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题目“知难而行易”材料200分。
知难而行的话:知难而行
朱茵:zh和ná n xí ng y √。
解读:理解事情的真相很难,但是执行起来比较容易。
来源:孙中山国民性第五讲:“欲知难知易之理,可参考我之论。”
“知难而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过去中国的传统是行比知难,即“知不难,行才难”。孙中山认为,这种旧的知行观完全颠倒了难与易,导致人们“化难为易,化难为难”,结果是“怕了不该怕的,却不怕该怕的”。他们往往把勇于实践看作是胆怯和胆怯,而对真正应该被重视和认真研究的知识和科学却采取轻蔑的态度和不屑的态度。这种传统知行观的负面影响长期存在,直至近代中国与西方工业化的对抗,演变为决定胜负的深层文化背景原因。孙中山也对辛亥革命前后多次失败的教训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认为革命的失败是由于革命党人“对革命目的和方略缺乏信念”,“以思想上的错误忽视了自己的抱负”。根本原因也是传统古语“知与不知也是理”的深刻影响。有鉴于此,孙中山先生毅然决然地主张“知易行难,在中国已根深蒂固几千年,已成牢不可破的理论”,“先造一个理论来打破这个心理上的敌人”,确立知难而易的理论,并把它提出来作为“拯救中国的必由之路”。
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知易行难”或者说“知易行难”是一个从未解决的哲学命题。在这个问题上,历代哲学家和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大众是对的,老婆婆是对的。《伪古文·尚书·算命》说:“不知难行。”民间谚语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三岁小孩知道,八十岁老人做不到。”据此,应该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孟子·尽心上》说:“做而不思,学而不思;不知其为人处世之道者,公也”;孙中山在《孙文论——知难而行之思想建设》中也明确提出了“知难而行之”。据此,应该又是“知难而行易”了。
借用禅宗的说法,一系列的“渐悟”导致了顿悟——认识到“知难而行”和“知易而难”其实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是正确的。具体来说,对于一般通俗易懂的“知识”,确实是“知易行难”。比如大家都知道贪官不好,但是一旦权力在手,又没有监督机制,在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下,想要过上清正廉洁的生活是很难很难的;对于关系到生命和自然规律(古人称之为“道”)的李智来说,确实是“知之难,行之易”,以至于“听道则死,夕则亡”对于那些掌握了生命和自然原理的人来说,这几乎和呼吸的本能一样简单。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学过数学和物理的人应该也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它们的坐标是不一样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标准,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对立的理论、信仰、宗教,都有自己忠实的追随者,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同的人,对于相同或不同的对象,在相同或不同的条件下(时间、环境、技术、材料等。),会得出知难还是行难的不同结论。很多改变了我们对自己认识的重要理论,比如皮浪的怀疑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洛伦茨的人性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经验主义、王阳明的明中叶理学的“知行合一”...我们说它们不是绝对的终极真理,但都是有条件和限制的。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的争论可能都是人性使然——人的惰性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许,这种争论会永远持续下去...
辩论技巧
从客户到客户的初衷是客户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化被动为主动。在辩论中,被动是该领域常见的劣势,而且往往是失败的先兆。在辩论中,反对象是主要的,他说的,就是在辩论中变被动为主动。接下来,本文试着结合技巧理论和实际论据分析,向大家介绍几种反客为主的技巧。
(1)借力
武侠小说里有一招,叫“借力打力”。意思是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利用对手攻击的力量进行反击。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论证。
比如在“知难而行易”的争论中,有过这样一轮:
教授:是的!那些人直到上了刑场,死了才知道法律的力量。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而退”,彼岸辨友!(热烈的掌声)
当对方用“知法容易,守法难”的例子来论证知法容易,守法难的时候,积极的一方立刻转而从“知法不易”的角度来强化自己的观点,给予对方有力的反击。扭转了被动局面。
在这里,方正之所以能够用反方的例子来对抗自己的身体,是因为他有一系列不以口头表达、重新诠释文字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论中的“知识”,既是“知识”的“知识”,也是基于人类理性的“知识”;遵守法律并不难。作为一个行动过程,杀人不难,但懂得如何保持人的理性,克制杀人的恶性欲望,就很难了。这样,对立一方的“知难”与“行易”的宽泛、高层次定义,以“知易”与“行难……”的狭隘、低层次定义的攻击,有效地回击了对立一方,对立一方建立在“知”与“行”这一肤浅层面上的论证框架也就崩塌了。
(2)嫁接
把对方论点中有缺陷的部分去掉,换成我们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称这种技术为“嫁接”。例如,在知难而行易的争论中,就出现过以下例子:
反方: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难,“行”就是“去”!如果不难,猴子为什么不叫他孙智仁?
方正:孙的绰号是孙猴子,但对手知道他的法定名称是孙悟空,是“悟道”的“知识”吗?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以花代树”的论点。反方的例子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牵强:很难反驳“孙行者为何不叫孙知仁”,虽然是近乎无理的倡议,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积极的一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点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一方入手,以“了解”即“知道”来反诘对方,让对方关于“孙”的引语变成了扛柴火救火,事与愿违。
以木代花的手法是论辩理论中的强攻,需要辩手勇于出招,勇于反击,所以也是一种难度大,对抗性高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技巧。诚然,实际场景是口若悬河,变化多端的,并没有随时可用的“孙行者”“美猴王”等现成素材,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替身花”。辩手有必要准确地概括或推导出对方的观点和我们当时的立场。
比如,在关于“治穷比治傻更重要”的辩论中,有一句话是肯定的:“……对方辩手是以紧迫性来衡量重要性的,所以我想告诉你,我现在很饿,急需食物,但我还是想辩论,因为我意识到辩论比饥饿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冷静地辩解道:“我的对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有饭不吃’是两回事……”对方的回答引起了更热烈的掌声。积极的一面主张贫穷不足以恐惧和以“无食可吃”对待愚蠢的相对重要性,而消极的一面马上从自己的角度总结出“无食可吃”的要义,明确对比了两者的本质区别,有效遏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
(3)随波逐流
表面上认同对方的观点,遵循对方的逻辑,在推导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一些合理的障碍,使对方的观点在附加的条件下无法成立,或者得出与对方观点完全相反的结论。
比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房子”的争论中:
对方:...我们应该要求对方识别朋友。龚宇此举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
财力,这是怎么了?
正面:龚宇搬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是龚宇所在的地方很难走出去,那他怎么搬回家呢?.....可见,搬可以考虑,搬完山还得搬!
神话和故事都是夸张才有意义的,其本质不在于本身而在于寓意。所以,一定不能让对立的一方讲事实,否则,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对立一方的“方法论”一定会站住脚。从上面的论点来看,对方在这件事上的论点是有根据的,坚实的。积极的一面先是肯定“搬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后大家“很难走出愚公所在的地方”,自然就引出了“如何搬回家”的追问,最后得出“先移山,后搬家”这样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它贯穿了一个又一个,以压倒性的进攻击败了对方的就事论事,真是妙不可言!
(D)根本原因。
所谓激进,打个比方,本文指出对方的论点与题目不密切相关或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纠正对方论点的立足点,将其拉入我们的“势力范围”,使其正好服务于我们的观点。与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的方法相比,这种技巧正好与其思维相反。
比如在关于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争论中,就有这样的辩护:
亲: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张勇刚刚从江苏跳到陕西,对方辩手还说自己没有为陕西人民做贡献,真是寒心!(掌声)
反方:请问运动队可能跳槽了吗?这正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向!(掌声)对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这个世界黑得像乌鸦,所有的动作都是跳槽。(掌声)
以张勇为例。他从江苏搬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实。反对的一方马上指出,对方所举的具体例子是错误的:张勇不可能通过“跳槽”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模式去运动队,而只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合理流动”,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服力和震撼力,收到了比较明显的反客为主的效果。
(5)削减底层工资。
巧妙而有选择性的提问是许多辩手使用的进攻手段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会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对方做出哪个选择,对自己都没有好处。正确的做法是从对方的选择题中拿一个预设的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精神。这个技巧就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
比如在“思想道德要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争论中,就有如下一轮交锋:
反方:……我问雷锋精神是无私奉献还是等价交换精神。
优点:...这里的反对者误解了等价交换,意思是所有的交换都应该是等价的,但不代表一切都是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并不等同。(掌声)
反方:那我想问一下另一位辩手,我们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
教授:为人民服务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
第一回合,对方有“邀君待瓮”之意,有备而来。显然,如果思维定势被动回答问题,就很难应对对立方预设的“两难”:选择前者恰恰证明了对立方“应该超越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后者是违背事实的,更是荒谬的。而正方辩手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直奔主题,从两个预设选项中引出“等价交换”,以冷静的语气、犀利的言辞、灵活的应对、高明的手法彻底推翻了它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辩论场上的实际情况很复杂。要想在辩论中化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只是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需要靠即兴发挥,相当到位,但没有规律可循。
(6)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经常会发生双方在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事例或表达上纠缠不清,结果看似辩论得很热闹,实则离题万里的情况。这是争论的禁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在第一次辩论和第二次辩论后,迅速找准对方论点中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个问题,一攻到底,才能在理论上彻底打败对方。比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争论的关键是:不温饱能谈道德吗?只有在辩论中始终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才能给对方致命一击。在辩论中,人们经常会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对方问了一个我们答不上来的问题,我们不知道的话,不仅会丢分,甚至会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寻找其他弱点进行攻击。但更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即善于在基础性、关键性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提问,我们马上回避,难免会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我们不敢正视对方的提问。另外,如果对对方提出的基本论点和概念攻击失败,也是失分。善于抓住对方的要害,进行攻击,才能取得胜利,这是辩论中的重要技巧。
(7)利用矛盾
因为辩论的双方是由四名选手组成的,这四名选手在辩论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矛盾。即使是同一个选手,在自由辩论中也可能因为语速快而产生矛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立即抓住它,想尽办法扩大对方的矛盾,让它不能自理,攻击我们。比如在与剑桥团队的辩论中,剑桥团队的三个论点认为法律不是道德,而第二个论点认为法律是基本道德。这两种观点显然是矛盾的,我们趁机拉大了对方两个辩手的差距,把对方逼入了两难的境地。再比如,对方一开始把“温饱”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们的猛烈攻势下,才谈到“饥寒交迫”。这和之前的观点是矛盾的。我们的“矛带子,盾带子”让对方急得说不出话来。
(8)“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僵局:当对方坚持自己的论点时,无论我们如何攻击,对方也只是用几句话来应对。如果还是采取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尽快调整攻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入手,诱导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观众心中造成轰动效应。当我们和悉尼团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却死抱着“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观点不放,不为所动。于是,我们采取了“引蛇出洞”的战术。我们第二场辩论突然问:“请问,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的四名辩手面面相觑。为了不在场上丢太多分,对方站起来随机作答。我们马上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相当于在对方的立场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阵线。
(9)《李僵》
当我们遇到一些逻辑上或理论上难以论证的论点时,我们不得不采用“以桃代之”的方法,引入新概念来解决困难。比如关于“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的争论,就非常难辩,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很难把这两个问题分开。所以,按照我们先入为主的想法,如果允许我们对积极的一面进行论证,就会引入“社会影响”这个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发作。后来我们在抽签中得到了辩论的反面,即“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那就不合理了。因此,我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的概念,强调用“社会系统工程”来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个项目中,“医学途径”这样一来,我们的回旋余地就大了,对方要花很大的力气去纠缠我们提出的新概念,攻击力就大大削弱了。这种战术的意义在于引入一种新的概念来对付对方,从而保证我们论点中的一些关键概念隐藏在后面,不被对方直接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到一些更重要的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结合起来,才能在辩论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0)放慢部队速度的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情况:消防队接到求助电话时,往往是以缓慢的语气接听。这种温和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人的情绪,以便对方正确说明情况。再比如,情侣吵架,一方很沮丧,另一方不着急。结果是后者占了上风。再比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往往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慢慢处理棘手的问题。这些情况都说明,“慢”在某些场合也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方法。辩论也是如此。在一些特定的辩论场合,快攻快战不利,但慢进可以赢。
比如1940年,丘吉尔在张伯伦内阁中担任海军大臣,因主张对德宣战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时舆论欢迎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丘吉尔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以慢取胜”的策略。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在战争爆发的非常时期,他会在任何人的领导下,做好为祖国服务的准备。
当时,张伯伦等保守党领袖决定推举支持绥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为首相候选人。然而,参加过主战的英国人民认识到,在政治上只有丘吉尔有领导战争的才能。在讨论首相候选人的会议上,张伯伦问道:“丘吉尔先生是否同意加入哈利法克斯领导的政府?”雄辩的丘吉尔一言不发,沉默了两分钟。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着反对。一旦丘吉尔拒绝入阁,新政府就会被愤怒的民众推翻。哈利法克斯不得不首先打破沉默,表示他组建政府不合适。丘吉尔的等待最终得到了回报,国王授权他组建新政府。
再比如,在一家店里,一个顾客气势汹汹地上门,没完没了地说:“这鞋鞋跟太高了,款式不好……”店员耐心地听他说,没有打断他。当客户不再说话时,销售人员平静地说:“你的意见很直截了当,我很欣赏你的个性。这样吧,我进去再挑一双来讨好你。”“如果你不满意,我愿意再为你服务。”客户的不满被消磨殆尽,他觉得自己太过分了。看到销售人员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问题,他也感到很尴尬。结果他来了个180的大转弯,夸店员的新鞋,还说:“哎,这双鞋不错,跟给我做的一样。”店员通过由慢到快、由冷到热的方式让顾客发泄愤怒,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化解了这场纠纷。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要在论证中正确运用“以慢取胜”的方法,我们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采取慢待机先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时机不成熟就贸然行动,往往达不到目的。辩论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其实“以慢制胜”的方法,是一种拖延敌人入侵的战术。当辩论形势不宜速决,或时机尚未成熟时,应避免针麦直接对抗,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就可以从背后攻击敌人,打败敌人。比如第一种情况,丘吉尔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并不急于成功,而是慢慢地袖手旁观。在讨论总理人选的关键时刻,他以沉默表示反对,最终获胜。
第二,执行慢,执行弱,执行强。
“以慢取胜”的方法适用于劣势对优势,弱势对强势的辩论场合。是弱者为了打败看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战略手段。“慢”有一招,慢动作要巧妙。这里的“慢”字,并不是反应迟钝、不善言辞的代名词,而是依然睿智愚笨的雄辩者使用的法宝之一。比如第一种情况,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质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其实就是一种拖延战术。在这种顽强的僵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发了脾气,丘吉尔最终采取缓兵之计取得了胜利。
第三,缓怒,缓寒去热。
“慢”仍然是辩论中“控制愤怒”的好技巧。在辩论中,生气、自制力差的人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度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调来处理。减缓愤怒,由冷到热,可以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很平静,他才能和你说的话很顺畅。
接受吧。比如第二种情况的销售人员,用冷静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平息了对方的愤怒,化解了矛盾。
总之,辩论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然而,有时候“慢”也有它的美。“慢”可以袖手旁观,“慢”可以制定计划,“慢”可以控制愤怒。“慢”是强硬战术,“慢”是持久战,“慢”是口水战中的拖延战术。虽然要花很长时间慢慢走,慢慢花,但往往是胜利的捷径,虽然有很大的弯道。
杜威的知行观在他的中国之行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革命家孙中山、改良派胡适、教育家陶行知都受他影响。如孙中山反对中国传统的“知易行难”的理论,而持“知难而行易”的理论,强调革命理论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以实践的可行性激发革命党的战斗精神。1919年,杜威在到达中国不久就与孙中山会面。他们谈到了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杜威对孙中山先生说:“如果你过分强调实用性,那就不切实际了。西方没有人相信‘知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8}在中国的演讲中,他也多次谈到知行关系:
中国古代就听说过“知不难,行难”。实验的方法则相反。这只是一句台词,然后你就可以知道了。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的知识。有了行动,我们就能发现新的光明、有组织的事实和以前未探索的知识。所以,没有线,就一定没有真正的知识。{29}
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以行动为基础,他把自己的认识论命名为“实用主义认识论”,他概括为:
其本质特征是坚持理解和有目的地改变环境之间的连续性。实用主义认识论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知识包括我们理性中的各种资源——包括所有使我们行动明智的习惯。只有那种已经被组织成我们的心理倾向,使我们能够使环境适应我们的需要,使我们的目标和愿望适应我们的处境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意识到的东西,还包括我们在理解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时有意识地使用它的心理倾向。知识作为一种行动,就是考虑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调动我们的一些心理倾向去解决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30}
也许是因为实用主义对行动的突出强调,所以常常被理解为实用主义把行动作为人生的目的。杜威澄清了这一误解,指出行动是将概念应用于存在过程的媒介,应用的结果构成了概念对于存在变化的真正意义。因此,实用主义绝不是对被视为美国生活特征的那种为行动而行动的赞美。
如前所述,杜威把知识放在从行动的经验出发,再回到经验中加以验证的过程中,不妨称之为“行动产生真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忽略了新事实和新真理的发现,比旧理论的论证更有价值。在论述哲学从旧的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方式转变时,他举了培根的例子。他赞赏地介绍,培根合理地认为,无论是什么理论,任何人把知识的方法作为对获得的真理的论证,都是在压抑研究精神,束缚人们的心灵,使其无法超越传统的知识范围。培根尖锐地指出,通过彻底探索自然秘密而获得的新事实和新真理的发现优于旧论点。作为归纳法之父,培根看到了科学的意义在于向未知进军,而不在于已知事物理论的重复叙述——对未知事实和原理的无限不断的发现才是归纳法的真正精神。杜威这次的归纳可谓是“行动导致新知”。无论“真知识”还是“新知识”,都意味着行动使知识有效,教育只能影响个人,改变社会。
在教育中,杜威倡导的“做中学”是行动原则在教育中的充分运用。在实验学校,探索知行关系是教育理念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