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的得与失
1,士卒
赤壁之战后,65438+二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免诸葛亮为武将,住林轩,命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税,充实军资。
211年,益州牧刘璋请刘备辅佐张鲁。诸葛亮和关羽、张飞等人镇守荆州。公元65438+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攻打成都。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人前往蜀国助阵,留下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郡县,与刘备结成都城。到214,刘璋投降,刘备进入益州。
诸葛亮得到黄金500斤,白银1000斤,人民币5000万元,锦缎1000匹,被任命为军师、将军,掌管将军府。每次刘备出兵进攻,诸葛亮都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提供充足的衣食。比如汉中之战,他为屡战屡败的刘备提供资源。220年,曹丕篡汉独立。
221年,大臣们听到汉献帝被杀的消息,劝已经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称帝。刘备拒绝了,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当皇帝的故事说服了刘备。于是刘备才同意让诸葛亮记丞相史,放假。同年,张飞死了,诸葛亮当上了校尉。
2、托孤
222年8月,刘备东征夺回荆州途中战败,退守永安。诸葛亮哀叹法快不行了,不然刘备的东征就要停止了。
到了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委托李严处理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只有曹丕十倍的才能,一定能安天下,终能成大事。
继承人可以增补的,增补;如果他不称职,你可以自己承担。你的才华是曹丕的十倍,最终定能安国成大事。如果养子(刘禅)能协助,那就协助他;如果他没有天赋,你可以自己拿。)"
诸葛亮流着泪说:“我敢用尽我的力量,报效忠节,然后死!”我会尽我所能为忠实的节气服务,直到我死!)”刘备想让刘禅等儿子做诸葛亮的父亲,但只能和诸葛亮在一起。
四月,刘备去世,刘禅继位,立诸葛亮为武乡侯,并开设衙门。不久,刘禅依靠诸葛亮掌管益州牧政,由诸葛亮定夺。原来华南地区因为刘备的一败涂地而借机造反。诸葛亮没有因为国家刚刚失去君主而发兵,而是派邓骘和马可去东吴修理。
3.南征
直到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下。临行前,刘禅送给诸葛阿良金钹和一个曲盖,他主张前后各一个,带六十名武士。
后来,诸葛亮深入到不毛之地(成语:不毛之地就是今天的缅甸北境,八莫)讨伐吕勇和孟获。诸葛亮在马谡采纳了参军的建议,重在攻心,先是打败了吕勇的军队,然后七擒孟获,秋平天下之乱(详见诸葛亮南征)。蜀汉南方丰富的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军事服务。蜀富了,就开始练兵,准备北伐。
诸葛亮的一生:
1.在荆州问题上,诸葛亮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当时的荆襄九郡是一个大的军事集团区,囊括了豫南、湖北、湖南的全部地区,无论是水路还是旱路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荆襄九郡既是蜀汉政权的根基,也是其边疆屏障。失去荆州,意味着蜀汉政权失去了最强大的门户。
这是从防守的角度。那么,从进攻的角度来看,荆襄九郡是蜀汉政权进攻魏、吴的跳板和咽喉。如此重要的阵地,不仅要作为防御的屏障,还要规划为进攻的前沿。
所以荆襄九郡仅从防御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要布置两个军营,互为犄角,使其可攻可守,必须任命骁勇善战的武将镇守。一个关羽不足以稳定荆襄九郡。这是政治远见的第一个错误。
2、误用马苏,痛失街亭?
刘备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要多加利用。事实证明,刘备看人还是挺准的。马谡刚愎自用,狂妄自大,虽读过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
但诸葛亮事后忘记了刘备的临终嘱托,任命街亭守将过于草率。因为对马谡的喜爱,马谡是主将,王平是副将。结果马谡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蜀失去了街亭的战略地位。街亭的失守让诸葛亮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为日后的北伐之路增加了许多困难。?
3.未能及时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
当时蜀国是三国中最弱的,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统一天下。这一点诸葛亮自己应该是清楚的,但是为了不辜负先帝的遗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蜀地的匮乏已经到了瓶颈,不尽快夺取新的沃土,很难与逐渐强大的曹魏抗衡,所以短期内继续探索中原。?
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一个伟大的战略,但问题是诸葛亮年事已高,却没有及时挖掘和培养新的可用人才。随着老将和他本人的离开,蜀中人才未能满足,导致了三国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