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马拉松最后一名跑者被正式辞退。为什么近年来马拉松质量差的问题严重?
近年来,马拉松和其他运动正在迅速普及。随着包头马拉松最后一名被官方辞退,出现了一个问题:马拉松质量严重。原因大概是同质化,参加马拉松的人数逐渐增多,导致素质参差不齐。
据调查:“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体育赛事已达134。全国马拉松人数从2065,438+00的65,438+03增加到现在的65,438+034,5年增长了9倍多。”杜表示,2016马拉松在规模上还会继续高速发展,“有可能做到200站”同时,在飙升的数字背后,国际田联对于打造不同级别的马拉松也有了新的考量。“增加了中国10公里锦标赛、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和‘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希望成为中国马拉松的领军车型。”
随着人数的增加,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参与者也多元化了。因此,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评级的目的应该得到明确和细化。“比如要建议不同水平的跑者适合参加什么项目,不建议多大强度的训练,加入哪个水平的跑团等等。,这样就不会停留在简单的分数圈定上,评级才能真正达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就赛事本身而言,很多赛事都是以抽签的形式分配参赛人数。个别城市的马拉松赛事吸引力很大,赛事供给难以满足路跑者的需求。
因此,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亟待规范:仍存在赛事质量参差不齐、多项赛事同质化严重、比赛组织不规范、市场化运营水平低、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