儿园”,分大班、中班、小班。* * *当时有8个班,200多个孩子,7个幼师。“三年困难”期间,除城关幼儿园外,所有农村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班(园)停课。1966,城关幼儿园变更为“泾县城关第三小学”,全县学前教育再次空白。1975,城关第三小学合并,恢复城关幼儿园,8个班。当年有361个孩子入园。

70年代末,大镇小学陆续恢复办幼儿园班,随后在乡镇和大厂陆续办起了幼儿园(班)。1987年,全县幼儿园6所,幼儿(含幼儿园)班数140班,入园幼儿4028人,入园率47.15%;幼儿园教师161人,其中民办教师106人。

1984年8月,县教育局、县妇联联合举办培训班,培训幼儿园教师100人。教学上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开设健康、体育、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数、音乐、艺术等八门课程,通过游戏、体育活动、观察、劳动、娱乐、日常生活来完成教育任务。清末普通小学取消科举后,各地纷纷兴办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月,泾县重修泾川书院为校舍,设置1公立“泾县高等小学堂”。同年,南翔冯村有1所公立小学。次年,杨树湾有1所公立小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增设两所公立小学:一所在西乡(今张度乡)成都马村,一所在Xi乡(今保和乡)包村。光绪三十四年(1908),增设三所公立小学:茂林畔村、方上村、王村(今谷峰乡)各一所。

民国成立后,学校改名为学堂。早期县城小学教育发展缓慢,新建小学多为私立,时断时续。民国三年,城关南门郑氏宗祠开办了一所“私立郑氏小学”,1年后关闭。民国4年,全县有公私立小学约10所,包括城关的泾川高等小学和“私立三育小学”,茂林的潘村小学,后安的流溪小学。但城乡私立学校数量仍然较多,大部分适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接受启蒙教育。民国9年,县城沈家创办“泾县北角沈氏私立小学”,1 ~ 4年级,2个多班班,16年停办。

民国10年春,东乡黄田村朱,鉴于家乡大量士子流失,四处奔走筹款,创办了“泾县私立培丰小学”。17年改造为培丰初级中学,附属小学。民国7年,茂林吴氏乡改为“于颖学校”,10年改为“私立小学”。12年,水洞寨开办“泾县西三区第一高级小学”。13年,全北渡(今长桥乡)王店村王氏宗族开办“泾县北二区第一小学”(后改名“王小学”)。17年,溪头渡胡氏宗族开办“私立龙潭小学”。其中“泾县北二区第一小学”创办人王,曾获北洋政府教育部14金质奖章。龙潭小学28年被皖南行署授予嘉奖令。

此外,民国13年,景县中华圣公会借用城关金斗六合堂作为校址,建立1小学,命名为“私立培德小学”,1班,校长也是传教士。收盘于16。18年,全县有33所小学。其中县级小学1所,民办小学14所,公办小学1所,民办小学17所,在校生1332人,教职工128人。它是泾县的第一所女子小学,于1960年新建。

21年,全县有62所小学。次年减为55所,学生4335人。民国23年,私立小学没有经费,32所学校停办。全县只有23所学校,69个班,1329名学生。民国2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要求各县在农村设立义务小学,称为“短期小学”,农村适龄儿童普及两年义务教育。当年泾县有15所“短期小学”,民国26年发展到35所。抗日战争初期,根据《安徽省县乡小学暂行条例》规定,景贤小学实行“四二”制,小学四年期满,义务教育结束。而且按照规定,小学对学生免收学杂费。民国二十九年(65438+10月),安徽省教育厅下令全省实行“政教卫合一”制度,所有小学改名为民族学校,小学末改名为农村中心民族学校,小学初改名为鲍民族学校。它还规定,乡镇和常宝应兼任校长。国立学校有一个小学和一个公民教育部门。全县立即更名为乡(镇)公办和民办小学。短期小学合并为保国民学校,少数小学设立了民教部。教会办的两所私立小学没有改名。首先,由圣公会管理的茂林富群小学由校长领导。全校1 ~ 6年级,* *有6个班,对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孩子都开放。

另一所学校是民国29年前后天主教办的。学校设在城关天主教堂,由一名“牧师”担任校长,男女分班上课。学校里有65,438+0个男女生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是基督徒的孩子。学生们在课前祈祷,并开设了“圣经阅读”课,很快就要关闭了。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由于人口增加,县内城乡小学教育不断发展,学校由75所增加到143所,入学人数由4706人增加到10439人。抗战胜利后,小学数量逐渐减少。37年末,全县有小学129所,学生8260人。次年春季,除增加1所民办小学外,公办小学数量锐减,全县只有66所学校(农村中心民族学校22所,宝安民族学校44所),学生只有4084人(其中民办小学3所)。目前仍有287所私立学校,有3732名学生和大约300名教师。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全县的小学。1949暑期,为全县小学教师举办研讨班。经审定,聘任教师270名。调整后,保留小学28所(含民办2所),新建小学47所,在校生5210人,教职工208人。到1965,全县有小学442所,学生25348人,入学率76.6%;公办和民办教师***1193。

“文革”期间,师生纷纷加入“造反派”组织,停课“造反”,教学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教学受到严重影响。1967下半年复课的时候发生了革命,教材不稳定,不一致。同时,实行“开放式办学”,县城由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恢复,办学步入正轨。1983根据中央《关于普及初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县普及计划。规定1985前全县普及初等教育。1984年4月至1985年6月,泾县人民政府分五批对全县36个乡镇进行了全面检查。1984 ~ 1985学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65%;在校学生“年巩固率”为98.1%;“毕业率”为91.1%;12 ~ 15岁儿童患病率为96.1%。1985 ~ 1986学年“四率”百分点均有所上升。其中,入学率为97.89%,普及率为96.44%,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计划。

从65438年到0987年,全县小学普及“四率”再次提高,儿童入学率98.9%,年巩固率99.7%,普及率95.2%,毕业率94.9%,升学率75.8%。全县每万人拥有小学生1098人。普通中学17 (1928)黄田培丰小学朱校长集资,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安徽民办培丰初级中学”,是泾县最早的民办中学。19增加了女子职业染织专班。29年,高中加了。

民国二十七年,为解决抗日战争后该地区小学毕业生的困难,冯村冯希福等人在怀侯祠成立了“泾县太杨佩冯社”,招收学生34人,免收学费,并补上初中课程。当年,原设在宣城的“安徽省舒宁李连中学”部分班级迁至泾县茂林畔村办学,被称为“安徽省舒宁李连中学泾县分校”。31年3月,县财政拨付资金,委托宁中京分校招收1班初中、中师新生到学校挂职,作为开办泾县公立中学的第一步。次年2月,单独建校,称“泾县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吉村,后迁至黄村。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搬进了县城南门外的郑祠堂。民国31年秋,后安乡老谭书家创办“景县私立镇山初级中学”,停办两年。同年,“景县私立龙潭初级中学”也在溪头渡成立。这所学校是由广东中山大学教授胡乃安和上海《文汇报》总编辑胡惠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回乡(溪头渡)期间,以出租胡氏宗祠2000多亩土地的收入为资金,以“溪上书屋”为校址创办的。1933年改为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35年夏停办。次年春天恢复,仍是一所普通中学。1950春龙潭初级中学并入培丰中学,8月,培丰中学停办。

解放后,泾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泾县中学。1949年8月,泾县中学并入泾县简易师范学校,作为附属初级中学。1950年8月,教师变更为“泾县初级中学”,教师的学生并入宣城师范学校。学生302人,教学班6个,教职工31人。1956,学生389人,57%是工农子弟,分8个班。1958成立高级中学,更名为“安徽省泾县中学”。同年,在茂林盘村创办了泾县茂林初级中学,后又增加了一所高中,改名为“泾县茂林中学”。云岭初级中学和苏红初级中学成立于1959。1961年,教育战线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关闭云岭、苏红初中。1962,景县农业学校改为潘村初级中学;泾县工业学校改为保和初级中学,泾县师范学校(校址黄田)改为廊桥初级中学,1973更名为“黄田初级中学”。1966年春,全县有4所中学,学生989人。其中初中生897人,高中生92人,教职工139人,其中公办教师71人,民办教师11人,职工57人。

“文革”开始后,中学瘫痪了。在“武斗”中,泾县中学一度成为武斗据点,校舍损毁严重,图书仪器丢失严重。

65438年至0969年,芜湖十中迁至泾县,被安排在张度、云岭、钟村、太元、长桥、谷峰、童疃7所公社初级中学任教,实行“开放式办学”。同时,其他一些公社也开办了自己的“五七初级中学”。到1970,全县有初级中学28所,完全中学2所(景县中学、茂林中学)。在“上中学就不能出公社”的口号下,1975,全县各中心普遍以戴帽子的方式开办初中班,很多生产大队也开办民办初中,或者几个大队联合开办初中。当时,吴安、西秦和水东三所公社初级中学“戴上帽子”,增设了高中班。到1976,全县有30所初中(每个公社1),建成7所。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小学老师提拔上来的,或者加上民办老师。高中生教高中,初中生教初中是常有的事,教学设施也很简陋。

1978,城关公社初级中学新增一所高中,更名为“安徽省泾县第二中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全县的中学进行了调整和压缩。1980,撤销长桥中学、潘村中学,增设景县三中。1983第三中学改为“安徽省泾县高级农业职业中学”。

1982,张度、黄田两所中学停课;各校附属初中、初高中全部停课。

1987年全县初中31所,在校生13786人,毕业生2983人。教职工1023人。有3所完全中学,在校生1536人,毕业生233人,高中教职工98人。厂矿初中2所,在校生192人。那一年,全县每万人有400名初中生,44名高中生。城关镇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民国时期,泾县进入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约有300人。有的还是出国留学,继续提高。

建国后,县内高校招生人数逐渐增多,年前约为1960人。1958泾县中学增加一所高中。

从1961到1965,高中毕业生156人,其中70人升入高等院校。“文革”期间,大学实行推荐“工农兵学生”制度,人数不详。

1978春季恢复高考制度后,每年都有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考上高等院校。

从1982到1987,420人考上县内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