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趣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普通的学生生活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不熟悉的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内容。有哪些知识点能真正帮助到我们?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心理现象的有趣知识点。欢迎阅读收藏。
第一,演唱会上,观众为什么跟着唱?
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说话的人,看演唱会的时候会跟着唱,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会给运动员加油。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当人们把自己埋在群体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格解体”。个人意识变弱后,我们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我们,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个人的欲望。反正周围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所以害羞的人会在这种场合大声唱歌,大声欢呼。另外,大声喊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式,可以让人心情舒畅。因此,有些人甚至沉迷于大喊大叫。
但是如果这种状态继续发展下去,是有一定危险的。当人的自我意识太弱的时候,就会开始觉得什么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太弱,就有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去人格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导致社会性的丧失。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没有个性”很难让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经在女大学生身上做过一个恐怖的实验。他要求参与实验的女大学生惩罚犯错的人。这些女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有他们的名字,另一组人蒙着头,别人看不到他们的脸。在工作人员装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让参与实验的女大学生做出指示,惩罚犯错的人。惩罚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显示,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可见有时候,“不个性化”会让人很冷漠。
二、为什么人坐电梯总是抬头?
有一天,坐电梯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抬头看了看显示的楼层数,突然恍然大悟:为什么每次坐电梯都要抬头看?而且,我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他们也和我一样,抬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魔力吗?还是背后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作用在起作用?
其实坐电梯抬头的行为和我们的“私人空间”有很大关系。所谓私密空间,是指我们身体周围的某个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一般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大,性格好斗的人有更多的私人空间。我们在拥挤的电车里感到不舒服,因为有人进入了我们的私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在电梯里,人的私人空间是有交集的,也就是说,感觉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感觉不舒服,想尽快离开电梯这个狭小的空间。抬头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达。
另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不仅仅是为了确认自己是否到达了想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渴望离开这个狭小的空间时,不断变化的数字可以让我们觉得电梯在动,我们在走向“解放”,从而缓解我们的焦虑。
第三,人类面对的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俗话说“篮子里挑瓜,越挑越烂。”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报道,发表在《美国决策与判断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认为他们拥有的相关信息越多,他们做出的决定就越好。但是新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回答计算机程序提供的250个问题,并计算他们的累积分数。有的人提前知道题目的数量和选项,有的人什么信息都不知道。事实证明,那些知道更多信息的人得分较低。这说明在选择的时候,过多的信息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决定。
第四,学会让宝宝自己解决冲突。
当宝宝和其他小伙伴发生矛盾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教宝宝如何尽快解决问题。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宝宝更合作,更容易与人相处。
最好的办法不是教他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宝宝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自己去想象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经过这种训练,面对冲突,宝宝会不断变换方式来达到目的,这让他更有外交手腕。
千万不要和任性的宝宝较劲。
一个小时候看起来任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独立、有能力、有创新、有成就的人,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所以,当宝宝任性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和他较劲,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学会控制情绪,调整行为。如果父母态度不好,看到宝宝任性的行为就会严厉训斥,对宝宝的成长不利。
5.为什么在路上看到不幸就不想帮忙了?
有别人在场时,人们总会想:“就算我不求助,别人也会求助的。”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帮助,很多时候就是这种心理作用的结果。
在地铁里或者路上看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大家都想帮他们一把。然而,很少有人真正采取行动。是因为城里人害羞吗?这个因素确实存在,但比例相当小。
还有一个心理原因让我们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就是当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会在心里想“就算我们不帮他,也应该有人帮他。”这其实是一种依赖他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人们拉网的实验。这样一来,每次拉网的人数增加,大家的努力就会减少一点。本来我们以为人数的增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大家的努力都会增加,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人多了,人就会觉得“我只是其中一个”,所以拉网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努力了。
恋爱心理的效应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挫折越多,感情越深。在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了,他们的爱情因两家不和而大受阻碍。但压迫并没有拆散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相爱,直到死去。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有外力干扰两个恋人的爱情关系时,两个恋人的感情会加强,爱情关系会更牢固。
古代猛治的效果:爱新厌旧。guile效应解释了男女思维的差异,后来成为著名的男人变心喜新厌旧的心理效应。任何哺乳动物的实验都证明了这种效果。男人喜新厌旧的心理倾向不是人格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心理基础。
奇克尼效应:初恋最难忘。爱的种子懵懂的爱最怀旧。西方心理学家千国做过很多有趣的实验,发现普通人很容易忘记已经完成的事情和已经达到的目标,却永远记得曾经被打断、没有完成、没有达到目标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基国效应”。
看更多效果:爱随时间增长。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隆兹做过一个实验:他给参与者看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的照片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次,有的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看这些照片的人会评价他们有多喜欢这些照片。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一张照片越多,就越喜欢,也就是说,看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爱情心理效应。
黑暗效应:光线暗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关系。浪漫的西餐厅是很多情侣约会的首选,因为在黑暗的地方,双方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很容易降低安全感,产生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靠近的可能性会比在光线明亮的地方高很多。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黑暗效应”。
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1,破窗效果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房子的窗户坏了,没有人会去修。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打破。如果一面墙上出现一些涂鸦,很快就会被乱七八糟不好看的东西覆盖。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扔垃圾,但一旦地上有垃圾,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扔,丝毫不觉得羞耻。
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了这样一个临界点。地面有多脏,反正人会觉得好脏。不管有多脏。情况有多糟糕,人们就会放弃,让它烂掉。任何不好的事情,如果一开始不制止,就不会改变,就像河堤一样。一个小缺口不及时修复,大坝就可能垮塌,造成上百万倍的损失。
2.责任的分散
在纽约郊区的一所公寓前,一位名叫朱诺·比比的年轻女子在酒吧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刺身亡。当她绝望地喊着“有人要杀人了!救命啊!救命啊!附近居民听到喊声,纷纷亮灯开窗,凶手吓走了。一切归于平静,凶手又回来作案。她再喊的时候,附近居民又开灯了,凶手又跑了。当她以为无事可做,回自己家准备上楼时,凶手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在楼梯上将其杀害。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她大声呼救,但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人去窗口观看,但没有人来救她,甚至没有人报警。这件事在纽约社会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和思考。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许多旁观者从破产中扩散的责任。心理学家对责任扩散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不仅可以说是人们的麻木不仁,或者是道德的日益腐朽。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一样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帮忙,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给予受害者帮助。如果他从毁灭中会感到内疚,那将使他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如果在场的人很多,那么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会被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大家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产生“我不想救,别人来救”的心态,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3.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Northgood Parkinson)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为《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和后果:一个无能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种是申请辞职,把座位让给有能力的人;二是让一个有能力的人帮助他工作;三是任命两个比自己低的人做助理。
第一种方式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会失去很多权利;你不能走第二条路,因为那个有能力的人会成为你的对手;似乎只有第三条路最合适。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他的工作,他自己从上面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他们的权利构成威胁。既然两个助理都不称职,那就从上到下,给自己再找两个不称职的助理。以此类推,就形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制。
4.习得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首先由Auvermeer和Seligman发现,然后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讨论。简而言之,许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后,狗可以跨越障碍或从事其他行为,以逃避实验人员对它们施加的电击。但是,如果狗狗之前已经受到了不可预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和不可控的电击(比如电击的中断不取决于狗狗的行为),当狗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也会变得无法逃脱。而且狗狗还会表现出其他的缺陷,比如感觉压抑和沮丧,减少主动性等等。
狗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情况,是因为它们在实验前期学会了无助感。换句话说,他们意识到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的终止都是在实验者的控制之下,狗会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部控制,从而学习到一种无助感。如果人们产生习得性无助,就会变成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所以在学习生活中要开阔视野,看清事件背后真正的决定性因素,不要让自己陷入绝望。
5、证人的记忆
目击者,在我们的理解中,通常是提供一些客观证据的人,即如实讲述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人。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目击者提供的证词并不准确,或者是个人倾向性,带有个人观点和意识。令人惊讶的是,证人对其证词的信心并不决定其证词的准确性。
心理学家Pfeiffer和Hollins决定对这一结论做进一步的研究。为了看看证人的证词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一般知识进行了比较。他们给受试者看了一段关于一个被绑架女孩的短片。第二天,受试者被要求回答一些关于视频内容的问题,并被要求表达对自己答案的信心,然后对他们进行再认记忆测试。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取的常识题。和之前一样,Pfeiffer和Hollins也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答案有信心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对自己的答案没有信心的人更好,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并非如此。高自信的人比低自信的人回忆结果好得多。
人们自我意识到自己在一般知识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他们倾向于在信心量表上修改自己的测试结果。常识是一个数据库,是个人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受试者可以自己测量。比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运动方面是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然而,目睹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总体而言,他们不太可能知道自己在记住参与者的头发颜色方面比其他人更好或更差。
6.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1968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去了一所小学,选择了一至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秀发展可能性”的学生名单告知了老师。其实这个榜单不是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用“权威的谎言”暗示老师,从而激起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期待。
8个月后,智力测试的结果再次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们也给了他们很好的道德评价。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学生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实践也表明,教师如果爱一部分学生,就会有很高的期望。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往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老师、学习和自己的行为。学生将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和自立,并激发积极的热情。这些学生往往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被老师忽视和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从老师的言语、举止、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老师和自己的学业,忽视或拒绝听取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往往会一天天变坏,最终成为社会上的坏分子。虽然也有例外,但这是大势所趋,也给老师们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