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湄南河畔,有一座寺庙,一朵云。
大理石寺位于曼谷阿育他亚路,毗邻吉拉达宫和国家议会大厦。
因为大理石就是大理石,所以大理寺也叫“大理石寺”。当年建庙用的石头都是大理石,或者是专门从意大利卡拉运来的。
不仅石头取自异国,这座寺庙的正殿设计也相当独特,不同于普通的泰国建筑,充满了浓郁的西方特色。最明显的是它的内部结构,呈十字型趋势,与西方教会相似。
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
大理寺建于大成王朝,19世纪由佛祖洛特拉·纳布莱和拉玛五世重修。据说在1899年,寺庙最后一次重建时,西方列强大规模入侵中南半岛,面对咄咄逼人的“访客”,暹罗(泰国)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经过一番思考,决策者找到西方建筑师,请他们主持寺庙的重建工作。
这种安排让公众感到惊讶,也让设计师感到困惑,于是他们反复向慷慨的雇主解释,他们擅长教堂的建筑结构,缺乏东方寺庙的设计经验。
决策者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让西方建筑师为他们服务。
十字架遇上金莲,各种灵感在信仰的道路上碰撞,求同存异。最后,一座西式结构、泰式装饰的美丽寺庙诞生了。
在西方教堂中,彩色玻璃窗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光线,烘托宗教气氛。在大理寺,这一传统特色依然保留,但由于宗教不同,设计师在图案上做了调整,用佛教典故代替了基督教故事。
后来人们才知道,决策层是想用这样一座太西寺向外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传递一个信号——这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国家,人民淳朴、善良、温柔,热爱和平,希望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友好相处。
大理石神庙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对西方元素的运用上,更体现在对周边多个国家艺术精华的汇集上。
比如寺庙的屋顶是中国的琉璃瓦,大殿后面是大理石铺成的大庭院,四周是三面挂钟的回廊,还有51尊姿态各异的佛像,是19世纪泰国佛教的典范,融合了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造型艺术风格。
总之,一座建筑,被历史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
风一吹,铃一响,转眼,一百年就匆匆过去了。
步入大殿,席地而坐,内心安定,像一个虔诚的信徒。阳光透过五颜六色的玻璃窗,让人置身于一个模糊的空间。大理石带来的寒冷正好驱散了夏天的炎热。看了一个又一个佛教故事,寺外游客的喧嚣仿佛瞬间被隔绝。
黄袍佛国,一座寺庙,是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