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那达慕大会的条目。
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男子摔跤、赛马、射箭全称的简化。蒙古语的全称是“伊林古力布恩那达慕”。
据相关史料记载,13世纪初,中国北方蒙古游牧部落中就有“那达慕”。为了合理安排牧场,蒙古各部落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相邻部落的联席会议。届时,将举行“那达大幕”,庆祝丰收,展示友谊。到了元代,“那达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和固定的形式。当时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三项技能,即摔跤、赛马和射箭。由于传统,摔跤、赛马和射箭是每次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在这三项运动中,摔跤是主要项目。没有摔跤可以称之为“那达慕”。
“那达慕”历来有大、中、小三种举办方式。大型“那达慕”一般持续七到十天,中小型“那达慕”视条件或实际需要而定。
那达慕大会历来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传统礼仪一直流行至今,具有神奇的魅力。那达慕大会的会场布置也非常壮观。会场的前面是主席台。主席台前有一面白底蓝边的三角旗,旗上写着XX部落楚古拉干的旗帜。蒙古语翻译“Chugulagan”的意思是集合。锦旗底色为白色,边框为蓝色,文字为蓝色——白色象征纯洁,蓝色象征宽广和永恒,寓意草原牧民的胸怀,像牛奶一样纯净,像蓝天一样宽广和永恒。古往今来,这种旗帜总是被插在草原上,用于集会和节日。这种做法延续至今。
虽然那达慕大会的入场仪式有所改变和创新,但它保留了传统的仪式。发布会一开始,仪仗队场前就有9名身着民族服装的骑手。拿哈达和鼻烟壶。骑着九匹白马绕着场地跑了三个星期。蒙古人很高贵白。骑白马以示圣洁。“三”和“九”是吉利的数字。大会主席台前有一张方桌。八仙桌上放着一整只羊、一罐牛奶、油饼、酒等食物。主人朗诵了一首纪念诗,以表达对这场盛大宴会的祝贺。之后,拿牛奶给客人品尝,以示友谊,欢迎和庆祝节日。同时,让大家分享这丰收的果实和喜悦。
那达慕大会历来是草原牧民的盛会。每当“那达慕”举行时,方圆数百名牧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骑马、赶畜、带蒙古包,前来观看和参加比赛的人络绎不绝。
那达慕大会的内外场景都非常宏伟。当你来到辽阔的草原,远远地看到那达慕大会,你会觉得自己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令人心旷神怡。春深似海,绿浪在千里光平原上追逐。羊融白云,马举洪涛。白色的蒙古包就像镶嵌在草丛中的珍珠。快乐的牧民穿着红绿相间的衣服,像草原上的花朵一样绚丽多彩。“那达慕”活动让草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品尝着正宗的手抓肉,渴望着美酒,拉起马头琴,跳起黛安舞,沉浸在无与伦比的躁动和幸福之中。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传统的那达慕大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具有时代特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牧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蓬勃发展,“那达慕”无论是内容还是规模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的“那达慕”已成为贯彻党的路线和民族政策,宣传国内外重大事件,传播科学知识和商品信息,总结交流畜牧业生产经验,展示畜牧业成果,进行城乡牧区物资商品广泛交流的盛会。在文体活动方面,除传统的三项比赛外,还增加了蒙古象棋、武术、体操、杂技、球类、拔河、马术、骑马、摩托车赛、歌舞、戏剧、蒙古电影、电视节目、乌兰齐木表演等。如今的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草原人民“用风格搭建舞台,用经济唱戏”,引进对外交流,发展旅游,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
那达慕是什么节日?“那达慕”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传统节日,一般在牲畜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节日期间将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竞技活动。
据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国初期。当时,成吉思汗为了检阅军队,维护和分配草原,每年夏天都会召集部落首领一起举行各种游戏和比赛,如射箭,赛马或摔跤,这意味着团结友好和祈求丰收。这就是“那达慕”的前身。到清代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那达慕”逐渐演变为由政府定期召集,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每年或三年举行一次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娱乐活动。
今天,蒙古人民每年都举行“那达慕”。如今的“那达慕”灵活多样,包括摔跤、赛马、射箭、骑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还会增加田径、拔河、篮球等运动,甚至还会表演武术、马球、骑马、射箭等。“那达慕”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比赛和表演,草原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这是一年一度的蒙古族节日。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一种那达慕大会,又称“奈尔”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以示丰收。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聚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包括摔跤、赛马、射箭、骑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运动。
迄今为止,“那达慕”已有800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数据:
那达慕大会的原型是蒙古族的“祭祀敖包”盛会,是草原人民祭祀祖先,祈求天地神灵保佑的活动。根据成吉思汗崖上的碑文记载,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在返回草原的途中,举行了那达慕大会,庆祝征服花剌子模。
元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那达慕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清代蒙古旗札萨克(一旗之长)为那达慕大会举行盛大的全旗活动,以示显赫地位。同时,在敖包祭祀和庙会期间,各地举行固定的庆祝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草原那达慕大会。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那达慕被定为蒙古草原拉力赛。1948年,呼伦贝尔盟甘珠尔寺那达慕大会召开。以此为起点,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哲里木盟(通辽市)、兴安盟举办联赛级那达慕大会。1951年,自治区第一届那达慕大会召开。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那达慕多是由政府主导的不定期庆祝集会。自1991以来,那达慕大会成为草原人民聚会娱乐的重要方式,内容日益丰富,参与人数众多。
百度百科-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蒙古族传统节日(为期五天的盛大活动)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娱乐和游戏”,表达丰收的喜悦。“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聚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包括摔跤、赛马、射箭、骑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运动。每年牲畜肥壮季节七八月份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化娱乐大会。“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心动魄的赛马、摔跤、令人钦佩的射箭、竞技象棋和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那达慕大会的竞赛特征。那达慕大会比赛开始后,骑手们一字排开,各自系着彩色腰带,披着彩色毛巾,充满了青春活力。赛马的开始和结束都有各种各样的彩旗。号角一响,骑手们便飞上马鞍,抽打战马,红领巾如箭般飞舞。前五名成为草原上最受称赞的运动员。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了很多牧民。
那达慕大会的由来那达慕大会的由来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在水草茂盛、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了满足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那达慕大会历史悠久。过去那达慕大会期间,有大型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解难。目前那达慕大会主要包括摔跤、赛马、射箭、三郎、骑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比赛。此外,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骑马劈砍、马竞竞走、骑马技巧、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竞走的马必须经过特殊训练。他们不能同时四肢着地离开地面。他们只能走得快,但不能跑得快。
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之声,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时候?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举行,是水草丰美,牲畜肥美,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了满足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内蒙古第十七届旅游那达慕大会
时间:2006年7月25日至7月31。
地点: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
内容:大型开幕式,观看赛马、摔跤、射箭、民族歌舞、杂技、服饰、火党表演。
蒙古族摔跤的起源摔跤在蒙古语中称为“博克”,是蒙古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摔跤运动员要求博克·贝勒德上场。早在十三世纪,就流行于北方草原。它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娱乐活动。属于敖包和那达慕。
蒙古摔跤在历史上有记载,大约是十三世纪。当时流行的摔跤形式和后来的蒙古摔跤没什么区别。当时盛行所谓的自由式摔跤。这种摔跤方法规定,躺着的时候依然可以摔跤,只有当对手双肩着地的时候才算胜利。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参赛者可以用各种手段制服对方,伤残死亡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近年来,经过改革,古老的蒙古族摔跤以其音译——博克闻名中外。在主要的那达慕大会上,有女子拳击比赛。她是那达慕体坛一朵娇艳的鲜花,吸引着国内外来宾的目光。女子拳手独特的观赏价值,为那达慕大会编织了一串五彩缤纷的光环。
改革后,拳击运动往往由个人项目组成。这种比赛不仅有个人冠军,还有团体赛、表演赛、舒适赛,为古老的蒙古摔跤注入了无限活力。于是,博克走进了国家比赛大厅。
各种农历节日的由来: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1);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国际劳动节(5月1);中国青年节(5月4日);国际护士节(5月12);儿童节(6月1);中国* * *生日纪念日(7月1);中国人民建军节(8月1);教师节(9月10);国庆节(65438+10月1);新闻节(165438+10月8日)。
中国的元旦据说始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转帝以正月为元,其实是元旦的春天”。南北朝时萧子云的《南朝结雅》诗也记载了“四季元旦,早春长命”。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此外,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奴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历年和郭旺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春节是中国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根据中国历史上一直使用的农历,这一天是正月的第一天,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据记载,中国人民庆祝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发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做皇帝,带领部下拜天地。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被称为春节。1911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农历新年改名为“春节”(公历大约从六月底到二月中旬)。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年画,装饰房间。春节的前一天晚上被称为“除夕”,这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很多人熬夜,这就是所谓的“守岁”。第二天,大家开始给亲朋好友“拜年”,互相问候,祝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春节期间,舞狮、舞龙、划船和踩高跷是最常见的传统娱乐活动。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根据传说,汉文帝(179-157)在正月十五庆祝周波平定诸虏叛乱。每天晚上,他都会出去在宫殿里玩耍,与人们一起玩耍,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隋书乐录》日:“每逢正月,万国来朝,住在端门外建国门,至十五日止,绵延八里。”数万人参与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元宵节过后,有吃元宵、看灯笼的习俗。元宵是圆形的,以糯米粉为皮,里面有水果和糖馅,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始于公元一世纪,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行。在元宵节的晚上,许多城市都会举行元宵节,并展示各种各样的彩灯,这些彩灯造型新颖,变化多端。在农村,人们举行娱乐活动,如燃放烟花、踩高跷、玩龙灯、跳秧歌和荡秋千。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惊魂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虫、蛇、兽都会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会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在古代,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被用来驱赶害虫。在明朝,熏虫很流行。2月2日,人们会将元旦祭祀剩下的饼煎到烟床和炕上,这被称为熏虫。在农村,人们用草木灰绕着房子蜿蜒,然后绕着医院的水箱走,这就导致了龙的回归。有趣的是,这一天的饮食也以龙命名。吃饺子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麟,吃面叫吃龙须。这大概就是现在的“龙须面”的名字吧。孩子们在这一天剃头理发,被称为“剃头龙头”。这一天,妇女仍然不缝纫,据说是为了避免伤害龙眼。还有蜡烛照在房屋的墙上,有“二月二,照在房梁上,蝎子蜈蚣无处藏身”的说法。然而,这个节日现在已经被人们遗忘,但仍有吃春饼等习俗。
清明祭扫......
那达慕大会的由来和传统项目那达慕大会的由来
“那达慕”是那达慕大会的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作为蒙古族牧民那达慕大会的传统娱乐和竞技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地域特色。时至今日,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一项规模全面的年度体育赛事。大会内容主要包括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骑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比赛。
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大型那达慕,摔跤手565,438+02,良马300匹左右,时长7 ~ 65,438+00天;中型那达慕,256名摔跤手,100 ~ 150匹马,历时5 ~ 7天;小那达慕由64名摔跤手或128匹马组成,持续时间为3-5天。各民族、各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赛。
那达慕历史悠久。蒙古史诗《江格尔》中虽然没有直接记载“那达慕”,但从诗中对西征和祝贺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那达慕”的雏形。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为了满足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骁勇善战,崇尚武艺。5月至8月是蒙古族的黄金季节,每年的敖包崇拜、打马鬃、小马节、庙会都在这个季节举行。庆祝会、联欢会、盛会在蒙古语中称为“乃日”,如敖包盛会称为“敖包乃日”,小马节称为“朱拉格乃日”,成吉思汗接见士兵子女称为“乌日森乃日”等。这些盛会都举行相应的娱乐比赛,即“那达慕”。
在历史上,“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种比赛。根据《蒙古秘史》中的相关记载,这一活动最晚形成于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后不久。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碑文说,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其海这个地方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举行了射箭比赛,即“那达慕”。此后几个世纪以来,每当我们庆祝战功、祭旗、军民联欢、盟旗聚会、祭奠敖包时,都会举行“那达慕”活动。到了元明时期,射箭、赛马、摔跤合二为一,形成固定形式,被称为男子“三艺”。到了元代,“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并逐渐成为一项军事体育项目。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渐成为政府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娱乐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每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民族传统盛会的称谓大体经历了民族传统运动会——“那达慕”或“乃日”——民族传统运动会——那达慕大会的过程。
那达慕大会传统项目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是那达慕大会上引人入胜的游戏之一。
清朝时期,蒙古象棋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蒙古象棋的简单规则和玩法在《口北三馆志》中都有记载。
追根溯源,蒙古象棋历史非常悠久。在古印度是一种叫“查图兰卡”的棋,可以四个人同时下。7世纪传到阿拉伯,被称为“萨特拉”。15世纪后传到欧洲,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象棋,所以可以说蒙古象棋和民族象棋是同源的。
成吉思汗西征后的20世纪30年代,这种棋艺传到了欧洲之前的草原。随着丝绸之路在蒙古草原和波斯的延伸,它开始在蒙古人中流行。它的棋盘是由六十四个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与国际象棋的棋盘一模一样。浅色的叫白鸽,深色的叫黑格。棋子分白棋和黑棋两种,共32枚。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八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大象雕成骆驼,把士兵雕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绥远通志稿》将蒙古象棋用小木雕刻成各种模型。克诺吉。一个在狮虎。四匹骆驼和四匹马。第二轮。宝盆记。小狮子八老虎八。* * *三十二块。游戏中,双方各持十六枚棋子。一方是诺颜、狮子、骆驼、马、车轮、幼狮。一方是诺燕,老虎,骆驼,马,宝壶,老虎。两边都漆成了红色和黄色。用正方形纸画六十四个正方形。每个32格。玩法;把棋子放在方格中间,然后放在八个方格里,把诺扬和狮子放在第二个。骆驼、马和轮子放在左边和右边。前八格各配一只小狮子。对方的安排也是一样。谁先走,谁后走,没有一定的规则。该官员只需向右、向左或向前迈一步。狮子和老虎可以通过左右倾斜来实现八面行走。骆驼向前倾斜。马拐了个弯。轮子和宝盆就像象棋车,可以来回走。狮子和老虎向前迈一步,如果到了对岸,就可以作为老虎和狮子。以被困党野彦为最终结果,应用层出不穷。"
在民间,下蒙古棋还是古波斯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下棋方式。蒙古象棋在蒙古语中被称为“Satra”。很明显,这是阿拉伯语“Satra”的音译。
蒙古象棋本身也是一门精美的木雕艺术。
蒙古布鲁
在那达慕大会上,一项奇怪而有趣的运动经常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观看。那就是蒙古人人都爱的游戏——“蓝色”。
蓝色,蒙古语是伟大的意思。“蓝色”游戏是一种投掷游戏。蓝形似匕首,分为投蓝远和投蓝准。投远蓝叫“海亚木勒”,投准蓝叫“图拉嘎”。也有两者都能投得远又准的,头顶套着铅头或铜环的。
蓝色是狩猎时代产生的狩猎工具。作为御敌和狩猎的武器,长期在蒙古草原牧民中使用,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色布鲁的感人故事。
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名叫海日图。海日图从小就喜欢玩蓝色的游戏,他高超的球技在数百里外的方圆草原上远近闻名。海日图已到适婚年龄,王业对那达慕大会说:“海日图,金鹰飞得再高也要有个家。公主长大了怎么能不娶呢?”海日图说:“让那些男生女生跟我比。”结果这些儿子兄弟都是海日图出钱。哈里图与年轻牧民比赛,最后输给了年轻牧民巴特尔。海日图要和巴特尔结婚了,草原上一片欢腾。但在新婚之夜,残忍的王爷白音诺彦下令杀死了巴特尔。后来,为了纪念哈日图和巴特尔,草原牧民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三郎太活动。
蓝色游戏在内蒙古东部很受欢迎。投掷方式类似手榴弹,可以锻炼力量、速度、灵巧和准确的视觉能力。
Blue的制作简单,场地也比较简陋。只要有一块长方形的平地,在30米处竖起三根圆形木杆,就可以进行投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