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有什么故事?

端午节习俗:

裴斗娘

在过去,有五种妇女头饰。多见于江南。有些地区也叫健康人。这个东西起源于远古行走,是Ai人的一种不同形态。《贾青录》引《唐宋遗事》云:“谁在大江南北,五日得一等奖之制,殊为巧妙。艾叶全部压制出售,或绣上仙、佛、和、武、虫、鱼、兽、八宝花等形状。绉蛛,美凤林,茧虎绒陀,草坪蜥蜴,螳螂蝉蝎,葫芦瓜,色彩逼真。上面盖着一个宝,绣球无数,铃铛几百个形状,或者串在一起。名字叫豆娘,无敌。”

瓜艾虎

在过去,端午节被用作一种装饰品来驱邪。在中国古代,老虎被视为神兽,被认为能够辟邪保平安。《风俗通》云:“虎为阴茎,兽亦长。能吃鬼,...亦恶”。因此,人们经常用老虎来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节期间。艾虎要么用艾叶剪成,要么剪成老虎的丝带,用艾叶粘好,戴在头发上。一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以艾虎的习俗为装饰。宋陈元贵引《宋本广记》年号杂注:“端午以艾为虎,连大如黑豆,或剪彩为虎,贴艾之叶以戴之。王《端午帖》诗:“钗头凤,驱邪知驱祥云七宝。"清代夫差敦冲《燕京年间笔记》:"每到日暮,闺中巧者,以丝制虎,以粽子...用彩色的线穿起来,挂在发夹的头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诗说‘玉吞簪,轻爱虎’,就是这个意思。"

画额头

端午节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云可以驱除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种是借雄黄驱毒,一种是借虎额(“王”如虎,虎为百兽之王,因换成虎)镇邪。清夫差敦冲《燕京年谱》:“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额头、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涂,用意相同。山西河曲县志记载:“端午饮雄黄酒,敷小儿额、手、足...能延长病情。”

陪唱名旅

我讨厌在端午节时戴饰品。又称维生线、维生线、延寿线、长寿线、百索、邵兵、五彩线等。,名称不同,形状和功能基本相同。端午节时,用五色丝绸制成,或挂在门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挂在床帘、摇篮等地方。据说可以避灾祛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寿。这种节日有五种形状:简单的五色丝线组合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臂上;将金锡饰品装饰在五颜六色的绳子上,挂在脖子上;五颜六色的绳子折成方形胜利装饰在胸前;五颜六色的绳结被人像佩戴;用彩色丝线绣画太阳、月亮、星星、黑兽等物,向长辈致敬。这种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写《风俗失传》:“午后以彩帛缚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一个是长命鬼火,一个是兵士。”后来两人渐渐习惯了,直到近了现代。清福查顿的《燕京岁月》记载了当时的风俗:“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那些在闺房里乖巧的人,就会用彩线做成老虎、粽子、葫芦、樱桃、桑葚,挂在发簪的头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时期,朝廷给大臣的是省物之类的东西。唐代宗兴元元年,朝廷曾赐一百把绳斧。《宋史·礼记十五》:“前一日,赐金线以官延寿,赐彩线以官。逢年过节穿。”

小包

佩戴香包,也称香囊、香袋、钱包等。,是用五色丝线或破布制成的。其内装有香料(由中草药制成,如白芷、川芎、曹勤、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气味芳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彩线贯穿,状如一花。”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造型,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电线杆上的猴子,斗鸡抓兔子等。年轻人最讲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热恋中的恋人,深情的姑娘会在很久以前精心制作一两个各具特色的香包,在节前送给爱人。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围男男女女的议论,纷纷称赞小伙子对象的别出心裁。

忌五毒

端午节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这种思想在民间信仰中流传下来,所以有各种求平安、解灾的习俗。其实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传播;另外,蛇和昆虫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这就形成了这个习惯。

采集草药

这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夏郑潇》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杂药集》卷二十二引用《荆楚岁时杂药集》佚文:“五月五日,争杂药可治百病。”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注中,有五月捉蟾的记载,也用于制药。后来,许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抓蟾蜍的习俗。比如江苏,中午收割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药蟾酥。杭州人也给孩子吃蛤蟆,说夏天能降火不生疮。并于5日将墨锭放入蛤蟆口中,吊起晾干,便成蛤蟆锭,敷于脓肿处即可消散。这种捉蟾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争兵”的传说。再比如湖北监利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也是采药。采药是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的茎叶成熟,药性好,这一习俗就在这一天形成了。

木兰汤

中午用兰花汤洗澡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但本文中的兰花不是兰花,而是菊科植物飞机草,气味芳香,可煮可浴。《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纪年》:“五月五日,谓之兰浴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在广东,用艾草、香蒲、凤仙花、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蒲草、桃叶等用来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能治皮肤病,还能辟邪。

喝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喝蒲酒,雄黄朱砂酒,喷酒。《荆楚纪事》:“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有淡红色的根,叶子形状像剑和穗。”。根茎可入药或入药)或刻或切丝凉酒。“蒲酒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谢明赵哲的《五杂醉》:“饮菖蒲酒也...和雄黄一起喝。“冯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毒蛇之虞(古书所提毒蛇)。给墙壁和门窗洒水,避免毒虫。“这种习俗流传很广。至今,如在广西宾阳,端午节时有成包的药材出售,有雄黄、朱雷、侧柏、桃仁、蒲叶、艾叶等。人们用酒浸泡,然后在墙角、门窗、床下等处蘸酒。,然后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涂上酒,驱赶毒虫,求得孩子的安全。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让孩子身上带有老虎辟邪的印记。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仍然是科学合理的。雄黄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内消毒杀菌,喝普洒也是相当有益的。

采茶和制作凉茶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时采摘嫩叶和蒸野菜叶来泡茶。在广东潮州,人们去山野郊区采集草药和煮凉茶。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悬挂的药草

艾、菖蒲、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节又叫“木兰节”,荆楚有挑艾的习俗。采艾草,要在鸡叫之前开始,选最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甚至把艾草扎成老虎形状,然后在上面贴上艾叶。艾叶和菖蒲含有芳香油,具有和大蒜一样的杀菌作用。端午期间,夏季至日将近,正是寒暑交替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要注意。保山县有句谚语:“不吃端午粽子,送不了寒衣;吃完端午粽子,要冻三次。“在古代,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切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在端午节,人们以菖蒲为剑,艾草为鞭,大蒜为锤,也称为“三大武器”,认为可以击退蛇、虫、病菌,斩断邪气。

还有端午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大蒜的地方。通常艾叶、榕树、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菖蒲是天上五蕊之首,象征邪剑,因为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百阴之气”,叶子呈剑形,可插在门口辟邪。所以方士称之为“水剑”,后来习俗引申为“普剑”,可以斩断万恶。清代顾铁青在《贾青录》中记载“斩蒲为剑,斩彭为鞭,床挂桃梗蒜,皆用以驱鬼”。但晋代方志中有“哀为虎,或剪彩为虎,叶附哀,妻争剪之。将来更是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名曰普建,以驱邪除鬼。”

躲端午节

是端午节的习俗,指的是接新婚或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简称“躲下午”,也叫“躲完”。习惯上以五月、五月五日为邪月、邪日,凡事需要避邪,因为端午节有带女人回家避邪的习俗。这种习俗似乎形成于宋代。陆游《封睢》诗中有一句“羊腔酒担迎女,鼓龙舟送与神争”。《嘉靖隆庆志》也记载有云:“嫁女召归过节”。又《栾州志》:“女子新娘子迎月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下雨

人老了检查的习俗。认为端午节下雨,不吉利;反之,则好。这种普遍的看法很久以前就存在了。陈《岁时广记》引用《纪要》说:“五月五日,人染毒,十八岁无灾。下雨的时候鬼曝药,好多人生病。福建的这句谚语。”许月卿《李时周端午》也注:“临川人说,天中下雨,鬼兴人祸。清代赵怀玉诗歌的自我注释也引用了“端阳无雨是好年”的谚语。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穆传》卷五:“乘鸟舟,龙舟浮于沼泽。”在《九歌·向君》中,学者们也认为“飞龙”是指龙舟。《向君》是描写湘军划着龙舟,把沉入江中(类似于把粽子扔进江里)悼念一位历史人物的诗句。这与楚国的“魂舟”和“人物龙帛画”的形象不谋而合,可以相互印证。《荆楚纪年》记载:“五月五日,谓之兰节。.....是日,赛跑,争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