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外国文学史第一部分(第五章18世纪的文学)
排版|文献检查
测试中心/站点
一:基本概念
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要思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常把这种思潮称为“光明思想”运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文化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一词,原意为“光照”、“教化”。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的启蒙和科学的光明来克服经院哲学的愚昧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心灵,建立“理性王国”,所以被称为“启蒙”,即“光明观念”的含义。启蒙追求政治和学术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理性和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法制。?
2.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过程中形成的学派。百科全书的编辑是狄德罗。百科全书派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为目标,以“理性”为旗帜,以无神论和人性为武器,以严厉批判和彻底否定封建国家制度、伦理道德和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偏见和愚昧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都要在理性的法庭上进行批判和衡量。他们赞美机械技术,为资产阶级催生了务实、有利可图的精神。?
3.“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至1785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延续和发展,主要人物有赫尔德、歌德和席勒。该运动的名称来自克林格的戏剧《飓风与狂奔》。“野行军”运动宣扬天才和力量,赞美自由,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作品中言辞激烈,充满热情,体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赫尔德是这场运动的理论家和领导者,歌德的《少年维特》和席勒的《情节与爱情》是这场运动的重要作品。?
4.哲学小说:哲学小说是德国启蒙作家创作的新小说。这部小说虽然有人物和情节,但不注重环境和人物的细节描写。它以人物的活动为主线,穿插各种内容,集叙事、议论、抒情、讽刺于一体,表达了作家对政治、法律、道德、文学的启蒙观点,富有哲理性。哲学小说是18世纪由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目的不在于全面描述人物性格和详细描述历史环境,而在于以政治倾向和教学性鲜明的形式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它经常通过传奇故事影射和讽刺社会现实,反对封建专制,阐明哲学,宣传启蒙思想。其技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明快。但由于忽视了对典型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书信》,狄德罗的《拉莫的侄子》,伏尔泰的《老实人》和《天真人》。?
5.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工业革命后,现实矛盾加剧,人们开始怀疑理性的社会,无奈只能依靠艺术和情感来表达不满,逃避现实。感伤主义的潮流使欧洲在文学形式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是19世纪初欧洲巨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传统小说多以情节为基础,按照因果规律重组现实生活,感伤主义则开辟了一条以心理为载体,以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射为手段的叙事方式。这种新方式的出现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感伤主义得名于斯汀的小说《感伤之旅》。?
6.浮士德精神:参见浮士德。
7.戏剧:戏剧是由狄德罗、博马舍和莱辛创立的。这部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它以散文的形式来描述真实的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以三年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角,语言通俗易懂,比如狄德罗的《私生子》和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
8.散文喜剧史诗:在《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序言中,菲尔丁也将小说提升到了与史诗同等的高度,将自己的小说视为“一种迄今为止在我们的语言中尚未见到的写作”,并称之为“散文喜剧史诗”。他对这部新小说有许多想法。他设想在更大范围内利用现有的人物、事件和表达方式,参考史诗,按照“滑稽”而非“严肃”的原则进行再加工,进一步强调“可笑”在喜剧艺术中的地位,能够以笑而非说教的方式驱除谬误。正因如此,菲尔丁进行了探索和实验,将史诗性和滑稽性融于一部作品。约瑟夫·安德鲁斯和汤姆·琼斯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菲尔丁的小说创作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9.魏玛古典主义:65438-08年流行于80年代中期的德国古典文学,因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的合作而得名。他们刻意追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推崇古典艺术中的和谐、宁静、质朴之美,主张改造人的人格,实现人道主义理想。因此,魏玛古典主义是德国启蒙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10.回归自然:18世纪法国作家卢梭提出的一个口号。卢梭认为原始状态V的人是自然的。
有些人并不具备文明社会人们的所有恶习,所以改变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人们回归自然。
这个口号有批判社会弊端的一面,也有否定社会文明和科学的一面。?
11.哥特小说:是18年底出现在英国的谋杀小说。这类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因爱情或财产而引发的谋杀和复仇充满了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品有瓦尔普的《奥特兰·图宝》和拉德克里夫的《华尔道夫的秘密》。?
基础知识:
18世纪英法德文学主要成就比较?
启蒙文学,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英国、法国、德国有不同的表现:
英国是现实主义小说,法国是启蒙文学,德国是民族文学。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8世纪,英国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政权。因此,英国启蒙文学的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准备舆论,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存社会弊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此时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出现了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等重要作家,以及《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琼斯》等重要作品。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直接负责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所以德国启蒙文学更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内容也特别丰富。除了哲理小说的流行,还有大量的戏剧理论和创作,出现了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马舍等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波斯书信》、《老实人》、《雷默的侄子》、《新艾萝丝》和《费加罗的婚姻》。?
18世纪德国还处于封建政权,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启蒙文学的主要任务是唤起人们的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主要表现在民族戏剧和民族文学的建立上,以莱辛为代表。他的戏剧理论著作《汉堡戏剧评论》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民族特性,要求建立民族戏剧和民族文学。他的戏剧代表作是《阿米莉亚·加罗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飓风运动强调民族文学和民族风格。代表作家是席勒和歌德,代表作品是《强盗》、《阴谋与爱情》、《少年维特》、《铁血骑士戈茨·冯·伯利钦肯》。?
第二:卢梭的创作,影响,和浪漫主义?
1.卢梭对文明的批判(这个题目有很多不同的题型,经常出现在综合讨论和美学题目中)?
《论科学与艺术》(1549)是一篇文化批判。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回归自然”理论
作者从人性论出发,认为人性本善,“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淳朴善良,但随着私有制“文明”的出现,“艺术和科学日益进步,人却越来越坏。”他们腐蚀人们的灵魂,为少数人的统治服务。该书的深刻之处在于,卢梭通过对封建文明的批判,实际上发现了人的异化。人类对艺术、科学等文明的创造,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包含了倒退,因为这种时尚与文明具有“邪恶与虚伪”的同性。在其束缚下,“我们不断遵循这些习俗,却永远无法遵循自己的本性。我们不敢再露面了。”所以,来自人性的美德无法前行,来自虚伪文明的恶行可以顺利前行。“自然”与“文明”的对立以及“回归自然”、寻求自我的卢梭主义开始形成。?
2.哲学小说《新艾洛奇》与“新人”形象
卢梭的情感小说《新爱洛琪》是一部书信体哲学小说。这部作品描述了贵族小姐尤利和平民家庭教师圣·普勒之间的爱情。尤利的父亲阻止了她,最后带着仇恨逼迫尤利死去。作者深切同情男女主人公,在他们的初恋和热烈的爱情中发展他们如痴如醉的感情,并使读者从一封又一封公开的情书中得出结论:圣普勒和朱莉的爱情纯洁而高尚,没有金钱家庭的霉味,没有被邪恶的淫乱所玷污;有的很真诚,志同道合。他们婚姻美满,但冷酷的社会现实摧毁了这朵爱情之花。作品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婚姻不自由的状况。同时,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阶级,实现了他激进的反封建精神。
作品在否定旧世界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朱莉、圣普勒、克莱尔和爱德华描述为心灵纯洁、行为高尚的“新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爱德”,这是一种全新的道德。与违背人性的旧道德相反,它源于自然的人性,自爱自尊,同时爱和尊重他人。他们的友谊和爱情是基于爱的美德。
3卢梭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其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忏悔录》:卢梭的《忏悔录》表现了他蔑视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勇气。卢梭的《忏悔录》表现了他追求个性解放和独立的精神。当然,卢梭的忏悔也显示了他自我欣赏的个人主义。自白的艺术特色:1。强烈的感情色彩:2。歌唱大自然的风景。3.自我性格的赞美。这三个艺术特征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
是感性的。所以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法国的“疯狂运动”和诗歌受其影响最深。
歌德。
纵观卢梭的文艺创作,其突出的思想艺术特色是:1,站在“自然崇拜”哲学的高度,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力图书写新的生活,塑造新人,表达新的思想感情;
2.它突破了古典主义乃至大部分启蒙作家的“理性”框架,把主观感受的张扬放在创作的首位;
3.尽情讴歌自然,把各种自然风光景物写进作品,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4.他认为古希腊神庙前的格言“你应该认识你自己”应该是哲学家和作家的首要关注点,他的作品强调坦率的描写和寻求“自我”。卢梭的文艺创作不仅给贵族古典文学以致命的打击,而且在当代启蒙作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的上述特点和他提出的“回归自然”的口号不仅引发了法国新一代的许多作家,而且直接影响了德国的“野行军”运动。19世纪的欧洲年轻一代作家将卢梭的新倾向进一步发展为风起云涌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三:歌德的《浮士德》?
1.《浮士德》的内容和思想
《浮士德》的内容极其深刻。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是“一部灵魂和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浮士德》最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于歌德运用艺术象征,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表现了他对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矛盾运动形式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认识。在对浮士德的三个层次:天上的赌博、书房的赌博和浮士德自身矛盾的描述中,歌德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表明了他对世界矛盾运动过程的独特理解:从最好到最坏的矛盾斗争(外化为善与恶的具体体现)作用于具体的矛盾体——人,而人则以自己的努力和创造追求最好和最好,以求最终达到。
《浮士德》的巨大思想价值还体现在歌德通过对《浮士德》的几个阶段的追求,深刻回顾和总结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这三百年的精神发展历程。阴郁的书房是中世纪精神牢笼的象征。浮士德人生探索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现实基础和时代精神发展的基础,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精神发展的某一个时期。(五个阶段的象征意义)
浮士德也反映了此时德国和欧洲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局限性。《浮士德》中所体现的用劳动建造幸福天堂的理想只是一个抽象的纲领。歌德回避革命实践,仿佛不破坏现有的反动制度,不经过社会革命,就可以在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
2.浮士德的形象
作品的主人公浮士德不仅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艺术反映。
其内涵极其丰富:从哲学的角度看,《浮士德》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式。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看,浮士德是“善”的代表。但是浮士德代表的善和天帝代表的善是不一样的。更具体地说,浮士德是最好的化身,但他只是“在精神上感到最神圣和神圣。”这是典型的人道主义“泛神论”自然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浮士德也体现了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些思想和行为特征:他不满于现状,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付诸行动。特别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汲取的教训,否定现实中一切具体的丑恶事物,批判中世纪的僵化教条和精神束缚,批判市民社会的保守丑恶,揭露封建王朝的政治腐败等。,都是现实中一些先进人物行为的反映。正是上述因素的综合,构成了浮士德作为人类积极精神象征的内涵。因为这些精神内涵集中了当时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精神特征,所以也可以说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积极精神的代表。
浮士德的性格也充满了矛盾。而这种矛盾体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浮士德解剖了自己的心,说:“我心里住着两种灵,一种是要和另一种分开的!一个沉迷于对爱情的迷离渴望而执拗地执着于这个世界,一个打算暴力地离开凡间,飞向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灵与肉的矛盾,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欲、进步与停滞、上升与下沉的矛盾,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二重性的一种表现,是歌德眼中最好与最坏的矛盾在具体事物运动中的反映。
浮士德精神:浮士德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永远向善、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这是欧洲资产阶级兴起时期,一些知识分子渴望摆脱愚昧,获得真知,勇往直前的写照。)
《浮士德》的悲剧,说到底,是一个追求者的有限能力与无穷无尽的终极善之间矛盾的悲剧。浮士德的探索以悲剧告终。因为终极的善是取之不尽的,而人的追求能力是有限的。尽管浮士德厌恶那些现有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目标,但他最终并没有真正得到满足。说明了此时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局限性,因为歌德无法对当时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得出科学的结论。?
3.梅菲斯特的形象
梅菲斯特是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否定和否定精神的象征。他以邪恶的面目出现,对世间万物和人生持否定态度。公开宣称“我是否定之灵!”“‘恶’,这是我的本质。”这个形象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
首先,它象征着歌德哲学思想中的“否定”。他既是以天帝为代表的极端肯定的对立面,也是以浮士德为代表的具体肯定的对立面。同样,他也代表了社会历史观中的“虚无”态度。在生命的意义上,梅菲斯特代表消极和停滞。梅菲斯托费勒斯是最恶和具体恶的统一,体现了“恶”概念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这个图像极其复杂。在歌德的作品中,他与过去传说中的魔鬼有着显著的不同。他非常机智灵活,对观察事物极其敏锐。对宫廷的放荡、教会的贪婪和金钱的邪恶的批评一针见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梅菲斯特首先与天帝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他作为最好的对立面,与天帝一起,把浮士德作为赌博的对象,在肯定与否定、最好与最坏的矛盾运动中,把浮士德推了一辈子。其次,浮士德执着地追求生活的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而梅菲斯特则对一切都嗤之以鼻,否认生命的价值。他和浮士德的关系辩证地解释了邪恶势力在人类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中的作用。魔鬼打了两个赌,证明人类必然堕落,但正是因为他的“邪恶”刺激,浮士德才被推出书房。每当浮士德沉溺于世间,都是梅菲斯特的邪恶让他奋进。因此,没有梅菲斯特的帮助,浮士德的追求是无法实现的。再次,他的恶不等于“坏”。他本人对社会丑恶的讽刺和揭露,也起到了让浮士德明辨是非,接近真相的作用。这样,歌德的《梅菲斯特》就像黑格尔哲学中的“恶”一样,是历史发展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恶与善的统一”。
四: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戏剧评论》(这个题目经常出现在相关的文学理论试题中)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和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美学理论和戏剧理论著作主要有《拉奥孔》和《汉堡戏剧评论》。拉奥孔探索了诗歌和绘画之间的界限。与“诗是看不见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传统观点相反,作者比较了两种艺术的媒介、目的和效果,认为诗表现的是一种持续的行动,是一种性格形成的过程。绘画和雕塑只是性格的完成或者说那个孕育的瞬间,所以诗歌比绘画更有表现力。作者还通过对拉奥孔父子被毒蛇咬死这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探讨了古代艺术的审美特征。
五:鲁滨逊漂流记
是对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颂歌。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时代典型的英国商业资本家。他对命运感到不安,不愿过舒适平凡的家庭生活,三次追求冒险,决心离家出走。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他与大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改造荒岛的自然风貌和生存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最终以坚强的毅力取得了成功。鲁滨逊的经历生动地向读者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只要你有志气,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就能通过顽强的斗争和努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鲁滨逊的奋斗史是人类文明史的寓言和缩影,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正是鲁滨逊精神。鲁滨逊形象是欧洲小说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