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要考学分:隋唐“岁考”不及格者,成绩不及格。
《礼记》记载:“次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靠辨经,三年靠尊乐团,五年靠学学,七年叫小有成就;九年知类通达,屹立不倒,是大功业。”换句话说,一年一次,隔年一次。一年的考察鉴别志向,三年的考察看你是否专心,是否亲近同学,五年的考察看你是否博学,是否亲近老师,七年的考察看你是否有主见,是否有择友能力,都达到了,也就是说你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到了九年的时候,你能举一反三,坚强独立,不违背老师的培养,那就是很大的成就,说明你的学业已经到了成熟的程度。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设立国子监,这是中国古代学术制度的重要进步。国子监没有明确的学习年限,但是考试很严格。西汉时每年考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相当于今天的抽签问答。东汉中期,考试改为两年一次,合格者授予官职,否则留下来继续读书。隋唐时期,官学开始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年限做出明确规定。比如法学学生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学习年限为六年。考试分三种:旬考、旧考、毕业考。十天的考试涵盖了十天内所学的课程,不及格的将受到惩罚。年审的内容是一年内学完的课程,不及格的留级;如果你通过了毕业考试,你将被推荐,否则你将被勒令退学。
宋代实行学分制。后来的朝代也大多实行了。那时候叫积分制,其实就是学分制。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国子监分为三院,即外院升级为内院,内院升级为上院。评价结果分为上、中、下三档,再组合成三档:品行和学习成绩优秀者为最好,一优一平者为中等,两平或一优一负者为较低。三院考试实行积分法。
明朝也采用宋神宗时期的方法,国子监的学生都实行积分法。通过积分的人可以被授予相当的官职。国子监按学术水平分为六等:义、志、广、修、诚、率真,又分初、中、高三等。高年级实行学分制的,一年内成绩达到8分的,视为及格,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不受年限限制提前毕业,无一例外被录用。
清代国子监的设立与明代相同。每月考一次,月考列为一等的给1分,列为二等的给半分,年底累计8分通过。
民国时期,积分制正式更名为学分制,更加完善。1931年,当时的* * *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命令全国所有学校采用学年制和学分制,规定大学生必须在四年内修满132学分,才允许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