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思想

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他根本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去探究,但他们的记载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关于哪一种记载更接近真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信仰,只是对每一种信仰进行审问;柏拉图发表在《理想国》上的长篇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己的想法。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概念是相当困难的,解释他们的概念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找到苏格拉底的思想并不容易——必须指出,这些思想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这些作家的观点。

来自对话的证据表明,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语法学家普罗迪库斯和女祭司狄奥蒂玛,她教会了苏格拉底关于爱的知识。一些对话还表明,苏格拉底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史书通常将他们视为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家约翰·布尔内特认为,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学派的学者亚基劳斯,亚基劳斯的记录实际上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哈夫洛克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学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差异。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和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后来被称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重新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救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而是城里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自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懦弱;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什么是国家,人要有什么素质才能治理好国家,如何培养治国人才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来,苏格拉底的哲学被称为“伦理哲学”。他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地上”,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问题,越努力进步,问题越多,进步越大。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没有知识,他想教给别人知识。他是这样解决这个矛盾的:这些知识不是他灌输给人们的,而是人们已经有的;人心里有个“胎儿”,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苏格拉底就像一个“助产士”,帮助他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为“反诘问”的形式,他经常用反诘问的方式来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和理论中的矛盾,以此来动摇对方论点的基础,指出对方的无知;在盘问中,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给出正面肯定的回答,因为他承认了自己的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方法是由以利亚学派的逻辑推理和芝诺在《以利亚》中的归谬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讽刺的否定形式中,有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肯定结果。苏把自己比作一个接生婆,从谈话中用剥茧缫丝的方法,让对方逐渐明白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以问答的方式摸清对方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发现真相。只是在交谈中,苏的重点在于提问,而他并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的问题。他以谦卑的态度提问,对方在回答中引出其他问题的信息,直到最后由于不断追问,青年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在提问的过程中,苏给了学生最高的智慧,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式反讽。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最早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苏格拉底提出了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简单状态,进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他把早期希腊哲学家格言式的伦理思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深入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有助于哲学思维的发展。但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他开始了一个主体性、理性和抽象思维的时代,自然神论取代了宗教神话。苏格拉底一生从事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自己的教育理论。但他没有开办自己的学校。他在哪里教书?他是怎么教的?广场、寺庙、街道、商店、作坊、健身房等等都是他授课的地方。年轻人、老年人、富人、穷人、农民、工匠、贵族、平民都是他教导的对象。不管谁向他请教,他都热情地教。当时别的老师——智者——收学费,他们把当老师当成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不收学费。他为了城邦的利益而教书,是义务教师。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无论才华横溢的人是聪明还是愚钝,如果他们决心要取得令人称道的成就,就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实践。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佩里克莱斯死后,雅典由于缺乏好的领导人,变成了一个极端的民主和无政府状态,甚至国家领导人都是通过抽签或抽签选出的。苏格拉底对此非常难过。他认为治国的人才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的人才。他一生致力于培养治国人才。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德性,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之人;其次,我们应该教人们学习广泛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统治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中,受到尊重和赞扬的人是最有知识的人,受到谴责和鄙视的人是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运动。他认为,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健康的身体对于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都非常重要。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让人强壮。

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被自己称为“苏格拉底法”和“助产术”。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这是对他教学方法的隐喻。他妈妈的助产术是接生,他的助产术的教学原则是为观念接生,是引导人产生正确的观念。

“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都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也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习得某一概念时,并不直接告诉他们,而是先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回答。如果学生答错了,他不直接纠正,而是问其他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从而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式教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件事。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都试图将手臂向前扔,然后向后扔。”说着,他做了个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你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不会做?但是一年后,当苏格拉底再次询问时,他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一个坚持。后来这个人成了他之后新一代的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苏格拉底实际上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是他真正的继承人。

苏格拉底有自己的教学计划。

有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闻闻空气!””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是苹果的味道!”“苏格拉底从讲台上走下来,手里拿着一个苹果,慢慢走到每一个学生面前,告诉他:“请再仔细闻一下。空气中有苹果的味道吗?”这时,一半的学生已经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其他人都举手了。苏格拉底走到学生面前,问道:“你真的什么都没闻到吗?”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都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向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经常和别人争论。在辩论中,他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使对方改正并放弃原来错误的想法,并帮助人们产生新的想法。这个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叫做苏格拉底的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聪明的必要一步,因为除非一个人谦逊并“知道自己的无知”,否则他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第二步叫做定义。经过反复的提问和问答中的归纳,得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就像苏格拉底自己说的,他虽然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取知识,就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一样。虽然她老了,不能生育,但她可以接生,帮助一个新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奥蒂斯从来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式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他的思想。请看一个他和学生一起回答问题的有趣例子。

奥蒂斯:苏格拉底,什么是好?

苏格拉底:偷盗,欺骗,把人当奴隶卖,是善行还是恶行?

奥蒂斯:这是邪恶的。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邪恶的吗?把俘虏的敌人当奴隶卖是邪恶的吗?

奥蒂斯:这是好事。但我说的是朋友,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如你所说,偷窃对朋友是邪恶的。但是,如果一个朋友想自杀,你偷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邪恶的吗?

奥蒂斯:这是好事。

苏格拉底:你说欺骗朋友是邪恶的,但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告诉士兵,援军要来了,以鼓舞士气。但事实上,没有援军。这种欺骗是邪恶的吗?

奥蒂斯:这是好事。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它能启发人的思想,使人积极分析和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否定。这种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探索真理。因为他善于辞令,所以经常反驳那些自以为学识渊博的浅薄之人。因此,他在年轻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不幸的是,公元前399年,他被民主贵族以煽动年轻人和侮辱雅典神的罪名公开审判,被判处死刑。

根据当时雅典的法律,处决犯人的方式是给他一杯毒酒,但在行刑前的一个月内,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到监狱探视。当时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当一个叫克里通的年轻人问苏格拉底有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除了平时对你说过的话,我没什么好问的。请记住它。你必须保持节操。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去生活,无论你现在对我许下多少承诺,都不能安慰我的死者。”然后他起身去洗澡。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晚上,苏格拉底即将被处死的那个晚上,我看到他衣衫褴褛,光着脚,但他的表情很平静。他送走了妻子和女儿,去和他的学生菲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和克里谈论灵魂的永生。不久,狱卒进来说:“我每次吩咐犯人服毒酒,他们都怨恨我,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的命令。”你是这里众多囚犯中最高贵的人,所以我想你永远不会恨我,只会恨我那些想处决你的人。我现在奉命执行命令,希望你少受点苦。再见,我的朋友。”说完,她放声大哭,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看着狱卒的背影说:“永别了,朋友,我会照你说的去做。”然后他转过身来,和蔼地对年轻人说:“真是个好人。自从我入狱后,他每天都来探望我,有时还会态度和蔼地和我说话。现在他在为我哭泣。多善良的人啊!克里夫顿,过来。如果毒酒准备好了,马上派人去取,否则请快做。"克里回答说:"据说有些囚犯在听说自己要被处决时,总是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好让自己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不要心急,还有时间!”苏格拉底这时说:“的确你是对的,那些人这样做无可非议,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通过延迟服用毒酒而有所收获;“但对我来说,拖延服用毒酒的时间,我得不到任何东西。相反,在我看来,救命之恩,美餐一顿的行为是应该被鄙视的。去拿酒来。请尊重我的要求。”

这时候,克里不得不用眼神暗示等待命令的孩子,孩子就走到外面去了。过了一会儿,孩子回来了,领着一个人进来了。进来的人手里拿着一个杯子,里面装着毒药。所以,你随时可以喝鸩,受罚。苏格拉底问手里拿着毒杯的人:“请告诉我该怎么办?”

那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后,就一直走到这里。如果觉得脚越来越重,就躺下。”。这说明毒已经起作用了。”苏格拉底镇定自若。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前,平静地说:“该分手了。我要死了。只有上帝知道谁的选择是好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所有在场的人都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而哭泣。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幕时非常不高兴。他说,“你怎么能这样做?为了避免这样的场景,我把家人送走了。俗话说的好,不惧危险,视死如归。请坚强!”苏格拉底随后在室内踱了一会儿,说自己腿麻了,就躺下了。送酒的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身体,感觉没有热度。他的遗言是:“克里通,我欠阿斯克勒庇俄斯(药神)一只鸡(意思是请克里代他祭奠药神)。记得替我还这笔债。”说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闭上眼睛,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他个人的命运与雅典的命运密不可分。他为祖国追求向善的理想,祖国以死刑回报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愤怒、恐惧或悲伤,仍然用他睿智的口吻真诚地劝诫一切。他知道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他还有人生未完成的部分,死亡可以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古希腊,法律被视为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者。在这个神的保护下,古希腊城邦都是由法律治理的,任何人的地位都不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一致达成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只有遵守法律,人民才能齐心协力,让城邦无比强大。严格遵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和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其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生命。

苏格拉底也认为,法律和城邦一样,来自上帝,是上帝设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在自然法中,自然法也是自然的法则。纯粹是一种天意或者上帝有意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被称为属人法。虽然人造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适性,而是多变的,因为人造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并服从人造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并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上帝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然是一个人人从内心遵守法律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念,也是他慷慨牺牲的内在动力。

苏格拉底在被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的时候,仍然大谈“尊重道德、重视正义、重视法律、重视法制”,认为生命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了,真是充满了自由精神。苏格拉底是个英雄。他意识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觉自愿地实现它,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他的死是一场悲剧。悲剧在于,冲突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不可调和。于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身体承担起了这个巨大的冲突,承担起了自由人格的责任和使命。对苏格拉底来说,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精神,那种自觉、自愿、自律、自由的精神,通过他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苏格拉底喜欢和年轻人交往,希望年轻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后,不仅会快乐,管理好自己的家事,还会让别人和城邦快乐。他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年轻人进行不同的教育。苏格拉底告诉那些因为优越的遗传条件而轻视学习的人,他们越有天赋,就越应该受到教育。这就像一匹凶猛不羁的纯种马。如果从小训练它,它会成为最强大最勇敢的千里马。否则永远都很难控制。如果一个人受教育程度低,他的意志越强,就越容易犯罪。苏格拉底教导那些夸耀自己财富的人,认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财富会满足他们的愿望,给他们带来幸福。只有傻瓜才会这么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和对人类的贡献。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获得他们的尊重。

据说柏拉图的堂兄葛老孔,在他不到20岁的时候,就渴望成为城邦政府的领袖,并以极大的荣誉和聪明给许多人演讲。按理说,一个年轻人有这样的理想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惜葛老孔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天赋。家里人都知道他野心勃勃,白日做梦。真怕他贸然冲进论坛,被别人拖累,留下笑柄。但是没有人能说服他不这样做。苏格拉底知道这件事,鉴于他与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这个小青年。

有一天,苏格拉底看到葛老孔迎面走来,远远地喊了一声;“嘿,葛老孔,听说你立志要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让葛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作很热情的样子,选择了葛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真的这么认为,苏格拉底。”葛老孔答道。

“那太好了。如果世界上有什么好事,那就是另一件好事。因为,如果你的目的能达到,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家人扬名,为祖国争光;你的名声传遍全城后,就会传遍希腊,甚至国外。那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不其然,葛老孔听了很高兴,就停下来和苏格拉底说话。

看到格劳肯留了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格劳肯,看来很明显,如果你想得到人们的尊重,你就必须为城邦做出贡献。”

“就像你说的。”葛老孔答道。

于是苏格拉底请葛老孔谈谈他建功立业的打算。葛老孔在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先使城邦富裕起来,而达到富裕的方法是增加税收。葛老孔同意了。苏格拉底又问,税从哪里来?总数是多少?虚的补充来源是什么?葛老孔回答说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随后,苏格拉底就削减开支、国防力量、国防战略、粮食供应等治国必须考虑的问题,询问他的看法。葛老孔要么是没考虑过回答,要么是说不清楚,要么是这种事不用他亲自管。

看到葛老孔的困境,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和家庭是和谐的。国家人口多,有些问题真的不好说,但是你能帮助一个家庭,就能开始帮助更多的人。你为什么不设法改善你叔叔家的福利呢?”

葛老孔说:“只要舅舅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帮助他们。”

苏格拉底笑了;“为什么?你连你叔叔都说服不了。你还想让包括你叔叔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听你的建议吗?年轻人,你要小心,你一心想出名,但不要反其道而行之!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中,那些被尊重和赞美的人是最有知识的人。相反,他们是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的想在城邦中出名和被人称赞,你应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获得最广泛的关于你想做的事情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别人;处理事务时,你会很容易得到你所期望的。”

骄傲又立志当领袖的葛老孔被说服了。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这是收获的季节,地里长满了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门徒说:“去把麦田里最大的麦穗摘下来。只准进不准退。我会在麦田的尽头等你。”

明白老师的要求后,弟子们走进了麦田。

地里都是大麦穗,哪个最大?弟子们埋着头往前走。看看这个,摇摇头;看看那个,再摇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耳朵还在前面。弟子们虽然也试着摘了几个耳朵,但都不满意,扔掉了。他们一直认为机会还是很多的,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做决定。

弟子们低着头往前走了很久,小心翼翼地挑挑拣拣。

突然,所有人都听到苏格拉底老洪钟般的声音:“你完了。”这时,空手弟子如梦方醒。他们回头看麦垄,无数的麦苗摇着头,好像在为他们惋惜。

苏格拉底对他的门徒说:“这片麦田里一定有一只耳朵是最大的,但你可能不会遇到它;即使见面,也不一定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最大的耳朵是你刚刚摘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好像在麦田里行走,也在寻找最大的耳朵。有的人看到粒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去摘;还有的东张西望,一次次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是把耳朵抱在面前才是真实的。从前,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找他学习。他说了很多开心的事。他讲故事的方式如此生动,没有一个听的人感到厌烦。

一年夏天,他给自己建了一栋房子。房子太小了,他的邻居很困惑。这房子怎么能让他满意?

“你是这样一个大人物,但你却把你的房子建成这样一个小盒子。有什么原因吗?”

“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他说,“但这个地方很小,但如果我能让它容纳真正的朋友,我会认为自己很幸福。”当苏格拉底在监狱时,他听到一个新囚犯在隔壁牢房哼歌。这是一首他从未听过的新歌。苏格拉底急忙让他唱歌的狱友教他这首新歌。

监狱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苏格拉底在死囚区,行刑日期即将到来。听到他的请求,唱歌的犯人很惊讶:“你不知道你很快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回答。

“那你为什么要学新歌?”狱友不解地问。

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了一首歌。”

——摘自《环球时报》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以“妻管严”著称,妻子很厉害。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好朋友去他家做客,刚吃完晚饭,苏格拉底的妻子让苏格拉底当着那位朋友的面帮她倒水洗脚。苏格拉底觉得很尴尬,坚持拒绝。所以,他的妻子很生气,和他大吵大闹。为了避免麻烦,苏格拉底和朋友一起离开,下楼去了。他们刚走出楼,他老婆突然泼了一盆洗脚水在他身上。场面十分尴尬。

好朋友在场,让妻子长期骑在自己头上的苏格拉底不怒自威,自然说不过去。然而,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却不同。他没有像普通人一样被狮子惊怒,而是大度地开玩笑说:“我就知道打雷之后会下雨。”轻松化解了当时的困境,老婆朋友都忍不住笑了。想必这个凶狠的“坏老婆”从“泼水事件”开始就有所收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