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到底是什么?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普遍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创始人。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塑家,母亲是助产士。

少年时,苏格拉底跟随父亲学习手工艺,熟悉荷马史诗和其他著名诗人,自学成才。他以传授知识为生,三十多岁就成了不拿工资、不办图书馆的社会公德教师。很多富家子弟和穷人家的孩子经常聚集在他身边,向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度过。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共场所与各领域的人交谈,比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等等。他三次参战,当过重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帮助受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为雅典家喻户晓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不管寒凉系,他穿着普通的薄外套,经常不穿鞋,吃东西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埋头学习。

苏格拉底的理论是神秘的。他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和毁灭,都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这是亵渎神明。他提倡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过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和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生前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有留下什么作品,但影响是巨大的。哲学家们常常把他视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把他以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来的西方哲学有很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任何作品。他的行为和理论主要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的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因为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记载和说法,所以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问题。

哲学思维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的转变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从关注自然本身转向关注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直到苏格拉底,这种情况才得到根本改变。苏格拉底呼吁进行一次“思想的转向”,将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他认为对自然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感觉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获得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种真理不能从自然的外界去寻求,只能从自己和自己身上去寻求。自苏格拉底以来,自我与自然已被明确区分;人不再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另一个不同于自然的独特实体。

灵魂不朽论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区别。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早就说过灵魂是不朽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已经有了萌芽。但是在他之前的哲学家对灵魂的看法还是比较模糊的,有的甚至把灵魂当做最细的物质,所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并不明确。直到苏格拉底明确将灵魂视为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和消亡,不过是某种事物的聚合和分散。他以这种方式明确地把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寻求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一个定义。他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可以有各种意见,但只有一个真理。“观点”可以随着每个人和其他条件而改变,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中,几乎所有讨论的话题都是如何定义伦理。苏格拉底追求的是认识“美本身”和“正义本身”。这是对美与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是柏拉图的“美的理念”和“正义的理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原始形态。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哲学如果只寻求这个因果系列,就不可能知道事物的终极原因。他认为事物的终极原因是“善”,善是事物的目的。他用目的论取代了因果关系的研究,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与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问题,越努力进步,问题越多,进步越大。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没有知识,他想教给别人知识。他是这样解决这个矛盾的:这些知识不是他灌输给人们的,而是人们已经有的;人心里有个“胎儿”,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苏格拉底就像一个“助产士”,帮助他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为“反诘问”的形式,他经常用反诘问的方式来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和理论中的矛盾,以此来动摇对方论点的基础,指出对方的无知;在盘问中,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给出正面肯定的回答,因为他承认了自己的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方法是由以利亚学派的逻辑推理和芝诺在《以利亚》中的归谬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讽刺的否定形式中,有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肯定结果。苏把自己比作一个接生婆,从谈话中用剥茧缫丝的方法,让对方逐渐明白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以问答的方式摸清对方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发现真相。只是在交谈中,苏的重点在于提问,而他并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的问题。他以谦卑的态度提问,对方在回答中引出其他问题的信息,直到最后由于不断追问,青年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在提问的过程中,苏给了学生最高的智慧,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式反讽。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最早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苏格拉底提出了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简单状态,进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他把早期希腊哲学家格言式的伦理思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深入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有助于哲学思维的发展。但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开始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用哲学唯心主义神话代替宗教神话。

伦理理论

苏格拉底建立了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他强调人要知道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要“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索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掌握该概念的真知,才能实现人的最高生活目的和最高德性。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限制,获得概念性的知识,才能拥有智慧、勇气、节制、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由心灵和上帝来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上帝并服从上帝的指令。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西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强调禁欲主义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包含的快乐主义思想被阿里斯蒂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崇尚快乐主义的居勒学派。柏拉图完全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应该由理性决定。这种理性主义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轶事

1,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别人争论。在辩论中,他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使对方改正并放弃原来错误的想法,并帮助人们产生新的想法。他把普遍的东西从个体中抽象出来,走了四步:讽刺、助产、归纳、定义。“挖苦”就是通过不断的追问,让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这个问题的无知;“助产术”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误,找到正确的、普遍的东西,也就是帮助真相大白;“归纳”就是从个别事物中找出* * *来,通过对个别事物的分析比较,寻找一般规律;“定义”是指将一个单一的概念归入一般的概念。

苏格拉底从来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式,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他的思想的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一起回答问题的有趣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什么是好?

苏格拉底:偷盗,欺骗,把人当奴隶卖,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很邪恶。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邪恶的吗?把俘虏的敌人当奴隶卖是邪恶的吗?

学生:这是好事。但我说的是朋友,不是敌人。苏格拉底:如你所说,偷窃对朋友是邪恶的。但是,如果一个朋友想自杀,你偷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邪恶的吗?学生:这是好事。

苏格拉底:你说欺骗朋友是邪恶的,但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告诉士兵,援军要来了,以鼓舞士气。但事实上,没有援军。这种欺骗是邪恶的吗?

学生:这是好事。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它能启发人的思想,使人积极分析和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否定。这种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国家事务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由受过训练、有知识的人来管理,反对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手握重权,以强凌弱的人,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人,而是懂得管理的人。例如,船应该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的时候,女人要管男人,因为男人擅长,男人不懂。他还说,最好的人是那些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善农是好农;精通医术的是好医生;精通政治的人是优秀的政治家。

杀死

作为雅典的公民,记载着苏格拉底最终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原因是不信神,腐蚀了雅典青年的思想。虽然有机会逃到雅典,但苏格拉底还是选择喝下有毒的紫罗兰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削弱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又担心逃亡后雅典没有好的导师来教化民众。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晚上,雅典监狱里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即将被处死。我看见他衣衫褴褛,光着脚,但他的脸却非常冷静。送走妻子和家人后,他和一些朋友侃侃聊了聊,后者似乎忘记了即将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进来一杯毒汁,他才不再说话,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说完,他躺了下来,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吃了邻居家的鸡,还没付钱给他,请你还给他。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这位老人就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2.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喜欢和年轻人交往,希望年轻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后,不仅会快乐,管理好自己的家事,还会让别人和城邦快乐。他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年轻人进行不同的教育。苏格拉底告诉那些因为优越的遗传条件而轻视学习的人,他们越有天赋,就越应该受到教育。这就像一匹凶猛不羁的纯种马。如果从小训练它,它会成为最强大最勇敢的千里马。否则永远都很难控制。如果一个人受教育程度低,他的意志越强,就越容易犯罪。苏格拉底教导那些夸耀自己财富的人,认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财富会满足他们的愿望,给他们带来幸福。只有傻瓜才会这么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和对人类的贡献。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获得他们的尊重。

据说柏拉图的堂兄葛老孔,在他不到20岁的时候,就渴望成为城邦政府的领袖,并以极大的荣誉和聪明给许多人演讲。按理说,一个年轻人有这样的理想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惜葛老孔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天赋。家里人都知道他野心勃勃,白日做梦。真怕他贸然冲进论坛,被别人拖累,留下笑柄。但是没有人能说服他不这样做。苏格拉底知道这件事,鉴于他与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这个小青年。

有一天,苏格拉底看到葛老孔迎面走来,远远地喊了一声;“嘿,葛老孔,听说你立志要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让葛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作很热情的样子,选择了葛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真的这么认为,苏格拉底。”葛老孔答道。

“那太好了。如果世界上有什么好事,那就是另一件好事。因为,如果你的目的能达到,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家人扬名,为祖国争光;你的名声传遍全城后,就会传遍希腊,甚至国外。那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不其然,葛老孔听了很高兴,就停下来和苏格拉底说话。

看到格劳肯留了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格劳肯,看来很明显,如果你想得到人们的尊重,你就必须为城邦做出贡献。”

“就像你说的。”葛老孔答道。

于是苏格拉底请葛老孔谈谈他建功立业的打算。葛老孔在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先使城邦富裕起来,而达到富裕的方法是增加税收。葛老孔同意了。苏格拉底又问,税从哪里来?总数是多少?虚的补充来源是什么?葛老孔回答说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随后,苏格拉底就削减开支、国防力量、国防战略、粮食供应等治国必须考虑的问题,询问他的看法。葛老孔要么是没考虑过回答,要么是说不清楚,要么是这种事不用他亲自管。

看到葛老孔的困境,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和家庭是和谐的。国家人口多,有些问题真的不好说,但是你能帮助一个家庭,就能开始帮助更多的人。你为什么不设法改善你叔叔家的福利呢?”

葛老孔说:“只要舅舅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帮助他们。”

苏格拉底笑了;“为什么?你连你叔叔都说服不了。你还想让包括你叔叔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听你的建议吗?年轻人,你要小心,你一心想出名,但不要反其道而行之!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中,那些被尊重和赞美的人是最有知识的人。相反,他们是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的想在城邦中出名和被人称赞,你应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获得最广泛的关于你想做的事情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别人;处理事务时,你会很容易得到你所期望的。”

骄傲又立志当领袖的葛老孔被说服了。

3.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找他学习。他说了很多开心的事。他讲故事的方式如此生动,没有一个听的人感到厌烦。

一年夏天,他给自己建了一栋房子。房子太小了,他的邻居很困惑。这房子怎么能让他满意?

“你是这样一个大人物,但你却把你的房子建成这样一个小盒子。有什么原因吗?”

“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他说,“但这个地方很小,但如果我能让它容纳真正的朋友,我会认为自己很幸福。”

巴西还有个足球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