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大师:念佛童渊篇第四讲

赵达大师:念佛童渊篇第四讲

十方来佛,怜众生,如母念子。如果儿子逃走了,她会记得什么?如果一个孩子记住了他的母亲,就好像他的母亲记住了他的时代,母子俩经历过,那就不远了。

菩萨告诉我们,十方万物都来了,他自出家为道以来,总会怜悯众生。东南西北上下四个维度叫十方,十方是如来,不是一个阿弥陀佛,也不是一个释迦牟尼佛,而是所有空间的诸佛。可怜就是可怜和怜悯。阅读是为了永不忘记。他全身、口、心、意都只有众生。所以不要以为成佛之后,也就是说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想要逃避。他说我赶紧去修行,逃到极乐世界,再也不要遇见你。没有那么多敌人。其实你错了。你去极乐世界后,成佛后再回来拜访他们。你成佛后,如果你不想去拜访他们,你就不能成佛。这十个如来,他有一个* * *一样的特点,就是慈悲众生。这是佛陀的初衷和路线。他应该这么做。他有这个优点。众生,也就是我们有很多生死聚集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有人。

然后,佛陀想念我们,就像母亲想念她的儿子一样。我们都是佛教徒。我们没有佛祖父母和私生子的份额,只有佛祖的亲人。但实际上,我们在另一个“儿子”身上也有一份,那就是佛陀——佛陀的弟子。如果皈依佛教,你们都是佛的弟子。学佛是佛的弟子。十如来皆视九法界众生为己子。为什么说自己是佛的儿子?我们自己的真诚和佛性,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变质或改变过。我们自己无限的智慧和美德,我们现实生活的宝库,现在都在这里。但是,这把钥匙是我自己丢的,这个宝库的门是我自己锁的,我一直在宝库外面走来走去。Hokkekyo说:“穷孩子也一样。”你家有钱,你却出去当乞丐,乞讨。为什么?在我们心中,没有任何色、声、味、触、法的干扰,但我们每天都在追求色、声、味、触、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是自己的佛,自己就是佛。十佛,他是真的觉知自己成佛了,他可以教我们打开我们的宝库。所以众生皆是佛。

当佛陀记得我们,记得我们,就像母亲记得她的儿子一样。“子若逃”逃,即子若逃得远远的,杳无音信。“逃离”和“逝去”不一样。“逃”是指逃避和消息。比如我们所有人学佛之后,你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我死了一定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既然这个信心生来了,你就发善信给极乐世界,你就发善信给阿弥陀佛。所以,当我们所有人都下定决心要在西方极乐世界生存下去的时候,一旦你相信有极乐世界,一旦你许愿去死,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和八功德水中的一个就是你的了,那莲花就会马上诞生。他一出生,这个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信了:“你看,我的儿子回来了!他已经给了我一个信号。”念佛念得越好,莲花开得越好。如果你有一颗清明的心,看到自然——“花开时,你会看到佛,意识到没有生命”,这朵莲花就会绽放。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一开,你就会在这里看到性。那么,对于见过性的人来说,弥留之际,阿弥陀佛会带着这朵莲花来接你。到了那里,他自然会高于平均水平,在九朵莲花中,他会高于平均水平。如果我们用的功夫不够,那莲蓬头,还没开呢。不开的话,素质最低的人就去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莲蓬里住十二回。你看,还要12劫,莲花还要开很久。“花开时,佛悟无生。”这种“花开”意味着我们看到了自己真正的佛性,看到了自己真正的心。这就是你的花盛开的原因。所以这个净土法很高很伟大,就在这里。我们自逃后,虽在尼姑处,你却能一心念佛,一心成佛,立誓与一切众生共度。这一切都是给阿弥陀佛的信号,给我们十如来和我们的母亲送去了好信,所以回家就有了希望。

“逃”的“死”就是没有消息,“死”就是死,我再也找不到他的消息了。逃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还是普通人,在这里苦练,懂得回报;另一种人是指不知道怎么回,不知道怎么迷路,不知道怎么回。这样的人也很多。有些人虽然信佛,或者对佛教有一点好感,但是并不真正懂得对净土有信心,也不懂得生死。他们只是想让一些人得到祝福。世间这些善法,都是属于逃出来的人的,但还是没有信号。他们只是给自己培养一些信心,一些好的根。如果我们说,你可以有信心,虽然你可以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那么我们有机会返回。这个既有“逃”又有“死”的人,背后有一句话,“虽然我记得是什么”极其悲伤。总的趋势是佛祖告诉我们这种悲伤,也就是说十个如来都想念我们,就像一个母亲记得她的儿子一样。如果没有这个儿子逃跑的消息,他还是不想听到你的消息,这个母亲再想起他,想他又有什么用呢?记住他,关心他有什么用?我们有时候会想,我们这么慈悲,为什么佛不领我们去呢?佛祖一直在给我们指引,我们都感觉不到。就好像电源一直开着,我们从来不开开关,灯也从来不亮。我们看到在社会上,很多人用世俗智慧和世俗智慧做一些学问,批判佛教,不了解佛教的内容。有些人是被生活所迫,就是只看到了现实——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甚至看到了几年几天的一些经济和物质上的享受,却忘记了内心真正的无价之宝。这样,就是“记其所以然”——住在庙里,天天去庙里拜佛,有什么用?你怎么能感觉到?

另一方面,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孩子记得他的母亲”。如果这个儿子,他开始记起了他的母亲,也就是说,他虽然逃到了外面,但是他希望给父母和家人写一封信,让他们知道他现在在哪里,现在他想家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儿子想他的母亲”,“像母亲记他的儿子一样”。一开始“记”的效率非常低。我们有时会说,“我现在真的很想练习。”其实一天二十四小时里你真正思考佛法、修行、生死的时间有多长?真正念佛的人有几个小时?非常少!恐怕有人说《论广》里有这样一个比喻,说当我们的寿命是60年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学习,累计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5年。十二分之一也不会超过,还是很进步的。这样的话,如果我们都学佛,如果很晚才遇到佛法,那我们在一天的生活中真正努力学习的时间就很少了。那么,如果你很少有时间去努力学习,不能努力,你就不能完全理解佛陀的初衷。在佛经中,佛教告诉我们“真正的佛的慈悲在。”

如果我们能像佛陀一样永远记得。换句话说,你的功夫变成了电影,你一直念佛念到不糊涂,你参与了禅修。此时的他“就像一个回忆时间的母亲”。当一个母亲回忆起她的儿子时,她从来没有及时停止过。儿子呢?如果我能像我妈妈一样记得。“母子历生”,这个“历”是生动的。明明儿子一直在想妈妈,妈妈也一直在想儿子,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样的比喻。“离它不远”,因为在他心里,没有违背。那么,当他的头脑中没有违规的时候,他的行为就不会太过分,就会越来越近。我们所有人,如果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一起,但是你们的思想不一样,你们就离得很远。所以佛陀在佛经中说:佛陀的一个弟子,天天和佛陀在一起。如果他不持佛戒,不持戒,不念佛,不修行,不持戒,心平气和,有智慧,这个人就是“千里离佛”。虽然你天天待在庙里,但你离佛有千里之遥。弟子往佛十万八千里,心中就懂得持戒苦学,就永远离不开佛。我们世俗的人也是这么看的。有人说,在一起最亲的就是你的家人。家庭成员通常被称为什么?身体在一起,心情不在一起,外表彼此接近——表面上是在一起,精神世界完全隔绝。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这种“不远了”。只有母子相互记住,两个人才是平等的,彼此并不遥远。

前面用了母子的比喻,下面才是真正努力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