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

孟子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出入稷下学宫,游说帝王将相,甚至有几十个追随者,几百个追随者,使他享有盛名。汉朝以后封他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儒家重要人物,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当“彻底脱离传统”的“史无前例”的超越运动结束时,儒学正处于复兴之势。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忘义的情况时有发生的今天,儒家的义利观显得尤为可贵,但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对孟子的义利观进行探讨,以期对方家有所裨益。

一、对“义”和“利”范畴的解释

孟子频繁地将“仁义”一起使用,“义”在“仁”之前,“义”是从属范畴;也常称为“仁、义、智”,“义”是一系列范畴之一,居第二位;有时也用“礼”,“礼”后面跟“义”,还是次要范畴。所以“义”不能孤立理解,要联系其他相关范畴来考察。谈“义”,尤其离不开“仁”。一般情况下,习惯上“义”只有与“利”对称时才说。其实仁、义、礼、智、忠、信、孝、弟等。都是与利益对称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仁义属于家庭伦理范畴。仁维系父子关系,义维系兄弟子女关系。例如,“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亲戚和他们的长辈,所有的尊重他们的兄弟。”亲,仁也;尊为长,义为也”(杨伯钧:《孟子注疏》卷十三,及以下引文后的中国人物均为该书之卷)。有父亲才有儿子,然后才有哥哥。可见仁先于义;仁要求对亲人的爱,义要求对兄弟的尊重;前者强调心,后者强调态度。这样,仁与孝的内涵是一致的,孟子必定称尧舜,“尧舜之道,正孝也”(12)。不仅是孝道,其他一些重要范畴也往往如此:“仁是道理,亲也;“义之真理,从兄是也;智慧之实,知其二也;礼之实,节文思既也;音乐,音乐的现实,音乐是天生的”(7)。自然,既然“众人皆爱其亲”,就要为其亲服务;“都敬他哥”,你必须服从他哥。由此,“仁义”由主观的“爱与敬”转化为客观的“顺从”行为,这是仁义的本质,其余的智、礼、乐都由其产生,并以各自的功能为其服务。

虽然仁义属于人伦范畴,但孟子的人伦观并不仅限于此。他还有所谓的“五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老少有序,朋友守信”(V)。其中父子、夫妻、老少都是一家人,近代以来被批判的很多,唯独“朋友有信仰”例外。但需要指出的是,朋友之间的信,完全取决于相互信任的道德人格。“朋友就是朋友,朋友是有德的,不能有强迫”(X)。因为忽略了利益,又缺乏必要的外部条件来保证,所以一直有很多无所不用其极的朋友,更有背信弃义的朋友;顺境时赴汤蹈火,逆境时反目成仇;或者牺牲自我的权利,或者侵犯对方的权利;甚至拉朋友组党,把同类当圣物,把异类当贼。这一切都不是信仰法律的表现,也不可能形成维护人的信任、通过契约实现人的平等权利的新的社会关系。把它作为个人人际交往是可以的,但是把它作为治国方法就大错特错了。剩下的君臣相和,孟子想象中的兄弟手足之情,也是靠义来维系的。当然,孟子并没有把君臣关系绝对化,要求大臣无条件服从君主,但他反对“君臣无理,进退失据”(7)。这样,在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而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必然会落得“君主叫臣死,臣也得死”,臣只能听命于他,奉承他。

抓住主要矛盾是中国的一大传统,各种人情关系都不能一视同仁。孟子曰:“父子在内,君臣在外,人也大。”(4)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证。这两种关系互为借鉴,缺一不可,而且这两种关系各有侧重。父与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子与臣处于从属地位。双方既不能对等,也不能颠倒。否则,“没有国王和父亲,他们就是动物”(6)。所以仁义的核心是维护父权制和君权,以建立父治的家庭和君治的国家,这与法治相去甚远。

从上面可以看出,仁和义作为孟子系列中最重要的两个范畴,是有其特定含义的。仁是父子关系的表达,义既代表兄弟关系,也代表君臣关系。但这种对孟子仁义的理解还是狭隘的。

孟子坚信人性本善。他通过人们偶尔看到孩子入井时的惊慌和悲伤解释道:“没有同情心是人之常情;没有羞耻心,没有人性;没有听天由命之心,是不人道的;一颗没有是非的心是不人道的。慈悲是仁的目的;耻恶之心,义之端;心之辞,礼之终;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3)可见,仁是慈悲的表现,支配着人们积极地做出有益的行为;义来自于羞恶之心,支配着人主动不去做有害的行为;礼是基于听天由命之心。如果你为个人名利而奋斗,这不仅是粗鲁的,也是不厚道和不公正的。智慧是用来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就是仁义;反之,就是不厚道,不公正。这样,仁义就有了人性的理论基础,比上述具体的人伦关系更加广泛和普遍,成为任何人一刻也离不开的规范。

总的来说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1。仁义虽是主观的,但仁重在主观动机,义重在客观行为,即“仁,人心也;义,民道也”(11)。依仁而行是义,逆仁而行是不义。仁是义的灵魂,义是仁的表现。2.仁义都是主观的,必须转化为客观的行为。但是,仁主要是指人应该做某些行为,义主要是指重要的人不应该做某些行为。比如“仁者取其所爱而不爱之,不仁者取其所不爱而爱之”(14);“人不能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之极”,所以“无为而治”(十三)正是义的要求。3.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仁义都不是抽象的,但仁义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义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的经济权利。如:“人可填心而不想害人,仁不可用;人不穿心可填心,义不可用”(14)。又如:“杀一无辜,非仁者;没有就拿,不仁不义”(13)。4,无论仁义差别有多大,都要爱别人,造福别人,不害别人。仁义表里,难分。

与义相比,利更容易理解,但不能简单化。任何人离开生者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生命是利润的首要内容。生活的维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所以经济是利润的核心部分。同时,孟子非常重视受教育的权利,认为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区别人兽的关键。纵观孟子,利益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三个方面:生活利益、经济利益、精神利益。就利益主体而言,更为复杂,比如君民利益、集团利益、他人利益、尊卑利益等等。社会有多复杂,利益主体就有多复杂,君民利益最重要,君主是处理各种利益的关键。

二、义利关系的分析

越是笼统的词语,越容易做出各种解释,甚至完全不同的解释,因此更难把握其确切含义。学术界通常说的儒家重义轻利,是丧失了概括性。

《孟子》的开篇是与梁的对话:“君何以谈利?”只是仁义而已。"他认为,如果国王、医生和学者庶人心里都有一个"利"字,并试图"利我们的国家"、"利我们的家庭"、"利我们的身体",他们就会"越雷池一步,危害我们的国家"。同书卷十二也说:“臣必事君,子必事父,兄必事弟。最终走向义的是君主,是父子,是兄弟。然而,不死的人将一无所有。”反过来说,“臣仁者事君,子仁者事父,弟仁者事弟。是君,是父子,是兄弟,去利,仁者也,相连。但是,它不是王,什么都没有。何苦受益?“孟子的话乍一看,似乎是主张义而无利,其实不然。就在他回答梁的问题“为什么对我们国家有利?”,他还说:“占尽后义,乐此不疲。”言下之意,孟子主张先义后利,并不是不要利。

先义后利似乎是利的目的,义只是实现利的手段,这也是错误的。孟子说:“要以仁义为行,而不能以仁义为行”(八),即只能以仁义为行,不能把仁义作为我们的工具。他还说:“顺,自然是也;唐舞,身是也;五霸也假”(13)。顺仁义,是因其性,是以性为基础的;唐舞紧随其后,他们通过个人努力践行;五霸性质完全相反。他们打着仁义的幌子,谋求称霸天下,为自己谋利。可见,主观上不应该有利益,仁义既是最初的动机,也是最终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这不是重义轻利,而是重义轻利。

孟子虽然反对以利为食,但同时又主张仁者应利。义与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只是靠利跟义。比如,他把仁、忠、信视为“爵位”,把自己的权力地位视为“爵位”,称赞古人“修其爵位,爵位随之”,对当时的人“修其爵位,使其重要”;“得爵弃天爵”的虚伪做法受到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11)。在他看来,为利而义不是真正的义,也不应该是利。另一方面,真正的仁者不求利,甚至得天下过多。“如果是道,就适合姚的世界,不算泰”(六)。同时,仁义不仅有受益之义,还有护利之义:“非其义也非其道,非施于人也,非取于人也”(9)。也就是说,如果不符合仁义之道,不仅不取任何利,也不会让任何利。

既然义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也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做一件错事,杀一个错,得天下都是错”(3)。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小恶也;世界,意大利也。再小的恶,再大的利益,也不能靠作恶获得。人最大的欲望是生,最大的罪恶是死,但义比生死更重要。孟子说:“生为我所欲,义为我所欲。你不能两者兼得。你必须为了正义放弃你的生命。生活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就是我拥有的,所以我不想得到;死也是我所恨的,我所恨的比死了的更惨,所以我受我所不要的苦”(11)。我宁为不义而不生,宁为仁义而死。无论我是生是死,我都必须服从义,这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概括起来,孟子的义利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在实现的顺序上,先义后利;主观修养上,义无反顾;在主客观的关系中,受益于义;在规范与行为的关系中,正义是唯一的受益途径。

但是,这样描述孟子的义利思想,还是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孟子要求谁来实践他的上述思想?没有理由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抽象地谈义利。

第三,义利思想的实践主体

学术界认为儒家重义轻利,既指老百姓的心态和性格,也指统治者漠视李殊的权利,强调道德和义务。应该说,这既符合历史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受历史传统影响的现实,但不符合孟子的真实思想,尽管孟子的思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历史或现实等同于思想家的思想。至于孟子与历史或现实的关系,要另外讨论。

《孟子》是一本道德书,但由于《孟子》提倡以德治国,所以它也是一本政治书,严格来说是一本“人治”或“德治”的书。“赢天下”、“平天下”、“治天下”、“治天下”等词汇随处可见。孟子自己也说过,在他那个时代,要想统治天下,除了他没有别人。孟子说话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政治权贵,尤其是各国君主;一类是他的弟子,如万章、公孙丑等,属于知识分子阶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他的自白。他与君主交谈,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想法;他的忏悔或者和弟子的讨论,基本上都属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孟子那么古,总像古人。这些古人主要包括尧、舜、禹、唐、文、吴、和孔子,他们都是统治者和学者的典范。《孟子》中有很多称谓,如君子、圣人、大人、君子等。他们是有德有识之士,理应执政却未能执政。所以,总的来说,孟子思想的实践主体是掌权者。他说:“任军是无情的;君义,皆义;郑君,莫征。(7),最重要的是,掌握最高权力的人应该是仁者。他还反复指出:“夫义,道也;礼,门也。只有君子才能是正道,而通达才是门”(10);邪恶在哪里?仁也;邪恶之路在哪里?义也。仁义者,大人有备”(13)。仁义是“大人的事”,只有“唯君子”才能做到。题目很明确,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孟子》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数不胜数。即使没有明确的主题,只要结合原著,全面掌握,也不难找到答案。

这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证实。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庶人去之,君子留之”;“君子因其意而异”(8)。在这里,绅士和平民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老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权都保障不了。他们怎么会明白只有君子才能明白的道理?“如果你做你所做的但不注意它,Xi之将观察它,那些一生不知道它的方法的人将是众多的”(十三)。显然,孟子的思想主要不是为民,也不是要求为民。即使父子之仁、兄弟之义、夫妻之别,对于任何父子、兄弟、夫妻都应该努力实践,人民也做不到,责任不在人民,而在人民的统治者。例如,齐宣王擅长于钟鼓的声音和在野外狩猎的快乐。孟子听后说,王有此善,使百姓“父子不见,兄弟妻离子散”。他们怎样才能享受天伦之乐,怎样才能仁慈(2)?当时邹鲁打仗,三十三个军官死在邹,百姓一个都没死。邹穆公左右为难。你到底想不想杀?杀,法不责众;如果他们不杀,他们会看到大副死去而不是去救他。孟子曰:“君之民老弱,而强者散于四方”,“而君之粮仓固,库满,无部告之,缓而残也”(2)。当权者不仁不义,死即是报应。人民有什么罪?

可见孟子确实重义轻利,但不是一般的重义轻利,而是要求统治者重义轻利。只有这样,正义才能得到伸张。

在孟子看来,与民争利、害民肥己,只是对世界的残酷,不是“得天下”,不配做统治者;只有忽视自己的利益,重视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天下”,才配做人民的父母。他说:“得天下之道,得民心,得天下。”得民心,得民心,得民心;得道之心,所欲而聚,不作恶。"(7).天下为民,民在心中,心在利,在这里起决定作用。孟子坚决反对君强民、君富贫的思想。在他看来,除了天下百姓,没有君王的利益,百姓的利益在于百姓的利益,百姓的利益就是君王的利益。一个国王的唯一天职就是“乐天下而忧天下”(2)。

统治者以义为先,不考虑自己的利益,重视人民的利益,这不仅是赢得民心、赢得世界的根本途径,也是使李殊走向正义的可靠保证。孟子说:“有恒心而不恒产者,只能有才。如果人,就没有不变的生产,因为没有恒心。如果没有恒心,放下恶奢也无妨。被抓到犯罪,然后被惩罚,这是在浪费人。.....所以,一个英明的君主,如果控制了人民的财产,就一定能够供养父母和妻子,使他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避免在不好的年份死亡。然后驱离善,故民从轻。”(1)没有永久的财产,人们很难谋生,为了生存而做任何事情都无异于对人民犯罪。相反,有了不断的生产,民生问题解决了,人民做好事就容易了。不仅容易,自然,如果食物做得像火和水一样多,“人怎么会不近人情”(十三)?孟子向统治者表达了这样一个原则:对人民来说,是利益决定正义,是利益先于正义,是利益源于正义,是有益的,是自然的。这不是重义轻利,而是重利轻义,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味道。

四。结束语

孟子的义利思想在当时、现在乃至将来都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1,孟子主张统治者,尤其是掌握最高重要性的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私自利,为民利益,主持正义。这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但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很大程度上是事实,未来的社会发展承受不了这种初衷。古代、当代、未来都有共通之处,否则历史就会失去连续性,不会发展进步。2.孟子基于他的义利思想,对当权者不公正的专利实践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表现出了一个思想家应有的勇气。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古代如此,现代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只要权力不消亡,人性弱点不改变,也是如此。批评是对权力的一种监督,权力永远需要监督。即使批判的声音停止了,我们也只能任由权力横行。3.孟子一方面批判强者,另一方面同情弱者,为草民李殊奔走求救,捍卫人类良知的尊严。良心的意义也是永恒的。一旦失去良知,就会欺凌弱小,大众暴戾,同类相食,禽兽不如。4.战国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孟子心地善良,肩负道德责任,说要以口治天下。他不随大流,不畏权贵,不依附官员,不降服为妾,不谄媚丈夫。他不以人格和道德做交易:“活在世上,站在世上正确的位置,做世上最好的。”成功,与人民同在;受挫了就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6)。这样独立的人格,虽然永恒不朽。正如李大钊所言:“真正能学孔孟之道者,真能言而行之,惟学其道,行其自重之精神,方为自足,学而从政。”(《李大钊选集》,第161页)

所以,全盘否定孟子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的义利思想本身都没有出路,甚至适得其反。

孟子片面强调人的善,过分相信仁义的力量。其实人不仅有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好的一面,也有为自己害人的恶毒的一面。仁义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对于掌握公权力的人。

因为孟子一味地要求统治者仁义,统治者就可以打着仁义的幌子出卖自己的汉奸,以至于虚伪盛行,道德败坏。真正的仁者,不仅能“善天下”,还能“独善其身”,甚至连性命都难保。他在暴君滥用他的政府之前就死了,成了他思想的殉道者。

退一步说,即使孟子的思想真的被统治者接受并付诸实践,也无法实现个人的独立。孟子主张臣当事君,子当孝父,弟当从弟,妻当顺夫。他在家里要做个孝子,在外面要顺从人民,要忠于朝鲜。家国相通,父君一体,人治盛行。而这些关系是靠美德和道德来维系的。结果正如戴震所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人以理责卑。虽失,谓之顺;卑微的,年轻的,卑微的人用理性辩论,虽然他们赢了,但他们被称为对立面...上一个负责理智,下一个负责心虚,人人无敌。人死于法者,犹有怜,死于理者,谁怜之?”这也不是孟子所期望的,但这也是他思想实践的必然逻辑。

如何克服佐伊思想的严重弊端,弥补其重大缺陷,使其有益的东西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相反?可以说,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时此刻,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在物质上,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市场经济。只有在健全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中,既能防止人们通过歪门邪道获取不义之财,又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们的权利意识,实现人们的权利;同时,它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在精神上,要树立个体独立的信念。只有独立才能摆脱依赖;只有摆脱依附,才能独立、自由、平等,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思想上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思想言论自由,实现舆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让过去少数仁人志士冒险的事,变成今天人人* * *关心* *的稀松平常的事。政治上,要大力完善和落实选举制度(这是民主的前提),用换届制度取代终身制(这是防止腐败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途径),用权力的分工监督制约制度取代高度集权制(这是实现法治、树立法律权威的关键)。这样,公众就有可能客观地选举出仁者,让他们执政,恶人就有可能不执政,即使执政也不应该作恶,即使作恶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没必要迷信古人。古人不可能为他遥远的未来制定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没必要苛求古人,古人生活在古代,自然受古代限制。继承古人的优秀思想,清除古人设置的障碍,创造新的精神财富,是今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