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晨读的方法
(一)改变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幼儿的感官,积极参与故事阅读。
1.用动作模仿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
早期阅读重在对画面、情节、句子的理解。对于认知经验较少的小班儿童来说,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用肢体动作帮助他们体验和理解故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读怪车的故事时,孩子们听到两个词“大汗淋漓”和“气喘吁吁”。我问:“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我调整了问题“流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感觉?”?谁来做?”孩子们纷纷举手,西西走上来用手擦汗,不停地喘着粗气。通过孩子的动作可以看出,孩子能听懂这两个词,但很难用语言表达意思。所以,当孩子遇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这对于小班的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是非常有效的。
2.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孩子理解故事。
在阅读活动中,让孩子参与故事,一起说、一起做、一起学,既能激发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看熊洗澡的故事时,我问“我应该在哪里洗澡?”孩子们对“洗头、洗身、洗脸、洗屁股……”很有经验,但孩子们没觉得有意思,我就说:“我是熊,谁是我的好朋友?”孩子们举手说:“我是一只小鸭子,呱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好了,朋友们,我们一起洗澡吧。”于是,我和孩子们扮演了故事中的角色,模仿着洗澡的动作。“我们先去哪里洗?”“洗头!”“又去哪里洗?”“洗脸!”“你的小脸干净吗?”“洗吧!”“再洗一次屁股”...通过角色模仿,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教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洗好澡”后,孩子们非常想知道小熊接下来做了什么。
当老师的角色发生转变,在孩子眼里,老师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和他们一起学习的玩伴。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像他们一样真诚投入情境的“故事人物”。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动作,还可以模仿角色对话,再现故事情节,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3.创造生活情境,帮助孩子内化故事。
有些故事有人物的心理变化,孩子对画面的解读和理解是不够的。更需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故事主角的心理变化。
比如《好朋友》的阅读内容,讲述了一只害羞的小狸猫,想和大家一起玩,却因为胆小,张不开嘴。看到同伴一个个加入玩沙的队伍,我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最后,它高兴地和大家一起玩沙子。在活动中,通过集体阅读和孩子们的自主阅读,孩子们了解了故事,知道了要和同龄人一起玩,需要大胆地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个愿望。但这些只是孩子的认知理解,并没有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于是在活动的最后,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展示了孩子们带来的各种玩具,把故事和孩子们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当我问“如果你想和同伴一起玩,你该怎么做?”“对你的搭档说,‘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孩子们会在情境中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二)变关注认知题为关注能力培养题,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在我们以往的故事阅读活动中,老师经常会讲一个故事,问“你听到了什么?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结束时,问:“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些带有偏认知经验的问题,引导孩子注重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对孩子观察、解读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改变以往的提问方式,引导孩子理解画面,解读和想象画面上的空白点,积累阅读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读《谁的救生圈》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先把背景图片拿出来让孩子猜:“这是什么地方?”在河边我能做什么?"然后他给主角小猫看,让孩子们猜:"它在河边做什么?“有的说是来抓鱼的,有的说是来玩的,有的说是来钓鱼的。我继续问,“你怎么猜到的?"孩子说,"我看见它拿着一根鱼竿。“通过老师的提问,提问来帮助孩子仔细观察画面,思考和分析故事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我又把救生圈展示了一遍,但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这是什么。相反,我把图片倒过来,让孩子们猜“这是什么?“有人说是百吉饼,有人说是呼啦圈,有人说是饼干,还有人猜是救生圈。当我把图片倒过来时,孩子们高兴地叫道:“这是救生圈。“一个小小的悬念设计,既能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又能激发孩子积极思考,联想相关事物。然后我问:“小猫看到这个救生圈会说什么?”“听着!它遇到了谁?它会问小鸭什么?小鸭会怎么回答?“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帮助孩子观察和思考。
因此,在早期的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设计非常关键,改变提问方式也改变了孩子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读课本,了解学习对象的已有经验,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来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改变阅读活动中教师主导阅读的教学模式,将儿童的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
我们往往认为小班的孩子认知经验少,能力弱,所以阅读活动靠老师提问引导孩子观察,而独立阅读是大班孩子才能具备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班幼儿也有自己的认知经验和观察理解图片的方式。因此,我尝试将幼儿自主阅读融入到小组阅读活动的设计中,改变小组阅读活动中教师主导阅读的教学模式,尝试将幼儿自主阅读与小组阅读相结合。
比如在设计阅读活动“行走”的时候,我们采用了集体阅读指导和孩子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看完大书的封面和扉页,我让孩子独立阅读故事。孩子们不仅看到哪些动物出来散步,还观察到它们走路的方式各不相同:小鸭子一个跟着一个,青蛙蹦蹦跳跳地散步,鸟儿飞来飞去地散步;有的会看,数几只小鸭子和青蛙跟着妈妈走;甚至有些孩子已经发现了天气的变化:起初,屏幕上有白线。当鸟儿出来散步时,白线消失了,表示雨停了。说明小班的孩子能够理解与认知经验相符的故事和符号,阅读能力有时超出我们的想象。
然后,我会通过提问把孩子的个体经历联系起来,同时促进孩子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比如,当一个孩子说:“我看见一只小鸭子在走路。”我问:“除了小鸭,还有谁来散步?”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引起孩子对绘本中不同动物的注意,这是对孩子泛读后阅读记忆的一个考验。
再比如:停留在一只母狗和一只幼犬散步的画面上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更细致的问题,“和妈妈散步是什么心情?”看这些小狗。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他们幸福呢?那么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也觉得走路很快乐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因为细节观察是小班阅读观察的难点,所以这组问题是引导孩子注意画面的细节。通过提问,小班幼儿可以开始关注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理解不同表情所代表的相同意思,这对小班幼儿积累阅读经验很有帮助。
这样,孩子参与基于孩子自主阅读的阅读活动更加积极,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更加有效,也可以让老师了解不同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这样的阅读活动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处理好集体阅读和儿童自主阅读的关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符合小班幼儿认知经验的阅读内容。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还没有到用文字阅读的阶段。他们面对的是大量图文并茂或者图片丰富的书籍。鲜艳的色彩和有趣的画面能尽快闯入孩子的视野,让他们产生持久的兴趣。所以我选择教材的依据是:情节简单有趣、人物形象生动、句子短小有节奏、符合小班儿童认知经验的书籍。在题材的选择上,情节要简单,人物要鲜明,内容要有趣。
2.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解读孩子现有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活动前,教师要把教材通读一遍,了解孩子会读到什么,会理解什么,哪些内容和情节是对孩子阅读的挑战,针对孩子的阅读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和解读策略。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自主阅读在活动前得到“预判”,让他们在组织活动时有条不紊,足智多谋;为了避免“心不在焉”,像小孩子踩西瓜皮一样,滑到哪里就是哪里;或者被孩子现场出现的问题所迷惑,失去了将孩子的独立阅读融入集体阅读的意义。
3、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作为阅读重点。
小班的孩子注意观察单张图片的内容,却无法理解单张页面上的人物关系和每张图片之间的关系。有些阅读内容虽然情节简单,但很多内容会融入故事中,比如熊的故事绘本《行走》。一条主线是很多动物妈妈带着宝宝出去散步,都有自己的散步方式;另一个主线是小熊因为下雨不能出去散步而不开心的心理变化,晴天的时候会很开心的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根据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将同样的阅读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把故事读透,充分发挥阅读者的最大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我感受到早期阅读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者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前老师讲图片,讲故事,孩子听,重点是掌握单词、句子等语言技能。而我们研究的早期阅读,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孩子的内在系统,让孩子主动观察、理解、思考、解读,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获得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能力思维的发展。和读书一样,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因此,教师在集体阅读活动中,要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和阅读方式的改变,引导孩子尽快进入书海,让书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伙伴。