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桥的历史、功能和特点。

贵阳最早的桥是南明桥,原名南门桥,位于中华南路与新华路交界处的南明河上。清代南岳寿山木刻上叫向阳桥。南门桥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是贞元侯顾城所建,距今已有605年。明朝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在贵州城地图上题写“霁虹桥”,在南岳寿山地图上称“向阳桥”。明(嘉靖)的《贵州同治城记》是这样记载的:“(季虹桥)在枝城之南,南明河上,贵阳八景,名曰‘虹桥春起’。”

历史

城南那段南明河,古称南津,故旧录也说:“南津在枝城南门外,霁虹桥横跨。”记录。明朝宗真帝年间,徐洪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到南明河:“黔东李三被油割,其水向西流...四面八方的水南部最大,西部次之,北部穿城而过...东至向阳桥,东北至瞭望台(即瞭望台)...乃东夯重峡而走。”本文中的襄阳桥就是吉虹桥,也就是南门桥。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以推断出,纪洪桥在明朝崇祯年间改名为向阳桥。据《贵州如画》新记录和《南岳寿山图》记载,季虹桥有九孔,比万历二十五年(1579)修建的扶余桥早193,是贵阳八景之一,所以有人怀疑老民谣“九眼照沙洲,长江倒灌,财主无三代,故明。”“九眼观沙洲”中的“九眼”不是指扶余桥,而是指导门桥。90岁高龄、在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王受文先生说:“光绪十三年(1887),以通商为名设在上海的日本特务机关日清通商研究所,经过详细调查,编修了新建的直隶别全志,贵阳八景第一景是‘沙岸九眼’。原文写着:‘九眼望沙洲,可下南岳(山),经马蓬(马蓬街,今新华路),即达南门桥,筑九孔,久卧江面。从下游看,人和马来来往往,就像一幅画。可见‘九眼沙洲’的说法由来已久,但道光十一年(1831)的特大洪水将甲秀楼淹了一半,方都洲从此消失。‘九眼沙洲’的景观应该在道光十一年之前就有了。“建筑特色

民国时期,南明桥改名为“中正桥”。37年(1948),市政部门对该桥进行了改扩建。贵阳还没完就解放了。贵阳市人民政府继续完成大桥建设。它是一座由钢筋混凝土和石头结合而成的拱桥。桥体长52米,引桥长约20米,宽13.2米。从九洞减少到六洞。桥面上有比车行道高约1米宽的人行道。桥两边的栏杆都是石雕,并配有欧洲中世纪的路灯。每个桥台都建有一个突出桥面的半圆形露台,可供四五个人观看河上风景。

80年代中期,南明区经济发展加速。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南明桥被拓宽了一次。1995配合新华路改扩建,南明桥拓宽至40米,长84米。两侧有汉白玉护栏,并增加了14两叉装饰路灯,保持了古桥的风格。2003年前后,南明桥周边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住楼、街心花园、休闲广场。使南明桥成为甲秀楼景区的组成部分。

正确的地址

南明河的古老模样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南门河(桥)和南明河(桥)哪个才是正确的名称?”明代嘉靖编纂的《贵州如画新志》和《贵州通志》均称“南明河”,但《玉环通志》刊于景泰七年(1456),《大明》刊于天顺二年(1458)。说明景泰、天顺也曾叫南门河,这与明洪武十五年(1382)统治该城的南门(朝景门)就建在沿河附近有关。在贵阳方言中,“明”和“门”的发音相近。久而久之,声转南明河,桥以河命名,所以有两个不同的名字。然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南明河仍然是城南市民的重要饮用水源。站在河边,河水清澈见底。站在高处,南明河闪着白光,像一条璀璨的玉带,环绕着贵阳城。叫她南明河不合适吗?

南门大桥简介-南门大桥

南门桥位于周城南门外的护城河上。现在是东(平)金(口)公路经过的地方。据有关记载,其桥始建于元代。这座桥长47.5米,宽7.3米,地面高2.3米。原建筑现有三个洞口,为全石拱桥。桥洞上雕刻有龙头,雕刻精美,手法娴熟。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的侵蚀,现在看起来却栩栩如生。南门桥当年的雄姿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的发展

自宋代建城以来,北门至南门的五里长道路一直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南门桥也率先成为主要关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平县,残酷镇压东平人民抗日力量。为了检查行人,他们挖开了南门桥的北端,安装了一座吊桥。至今,南门桥附近南门村的老人都习惯称南门桥为“吊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原吊桥处修建了两座桥,距离三孔桥18米,孔高约1米,距离路面2.30米,交通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