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普渡”是什么意思?
“普渡”是闽南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是由道教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和佛教盆景相结合而形成的民俗节日。闽南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桂湖普普”,即桂湖65,438+03村分属65,438+02生肖(其中后安和伦属猴),普渡在65,438+02轮流互娱。民间有句俗语叫“桂湖普普出名”。更准确地说,普渡通常从农历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开始,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普渡日,不是几年一次,而是每年的固定时间。
历史
据史料记载,泉州在元代历史上将辖区分为东、南、西三个“角”。明朝沿袭元制。到了清朝,又增加了城北角,四角之下有36个“店”,每个“店”又分为几个“边”。这就是今天在全州经常听到的“普京”和“36家商店”这两个词的开始。过去,在7月15日的一天里,人们在主前祭完父母,在大门口祭完普渡公。现在农历十五祭祖,农历七月普渡,每日轮流进行。据老人们回忆,清末才36家店铺轮流做普度。根据后来地方的一些文字资料和老人们的口述,轮转普渡起源于清代,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祀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需紧张。人们经常为了购物而打架。清朝乾隆年间,当地乡绅上书,抽签决定了市政厅三十六铺的轮换日期,但各家仍在七月上半月祭祖。此后,历城区和一些相关村在铺路的基础上轮流做普度。现在的泉州,在整个老七月,几乎每天都会有几个角落做普渡,但是任何一个角落的居民都不会在七月十五做普渡,而是先祭奠祖先。
任何铺、角、普都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竖旗、竖灯、普都、崇普,还有一个“终边”。第一次仪式始于农历六月。最后的仪式是在农历的八月和十月之间。临水铺路,临水而居的人,也需要做一个“水谱”。
习俗
泉州郊区的XP是一个渔村。农历7月15日、7月30日要去祖厝“敬父母”,7月27日“拜普度”。在普渡,我们在门口摆好饭桌,点上香,烧金,放鞭炮。注意菜里不要有带尖边壳的海鲜,要剥壳做菜。安排好祭祀后要“博义”,请示普渡公后才能“烧金”,用枪毙的方式送走普渡公。在普渡日的早晨,Psh村的家庭会去他们的寺庙烧香,提供食物和饮料,并“烧金”。下午在家门口,奉上酒食,为普渡公烧金。
旧式房屋在城市地区的流行程度与农村地区相似,在天井或门内或门外摆好桌子,摆好食物和酒祭,烧好黄金。随着高层多户混合建筑的增多,出现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居民人气的建立有三种方式:1,在自家大门内走廊祭祀,楼外烧金;2.在楼道里自家大门外摆个祭品,在楼外烧金;3.下到一楼露天祭祀烧金。这是居民在新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整的结果。三类做法中,烧金要在楼外进行,不仅仅是为了安全或者通风,而是为了人们传承传统意识。
祭祀仪式通常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邻居们总是开始一前一后地做普渡仪式,生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导致普渡众怒,对他们家不利。
祭祀仪式后邀请亲朋好友“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的一大特色。祭祀仪式结束后,球队的亲戚之外还会请朋友喝酒。经常有人吃这个家,然后去那个家吃。刚在这边吃完饭,那边就打来了催促电话。不分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普渡全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请多客显摆,也有人说怕普渡公吃了祭品不走。叫很多人勇敢,可以把普渡公吓跑。我觉得后者的原因可能是原始的,而前者是由其衍生出来的客观效果。其实“吃普渡”说明今天的普渡活动有很大的社会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参观,参与的自由度很高。普渡季节的社交圈比春节大,这是普渡的一大特色。
普渡的祭祀对象是“普渡公爵”,是一个没有具体传说、形象和雕像的存在。人们对诸如“普渡是什么样的?“他平时在哪里”都是“我不知道具体的样子,他无处不在”,“也许有一个或多个”,“他是流浪鬼的首领,管理他们的人”,“他是流浪鬼,很多都是脑袋被杀,在地狱里挨饿的人”等等。我很少看到关于普渡的文字资料,没听过什么关于普渡的传说,也没听说过谁因为没做而被普渡处罚,但是大家都怕这会给家人带来什么麻烦。认真做普渡,邀请邻居同时开始仪式,露天烧“金”,完全烧掉,都说明普渡对人是一种威胁性的存在。
普渡宫的名字很明显地提醒我们,这个物体应该与佛教有关。在这里,我先引用两段关于泉州佛教传播史和佛教仪轨的资料,再试着谈谈作者对普渡宫的认识。西晋太康年间泉州有一座佛寺。两朝时,印度僧人在恩布库吉翻译佛经。在唐代,这里被称为“全南佛教王国”,可见这里佛教的盛行。传入泉州一千多年的佛教,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世俗化。清末“菜姑方丈”的出现,加速了泉州佛教融入寻常百姓生活、与民间信仰相融合的趋势。
继承和发展
佛教普渡大会的正式仪式之一是“赐食”,这是拯救饿鬼的仪式。具体行为内容是僧人黄昏念经,为饿鬼提供食物。《大藏经》中记载的佛教故事,描述了拯救饿鬼会议的由来。阿难给很多饿鬼食物,可以让饿鬼脱离苦海,给与者阿难也可以延年益寿,避免死后陷入饿鬼道。因为喂饭仪式的目的是拯救饿鬼。因此,人们常把这种给食物的仪式称为开火礼。根据前面介绍的案例中文字材料和人们的各种解释,邻居同时开始做普渡,表现出对形象的崇敬,普渡时间一般是下午到晚上,地点在大门外或路边等。,是否可以认为最早由佛教寺庙承办的普渡仪式逐渐转向民间,被民众所接受,普渡仪式和赐食仪式走出寺庙的庭院,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普通人自己成了牧师。经过多年的演变,庙会层面的祭食仪式逐渐演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祭祀普渡公的仪式,成为泉州民间信仰的一种仪式。由此可以推断,普渡宫是泉州佛教赐食饿死鬼仪式的祭祀对象的转化,其性质应属于第二魂组。佛教仪式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对民众产生何种影响,并逐渐在民众心理形成“普渡公”的实体、意识和名称,这些问题都需要有识之士进一步研究,笔者能力有限,在此仅提出推测。
在实行轮替普渡之前,泉州地区是中元节祭祖和玉兰本饿鬼仪式同一天重合的复合仪式。闽东闽西大部分病例也属于这一类。实行轮流普渡制度后,从整个地区来看,祭祖仅限于一天,普渡仪式大大延长了时间。所以,中秋节这种祭祖的色彩,似乎被“普度气氛”埋没了,天天轮流做普度,到处忙着准备普度,吃普度。但人们在意识中还是很清楚的区分出自己牺牲的对象,在行为细节和心理上都是不同的。祭祀的时间,普渡菜和祭祖菜的细微差别,祭祀时筷子的可用性,生的和熟的菜,海鲜和贝类是否可以去壳,祭祀的位置和方向,要烧的金银,燃烧时容器的使用等等。,都说明了祭祖和祭祖的共同区别。虽然普渡被人为地从祭祖仪式中分离出来,错开日期举行,但仪式的行为和内容细节表明,泉州的普渡仍然是一种复合仪式,只是变相的。
如前所述,目前日本和泉州的法会明显使用佛教法会的名称。今天,日本主岛的盆礼仍与佛教寺庙有关,但关系非常松散。相比之下,泉州的普渡与寺院和佛教仪式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显然不是佛道仪式。泉州的普渡经过长时间的民间流传和传承,逐渐融为一种民间信仰,现在的民间仪式已经脱离了宗教氛围,成为当地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元素之一。
按“铺”依次举行一系列仪式,是泉州普渡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大特色。店铺是明清基层政权的单位,也成为人们归属感的单位。即使在过去,当战斗发生时,商店经常被用作帮助的单位。同时,铺路也被用作地名,其名称和地理区划一直沿用到20世纪40年代,对在此居住数百年的几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一些老华侨写信的地址还是浦某地,台湾省同胞回乡认祖归宗时也称之为某地。
铺边是泉州的一个古字,普渡是由铺单位轮流举办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规划的变异,人们对古店铺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但“36家店铺”这个词仍然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渡时期,这个词会唤醒人们对过去地理范围和传统文化的记忆。铺路,曾经是基层行政管理和举行信仰仪式的单位,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指的是该地区民间信仰活动的“普都”,也成为标志泉州地方文化的特色词汇。
今天泉州的普渡是人们与祖先交流的活动,是人们与鬼神交流的活动,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它具有使人们祭祖、尊老、相聚的教育功能,而且由于“吃普渡”的特殊性,今天的普渡活动,尤其是“吃普渡”,具有促进亲戚、邻里之间友谊的交往功能,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交流和信息沟通的机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